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闲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末日游侠
李世民把处理洛州分坊的问题交给了马周,治书侍御史嘛,带着圣命到处乱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那些伤兵身上。
李世民虽然有些头疼,但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青霉素是让李世民既兴奋又头疼,在这个问题上,一切的问题都将迎难而解。
私人的事情不好去动用一些手段,可一旦上升到某个高度,那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了。
这件事情自始至终李元景都没有提过一句,哪怕一个念想都没再外人面前提起过。
而当马周的论策提交上去之后,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便摆在了李世民面前。
于是乎,马周拿到了李世民的圣喻,以治书侍御史的身份前往洛州,督促洛州都督窦轨调集力役去修建织布工坊。
整个步骤除了李世民的圣喻不合理,不合法以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好说的。
没错,即便是李世民亲自写下的圣喻,当着房玄龄的面亲自交给的马周,可是这道圣喻没有经过门下省,那他就是不合法的。
当然,这种事情下面人也不会太过于纠结,李世民也知道有问题,但后续的流程慢慢补上就是了。
除了安排马周以外,房玄龄也写了一份折子,于次日在散朝后的小会上提起。
内容很简单,就是提议与赵王进行沟通,为此次大战存活下来,并且不适合继续征战的伤兵安排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其他的则看情况,若进展不错,将来可考虑安置历次大战伤兵。
这可是关乎全天下府兵的大事情,几乎牵扯到了所有人,小会上根本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除了少数人弃权以外,其他的全部通过。
于是,第三日的大朝会上,房玄龄正式提出这一建议,李世民装了个样子让群臣讨论了一下便直接通过了这个提议。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好说,该走流程的走流程,任命马周为治书侍御史,让他去洛州
第一百八十五章:妾身心里苦啊
“没,没事,殿下我们继续吧……”李元景的询问让王小意有些慌乱,但眼角还是忍不住的滑下两行清泪,顺着眼角直接落在身下的枕头上。
“本王虽然浑了点,但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李元景郁闷的摇了摇头。
这事讲究个你情我愿,你特么哭的泪水不止,跟个木头一样,本王还怎么继续
说来也特么怪自己,觉得双方年纪还小,这事不能经常来,于是便能忍则忍,上一次还是在三个月前,这次若不是心情不好,自制力出现了点问题,李元景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再忍一下的。
但没想到自己忍不住的时候,还恰好碰上了王小意有心事。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女人了,而且长的也不错,平日里更是乖巧的让自己都快忘了她,没闹出过任何事情。
‘呜呜呜……’
李元景不开口询问还好,话音刚落不久,王小意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王小意这一哭倒是把李元景给吓的不知所措,其实这是大多数男人的通病,见到女人哭的时候就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说法,通常情况下,把第一个和第二个流程走完事情就能解决了。
“有人欺负你还是有人背后说了什么闲话”李元景有些举手无措道。
欺负王小意倒是不大可能,她在王府后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自己对她的态度虽然不算特别好,但也没有特别差,后院的仆人们也都恭恭敬敬的招呼着。
毕竟自己的女人就这么一个,虽然还没有名份,但是在新人进来之前,没人会不开眼的去欺负王小意。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在背后说闲话被她听到了,毕竟王小意进王府的方法说出去还真的有那么一丢丢的不要脸。
当然,这主要是王鹤年的操作手段,李元景倒是能理解,可其他人就未必了。
王小意没有回应李元景的问话,反倒是越哭越伤心。
这下搞的李元景彻底凌乱了,反正也不知道咋回事,干脆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哭吧,等你哭的不想哭了再说……
不知道过了多久,依偎在李元景怀中的王小意情绪稍稍平静了一些,哭声也越来越小。
李元景终于是松了口气,再让她这么哭下去,估摸着自己得站起来穿着衣服直接走人了。
“殿下,妾身只剩下祖父一个亲人了……”王小意继续依偎在李元景怀中,声音有些哽塞道。
“嗯”李元景有些不明所以:“本王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府上只有你和你祖父两个人吧”
这个他还是调查过的,王鹤年来了王府之后,便遣散了府上的下人,那座院子本来是打算处理掉的,但是没人买,也就只能丢在那里让他自己长草。
反正这两年来他还从未见过王小意的父母,甚至连族亲也都没见过,所以下意识的也就认为,王小意家中也就只有她和她祖父两个人。
“长安的府上的确是这样的……”王小意哭哭啼啼,断断续续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这下李元景才算是搞明白了其中的缘由,王府并不止她们祖孙两人,在此之前也算是人丁兴旺吧,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十几口人。
王小意的父亲排行老二,也算是继承了王鹤年的衣钵,在王鹤年的操办下顺利的进入了太医院,贞观二年太医院派王小意的父亲到南方走访,其实就是太医院派人下去支援培养地方医疗水平的,他一共要走三个州,期限为三年。
这是个苦活,累
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唐以北再无战事
ntent
觉得可怜吗
有点!
觉得惋惜吗
也有点!
觉得后悔吗
并不!
打一开始李元景就表明了态度,这件事情他不会插手,最多也就是保下王小意和王鹤年两个人。
对此王鹤年没有什么异议,他所做的事情,那可是灭族的罪过,能让当事人李元景表态保下他们祖孙两个已经实属不易了。
事实是,就算李元景有心要保其他人,也只能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
他们两兄弟一南一北,自己的手根本就管不到那里。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李世民放话出来,也未必能保下他们两兄弟,实在是距离太远,太偏僻了,路上出现点什么问题更是再为正常不过的,谁也不敢保证。
不说别的,就是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行商,还时不时的会发生货物被抢的情况,远途被路匪杀几个人很奇怪吗
死在战场上有什么要说的吗大同城内遭殃的不止他们一家,这次的暴乱死了上百口人,而那些人犯事之后也迅速逃窜,大同那边就算有心追击也追不上,城内根本没有多余兵力,连正常的巡逻人手都不太足。
当然,如果没有内部人的配合,城内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可以预见的是,大同刺史要完蛋,但大同刺史还真的未必就是直接主事人,应该也是个被背锅的倒霉蛋。
这一夜,李元景没有去动那些歪心思,就这么搂着王小意,两人光不溜秋的睡了一整夜。
翌日清晨,李元景被异常的动静给弄醒,睁开眼一眼,只见王小意正小心翼翼的在努力着。
然后就是一番不可描述的画面,这一次当然是王小意主动。
……
又是半个月,刚刚因为朝廷要安置伤兵的政策而热闹了一番的长安,再一次的躁动了起来。
时间临近四月,天气也逐渐的热了起来,但这依旧不能阻挡百姓的昂然兴致。
李元景一大早的便来到了钱庄,开业差不多三个半月了,钱庄的资金储备可谓是直线上升,短短三个半月时间,账目资金已经来到了将近四百万贯。
就在上个月,钱庄也开始放开了贷款,不过贷款的条款却进行了一些变动。
例如说先前的压十给七,就被变成了压十给五,虽然不少人有怨言,但给五还的本金也是五,而不是九出十三归,几月翻几倍这种常规套路,所以闹了一段时间后也就平静了下来。
“钱庄的账目如何了”李元景淡定的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悠悠然的问道。
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再去亲自操办什么事情了,但随着钱庄资金的迅速增加,以及放开了贷款,李元景还是觉得要亲自坐镇才会好一些。
“账目总资金三百八十一万余贯,咱们隐藏的一百三十万贯没有计算入内,贷出去了九十七万贯,到期能收回大约二十万贯的利润,贷款的多以本地商人,官员为主,计划进入四月开始收紧贷款。”杨义熟练的报出各种账目。
贷款的利率可不是标准的一个点,而是根据不同客户划分了不同的等级,以及贷款的用处等等,最低的利率为一点二,高一些的甚至达到了一点七,而这批贷款的期限全部是一年。
现在钱庄只发放一年期的贷款,人选什么的也是精心挑选的,至少收回这笔钱的问题不大。
而收紧贷款,这个也是按照李元景制定的要求来操办的,贷出资金占到总资金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就要收紧银根,后面不是不会在通过审批,而是会严格更多。
不过官员贷款的审批并不难,什么级别的官员能贷款多少这个都是
第一百八十七章:玩出了意外
王表与王珪一样,同属乌丸王氏,其远祖可以追溯到秦朝大将王离。
这一脉则属于王离次子王威,也属于王氏中声名显赫的一脉,其祖上更是出现了不少具备影响力的牛人。
王表年纪不大,但由于李元景与世家的糟糕关系,杨义还是借助房家的关系提前做了一些功课。
“殿下,王表祖父王隆之曾为北魏绛州刺史,其父王信现为安邑县令!”
李元景点了点头,王表这一家基本算是没落了,从刺史混到了县令,王表现在应该还没入仕。
但李元景依旧没有任何的松懈,再没落那也是王家,代表的同样是乌丸王氏,正是几十上百个王表这样的家庭组成了一整个乌丸王氏。
一个没落的不显然,可若是几十个,几百个县令级别的人呢
“本王亲自跟他谈!”李元景觉得王表应该不是为了自己来贷款的,因为一般贷款的人都是按照流程走的,鲜有直接报上名号就要贷款的。
而世家的出手也早在预料之中,要不然的话,自己又为什么坐镇这里
不大会儿的功夫,年纪轻轻,颇有三分文士风格的王表被杨义带了过来。
看着情绪没有丝毫变动的王表,李元景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猜测,世家出手不一定非得是那几个大佬级别的人亲自下场,安排一些不太显眼的族人来操办也是一样的。
“王表见过殿下!”进入后堂的王表也没有显得太过热情,不冷不淡的问候了句。
李元景倒也不在意这些细节,真要去较真的话,世家的傲慢能让人气死,比如说这个称呼,王表没有官职,也没有入仕,虽为显贵之后,但这个时候依旧只能用小民等自称,但王表却直接忽略了这些自称。
“听说你要贷款”王表不热情,李元景就更没有理由热情相待,甚至连招呼坐下的意思都没有,两人就这么一坐一站的交谈着。
“自是!”
“贷款的相关流程都了解过吧”李元景公式化的问着。
“自然是了解过,不过钱庄的规矩这次有些不太适合,王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当然,钱庄的难处王家也能理解,所以这次的贷款要按照之前的规矩走,王家要拿到抵押物的七成资金!”王表极为淡定的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下,不慌不忙的说着。
“哦”李元景微微眯着眼睛看向王表,突然一笑,说道:“看来你王家是把自己摆到跟朝廷同样的高度了啊!”
“那倒是不敢,王家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贷款,仅凭王家这两个字,便受得起这般待遇,莫非殿下以为天下不知朝廷的待遇不成”王表似乎早有防备,面对李元景的言语陷阱丝毫不动,反倒是平静的反问道。
“除了朝廷,全天下都是一样的待遇,同意则谈,不同意便罢,本王没空跟你王家瞎扯淡!”李元景轻松回复。
朝廷是什么待遇朝廷的待遇也是这些人敢想的
换而言之,朝廷能给的,也不是他王家能给的。
户部那三十万贯的贷款,抵押物是织布工坊以及钱庄的税收,这两者不论盈利如何,直接从税收中扣除三十万的本金以及相应利息,在扣完之前这两者不需向朝廷纳税。
这种抵押物你王家给得起吗
再换而言之,你王家虽然很强,但也请正视自身,别搞得自己跟朝廷一样,坐拥天下正统似的。
“五十万贯,一年
第一百八十八章:谁算计谁呢?
世家想干什么其实并不难猜,只是李元景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历次作战最大的战利品大概就属于牛羊了,不管朝廷有钱还是没钱,都会尽快的将这些战利品处理掉。
赏赐,变卖,无非就是这两种手段。
而这一次对突厥则是灭国战,单单只是投降的突厥军队就有数万人之多,更不要提其他的普通百姓之类的了。
以往情况下,这个规模的战争,朝廷至少能获得数百万头牛羊,这还只是一个保底的数字。
但牛羊属于活物,是活物就要有消耗,牛的消耗倒是可以接受,拉回来以后还能耕地,但是羊的消耗就有些让人难受了。
羊肉只能吃,但羊肉偏偏又是贵族的代表,普通百姓很难吃到,主要还是因为太贵。
所以朝廷往往不会在这方面提高门槛,甚至还出现过半卖半送的情况。
朝廷也扛不住几百万头羊的消耗啊,而且一天不处理出去,所消耗的草料就是几百几千贯,哪能咋办
所以历来大战过后,又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几乎也算是全天下的盛宴了,这个时期羊肉的价格会有所下降,具体的要看实际情况,多的话是平时的一半也是有可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