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汉子将地里的稻子都收拢之后,场地上就启动了脱粒机,“轰隆隆”的噪音下,佃农们抱起水稻,连稻杆带稻穗一并填到脱粒机中。
稻米从稻杆上剥落,经由风扇又将碎屑从出杂口喷出去,而在下部的筛网中,则出来的是已脱好的稻谷。
已经有人张着口袋在下方装稻米了。
庄子上的汉子们,看到颗粒饱满的稻谷,干的更起劲儿了。
这脱粒机,也刚做出来不到一个月,为了试验效果,罗小乔曾经找佃农们去调试过,所以今日他们并没有表现得多么震撼。
但封老爷子和黄裕章等人则不一样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这么直面机械。
封老爷子毕竟阅历在那里,还能勉强镇得住。
那黄裕章,来来回回的,先跟着收割机在地里走了好几亩地,回来后又围着脱粒机转悠个没完,一边转一边啧啧惊叹,罗小乔看他那把老胡子,都快被揪下来了。
“这,这……我北地有这种神器,何愁起不来啊!”黄裕章喃喃的说着。
他本以为自己学富五车,过来北地是要当股肱之臣,为靖王如虎填翼来的。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要用跑的,才能勉强跟上人家已有的步伐。
黄裕章亢奋之下,差点忘了今日的重点是要看水稻的收成。
慕景逸眼光都柔和了一瞬,朝罗小乔的位置看去。是啊,自从这个女孩子出现后,北地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呢。
今日天机阁的人也在,一个师兄捅了捅左木林的胳膊“左兄,你们了不得啊!就你们这几个人,逆天了啊!”
左木林慢悠悠的吐了一口气“这算什么”
“哎,左兄,你给师傅说说,能不能换哥们儿几个替换替换你们啊你们也回来天机阁歇一阵子,你看你都瘦了不是”
来人打着哈哈,一边说一边还往人群里看,那火热的视线,恨不能把罗小乔掳回去供起来,这得是几个窍的脑袋,才能想出来这么多的稀罕事物啊。
“东家,可以称重了”
过来的庄头和余化安脸晒得通红,用脖子上的毛巾勉强擦了一把汗,就满眼兴奋的看着罗小乔。
今年的稻谷获得了大丰收,这不用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真的是对这位年轻的姑娘充满敬佩。
罗小乔看看日头,说道“去把称赶快准备好吧,快晌午了,日头太大,早干完早回去凉快,剩下的下午再说。”
“是的,东家。”这边的庄头也认出来罗小乔了,现在对她的话简直无有不从。
这么多官员看着呢,称早就有人备好了。但罗小乔说完以后,庄头还是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还找了两个人互相检查。
黄裕章也亲自去检查了一遍,大家都想知道这北地稻米的真实产量如何,所以每件准备工作都尽可能做的精确。
有收割机还有脱粒机,又有这么多人手,没一会功夫,一亩田的稻子就收拾出来了。
与以往不同,这次稻米也不用箩筐装,而全是用的口袋,东家说叫什么“麻袋”,都是罗家村那帮女人用麻绳编的,用起来方便又结实。
稻米装好后,就放到了一边,等着称重。
封博松站了起来,找到最便于看读数的位置,盯着他们称重和记录稻谷重量。
罗小乔看都差不多了,群情亢奋,就转头问慕景逸“王爷,开始吗”
“开始。”慕景逸点了点头,也站到了封博松旁边。
负责称重的人顿时压力很大,拿称的手都有些哆嗦。
罗小乔忍不住笑了一声“老乡,你别紧张,平常怎么称现在就怎么做”
所有人都不嫌太阳大,一个个眼睛瞪得滴溜圆,盯着庄稼汉称重。
为了提高效率,五杆称同时称重。
五个庄稼汉一字排开,把钩子挂到麻袋上,由府衙的差役在称杆上滑动秤砣,数字很快就出来了,差役顺手就在纸上记录好数据。
每杆秤都是两个人互相监督,袋子大小差不多,数字有错误,立即就能看出来。
称重完毕的麻袋,直接被人扛去了晾晒场上,稻米倾倒出来进行晾晒。由于麻袋重量也不大,约莫每只袋子扣半斤重量足以。
167 水稻亩产
娘子要翻天啊农村生活167水稻亩产一只只麻袋被扛过来,称完重后又抗走,汉子们都忙碌着,看得人紧张着,速度很快,一亩地不到一刻钟就全部称完了。
封博松盯着数,数着麻袋,心里已经有了盘算,但还是紧张的问,道“好了,快算一算,这亩产到底有多少”
五个衙役顿时“噼里啪啦”打起了算盘,互相计算完毕后,又交叉检验了一遍,然后加和,最后黄裕章爆出了一个数字“二石。”
大家一听,都亢奋不已,又充满希冀的看着剩下的田地。要知道,这可是下等田啊,江南中等田的亩产,也就是二石的样子呢。
那上等田,能有多少
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慕景逸,就等着他发话,接着收拾其他田地。
“天太热了,都回吧,下午太阳偏斜的时候再来,到时候加快点速度,把中等田和上等田也称一下。”罗小乔擦了把汗说道。
围观男人们听了这话都有些抓心挠肺,他们不想等啊。
但相熟的都知道,这罗姑娘了不得,这稻米就是出自人家手中呢,你敢不尊重人家的意见
“走吧”,慕景逸率先往庄子而去。
“安总管,你这化肥不错”,罗小乔一边走,一边跟他轻声聊着。在水稻种子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外部环境帮助提高产量,这次化肥跟上了,安总管真的功不可没。
下等田二石产量,与小麦去年产量相当,但稻米价格可是小麦的好几倍呢,她挺满意的。
安向东自打跟着去了罗家村以后,也好长时间没回来春城了,一回来就见到了这收割的场面,心思还没收回来呢,就听到罗小乔夸他。顿时有些汗颜,与这个小丫头相比,自己那点东西,算什么
水稻已经证明了丫头的实力,那杂交小麦,他一定跟着好好做。
……
“丫头,申时了,咱快走吧,不然下午怕是来不及的”
封博松睡不着午觉,干瞪着眼睛数时辰,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过来催促了,门外早已等着许多穿戴整洁的人。
罗小乔……既然都这么急性子,自己去就好了嘛,非等着她干啥
众男人的心声……那机器不得姑奶奶在才敢用吗万一出点啥故障,不是耽误事儿吗
“走吧,咱们去中等田看看。”罗小乔说道。
下等田的产量已经知道了,众人对中等田和上等田的产量就更加充满期待了。
“二石半,中等田。”
“三石十五斤,上等田。”
随着亩产量的一个个报出,黄裕章激动的来回转圈圈,嘴里嘟嘟囔囔。尤其是上等田的产量,就是江南,风调雨顺的时候,也就是这个数字啊。
为了以防有误,汉子们不顾天气的炎热,多收割了几亩地进行抽查,发现亩产数几乎是差不多的。
他们这边忙着称重的时候,那两台收割机也没闲着,继续在地里面“突突”,整个庄子都被丰收的喜悦给充斥了。
亩产两石不可怕,因为北地没有江南气候适宜,一年只能熟一季庄稼。
但可怕的是,北地土地多啊,再加上这机械,一个人种个几十亩,怕也不是个事儿吧。何愁养不活自己
黄裕章是个老官员了,他一心想着改善民生,为民做主,幻想着有一天,大楚能够不再有饥荒,不再有那么多难民。
他知道靠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他只能努力做个好官,努力成为衙门的一股清流。
没想到此行来北地,却看到了天下无饥的希望。黄裕章忍不住老眼都有些泪光。
“小乔姑娘”,黄裕章擦了把脸,深深弯下了腰,“我代表北地百姓谢谢你!”
“别别,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伙都使了劲儿了呢”。
罗小乔急忙闪躲,她没说出来的是,确实十分佩服靖王的魄力,愿意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起用她这么个小农女。
“谢谢姑娘,谢谢小乔姑娘”,庄子上的佃户们也齐声喊了起来,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最不高兴的,怕就是吴家的人了,这脸真的是被打的“啪啪”响。
这叫什么这叫大佬要带着他们飞,他非要说我就喜欢爬。几月前非要抵制人家,各种刨路使绊子不种地……
“快去,告诉上官大人,这事儿得赶紧让朝廷知道!”吴土城胡子哆嗦着说。
他觉得,稻谷能在北地成熟,不亚于是一个颠覆格局的大事件,意义实在是重大。
如果靖王连粮食的短板都补齐了,他会怎么样还会不会安生的待在北地想到此,吴土城觉得不敢继续想下去。
“王爷,其实稻田里面还能养鱼呢”,罗小乔冲着慕景逸,笑呵呵的提议着,“因为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它们还能排出来粪肥,游动的时候也能翻动泥土,帮助肥料分解。如果做好了,说不准既能得到鱼,又能提高稻谷产量呢”。
“哦”慕景逸饶有兴致的看着她“之前怎么没提呢”
“因为稻谷毕竟第一次种,其实没什么经验,稻田养鱼我也只是听说过,也没试过,建议王爷可以找一块试验田,多测试一下,相信不日会有成果”,罗小乔说。
“尤参,听到了吗”慕景逸冲身后之人招了招手。
“王爷,属下这就去安排。”黑脸汉子说完,爽利的就下去了。
丰收在即心情好,罗小乔坐在收获的稻米上,感受着热烘烘的阳光,远处是满眼的绿色,顿时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歌。
“丫头,你来这儿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刚听他们说你到了!”封宸浩风风火火的过来了,看到她后,一屁股坐在了旁边。
慕景逸眉头一皱“封二,你过来!”
“表哥哎你也在啊,什么事儿啊”封宸浩后知后觉的站了起来。
“尤参去研究稻田养鱼了,你跟着去看看”,慕景逸淡淡的说道。
“这又不急在一会儿,我跟小丫头说会话啊,说完我再去”,封宸浩回完他,转头又跟罗小乔嘀嘀咕咕起来,俩人不知道说了什么,罗小乔脸上都是笑。
“哎呀,黄鳝!好多黄鳝!”庄头王守实激动的大喊起来。
“真的吗快抓上来”罗小乔一个鲤鱼打挺就蹦了起来,“这下有口福了”。
168 黄鳝篝火
娘子要翻天啊农村生活168黄鳝篝火“好的,东家”,王守实大声答应着,就挽起了袖子,跟好几个汉子一起,在水里堵截起来。
没一会功夫,就抓了足足三个背篓,真不知道这都怎么游过来的。
王守实激动的满脸通红“东家,要不要让俺婆娘给做一下”
“你们拿走一背篓回去自己做了吃,剩下的给我留着,我自己处理就好”,罗小乔一边说话,一边扒拉着看,心里盘算着做点什么好。
这稻田黄鳝嫩着呢,鳝鱼又很补,可惜了,今儿罗爷爷他们不在,要不然一起吃多好。
“丫头,你会做吗”封宸浩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她,平时去罗家,都是罗小妮下厨,可别霍霍了这么多好料。
“呀,表哥,这是你抓的鳝鱼吗”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响了起来,刘婉儿那身显眼的粉红衣服飘进了视野。
大约是为了配合封宸浩的红衣,特意选择的颜色吧,在这千亩稻田的映衬下,当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啊。
刘婉儿袅袅婷婷的走过来,也跟着看黄鳝“表哥,刚知道你也来了庄子,真是太巧了,我娘正教我在隔壁庄子管家呢,我们可真是有缘。”
刘婉儿一边说,一边偷瞄封宸浩,手中的团扇微摇,不着痕迹的把罗小乔挤到了一边,一股浓郁的胭脂味传过来。
罗小乔一看这架势,拎起背篓就往厨房走了。
“哎呀,姑娘,真对不住”,陈庆合匆匆忙忙的出来“今儿怕是不能用厨房了,咱得在外头搭灶。”
“恩怎么回事”罗小乔有些不解。
“姑娘你看”,陈庆合拉着她,指向屋顶。
罗小乔莞尔,是燕子啊,这草屋可真旺,一共垒了两个燕子窝。
“以前没注意,这燕子今年选错地方了,正好把窝垒在了锅台上面。本来三窝的,上午做饭,有一个窝被蒸汽给熏下来了,好几个小燕子还没初飞,直接掉锅里了”,陈庆合一边抬头看,一边惋惜的说。
“我正准备在下面搭块木板,等搭好了再做饭”。
“好的”,罗小乔一边听一边点头。
都说燕子很聪明,会根据自己看到的形状搭窝,这俩窝,一个像簸箕,一个挺像水瓢的。
罗小乔看着墙角水缸中的瓢,就觉得挺开心的,哪里的生灵都很有趣呢。
“正好天黑了,凉快,晚上咱开个篝火晚会”,罗小乔眯眯笑。
“东家,啥叫篝火晚会啊”,陈庆合腆着脸问。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今晚鳝鱼宴,许久没吃,罗小乔打算整他几个菜色出来过过瘾。
“哎哟,罗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呢怎么自己下厨啊”,罗小乔刚刚在院子里架起了锅,那位刘姑娘就过来了。
“这是做什么呢”她一边探头看盆里的鳝鱼,一边撇着嘴往回退。
罗小乔没理她,用一手抓住鳝鱼的尾部迅速提起,将鳝鱼的头部狠狠甩向旁边的石块,然后剖腹剔骨取内脏,动作一气呵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