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旺财是只喵

    夙离说过,好剑客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剑,过了许多辈子,钱浅都一直牢牢记着呢。这武侠位面没有灵气,钱浅自己的灵剑长空不能用,她能依仗的就是师祖给自己找来的这柄剑。

    钱浅喜欢自己的剑,一开始,就算是被分来当伙夫,她也天天背着剑干活。当然了,作为唯一一个背着长剑干活的伙夫,钱浅受到了广泛的嘲笑,伙夫又不用上战场,大家都笑她背个剑装相。

    钱浅猜“装相”这个词,大约相当于后世的流行用语“装x”,但她充耳不闻,就这样坚持背着剑上工整整十天。十天之后,她终于放弃了,还是把剑好好地留在了营房,倒不是怕嘲笑,而是一则背着剑做饭干活实在太不方便,二则灶火旁烟熏火燎,钱浅有点心疼自己的好剑。

    夙离让她尊重自己的手中剑,她的剑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从那一天开始,钱浅像是骁骑军的寻常伙夫一样,身上不再带武器,腰里倒是掖着擦汗的布巾。

    钱浅的伍长很喜欢她。钱浅以前当过正规训练的大厨,已经很多辈子没有认真做饭了,手生的厉害,但好好练练捡回来还是挺快的,比第一次学要迅速多了,伍长表示很欣慰,这孩子别看长得胖吃得多,但干活真的利索。

    不过就算伍长喜欢钱浅,她还是照样挨罚刷锅,因为她实在太能拦军官的路了,屡教不改,因此伍长罚她刷锅罚得也痛快。

    军队里做饭的大锅个头不小,平日里做饭都是一大排灶台一起开火,这么多锅要洗干净,要是挑水来刷还不一定忙到什么时候。不过被罚了好几次的钱浅早就很有经验了,骁骑军营地附近有条河,她每次将几口锅摞在一起,拿麻绳捆上,找个扁担挑去河边刷,她日日勤练内功不辍,力气大得很,一次至少可以运到河边十口锅,能省下不少事。

    遇到孙阿福这天,钱浅刚刚拦过许副将的副官,被罚刷锅二十口,这样算来,她至少要去河边两趟才能刷完。早饭结束,钱浅认命地揣上巨大的锅刷子,熟门熟路地用麻绳捆上锅,挑上担子开始往河边走。

    &




第1844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4)
    钱浅能丢下孙阿福走吗显然不能啊!当着她的面揍她小弟,老大吕小宝不要面子的吗因此钱浅不仅没离开,还十分灵活的挤进人群,直接一把拽起了团在地上的孙阿福,用自己圆胖的身体将他遮了个严严实实。

    “干嘛有话不能好好说,非要打人”钱浅一手抄扁担,一手叉腰,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欺负新兵吗”

    “新兵”一开始踢人的那个人冷笑一声:“就他这样的怂包还有脸自称新兵丢我们骁骑军的脸吗”

    “一群老兵欺负一个新兵,你们这样不丢脸是吧”钱浅咔哒一声将自己手中的扁担磕在地上:“你们本事大了,来,试试,连我一起欺负。”

    “小宝你别……”孙阿福在钱浅背后伸出一只手,扯了扯她的衣角,结果被钱浅粗暴地伸巴掌打掉了:“一边呆着去,别碍事。”

    “呦,看不出来啊。”看钱浅这幅凶巴巴的模样,为首的一个老兵反倒乐了:“孙阿福,想不到你这个怂包居然还有个像样的兄弟。你这个小兄弟倒是不错,倒是有几分血性,不像你这个软蛋。不过小兄弟,哥哥教你一个乖,逞英雄也得分时候,不该管的闲事不要管。”

    “我就管了又怎样”钱浅对上一群老兵,一点都不怂:“是男人就别那么多废话,过来咱俩比划比划,手底下见真章。”

    “这可是你说的,等会儿磕了牙可别哭。”领头那个挺壮实的老兵似乎觉得钱浅很有趣,他朝旁边一个瘦高的士兵摆摆手:“周兄弟,让这小家伙长长记性,也好记得别见了什么人都挺腰子。”

    眼见着对方轻敌,只派了一个人,钱浅顿时快把嘴撇到耳朵后头了。那个姓周的士兵刚往前迈了一步,还没在钱浅眼前站稳呢,就觉得眼前一花,紧接着膝盖窝酸麻,不知怎地就失去平衡躺在地上了。

    “看不起我是吗”钱浅脸上的表情别提多嘚瑟了,她拍了拍自己的胖肚皮,一副欠揍的模样:“一起上!爷爷教你们做人!”

    “卧槽!钱串子!”蹲在系统空间的7788忍不住炸毛:“咱能不这么欠揍嘛!我现在没监控,没办法照顾你!你别总是得罪人。”

    “放心,我心里有数。”扁担在手,武成王大人什么都不怕,钱浅先是轻巧的转身,躲开朝她脸砸过来的拳头,转身同时顺手一扁担敲在离她最近的士兵的后脚跟上,紧接着又横起扁担对着她对面的士兵当胸一戳,一眨眼又放倒两个。

    见到眼前的圆胖子一眨眼就放倒了自家好几个兄弟,为首那个挺壮的家伙不仅没生气,反倒有几分兴奋的模样,他挽了挽袖子,直接朝钱浅扑过来:“挺好!很久没碰上硬茬子了,老子也活动活动筋骨。”

    钱浅没回答,手上扁担一点都没客气的朝着为首士兵的脑袋砸了下去。那人看起来也练过武功,有些底子,不过比钱浅还差着几分,钱浅很迅速地跟他过了几招,心里已经有了底,正想暗搓搓的找机会将人放倒呢,结果没想到龙套的倒霉定律又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钱浅一脸心塞地望着脸色恼怒的许副将和笑嘻嘻的林副将。副将这么闲的吗吃饱了饭四处乱逛,河滩这么偏僻也能碰上

    &



第1845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5)
    林副将为啥出现在骁骑军钱浅不知道,因为她被罚了。当然不是她一个人被罚,围着孙阿福那群老兵连带孙阿福一起被罚了。

    许副将一句话,孙阿福和老兵一起被罚午后加训一个月,另外十天禁闭。而钱浅这个被当场抓住行凶的家伙,似乎更倒霉些,人家加训和禁闭就好了,她除了洗锅做饭以外,还被罚了去军马营帮忙伺候马。

    这是为什么啊!!龙套钱串子似乎感受到了来自于世界意识的森森恶意,同为主线故事中无名无姓的路人甲,凭啥普通老兵被罚加训就可以,就她特别倒霉得给马铲屎。许副将不依不饶的样子,当时就派了副官给军马营负责养马的十夫长传了话,让钱浅午后去报到干活。

    但身为军士,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因此许副将命令一下,连钱浅带那群老兵在内,都没人敢多说什么。大家耷拉着脑袋,规规矩矩地朝许副将和林副将行礼,接着老兵连孙阿福一起往训练场走,而钱浅,捡起自己的锅准备接着去刷锅。

    临分别前,老兵头子倒是朝钱浅友好的笑笑,主动小声开口:“小兄弟,你是伙夫身手不错!我姓王,王传武,等解了禁闭得了闲,咱们再找机会好好切磋一下。”

    钱浅匆匆朝王传武点了点头算是回答,接着又挑起她的锅,急急忙忙朝着河边走去。她刷完锅要赶回去做饭,做完饭还得去给马铲屎,忙得很,一点功夫都耽误不得。

    许副将处理完“聚众闹事”的几个士兵,继续和林副将一起肩并肩在河滩一边散步一边聊着最近的军务,重要事聊完,林副将跑偏想起刚才的胖子来了。

    “对了,刚刚你罚的那个胖子,你怎么让他当了伙夫”林副将随口说笑:“那小子我在征兵衙门见过,身手可不错。我记得他年纪不大,是块好材料,好好磨练两年应当能有些出息。”

    “年龄是不大。”许副将点点头:“才十四,眼下上战场实在早了些,征兵衙门也是不醒事,怎地招了个年岁不够的孩子进来。”

    “这事儿得问我。”林副将当时就哈哈笑起来:“这小子去报名的时候,刚好我在,是我让破例招进来的。好不容易碰上个可塑之才,放跑了多可惜。你要是不稀罕,我领走,他上我们玄甲军应当也合适。”

    “那可不成。”一听说林副将惦记钱浅,许副将头立刻摇得像是拨浪鼓:“刚刚那小子用扁担揍人那两下子你也瞧见了,正经的骑兵枪法。长兵使得这样好,在我骁骑军当骑兵最好,你要去做什么。”

    “长兵使得好在我玄甲军也有用啊。”林副将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长得那么胖,力气一定不小,用长矛最合适。我跟你说,那小子有个兄弟,是个大夫,医术很不错的,眼下就在我玄甲军当差,那个胖子铁定愿意跟我走。你成日让他刷锅,太浪费了!”

    “年纪太小。”许副将摇摇头叹气:“我也知道是块好材料,但这个岁数就让他上战场,我总觉得……”

    “已经从了军,迟早有这么一天。”林副将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淡淡的沧桑:“早点长长见识也好,这两年夷梁并未大举进犯我朝边境,日子过得还算是安宁。不趁着眼下带出去历练,难不成真等到有大战时再匆匆忙忙赶上战场吗你知道的,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晚



第1846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6)
    赵伍长最近心情不错,因为新分过来的胖子是个省心的家伙。他原本还以为,这个长得圆溜溜的家伙是个麻烦呢,事实证明,将军的眼光果然毒辣,吕小宝长成这个德行,他都能看出这孩子是个当骑兵的好料子。

    骑兵营的军士们最近都不太开心,刚分来的新兵胖子看起来好欺负的样子,但谁知是个硌牙的硬茬子,别看个头不大,但厉害的很,校场上一丝亏都不肯吃。最讨嫌的是,他们骑兵营都是用长兵器,长枪或者偃月刀,但这小子不仅会用长枪,还能用剑。

    钱浅最近倒是过的挺舒心,她终于不再是个做饭的伙夫了,正经成了骑兵营新兵,平日里和其他军士一起训练,空闲时间或者去枪兵营找孙阿福,或者自己继续练练剑,总之比天天刷锅做饭要强多了。

    除了孙阿福,钱浅也在骁骑军交到了其他小伙伴,其中包括一个营房的骑兵梁五,还有之前和钱浅打过架的枪兵王传武和周耀宗。

    王传武他们和钱浅也算是不打不相识,自从双方交上了朋友,王传武倒是再也没欺负过孙阿福,平日里孙阿福挨了其他人的欺负,他还能帮着照料一下。但对于军士来说,胆小怯战总归是个致命的毛病,王传武虽然平时肯照料孙阿福,却也不大看得上他。

    钱浅在骑兵营万般小心地隐藏着自己的女人身份,来军营两个多月了,她只偷偷下河洗过一次澡,而且还是匆匆忙忙的。没有7788监控,随时随地可能露馅,她完全不敢冒险。

    洗澡还算好解决,了不起脏着呗。反正军营中不讲卫生的大老爷们一抓一大把,一两个月不洗澡人也不是没有。

    最最麻烦的就是上厕所。拉屎总得花点时间吧钱浅觉得在军中,心理压力最大的就是上厕所了,每次都怕有人看到。

    另外还有来大姨妈。在军中,她也没地方藏月事带,也没法随时弄到草木灰,只好很浪费的用草纸和布巾。没法消毒不太干净,但也没办法,一个任务员,工作环境如此她就必须适应,没法讲究。

    不过钱浅虽然可以凑合,但染了血的布巾和草纸总得处理。以前当伙夫时候还好,随时能接触到明火,草纸烧掉了事,毁尸灭迹,假装到河边刷锅也可以顺便洗布巾,但到了骑兵营,就没那么便利了,钱浅觉得加倍不方便。

    正因如此,钱浅真的很急着表现,她希望早早能入军官的眼,快些派她出城巡守,到了野外,风餐露宿,辛苦是辛苦了些,但不像在营中,到处都是人,露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钱浅表现积极,军官们当然都看在眼里,一开始因为她长得胖,年纪还小,骑兵营的军官其实都不太看好她,不过一个月下来,别人不说,每天亲自盯着军士训练的骑兵营都统陈俊峰对她就很满意,因此到了骑兵营的第二个月,钱浅终于被派出去巡守防线了。

    这一次巡防,陈俊峰派出了大约两百人的队伍,钱浅还有她的朋友梁五以及赵伍长都被派出去了,由两个百夫长领队,从平阳郡出发,一直巡防到梁平州防线附近。

    昭国的防线很长,边关三州分别有骑兵负责巡守,钱浅他们只负责平阳郡附近防线而已,但饶是如此,一趟巡防



第1847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7)
    因为钱浅听话省心,身手又不错,除了吃得多以外几乎没有大毛病,因此军官们大多对她印象不错。>

    钱浅需要尽快在军队混上一官半职,因此巡防再辛苦她都没抱怨过,带队的军官到都是挺喜欢她。时间长了,大家渐渐发现,这个胖子原来不止是省心啊,还好使得很。

    钱浅第一次跟着骑兵战友出门巡防其实是没碰到夷梁国的军队的,就是顺着防线骑马巡视一圈就回来了,辛苦些而已,纯力气活,没啥技术含量。

    不过打那以后,她作为巡防骑兵的常驻队员,当然不可能不遇到夷梁人。实际上,昭国和夷梁近两年虽然没发生过大规模战事,但夷梁总也没断了派小股军队越过边境对昭国守军试探袭扰,边境线其实很是不平静。

    夷梁多山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因为自然条件实在苛刻,因此与平原广袤、农田丰美的昭国相比,夷梁更加有几分靠天吃饭的意思。赶上好年景,风调雨顺,那些贫瘠的土地也能养活得了夷梁国百姓,但若是碰上灾年,气候对于收成的影响,几乎会是毁灭性的。

    因此为了争夺资源,夷梁国与他们周边的几个国家总是摩擦不断。当然了,他们最主要的袭扰对象还是经济繁荣,国土广袤的昭国。

    昭国与夷梁接壤的边境线很长,边境几州都是广袤平原,防守不易。而昭国人也并不像夷梁人一样民风彪悍,因此虽然昭国国力强盛,但与夷梁多年争斗却是互有输赢,细论起来,之前几年似乎还是表面上兵强马壮的昭国更弱势些,三十年前失陷的州府,到现在还没夺回来呢。

    也就是新一代宁王姬重到了边关之后,连续几场胜仗,打得夷梁防线后撤一百里,边关五州的形势才渐渐稳定下来。

    钱浅猜,这位光环加身的男主大人,当军将是真的很有天赋的。个人素质和谋略很不错,她扳着手指头算了算,如果时间线没跑偏,那男主姬重应该是十八岁到边关,到今年应该才三年而已,两年后才是她的任务节点梁平之威。

    短短三年,宁王在边关五州的威望已经很高了,钱浅平时外出巡防,听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宁王英武神勇、用兵如神之类的小段子。别人不知道,反正钱浅接触过的所有将领和军士,几乎都对姬重交口称赞,大部分一提到他都一脸崇拜的模样,这人气也是没谁了,跟偶像明星似的。

    同样曾经边关封王的龙套君钱串子觉得自己嫉妒了。当年她在秦城戍边的时候,可没那么招人待见,同样是王爵,凭啥人气差那么远……

    “因为你不讨人喜欢。”7788是这样总结的。但钱浅绝壁不肯承认!她觉得,纯属是主角光环加成。她当年明明也是个努力的将领,如果她也有主角光环,在秦城的人气肯定也不比姬重差!

    “你没看到我的同袍和



第1848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8)
    “胖子,你不错。”在钱浅旁边打扫战场的一个骑兵抬起头,笑着夸她:“你这是第一次临敌吧我可真没想到,新兵那点毛病你居然都没有。想当初我第一次临敌,吓得腿直抖。”

    没有吗钱浅低着头笑了。新兵的那点毛病,她其实都有,怯战、手软、行动拖泥带水、上了战场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听指挥……

    很久了吧她想起自己第一次上战场,战争结束后,她对着沙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哭了整整一天。她当年……长枪耍得也很不错呢!从小就被当做皇储精心培养,她的武功当然差不了,只是杀人这件事,不是有技术就能做到的,上战场这件事,不是会武功有谋略就能适应的。

    很久了,久到钱浅以为自己已经忘记,到今天她才知道,原来自己还牢牢记得。战争,最残酷的修罗场,她永远记得自己头一次上战场时,手抖到几乎握不稳长枪。没错,人人都是从新兵一路洗练,她也并不例外……

    那位领队的百夫长显然也对钱浅第一次的战场表现十分吃惊,他仔仔细细地盘问了钱浅的家室来路,大约是把钱浅当做隐姓埋名到边关历练的将门小公子了。

    “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听说钱浅只是普通江湖人的儿子之后,百夫长倒也没说什么,反倒冲钱浅竖起大拇指:“我在边关这么多年,见过无数新兵上战场,你是我见过的第二个完全不像新丁的,头脑清楚,下手果断,懂得听命令,比惯常老兵都强几分。”

    “第二个,”钱浅有些好奇地发问:“那另一个是谁”

    “自然是宁王大人!”百夫长哈哈笑起来:“咱运气好,曾与宁王大人并肩作战。当年我还是安岚州的一个小小伍长,宁王初到边关,头一次上战场就是在安岚。宁王大人可比你强远了,头一次上疆场就独自斩杀了两名极为悍勇的夷梁副将。”
1...379380381382383...4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