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明一明二在后面耷拉着脑袋不说话,罗爷爷心里也咯噔一下。
“奶奶,没事儿了啊。先吃点东西吧,一会跟你们说说。”
“这就给你拿”,罗小妮抹着眼泪说。
“怎么回事儿小乔,听说你挨打了”,没一会功夫,罗大山家也都来了。
“是我们不好,没护好姑娘”,明一明二感到十分愧疚。
罗小乔长话短说的解释了一遍,一边嘶嘶哈哈喊疼,一边说:“今日多亏了封二公子,只是挨了一巴掌”
罗爷爷听到后面,坐在角落里不说话。
“大山叔,晌午了,你们先回去吧,我这脸有些疼,我先休息会儿了。”
“好,那我先回去了,你有什么需要的,就说话,以后出门,叫上我们,一起出去”,罗大山絮絮叨叨说着。
待他们走后,罗小乔想了想说:“是洪公子,特意冲着我来的,八成是报复我们之前的拒婚”。
罗小乔觉得,有些事情,说出来,反倒不会让人那么担心,一家人,应该知道。
罗爷爷闷闷的说了一句:“他怎么能这样,这没有王法了吗”
“爷爷,别担心,他八成不是洪家嫡系,不知道轻重,以后恐怕不敢的。”
罗小乔一边说着,一边摸了下自己的脸:“嘶”,刚才精神都放在说事儿上面,没留意,现在一闲下来,还真挺疼。
多少年没受过这种欺负了。
“二姐,我学本事,将来不让人欺负你”,罗牛牛哭的眼都肿了。
“好弟弟”,罗小乔摸着牛牛的头说。
罗奶奶也说:“你那秘方,是不是招了大人物的眼了以后可咋办封公子他们总有照应不到的时候”
罗小乔安慰说:“奶奶,没事,以前是我想差了,想着尽量低调不招人眼。现在看来,还是要让人都知道,咱们背后是靖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等靖王为罗氏木业剪彩后,届时该知道的必然都知道,明面上,不会有人再敢动我们。”
说完,她又摸了一下脸:“不过,这次的亏,还真不能白吃了,否则以后是个人,就敢上门欺负了。”
“你想咋办”
罗小妮也一脸坚定,只要妹妹说了,她就无条件支持,一家人有什么都一起承担。
“别紧张,我琢磨琢磨”,罗小乔眯起眼睛想了一下。
只要靖王不放弃提高粮食产量的想法,她对北地就还有用,罗家人的性命也应该是无忧的。
那么,就是商战吧,场子要自己找。
这个时代的世家,经营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行业,粮草,布匹,茶叶,纸张,酒楼…,再加上土地多一些,其实很脆弱。
除了酒楼,洪家其他产业被王家打压的厉害,剩下能拿出手的,也就是布匹了。
罗小乔分析了一下,这个时代,织布技术低下。
最先进的纺纱机械是水转大纺车,利用水力驱动,虽已初步实现机械化,但每天也仅能可纺麻莎100余斤。至于织布,还是个纯手工的活计。
先来个蒸汽式纺织机。你洪家不还刺绣吗,直接热转印,布匹上面带花色。然后羽绒服替代大棉裤,这三条路子一出,洪家在布匹买卖行业里,不完才怪。
想到就做,罗小乔顶着那张肿脸,过去找王老头了。
老头子也是个艺痴,这两天为了那蒸汽机,一直没睡好,两眼都有些发红,但脸上的神采却是极为兴奋的。
“小丫头,你来看,是不是这样”
王老头拿着一段曲轴,自顾转着给罗小乔看。
“没错,是这样”,罗
55 烧烤与危机
村子里对罗小乔挨打的事情,还是讨论了很久的。
罗小乔却没有空管他们是怎么想的,她这些天差点儿忙死了。
除了想织布机的事情,还有王老头那蒸汽机的调试。
同时,稀瓜马上就要开花了,天气就要转冷,这可不容马虎。
好在玻璃已经送过来了。
罗小乔把孙师傅也叫回来了,用人用熟嘛。
稀瓜地不大,半亩地的样子,没用半天就圈了起来。
没有上工的村民都来看热闹。
“小乔又干啥呢”
“这咋给稀瓜盖房子呢人还没住这么好呢这败家丫头,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我可打听过了,城里老爷们院子里才用玻璃门户呢,罗家这是有钱没处花了吧,万一再被偷了”
“快别说偷了,偷是不敢偷了,忘了孙家屯那几个吗听说现在都不敢出门了。”
“没见那田边作坊里,早晚都有人值班吗还有好几条大狗呢”
一时间,议论纷纷。
这些罗小乔都不管,也没人敢直接上来问她,她忙着呢。大棚可不是盖上就完了的,温度调节,湿度调节,事儿多了去了。
大棚养殖,今年是第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罗小乔还是有些担忧,她干脆从那晚上帮抓贼人的村民里面,挑出来一户老实巴交的,让他们帮着照应。
王筛子一家都高兴坏了,他也终于穿上了“罗氏木业”的工服,这套工服,现在在村里,都算得上是身份的象征了。
就比如村里的春生家,找媒人给说亲,一看家里挂着这么件衣服,女家二话没说就应下了,彩礼都没多要。
这边不提了,那边王锦乔这几日过的也极为舒服,洪家酒楼挖空了心思要找他制冰的秘方。
奈何他的大厨都是用的自己人,也从未告知过大厨是什么物质治的冰。
洪家只知道是封宸浩提供的东西,也不敢去问。
他们家的酒楼可不只是旁支这边,就连嫡系那边也受到了波及。
客人进店指名就要冰激凌,没有转身就走。
还有那不客气的客人,一边走嘴里还嘟囔“号称什么最好的酒楼,连冰激凌都没有,还敢说是第一”
洪老爷子都快气死了。
王锦乔打听了罗家村在哪里,跟着封宸浩就来了。
他还惦记着罗小乔说的,吹着山风,喝着小酒,吃着烤肉呢。
王家做酒楼生意,自然不会空着手,各种肉食带了不少,还有几坛子好酒。
不过山风他是真没吹着,毕竟罗家村过去山脚下还是有点远,但院门口一开,也能看到青山皑皑。
罗家院子够大,在黄瓜架子前面摆了四桌,封宸浩和王锦乔他们一桌,罗家人自己一桌,下人们两桌。
烧烤架极为简单,一早就让王老头做好了。
他们那边一边聊着天的功夫,罗小妮已经手脚麻利的串好肉串了,木炭也都是事先烧好备着的。
没一会,烧烤架上的肉串就开始呲呲冒油,罗小妮撒上了事先调好的胡椒粉,刷上一层酱。
顿时,香味都要钻进鼻孔,几人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罗小乔拿起一把递给爷爷奶奶和弟弟,罗爷爷连称好吃,罗牛牛吃的脸上都沾满了酱料。
封宸浩吃了一串后,就顾不上等她来分了,自己等在烧烤架边上,一边烤,一边吃。
羊肉串、猪肉串、鸡心、鸡翅、管心……,吃的满嘴流油。之前抓的截留猴,也被拿出来待客了,地方特色嘛。
守着蔬菜园子,自然还有各类应季蔬菜可以烤。
“这是什么大蒜”王锦乔拿起一串闻了闻,惊讶的说道,“这个也能烤着吃啊味道还真不错”
农家人待客就是实在,基本上都会把自家最好的菜品拿出来。
罗小乔就眼角直抽抽的,看着罗小妮把她刚卤好的羊蝎子端了出来,总共就那么一小盆,她是打算自家人吃的。
色泽偏褐色,里面放着不少白菜和萝卜,香味直往鼻子里拱。
这会没有酱油,没有各种调味品,但经罗小乔调配的大料,提味也足够香了,封宸浩吃的衣服上溅了油渍都没有顾上。
众人吃的热热闹闹,一边吃,一边喝着,还一边聊着天,气氛格外的好。
随着落日西斜,凉风阵阵,更有一种安宁惬意的感觉。
村民们看到罗家院子里的火光,都远远的避开,退回各自家中了。
“小乔,你说的那辣椒种子,我找人去各地寻了,找到就给你送来,到时候你把配料卖我啊”,王锦乔打着饱嗝说。
几人聊的十分满意,眼看天色将晚,也该是时候告辞了。
封宸浩有些依依不舍,这个小村落,真是越来越感觉亲切了,他是不是也得考虑在这边起一个院子,做个邻居什么的。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了几天,罗小乔再出门时,却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当家的,你这是咋的了你右腿呢!”
哭声中还夹杂着老婆子的咒骂声,以及呜呜的压抑哭泣的女声,和两个孩子叫爹的声音。
“怎么回事儿”村长也从家里赶了出来。
远处是一个背着包裹的中年人,拄着拐杖,穿着一身没换下来的甲衣,一条腿的裤管明显卷了上去。
人群里,罗爷爷也在,脸上也不太好看。
“是包学东家,他不是去年被征兵了吗跟棒子国打仗,断了一条腿,回来了。”
“你这个扫把星,自从你来了我们家,就没有过顺心的时候,这下连你男人也残废了!”
包老太太恶毒的一边责打着旁边的儿媳妇,一边嚷嚷。
“娘,你骂玉芝做什么我这虽然残废了,好歹捡了条命回来。”
“老三,你这一去这么些年,家里老小都是我们给你管着,你这眼看也不能上工了,将来可咋办啊”,包老大终于说出了老太太的心声。
“棒子国穷凶极恶,每年冬天都来抢劫,今年不会又要征兵了吧”,围观的人也窃窃私语。
他们这边吵吵嚷嚷,罗小乔无端感到有些沉重,有些心不在焉的回了家。
包学东失去的那条腿,终于让她意识到,这里是边陲,这里并不安定。
现在是夏季,还算平静。听说到了冬季,那边缺粮食,就会疯狂的来抢劫,如果城破,别说现在的生活了,就连他们,都有可能被卖做人牲。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着全家人,离开这里,去找个安稳的地方生活。
但是,路上也不太平,况且,爷爷奶奶一辈子在北地,亲戚邻居也都熟悉,让他们背井离乡,也不见得是个好主意。
罗小乔一个下午都没说话,想着可能的路。
那个靖王,风评不错,是条可以抱的大腿。但万一是个居心叵测的,那…
一边想着不确定的未来,就有些提不起来劲。
就连罗小妮,都一天重复问奶奶好几遍“我爷爷和弟弟,今年不会被征兵吧”
他们家没有壮劳力,以往的习俗,每家出一个男人,应该是征不到他们身上的,但也忍不住担忧。
。
56 初次交锋
仿若感受到罗家村的不安,下午的时候,天际滚来了团团乌云,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沉沉的像要坠下来,压抑的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地上的热气与凉风掺杂起来,夹杂着腥燥的干土味,似凉又热。
没多一会,狂风大作,还伴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之后,豆大的雨点打落下来,在屋顶和地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仿若罗家村人情绪的宣泄。
罗小乔在屋子里看着,有些担心自己的大棚。那块瓜田地势偏低,可千万别给淹了。
大约傍晚的时候,雨势终于小了下来。
罗小乔不放心,披着蓑衣就要过去看看。
罗爷爷见了,也拿起来斗笠和锄头,要一块过去。
村子里都是土路,不下雨还好,一积水,一脚一个泥坑,罗小乔一时没留意,整只鞋子都陷了进去。
泥坑里颜色发黄,不知是混合了猪粪还是牛粪,黏糊糊的,看的罗小乔直皱眉头。
路漫漫其修远啊,基础设施差,真的啥啥都不方便。
为了照顾稀瓜,这段时间,王筛子一家都搬到了大棚边上住,原先他们挖的沟渠起了作用,水基本顺着流走了,大棚受到的破坏比较小,稍微调整一下就好。
也许是这场暴雨的原因,也许是北地人早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包学东带来的阴影,慢慢被“罗氏木业”开业的喜庆给冲淡了。
年年都征兵,年年都如此,人们都是健忘的。
“罗氏木业”的开业定在第三日中午,罗家村热闹了,到处一片喜庆。
作坊门口摆了一块巨大的假山石,上书“罗氏木业”四个大字,两边还有红绸扎着几朵大红花,一队舞狮人正站在门口,也摆好了鼓钹锣,看那样子,一会儿打算舞狮。
罗氏的员工都着统一的服装,精神面貌跟要过年一样,眼角都是喜色。
村民们也都出来看热闹,甚至还有部分外村人也过来了。
刘大娘躲在人群中,与韩氏嘀嘀咕咕“你说这罗小乔,小小年纪,哪来的银子你信她自己能挣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