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罗小乔到鹤仪楼的时候,已经太阳偏斜了,王锦乔忙的团团转。
官府那帮老匹夫,直接把偌大的洪家产业全吞了,他想扣点儿肉渣出来,都要跟他们打好几日太极。
不过,再忙,罗小乔的事情也得往前排。
商场潜规则有共同的秘密,就能铸就更深的同盟。
王锦乔毫不迟疑的就把自家镇医馆的老古董沈苍术给叫出来了。
罗小乔却没有跟着回去,因为,她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人。
沈苍术的院子里,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着胡子拉碴的样子,一双小眯缝眼忽闪忽闪。
罗小乔却没有忽视,她刚开门的时候,男人手里拿的刀剪,正在给一只鸡缝合肚子。
站在门边的下人看到罗小乔的眼光,忍不住表示了歉意“这是沈大夫的师弟,说是得到了什么“疡医”的传承,都快魔怔了,天天祸害这些鸡鸭。”
魔怔有点儿。
但罗小乔明显觉得,这个男人有章法,这实际上怕是最古老的外科手术了吧。
“这位大夫,你这是”罗小乔试探着靠近他问道。
“大夫你觉得我是大夫你觉得我的技艺能救命”沈苡仁抬起头,有些兴奋的看着罗小乔。
“小姑娘,你有什么病我可以给你治好的。”
“你这算是“剖腹术”吧”,罗小乔试探着问。
沈苡仁十分开怀“丫头,你知道剖腹术”
“不知道太多,只听说过,比如刀枪伤害等外伤,可以缝合起来,怕就是您这技艺了吧”,罗小乔恭维的说道。
“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男人嘴里说着一些听不太懂的话,罗小乔猜测应该是说原理吧。
下人将沈苡仁推进屋去,对罗小乔这边连连施礼“姑娘,你可别被他忽悠了,好些人听他的话,让他缝了,差点发烧死去”
这可是他们东家的贵宾,不能在这里出事儿。
“姑娘您也别怪他,他就是个有些癫狂的艺痴。”
119 疡医招揽
“爹,你怎么又把我的小花给切了!”一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冲了过来,双手叉腰。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小花要留着下蛋的”
中年汉子回过身,难得的挠了挠头“爹再给你买,给你买新的”
“买买买,买什么买,你别玩儿了行不行!你切开的一只都没活过,我喝母鸡汤都快喝腻了”
罗小乔听到他们的对话,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沈苡仁看着面前的少女,一双小眼睛熠熠发光“我这不是玩,等爹练好了,就可以帮你把腿复原了。”
罗小乔这才注意到,少女的左脚有些跛。
“爹。”少女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拳拳父爱,声音弱了下来,“我这样挺好的,我也不是那些野鸡兔子。”
沈苡仁看着面前的女儿,眼睛游移的在她左小腿游走“你摔伤了,骨头没接好,会留下遗憾的,我得给你重新接一次。”
下人看不下去,赶紧晃了晃身子,吸引两人的注意力“苍术老爷给小姐看了,能调好,让你治,银竹小姐跟那些鸡鸭一样死了咋办!”
“要不是为了给你抓兔子,小姐也不会摔伤的,二老爷,您还是不改吗”下人深深弯下腰,恳求的说道。
沈银竹的腿有断日子了,一直没有好。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沈苡仁更加癫狂的醉心于医者眼中的“小技”
他看着院子里的母鸡,又看看沈银竹,有些心疼的说“我快成功了,这只鸡的腿,打断了又接上了,会好起来的。”
下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二老爷,别再疯疯癫癫了,快些带小姐进去。”
下人推搡沈苡仁进门,转头看到罗小乔还在“姑娘,让您见笑了,大老爷千叮咛万嘱咐,要看好了二老爷的”
他想了想说道,“家里有珍藏的好茶,您进来喝口吧。”
沈苡仁不高兴的吧拉开下人的手“来来来,小友,难得遇到个明白人,你我喝杯茶好好聊聊。”
说完,他也不管罗小乔年纪和性别,跟抓小鸡仔一样,就揪着衣袖进了屋子。
一把按在椅子上,两眼炯炯的盯着她看“小丫头,你对此“疡医”之术,有何见解啊,咱们聊会儿~聊会儿”
下人赶紧对罗小乔连连施礼“姑娘莫怪,他是个半疯子。”
“不许说我爹”,沈银竹不干了,手指指着下人,“你出去”
“行行行,我出去,唉,好人难做啊”,下人一边说,一边走远了。要不是大老爷非让他过来,他还不乐意跟这一家子疯子打交道呢。
罗小乔来的路上就听王锦乔介绍了,他这里本有两个镇宅老古董,是师兄弟,但师弟不知从何时开始不误正业了,人也变得有些癫狂。怕是说的沈苡仁吧。
“你这样治伤不行。”罗小乔坐下后,看着对方的眼睛,慢慢的说了一句。
她虽然不是医者,但也明白,古时候的外科手术,与屠宰场无异。没有麻药,没有消炎,简单粗暴的缝合,能好主要靠赌命吧。
沈苡仁抬起半张脸“不,我这样治伤,行!”
其实这人并不疯,脑子转的相当快,只是太执着于某项事物,陷入了死胡同。
“不信,你给我找个病人,骨伤外伤都行,我一定能给他缝合好了”
罗小乔不由笑了。
“爹!”旁边传来少女不认同的喊声,“你别再祸害别人了,上次被打的就剩半条命,你都忘了吗”。
“银珠。”沈苡仁被女儿打断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柔和的说,“爹每日都有练习,技艺比当初好了很多,打伤不算什么的,我真的能治。”
罗小乔没有再让父女二人继续争论,而是插话说道“沈先生,我说你的技艺是可以治病的,但你这样治不行。”
罗小乔话音未落,沈苡仁就探过来头,揪住了她的衣领“你说什么”
罗小乔没想到他干瘦的身子,居然能这么灵活,没防备之下,被勒的脸都红了“你先放开,听我说”。
“说。”沈苡仁反应过来后,赶紧松开了手,眼睛红红的盯着她。
“沈大夫,是这样,我虽不懂医,却也知道,缝合皮肉这种事情,极为精细,得有专门的屋子,专用的工具。甚至人跟动物也不一样,身上有些血管很细,眼睛眼不清楚,得有工具辅助放大…”
罗小乔越说,沈苡仁嘴巴逐渐张开。
“姑娘,你的意思是”他不确定的问
“我的意思,我家刚好开作坊,可以给你打造你需要的一切。采光、照明、放大、专用工具…哪怕你想用尸首来练习,我也给你想办法”,罗小乔抛出来一个又一个诱饵。
“你想让我做什么”沈苡仁脸都红了,这是头一个相信他能治好病的人呢。
“来我家,我给你你需要的一切,助你成为这一行的开山鼻祖”
这话说出来,沈苡仁噌的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话当真!”
“真!”罗小乔点点头。
“你信我”沈苡仁回过神来,有些不可思议。
“信,实话讲,我师傅留下过一本书,上面有说过您这技能,可惜没有说具体的,所以我信你。”
沈苡仁干瘦的身子有些微微发抖,喉咙间不断发出“呵呵”的声音,看着有些癫狂。
试问哪个大夫不想成为一派的开山祖师,何况他从来都在怀疑和辱骂中艰难的探索,现在有人肯理解他了。
沈苡仁两眼满含泪光“走!”
说着,就要收拾包袱。
罗小乔忙阻止他“沈大夫,不急不急,我也得回去准备。且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咱们再开始。”
罗小乔回到家中的时候,沈苍术已经走了。
平恩娘的情况有些严重,但好在发现的比较及时。沈苍术给她配好了补养身子的药材,嘱咐按时吃,这条命算是救回来了。
五岁的平恩看着自己母亲一脸虚弱的躺在床上,懂事的摸着她的手“娘,你手太凉了,我给你暖暖”。
平恩娘躺在炕上,看着下面为她而忙碌的几人,眼睛里面一片模糊,她这是遇上好人了呢,真的是无以为报呢。
120 辞旧迎新
辞灶那天就把年货都办好了,二十七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二十八大扫除,再过三天就是除夕。
屋子新盖没多久,平时也有下人打扫,自然没有什么灰尘,蛛网更是找不到,就是象征性的洒扫一遍。
但罗牛牛和几个小孩子到马棚里面乱窜,倒是捏出来不少个大黑蜘蛛,给鸡鸭都不吃。
过年自然要包水饺,这会还有个名字叫“娇耳”。
罗小乔嫌铜钱太脏也有点大,就在饺子里面包上了红枣和花生,讨个好兆头。
饺子白白胖胖的,沾着自己作的佐料,吃起来别提多过瘾了。
“二姐,我吃到了大枣的”,罗牛牛吐出来一颗枣核说。
“呀,那你今年可能要有好运道”,罗奶奶笑眯眯的咬了一颗花生的。
初一的早上,大约五更天,也就是寅时,有条件的人家,开始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硝烟特有的味道。
随着鞭炮碎屑的落地,各家各户打开了门。
罗家村虽没有族谱,但有家族,有辈分,没有辈分的按年龄分。
拜年自然没有女娃子的份,对此,罗小乔也只能撇撇嘴表示不屑。
这里的习俗,男人们带着男孩子,按照辈分高低,挨家挨户的走动。
哪家放完鞭炮开了门,代表他们家已经做好了待客准备。
村子里面亮起了星星点点的油灯和火把,在漆黑的暗夜里,带来一丝暖意。
“过年好~”,“上炕~”,“哈点水~”、“吃块糖~”,这几句话,是今天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
罗爷爷自然也要去罗新康家看看的。
老太太倚靠在炕沿上,眼神混浊,但衣服还算整洁,老大家显然没有再做让人抓话柄的事情。
女娃子按说是不出来见客的,但罗小乔不一样,她还是村长呢。
不少来他们家的,除了喊罗爷爷一声“大爷”外,还要喊一声“村长”。
这天寅时开始,罗小乔家里就开始人进人出。
罗爷爷和罗奶奶满面笑意地迎来送往,在院子里还说说笑笑。
“大山,再坐会儿,喝口茶”,罗爷爷招呼。
“不了不了,还要去俺大哥那走走,还有几家没去呢,等都走完了的”,憨厚的汉子站了起来。
屋子里热乎乎的,一地的花生壳和坚果壳,还有少量的糖纸。踩上去嘎巴响。
罗家人都是爱干净的,但此刻都没有去管地面。
初三之前不扫地,也许会有财来。
这是老百姓卑微的愿望和美好的希冀。
一直到了朝阳刺破了黑暗,各家才把该走动拜年的长辈家走了个遍。
“二爷爷,过年好。”
鉴于是亲戚,罗毛福和罗金花等小辈,趁着过年,也来了罗小乔家中。
大好的日子,自然是敞开了大门,不好往外撵他们。
罗毛福一看桌上的糖果点心,就直接往自己口袋里面装,一边还打开吃。
罗有金三兄弟也都来了。
罗有喜看着罗小乔的时候有些忐忑,不知道她那天看出来多少,要是让家里知道了,以刘氏那性格,非得闹翻天不行。
村里不少交好的人家,都围坐在客厅上,热闹的聊着一年的大事儿小事儿。
罗有金不愧是做大掌柜的,没管别人看他的神色。
在宾客间游走,一会添点茶水,一会加点糖果,俨然一副主人的姿态。不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他才是这座宅子的主人吧。
罗有银平时来不了罗家大院,此时感到十分兴奋。
他早就忘了两家的恩怨,也忘了几月前把罗家人往死里逼的事情。他娘说了,好好跟二叔家搞好关系,年后成亲,才好拿个大红封。
相比之下,罗有喜显得安静许多,一直微笑着坐在桌子上喝茶聊天,也不多话。
他是个秀才,按说他肯坐在一起,民众都应该很忐忑,且战战兢兢。
但村民自打跟着罗小乔打退了鞑子之后,尤其是亲眼目睹了罗家大房的作态,底气明显足了起来。
你秀才老爷了不起了不起你还躲城里他们可是亲手剁掉了敌人的头颅!
所以,没人摆谱,或者说没人摆的起来谱,桌上显得挺和谐。
来者不少亲近的晚辈,罗爷爷拿出来不少红封,每个小孩子一个。有那害羞的,以及家教严的,都没敢要,一个劲儿摆手,往大人身后躲。
“大爷,你这是干啥给孩子啥你这还让不让我们好好说话了”黄连庆赶忙站起来谦让,旁边的黄大吉一个劲儿躲闪。
“都拿着,没多少钱。以前是咱给不起,今年日子好过了,都拿着。”罗爷爷笑呵呵的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