大唐第一闲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末日游侠
虽然纸面数据李世民一直都很清楚,但有些东西从纸面上是看不到结果的,只有当你亲自站在这里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里的一切所带来的震撼。
走在平稳的长洛新官道上,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没有尘土飞扬。
李世民虽然没有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但是在路过某处的时候,还是能看到聚集在一处的大量人群。
几乎每隔一段就能看到这种场景。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皇帝车队前行,前面是有禁军开路的,所有出现在这一段的人,都需要进行临时管控,什么时候皇帝过去了,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走。
所以这一路上李世民走的是专用道,除了他的车队和护卫以外,没有任何商业队伍。
但是单从这些商队聚集频率来看,李世民也能看到大唐商业正在迅速发展的前景。
更不要说在潼关的时候,李世民还查看了潼关的入关记录,平均每天都要有不下于四五百支商队进出潼关。
出了洛州再往东,这种美好的体验就没有了,因为新官道就到这里。
从水泥路上下来,让李世民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
这一路上李世民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但看到海州似乎并不属于洛州的商业,李世民却不由的皱眉道:“这里为何会有如此繁华的商业”
“陛下,这里的商业并不像您看到的那般繁华,与长安和洛州相比,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前来迎接的海州都督连忙解释道。
“哦有何不同”李世民倒是有些好奇,遍地都是店铺,虽然目前来看人并不多,但若是没有客源,这些人在这里开店干什么有钱烧的
“陛下,海州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对外商品的输出,所有前往半岛,耽罗州以及东州的船队都会选择这里作为停靠地,对于商人来说,售卖的那点货物连上船的尾巴都比不上。
这些店家多为长期供应海外商品的商人,他们在港口附近都长期足有仓库,这些店铺是官府负责建造,以低价租给他们的,一则是为百姓提供些许的便利,二是有这个资源就要利用起来。
而作为交换,这些商人售卖的货物是有些限制的,每人不能买太多,但是价格要比其他地方稍低一些,另外就是这些店铺也成为了他们对外展示的一个平台,不少周边的商家会选择来这里挑选货物,然后选择合作。
整体而言,海州这些年的税收是逐年增长的,不过受制于朝廷对耽罗州及东州的政策补贴导致必须要将半岛的收入拿出一部分,所以税收的涨幅始终有限,不过即便如此,去年的税收也突破了一百万贯。”
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一百万贯对于朝廷来说并不多,毛毛雨一般的存在。
但也足够引起李世民的重视了,目前税收还是三十税一,按照李世民的预想,只有在取消了大多数原本的旧税之后才会提高商税作为弥补,一百万贯的税收,也意味着这里去年一年至少产生了三千万贯的交易,这个在大唐已经能排进前三了。
也仅仅落后于长安和洛州,而超出其他地区一大截。
:。:
第四百章:后悔的李世民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一个海州一年的税收才不过一百万贯,而朝廷修建一条长安至潼关的官道就超过了百万贯。
而偏偏海州在大唐目前还是排名第三。
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若是没有那些对东海道的补贴在内,海州的收入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但对于国家的掌控者来说,这些其实只能算是毛毛雨。
这些补贴和短时间的收入不足并非没有意义的,而其他方面的投入也绝非浪费。
修路一事前前后后直接动用了个县参与,近二十县负责抽调人手来帮助运输后勤等。
这些所有参与了修路的县,去年的收入较之之前提高了大概一成。
也就是说,朝廷修了一条路,然后在去年一年之内,等于是让朝廷平白多出了三个县的收入。
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收入,路就在这里,以后还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收入。
可以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而户部那边有过精细化的测算,给出了一个未来数年内的各县财政收支涨幅预计,总结的结果便是,若能保持现状,大概六七年左右,朝廷便可收回这条路的投资。
但是这种测算是非常不准确的,或者说是从某个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准确的。
因为他们给出的预计很保守,虽然在他们自己看来是个很大胆的预计,按照每年涨幅一成来预计。
李世民现在是真的兴奋了起来,大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廷的日子越来越好。
虽然有大量金银,先前只能通过钱庄去慢慢的投放,现在则可以通过修路等基础建设来花钱。
而为了避免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市场,朝廷在修路规划方面也很谨慎。
并不会因为有足够的人,就同时去开始数十条路的建设。
“这些商家的货物是怎么运过来的”李世民突然问道。
“一些规模不大的商家往往会选择在这里开设工坊,然后在四周各县收一些原材料,有些没有的,则去更远的地方收购,具体的运输要看实际情况,西边和北边来的走陆路,南边来的根据路程决定走水路还是陆路。
不过一些大的商家通常选择走水路,虽然船走的慢一些,但是载货量大,各有优劣吧!”海州都督小心翼翼的回复着。
“那岂不是要绕一个大圈”李世民微微皱着眉头。
这条水路他是知道的,走大运河先去扬州,然后在通过那里的水路走长江口进入大海,然后在沿岸北上来到海州。
若是从洛州出发,这一路少说也要二十天,而现在的话,没有二十五天就不要想了。
这条水路已经成了大唐最忙碌的交通要道之一,为此朝廷不得不加派人手来管理河道。
若是不妥善管理,运河上怕是会出现船挤着船的画面了。
“绕也没办法啊,虽然山阳码头距离海州仅有二百余里,但船能载的货物实在是太多了,从那里卸船在走陆路运输,不论是时间亦或者人力,还是资金方面都要比船绕一圈花的多的多。”海州都督郁闷道。
他们也不是傻子,这种事情也轮不到官府先去考虑。
那些商人一个比一个还精明,各种路程的费用他们早就计算过了。
最终发现虽然走水路绕一圈很费时间,但却是最省钱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个道理,所以运河上的航运业务才会如此繁忙。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这种无奈,但他同样也知道,这会对资源产生一定的浪费。
现在水上资源全部拿去跑这些运输业务了,那朝廷对其他地区的一些布局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靠修路倒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可目前为止,李世民发现修路也不是万能的,最大的问题便在于,一台马车的载重有限。
比如说先前海州蒸汽机坊制造的蒸汽机和锅炉,就无法通过陆路去运输,只能通过水路先运到洛州,然后在想办法送去长安。
这些东西太重了,一般的车辆根本扛不住。
而这几年也让李世民体会到了一个道理,若想快速的发展,朝廷就必须要学会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争取可以让其发挥到最大价值。
并不是说需要在某个方面达到巅峰就行的,这样只会形成老大撑死老二饿死的局面。
所以,在了解到海州的实际情况之后,李世民心中便有了修路的想法。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
同样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才真正意识到了李元景的n远瞩。
工匠入仕,当年看来的确是一个笑话,然而放在现在呢
李世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的目光短浅,倘若当年能够支持这个决定,就算现在依旧不能解决问题,恐怕不久的将来也能解决问题吧
大唐的工匠造不出锅炉,造不出蒸汽机,更造不出被太子吹的神乎其神的大唐皇帝号战舰。
心中有事的李世民匆匆结束了海州之行,原本计划在海州住上几天的行程也取消了,直接带着车队去向几十里外的海军军营。
大唐有两支海军,一支是归属于李元景麾下的海军,这是由原海州军改编而成的,目前为止,这支海军麾下并没有任何一支舰船。
另一支是朝廷手中的海军,是由两万原海州军,加上一万新招募的士兵改编而成,继承了大唐所有的战舰,也包括李元景之前出海的那支舰队,甚至继承了那艘五百石的蒸汽机船。
来到海军营地,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李世民仅仅只能通过大唐皇帝号上面的火光来大致的观察一下这艘钢铁巨舰。
不过这些灯光实在是太弱了,隐约能够看个大概,看到上面有提着玻璃灯罩在巡逻的士兵不断移动的身影。
“赵王呢”当看到迎接自己的只有李靖之后,李世民有些生气的问道。
“陛下,赵王在隔壁船坞呢,这些时间赵王几乎每天只睡不到三个时辰,其他时间全部待在那里。”李靖说道,对于李元景的毅力,他也是不得不佩服。7
第四百零一章:争论
为了建造这艘战舰,李元景不惜将大部分船坊的工人都给调了过来。
为了培养新人,李元景甚至连学校都没放过。
所有学生必须轮班参与进去,不需要你干多么重要的活,跟着老师傅,让你干啥你干啥就行了。
看似是苦力,但技术这门活,关门造车是不行的,见多识广才是最重要的。
理论知识也要结合着实践经验,才能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否则又会是一个纸上谈兵。
“你们到底行不行不行特么的早点说,本王现在就换人!”
李世民刚刚来到船坞,便听到李元景愤怒的咆哮声从屋内传来。
李世民不由觉得有些惊奇,至少他从未见过李元景这么生气过。
但心中又一时好奇,所以打断了周围官员想要通报的意思,选择了站在这里听一听他们的讨论。
“不是不行,而是殿下你的要求太高了,我们测算过很多次,普通人力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搞出来适合实际的东西您又不满意,我们还能咋办嘛”
听着反驳的声音,李世民不由的有些惊奇,这人难道是石乐志
竟然敢这么怼李元景
“高个屁,你那玩意儿是本王不满意吗你特么是猪脑子战舰要对付的是船,就算是木船,你特么弄个弩上去有什么用打算拿弩把他们射沉”
“可是这么大一个大铁蛋,根本就射不出去嘛……”
“射不出去也得射!”
屋内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双方各持己见,谁也不肯退让。
李元景当然不可能退让,他为什么要把大唐皇帝号送给李世民
还不是因为这艘五千吨级的钢铁巨舰,唯一的攻击手段竟然是撞击
这你敢想象
这艘试验舰李元景开始是想了很多的,但是到了后面才发现,能装武器的地方非常少。
所以,五千吨级的钢铁巨舰,除了撞沉对手以外,剩下的就是靠舰上的士兵用弓箭和兵器去对敌了。
但这绝不是李元景想象的海战画面。
所以,在这艘新舰上,李元景在设计之初就提出了武器系统这个思路。
而最初的想法是前后各一座大型投石机,利用投石机去攻击周围的敌船。
但只有两座投石机是不行的,侧翼也要进行一定的保护。
但这艘舰宽度只有七米,这个宽度根本没办法安装投石机,前后两端还能利用空间来调整一下,侧翼的话,就只能将整个战舰分开,即便这样,还不能调整攻击角度,若是海上晃动幅度太大的话,还有可能在攻击发起之前就砸到自己。
所以,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工匠提出的巨弩,根据这个思路,李元景决定将弩箭改成大铁球。
不过大铁球也不是唯一,可以用陶瓷来取代,将里面装上火油什么的,然后在发射火箭让对方变成火船。
但是很遗憾,数次的实验证明,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但是技术达不到,他们无法将铁球发射到更远的地方,最远的距离也不过二三十步。
这距离李元景要求的最低二百步有着天壤之别,也是今日他们争吵的主要原因。
目前整个战舰的建造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可这个时候最被李元景期望的武器系统却没有任何进展,在搞一个撞击舰
玩个毛啊还……
“殿下,学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一名少年站在人群最后,胆怯的小声说道。
这个思路他之前就在考虑了,但是人微言轻,这么多大佬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他贸然站出来,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现在双方都吵的这么凶了,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反倒是愈演愈烈。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个方法行不行,但试一试总是没错的吧
反正他们也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不差这一次了。
“说!”李元景面色铁青,但还是给了这个小家伙说话的机会。
这是船坊的特点,无论何时,无论何人,在技术方面讨论的时候,都不能拒绝任何人提出的想法,这个想法不管成熟不成熟。
当然,大家也是有甄别能力的,给你的只是一个说话的机会,但若是你的想法明显的存在错误,那就别想通过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蒸汽机呢”少年小心翼翼的说着。
“蒸汽机”李元景愣了下,突然间觉得好像有搞头。
“对,弩箭是向后拉,但是需要太多的人才能拉动,而且实验效果也不佳,学生在下面曾经试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虽然只是一个小实验,但发现效果的确不错。”少年有些胆怯的站了出来,从身上取出了一小段绳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