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82 翠英一家
“我等着牛牛弟弟”,大顺极会说话,顺着罗爷爷的口气就接了下来。
“婶子,有良他们是”女人似有些不解故人为何没有出来。
罗奶奶红了眼圈:“有良去了,你们走了一年多,他们两口子就去了”
女人十分震惊,眼睛瞬间聚满了泪水:“这怎么会这样”
“不提了,不提了,都过去了”,罗爷爷看罗奶奶情绪有些失控,赶紧岔开了话题。
“我刚回来的时候,看到罗新康大叔,你们终于分家了”女人问。
“早分了,跟他们断亲了,没有关系了”,罗爷爷闷闷的吐出一句话。
罗小乔听着他们的交谈,觉得面前的女人不简单。
“翠英啊,你家在中州好好的,干啥回来呢在那儿安个家,不比咱这强吗”罗爷爷问。
“是这么说的呢”,女人笑了笑:“我们投奔的主家是周家,普生给人当了管家,周家在咱这里开了铺子,知道我们从北地来,就把普生派过来了,我们一家都跟着”
“哎呀,管家啊,那敢情好,你们这也是发达了”,罗奶奶抹着眼泪说。
“算不上,都是给人做下人的”,女人微微笑着,语气里却是有种自得。
“普生已经在县里买了宅子,但我估摸着,还是来村里住舒坦,都是老街坊,平时也能说说话,就打算在村里盖房子呢”,女人一边笑一边说。
“挺好挺好,找金荣了吗他还是村长,买地找他就行,需要我们干点儿啥的时候,你们就说话”,罗爷爷也十分豪爽。
那位没见面的罗普生,在他心目中,显然是个不错的人。
“也不早了,我这就去,普生还在县里忙活,我们娘儿俩,趁着时间还早,把事儿都准备好”
女人一边说,一边起身,顺手递给了罗奶奶一盒精致的点心。
罗小乔眼角一瞟,这礼物,挺有意思。
点心一看就是“七椀居”出品,小小一盒,做的极为精致,且价格不菲。
以这位名唤“翠英”的女人,言谈中对他们家的了解,应该是不知道他们现状的。
那么他们家以前什么样,这女人十分清楚。老太太磋磨,兄弟欺压,家里也穷,一定没见过这等点心。
如果是以前的他们,怕是会怀着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接受这份礼吧。
如果这女人真的有心,她想,给一点米面,不是对他们更有帮助
这位翠英,怕是炫耀的成分居多哦。
罗爷爷显然没想那么多,还是热情的送她到门口:“翠英,等普生回来,你们来我家好好聚聚啊”
“行,二叔,我们肯定来,这就去找村长买地了,也不多待了”,女人说着。
罗奶奶有心留她,但别人孤儿寡母在这里,说出去不好听,就也没挽留。
只说:“翠英,盖房子的师傅我们都认识,你有需要就张嘴,别不好意思啊”
“行,二婶儿,我肯定不客气。”
不知道这位翠英跟村长怎么谈的,最后把罗家后面一户长久不住人的废宅买了下来,准备推倒了盖大瓦房,以后跟罗家做不了邻居,也能离得近点儿。这是她跟罗金荣的说辞。
他们走后没多久,黄婶子过来借农具,顺道聊聊天儿:“小乔回来了”
“回来了婶子”,罗小乔清脆的应道。
“翠英回来了,你们见到了吗”黄婶子问。
“见到了,刚才还来家坐了一会呢,看样子过的不错”,罗奶奶接话道。
“看样子是行,去了好几家老邻居那儿,都留了一盒点心,我听刘大娘那意思,那盒点心得上百文钱了,可不便宜呢”,黄大娘感叹着。
罗奶奶这才反应过来,低头去看手里的东西。
刚才净想着日后有什么,互相照应一下了,都忘了推辞,这要是一般人家,送这么重的礼,可是真不能收。
“你看这翠英,你看这…这孩子,不声不响的,送这些干啥”罗奶奶絮絮叨叨说了几句。
天冷之后,天黑的也快,罗牛牛顶着月色回来了。
“二姐,奶奶,我回来了”,他没进门口就开始喊。
院子里的罗小妮,嗔怪的说他:“就记得二姐和奶奶,我这个大姐没看到吗”
“嘿嘿…”,罗牛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姐,我有事儿找二姐,晚点儿咱再说话啊”
说完,一溜烟跑没影了。
罗小妮忍不住摇头,这么大的男孩子了,就爱跟在罗小乔后面,像什么话。
晚饭还是一样的温馨,一家人都不管什么“食不言”的规矩,吃饭就是一边聊天一边吃。
拍黄瓜,红烧鱼,韭菜炒鸡蛋,十分家常的味道,小韭菜都是地里刚长出来的,用来炒鸡蛋别提多香了,罗牛牛吃了两碗饭。
“二姐,先生说,我二月就可以下场靠县试了,没问题的话,四月考府试,然后再过了道试,就是秀才了”
“哦,那挺好,你好好发挥”罗小乔头也没抬,没啥特别的感觉,反正都去上学堂了,下场试试不是早晚的事儿吗
倒是罗爷爷很兴奋:“牛牛,好好学,好好考,咱家也出个有功名的人”
他心里堵着一口气呢,罗新康不就是仗着自己二儿子是秀才,老挑唆罗老太太吗。
村里刘大娘,不也就仗着刘永昌过了府试而洋洋得意吗
“爷爷你放心,先生说我学问大有长进呢”,罗牛牛得意的说着,一边拿眼睛瞟罗小乔。
看她没什么反应,有些泄气:“二姐,你怎么不高兴啊”
“没不高兴啊”罗小乔抬头说。
“那你咋没反应”罗牛牛问。
“我该有什么反应赞美你夸你说你真了不起”罗小乔放下了筷子。
罗牛牛看她的脸色,忍不住坐直了后背。
“牛牛,且不说你还没去考,能不能考上都是未知数。就说你是家里的男子汉,将来是要肩负起一家责任的。你虽然小,但是应该记得,你学本事,做学问,不是为别人的赞美而做,也不是为任何人的任何说法动摇,你就是为了你自己,为了家!懂吗”罗小乔慢慢的说。
“二姐,我明白的,我就是想让你们高兴高兴”,罗牛牛低下头。
罗小乔摸着他的头,觉得自己是有些过于严厉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中,罗牛牛算是极为懂事的一个了。
“牛牛,二姐挺高兴的,二姐看好你,来,吃饭吃饭,等你考上秀才,我送你个好东西”
“好”,罗牛牛的眼睛顿时亮了。
83 大棚蔬菜
最近的日子,罗新康和刘大娘两家无比的消停,罗新康既没上门来找罗爷爷要钱,也没有把老太太送上门来恶心他们。
就连罗金花,都被他们拘在了家中,轻易不出门。
罗小乔本都打好了对付他们的腹稿,居然都没有用上。
她觉得十分吃惊,不知道这家人打的什么主意。但别人不出招,她也不好理会,只能暗自戒备着。
罗普生在三天后露面了,借着村长家的地方,请全村人吃了一顿大餐,按着农家人的喜好,盘盘都是肉,乡邻们吃的极为开心。罗爷爷也为他们日子好过,感到高兴。
罗普生并没有借由罗家人的关系,但还是把孙师傅给请到了,也要建一座罗家那样的宅院。有钱赚的买卖,孙师傅自然十分乐意。
翠英十分会做人,这边起屋子,她带着孩子串门子,每次都不空着手,带点小糕点,小糖果,在邻居们眼中很快就恢复了昔日的好印象。
不消一个月,她这边房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邻居们的八卦也打听的够够的了,罗小乔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眼中有一份自得。
不过很能理解她,衣锦还乡嘛,必然有一份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时近腊月,北地已经越来越冷,除了在罗家作坊做工的,以及去外面做长工的,其他人家多数都瑟缩在了家里。
村子里显得十分安静,那些进出罗家的村民,动静实在是太让人眼红了。
罗家作坊有暖炉,他们一个个的,都想十二个时辰在里面待着,就算一直干活都乐意。
有几个村民的小孩子,得了胡先生的话,说让他们明年二月下场考一下县试,甭管能不能考上,试试自己的学问,总归是好的。
几家大人都高兴坏了。
那几个做下人的孩子,虽然没有考试资格,但也不嫉妒,罗家这小半年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识字懂学问之后,想的更加长远,也对罗小乔这个小主人,十分的佩服。
最起码,他们自己,就做不到如此。
王筛子就更忙了。他种了一辈子的地。第一次,在罗小乔的指导下,在冬日里,种出了绿油油的蔬菜,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随着年关的到来,罗家大棚里的各色蔬菜越发长的生机勃勃。另一片作坊的冬小麦,也长得绿油油一片。
各家酒楼蔬菜消耗极快,多数都只剩下冬日易存放的大白菜、胡萝卜之类。
看到王锦乔的火锅生意蒸蒸日上,尤其用的还是极为罕见的蔬菜,一个个的羡慕坏了。
蔬菜谁家供的很好打听,那么一大片大棚在地里矗着呢。
方圆几百里,只有两家,除了罗家村,就是靖王那边。很显然,靖王那边只有小麦,下人们过来一探看,就知道是出自罗家了。
罗家大棚的地头,从上个月开始,就日日停满了马车。
天气越冷,蔬菜的价格越贵。
尤其那冬日里的稀瓜,更是稀罕的不得了,好些府里的管家,甚至瓜秧刚开始开花的时候,就来定下了。
夸张的是,哪朵花长出来的归哪家,都提前说好了,长不出来他们也愿意认。
谁让小主子和老祖宗喜欢呢,再多钱也得买。
各大酒楼掌柜的过来,好说歹说,拍胸脯打包票,说他们一定不会跟王锦乔对着干,每日只要王家酒楼上完货后,让他们挑拣一些即可。
姿态放的如此之低,按照罗小乔的情商,怎么可能去得罪这些人。
能在兴城混酒楼的,谁背后没有几个厉害的男人
蔬菜都是一茬一茬的,尤其是韭菜,割了还能涨,黄瓜也是每天有不少。
所以,她跟王锦乔说好了,每日供半亩菜,剩下半亩匀给其他人。
反正只要不是给洪家,王锦乔一点意见都没有。
况且,罗小乔这里种出来的辣椒,可是他找的种子,今年只给他一个人供。酒楼就算没有足够的蔬菜,那麻辣鱼、香辣鸡、辣口条……也足够吸引人的眼光了。
“舅舅,我这酒楼还可以吧”鹤仪楼内,王锦乔和王三海围坐在雅间,一边涮火锅,一边聊天。
“不错,今年算是打了个翻身仗”,王三海摸着肚皮说。
“嘶……这辣椒真够味儿”
“那还有用说”,王锦乔看着王三海额头上的汗,得意的说:“我从一个长蓝眼睛的人那里弄到的,看长得红彤彤怪好看的,没想到吃起来也这么过瘾”
“罗家这小丫头确实不错”,王三海暗自点头。
“丫头说,要有别的种子,还给她,她试着种一下,可惜蓝眼睛坐船回去了,说是明年再来,要不还能有更新奇的东西出来呢。”
罗家下人也十分忙碌,出来记账的全是学堂的娃子,连罗小妮也被抓了壮丁。
罗小乔可没有什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念头,最好是让她像男人一样泼辣。
小丫头泼辣不泼辣还不知道,但接人待事绝对不扭捏,一手账本记得清清楚楚。就连罗志平,都只能跟在她身后打下手,颇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大山婶子两口子,看着他们的样子,一点儿也不介意,反倒十分乐见其成。
他们北地的农家人,多一个能干的,可比娶什么大家小姐强多了,心里头对罗小妮这个未来媳妇,只有更为满意。
所谓账本,基本都是表格,数字往上一填,出货进货极快。
“韭菜两筐,黄豆芽、蒜苗五十斤、姜十斤、葱、萝卜、油菜各二十斤……”
凡是过来的人,都是可着每家配额的上限买。配额多难得啊,掌柜的拉下脸面才争取来的。
况且,这个时节的蔬菜,就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大户人家想吃,也只能来他们的酒楼。
封宸浩还处在少年喜欢热闹的年纪,他老早就不去逗小姑娘玩儿了,见天儿的在大棚里面晃悠。
“大哥,这就是让你乐不思蜀的罗家大棚”一道不甚满意的声音响起。
封宸浩一转头,就看到一个少年,双手背在背后,一副日天日地的拽样儿。
“对。”封宸浩头皮一麻,谁把这家伙放出来了
“稀瓜就长这样啊”少年背着手,在地里溜达,一会摘根黄瓜,一会拈把大葱叶子。
“哎哎,你摘了可自己吃了啊,别霍霍了,你小心罗小乔找你要银子。”封宸浩说,“蔬菜可是限量卖,贵着呢。”
“哼!”少年头往旁边一歪,没搭理他。
“我说,你跟谁来的啊”封宸浩凑到他面前,皱着眉头问。
这小子是骠骑大将军苏开阳的遗腹子苏空青,比封宸浩小两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