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刘阿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觅红颜

    孔明本身偏偏又是个事必躬亲的人。

    后人总结认为:孔明由于自身智慧无人能及,又生性严谨之极,所以就如同人有“洁癖”一般,别人做的事情都不会太合意,只得事事亲历亲为。

    所以,孔明不能不累。

    他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去成就他心目中的完美。

    然而一个生性喜欢完美的人,为人一定不会过于热情。

    所以,孔明在刘禅看来,他总是给人以一种疏离感——“君子之交淡如水”,后人也许是这样形容孔明给人的这样的一种感觉的。

    面对眼前这位千古罕见的智者,刘禅不敢耽搁,上前施礼问道:“军师今天怎么有空前来看我”

    孔明见刘禅年纪虽然还小,但是如此知书达理,脸上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其实心里还是感觉非常满意的。

    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刘禅行了个礼后,两人这才各自落座。

    孔明的目光在刘禅身上扫过,说道:“公子最近又长高了,但是却也变瘦了些,每日可有好好吃饭”

    见孔明这般关心自己,刘禅心里不由得一暖。

    其实他知道,孔明的身体消瘦得更加厉害。

    自从刘备入川之后,荆州的大小事务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可是他偏偏又是个事必躬亲的人,想要不消瘦都困难啊!

    刘禅点点头笑道:“禅每顿饭都要吃两大碗的,倒是军师你要保重好身体才对呢!”

    孔明微微一笑道:“好,亮以后每顿饭也都吃上两大碗。不过,亮今日确有几件事要和公子商议。昨日,主公已经差人送信回来。”

    &




第七章 名师
    刘禅这才点点头停下哭泣,抹去了脸上的泪痕。

    孔明要说的第三件事情,乃是跟刘禅自己有切身关系。

    刘禅自从六岁起,便一直在家里读书,刘备嘱咐孔明来荆州之后,现在应该是为刘禅找个正经老师的时候了。

    并且还嘱咐孔明,要让他多读务实有用之书,少看浮夸孟浪之作。

    其实刘禅心里并不抵制读书,甚至还很喜欢,便向孔明请教道:“军师,那么我应该读那些书呢”

    孔明说道:“主公信中言:可读《汉书》、《礼记》、《诗经》,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其实刘禅一向认为,看《汉书》倒是如同在看历史故事,他先前已经翻过一遍。不过这《礼记》和《诗经》很烦人,有些不愿意学。

    但是碍于是在孔明面前,他说不出口,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然后,刘禅问道:“那么《六韬》兵法何时学呢”

    孔明笑了笑,说道:“如今乃乱世,公子自然是要读兵法的,只是兵法艰深,可以等到长大了再说。”

    刘禅点点头道:“庞德公前几日来看禅,却说要为我找一个名师,不知军师现在说的可就是那位了”

    “倒也不是。庞德公那边似乎出了点状况,所以那人恐怕要过些日子才能前来江陵为公子讲学了。”

    刘想不到自己正在等待庞德公的引见的那个“名师”,不想结果孔明却要给另一个老师,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然后,刘禅忽然想到什么,可怜巴巴地说道:“军师,我有个请求。读书是可以,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总是将我关在家里,实在是快要闷出病来了!让我每天到先生家里去读书,也是好的。”

    孔明稍微思索一下,就同意了。

    毕竟在这江陵城之内,刘禅的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

    这时候,刘禅又想起来西川的事情,问道:“最近听闻庞军师不幸罹难,可怜俊才英年早逝,实在让人叹惜!”

    孔明的神情不由得为之一黯,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可怜庞士元才智超群,确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刘禅又说道:“那么接下来,军师是要亲自率军入川了吗”

    孔明听得一愣,行军打仗设计军事机密,公子又是如何得知的这事情是可大可小的。

    他便问道:“此事机密,公子是如何知道亮要入川的消息的”

    &nb



第八章 不可教也
    刘禅只好去向诸葛亮申诉。

    可是诸葛亮却告诉刘禅,这位老翁并非是个不知道世事、只会做些文章的老学究。

    此人可是是大有来历的,而且学究天人,他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唇舌,才让对方同意接收他为徒。

    所以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让刘禅一定要以礼相待,好好跟着老先生学习。

    刘禅听到诸葛亮这样推崇这位老先生,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经过他私下里打听之后,这位老先生还真是有些把他给吓了一跳。

    先生姓张名行,字闻集,乃是当年天下“八俊”之首张俭之子。

    张俭为人刚直不阿,学识渊博,后来经历党锢之祸后,避居老家,以84岁高龄善终。

    这位张行老先生,也是颇有乃父之风,闻名荆州。他年轻时候家中门徒数百,名震荆襄。

    后来老了,才逐渐没有开课授徒。

    那些荆襄名士遇到此老,都得乖乖地站在一旁为他让道,然后恭称一声“先生”。

    刘禅想不到此老的名望如此之大,开始几天还真是诚心诚意地到他的家里去上“私塾”。

    但是没有几天,刘禅就感觉到厌烦了。

    刘禅自认为他绝对不是个蠢人,但是他却忘记了一点,古人对于背诵经典一贯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

    这位张先生开学第一天就讲《汉书》和《诗经》。

    《汉书》里面记载的文字,经过张行的讲解之后,变得非常有趣。

    《诗经》则显得有些沉闷。

    好好的一些情诗,经过道德家的重新解释之后,变得全无一点生趣。

    更加糟糕的是,张行下课后居然要求刘禅,第二天就背诵三页《诗经》的内容!

    可怜刘禅放学后整整一个晚上,都在摇头晃脑地读那些枯燥之极的诗句,他哪里受得了

    就这样一直苦熬到了深夜,都还未背完。

    昏昏欲睡的刘禅,决定还是先好好地饱睡一顿,再起来背诵。

    根据他前世杨汉声的经验来看,像现在这样死记硬背,对于学习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

    不想,刘禅这一睡就已经睡到了大早晨。当天,刘禅的小手就挨了老先生的六下戒尺!真是好痛。

    刘禅的心里更加懊恼了,就故意想办法捉弄老先生。

    可是刘禅哪里想得到,张行一生不愿做官,都在开馆授徒,门人不下千人之众,他什么样的学生没有见过

    双方几番交手下来,刘禅不但没有占得任何便宜



第九章 顶撞
    刘禅一看不好,这老先生真要动真格的,二十个戒尺那可真的要把屁股打得皮开肉绽了。

    他只得如实说道:“学生刚才在想些兵法的问题。”

    “当真”

    刘禅现在哪里敢再撒谎,张行先生的戒尺他可是早就吃怕了的,笃定道:“当真!如假包换!”

    张行先生点点头,却忽然说道:“你可知道,昔日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可见兵法实乃末学而已,圣人不愿为也。”

    刘禅本来觉得不必跟先生争辩,免得又惹恼了他,毕竟先生年纪已经很大,生气容易伤身。

    但是他心里又有些不服,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先生片面了,圣人亦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可见国家不武,国家兵力不强,则国家不能安宁。学生学习兵法,乃正是为了定国安邦。”

    张行先生现在只教授了刘禅《汉书》和《诗经》的一部分而已,以为刘禅小小年纪乃一顽童而已,便想要拿《论语》压压他的嚣张气焰,不想却被他拿《史记》给反驳了。

    《史记》乃太史公著述的信史,自然是可信的。

    而且刘禅小小年纪,就有定国安邦之心,其志向实在不小,真不愧是皇家血脉,刘使君之子!

    张行先生心里虽然有触动,但是脸上却依然神色不变。

    其实他心里真的有些不相信,刘禅只有七岁多而已,怎么可能读的了史记呢

    毕竟当时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精通一两本书,就可以称得上了不起,能够读懂几本书也是颇不容易的。

    于是,张行先生只是微微皱眉道:“你跟随何人读过《史记》”

    刘禅道:“前些时候为打发时间,自己随便翻过一些,让先生见笑了。”

    “不必如此谦虚,你引用的没错,说得也不无道理。不过,圣人亦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可见兵法其实无用。”

    刘禅想不到,今天居然是会得到张行先生自从入学以来,对自己的第一次认同。

    他便跟着答道:“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备。’此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必须。孔圣人所言之礼仪伦理或可以治国,然这并不妨碍国家军事之军事强盛吧。可见兵法其实也并非是无用之物。”

    张行先生见



第十章 荆州
    回想这几年来,跟随在张行先生身边学习,确实让他学到了不少知识。

    他不是哲学家,或者如同庞德公那样的知晓天机的智者。

    但是如果算上他的前世杨汉声的年纪的话,他的心智其实已经30岁有余,足够成熟了。

    所以他能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着,逐渐变得坚信一点:

    老天爷既然让他重生为阿斗,那么就是给他一个重新活一次的机会,他无论如何都要为自己争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何况,他现在连母亲都失去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呢

    刘禅觉得现在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他再也不想被困在这被保护得如同牢笼一般的家里。

    他需要力量,需要众多的支持者,才能去实现他那拯救天下苍生的宏伟目标。

    这一年,孙尚香已经离开六年多,刘禅也有12岁了。

    在这几年期间,又发生了一连串重大事件的发生,似乎在向刘禅预示着,原先三国历史的轨迹,似乎真的已经发生了逆转。

    建安二十年曹操兵分两路,一军由夏侯惇统领,进攻汉中张鲁,另一支则由于禁率领进攻荆州,试图牵制住关羽的军队。

    因为曹操已经敏锐地发觉,刘璋已经抵抗不了刘备多长时间了。

    所以他试图攻占汉中,然后直接南下攻占益州,即使不行的话,也可以利用汉中扼住刘备将来向关中和西北地区进军的通道。

    但是历史再度发生惊人逆转。首先是关羽的荆州军挡住了于禁的疯狂进攻,而且孔明也并未坐以待毙,他出手了。

    他将大部分军队交给法正指挥,跟益州内部反对军僵持,自己则带领新收服的马超、老将黄忠和魏延三员超级猛将从葭萌关攻击曹军。

    虽然这时候的刘备与汉中军关系依然紧张,但是孔明是何等样的人物,岂会让夏侯惇这般轻易得手

    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刘备最终与张鲁达成暂时和解,并在获得汉中最充足的补给支持之后,两军在阳平关附近一起死死抵住夏侯惇二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一年之后,曹军由于兵粮运输线受到刘备军的严重打击,致使军粮供应出现危机而不得不退兵。

    夏侯惇征汉中以失败告终。

    刘禅得到汉中战事的消息,虽然是很迟的,但是依然让他感到欣喜不已。

    因为汉中不失,也就意味着将来刘备军将来有机会在曹操之前攻下汉中,将之建成为北伐的基地。



第十一章 猛张飞
    而刘备本来是要将益州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孔明的,但是孔明却推辞了。

    因为孔明是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不好协调和益州集团之间的矛盾。

    并且现在曹魏和东吴方面都隐隐表现出不稳的迹象,似乎有对荆州动武的意思。

    所以孔明思索之后,索性推荐益州集团代表人物法正、李严以及糜竺三人暂时代理益州事务。

    自己则出来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等到日后局面比较安稳之后,再回益州掌管事务。

    刘禅听到这番消息后,心里暗叹孔明深明大义,难得能够不已私心为念。

    而且刘禅心里一直都在担心荆州的安危,如今孔明能够镇守,那一定是万无一失的了。

    心情大好的刘禅,就想出去外面透透风,可是才走到门口就被赵风给拦住。

    “我要出去。”刘禅倔强地说道。

    “公子,这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不然,我立刻派人去军师那里请示之后再说吧”

    “不用了,既然是为我的安全着想,那你多派几个人保护我就可以了。”刘禅牛气烘烘地说道。他确实已经有些不耐烦。

    “这个……”

    这时候街头拐角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奔跑的速度非常之快。

    刘禅想不通,这一大清早的,有谁会在街上纵马狂奔。他推开赵风,好奇地探出头去,来人原来是他的三叔张飞。
12345...3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