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刘阿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觅红颜

    韩龙点点头告诉刘禅:“其实韩某家里也一样囤积了大量粮食,只是没有孙家这般多而已,否则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多门客呢”

    但是刘禅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因为这只是表面原因而已,只要稍微有点见地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他这才告诉韩龙道:“真正的原因是,如今战乱频仍,有粮食才能保住性命。所以人们就因此产生一种幻觉,以为储存的粮食越多越好,越多越安全,就拼命收刮粮食,完全不管它们是否会因为放置的时间过长而烂掉。”

    韩龙心里一震,事实好像真的就是如此,刘禅似乎完全看透了他们这些豪族和门阀的心理!韩龙连忙向刘禅请教。

    刘禅则非常严肃地告诉韩龙,豪族的庄园经济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不仅阻隔了地方经济的自由流通,而且还极大地阻碍农业的发展。理论上,完美的国家经济,必定是一种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这些后世的经济理论在刘禅看来非常简单,但是像韩龙这样的古代人,肯定无法理解。

    刘禅只得叹了口气,直接授意道:“韩先生,你可以将家里的粮食留下五年的需要就可以。其余的,逐年拿出一部分拿去卖掉,换成金子储存起来;一部分用来将佃户手里每年的新粮都换回来;再一部分,在农闲的时候,用来雇佣人手兴修水利,保证今后年份的粮食生产。”

    “哎呀!”韩龙惊叫一声道:“公子真乃神人!”然后又要下拜,刘禅连忙将韩龙扶住。其实他自从见识到韩龙家里的豪富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豪族庄园的经济问题,好歹也给他想出一些东西来。

    刘禅又劝韩龙道:“韩先生,这五年的粮食,是要将你家里所有佃户的人口都算进去的。遇到灾年的话,就用来救济他们,否则他们一定会饿死或逃荒。那么本来灾后一年就可以恢复的农业,恐怕今后数年都无人为你耕作,损失就无法估量。韩先生,这样虽无法兼济天下,但是足以造福一方了。”

    韩龙心里一阵感动,他本来就是个有大志向的人,知道刘禅已经为自己指出了一条明路,连忙答应道:“韩某回家之后,一定遵照公子的吩咐去做!”

    接下来两人又聊起一些别的事情,快要天亮的时候,祖文真将新作的账本送过来了,告诉刘禅,账本已经做得天衣无缝,只要给孙家留下二千金就可以

    。刘禅大喜,立刻让侍卫去搬箱子再装起二千金。




第五十一章 胜养十万兵
    其实,最尴尬的人要算韩龙,面前来了三位长者,不上前施礼的话实在失礼于孙氏,但是刘禅偏偏正在跟自己喋喋不休,又不能就此打断对方的话……

    三个老人在族人中间的地位是何等的高贵,眼前这个小屁孩虽然是荆州之主刘备的独子,但是来到他们孙氏的地盘,居然敢这样藐视他们,心里也生气了。三个老头就跟刘禅杠上了,更不上前拜见刘禅,只是冷冷地看着刘禅跟韩龙交谈。

    一时间双方就这样抗礼起来,气氛说有多怪异就多怪异。

    刘禅这才向赵风使了个眼色。赵风立刻会意,向自己的那些手下点点头,宗祠台上的气氛顿时又为之一变。

    五十个久经沙场的侍卫,那充满杀气的目光,全都盯在三个老头的身上,好像一群恶狼,已经锁定三只小绵羊似的。

    刘禅摆出这样的阵仗分明在告诉他们,要是再不上前见礼的话,接下来可就要杀人了!

    三个老头顿时感觉透心凉,窃窃私语起来。

    最后,站中间的老头上前向刘禅施了一礼,说道:“老朽孙埠见过刘公子。不知道你为何要抓孙同呢”

    已经让孙氏族人见识到他的厉害,刘禅见好就收,上前一步请老丈不必多礼,然后问他是否知道昨日孙同邀请他们入庄作客的事情。

    老头哪里有不知道的道理,他的小儿子孙悦还被孙同叫去陪宴,结果是半夜慌慌张张跑回去的,说是孙同家这下子全完了。其余的,就再也不肯说了。

    刘禅点点头,就让人将孙晨押出来。

    孙晨就完完整整的将孙同要谋害刘禅和韩龙的事情,在孙氏族人面前说了一遍,人群中顿时骚动起来。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孙同居然是如此狠毒的人,简直是难以置信。

    特别是那三个耆老,一向自命清高,此时更是感觉极为没有面子,脸色都臊红了起来,半天说不出话。

    刘禅见三人刚才一副牛气烘烘的样子,现在终于蔫了,就问道:“三位老人家,如果你们还觉得小子说得有假,那么我还可以让其他证人再来佐证”

    孙埠连忙让刘禅不必如此,他们已经知道谁对谁错了,但是究竟要如何处置孙同,请刘禅当着他们全族的面示下。

    刘禅点点头,他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高声对底下的孙氏族人说道:“孙同意图谋杀本公子,按律当夷灭三族!”

    孙氏一族,虽然存正的年代已经久远,但是仍然是十个族人里面有九个是亲戚,也就是说,几乎全部族人都属于孙同的三族之列。

    哗的一下,人群中顿时鼎沸了,纷纷要往外冲,却发现外面已经被数千士兵给包围,武器都明晃晃的指向他们。

    孙埠见到这样的阵势,吓得脸色都白了,只得带着两个耆老跪倒在地,请愿道:“刘公子恕罪,我们孙家在此地安居400年,从未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情。如今孙同做出这等蠢事,是罪有应得,但是念在孙氏一门数千条人命的份上,请手下留情。”至此,孙氏一族终于完全屈服。

    刘禅见计划已经完成,自己又不愿意自贬身份,就让韩龙上前将三个耆老扶起来。然后就见赵风向底下人群,杀气腾腾地大声喝道:“大家安静,否则格杀勿论!”

    这些骄逞惯了的孙氏族人,被赵风的大嗓门给吓了一跳,这才安静下来,纷纷抬头看向宗祠台上。

    刘禅越过三个耆老,走到台阶前面,高声说道:“孙同的罪责本公子会让荆州的官员去审判,按照律法来治罪。大家应该都知道,我父亲刘使君乃是仁爱之君。当年曹贼引军进攻新野小城,城中十万百姓誓死追随南下。本公子身受父亲教诲,当然不能因为一个之罪,而诛杀孙氏千万人。大家尽管放心,本公子现在就恕你们全族免罪!”

    刷的一下,那些包围的士兵的武器全都收了起来。人群之中则响起一片欢呼声,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关心孙同的死活了。

    说完这些,刘禅才转身让赵风拿出来一个美轮美奂的锦盒,交到孙埠的手里。孙埠见此锦盒非常华丽,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何物,就不敢伸手去接。

    刘禅请老头尽管放心接下,这里面装着孙家的账册和家奴花名册,请老先生代为转交给下一任的家主。

    孙埠有些吃惊地接过锦盒。因为这里面传递出了两条信息:第一:刘禅并没有想要将孙同家抄家的意思;第二,刘禅也并不想将孙同家灭门。可是这个世道早就变得不能再坏了,怎么可能还有人愿意做如此仁义之事呢孙埠疑问道:“请教刘公子,您是不是想要放过孙同一家”

    刘禅笑道:“老先生正解,本公子正是此意。”

    孙埠转身将锦盒交给一个耆老,自己双手高举向人群宣告:“刘公子仁义,孙同一家的性命保住了!”

    听闻孙埠的话,人群一片安静,一会儿之后,人群忽然全都纷纷向刘禅跪下,高呼公子仁义。

    刘禅见状,脸上顿时浮现一丝微笑,这才让孙氏族人都起来,并让赵风将孙同的家人都给放了。

    如此之后,那些忠于孙同的门客,见到他这样对待孙家,应该也会对他刘禅感恩戴德吧

    远处,马良先生正偷偷地站在一群士兵中间,将这一切看得是清清楚楚。

    心里也暗自佩服这个公子的手段之高明,几句话就收服了数千人心,而且也将自己的仁爱之名宣传了出去!马良扭头在一个士兵的耳边嘀咕几句,那人听完后就跑开了。

    刘禅见到事情已经解决,这才重新回到孙同家



第五十二章 颐养天年
    刘禅心里一乐,取出一百金,让韩龙交给那个那个通风报信的下人,他昨晚忙得都忘记了。

    韩龙却还是推辞,告诉刘禅,他以前救过那人一家,现在会将那人带回自己的庄园谋个差事。

    至于酬谢,他自己会看着办的,公子就不必担心了。然后就带着他的人急匆匆地回去了。

    路上,刘禅问华先生道:“先生,如果让你回到昨日的话,你还会去救那名溺水的女子吗”

    华先生微微一笑,道:“我本来就没有后悔过。”

    刘禅心里叹服。华先生这样的人,果然不应该就那样被曹操给妄杀了。

    好人也许需要有人来保护,才能够有好报吧。

    刘禅回到江陵城之后,就将华佗和吴普接到自己的家里去住。孙同则移交给诸葛军师去处理。

    那8000金,刘禅自己留下1000金有用处,余下的7000金,全都交给府库,用于治理荆州之用。

    后来诸葛军师在信中,将此时告诉远在西川的刘备,刘备因此大大地赞扬了刘禅一番。

    而神医华佗的到来,居然连诸葛军师都惊动了。

    第二天晚上,诸葛军师特地抽空要来见华佗。

    诸葛军师那可是稀客,刘禅兴冲冲地亲自跑到门口去迎接。

    今天的诸葛军师身上穿着一见白色的衣衫,手里拿着一把鹅毛扇,依然是那样飘逸脱俗。

    刘禅立刻上前迎接,一路上两人就交谈了起来。

    诸葛军师还是不忘告诫刘禅,自己是不太赞成他去学医术的,毕竟学医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应该多多学习治国之道才是正途。

    刘禅就将他和华佗只是记名师徒的事情说了,想让诸葛军师帮他把华佗留在荆州,那样对荆州的军队是极有帮助的。

    诸葛军师想不到刘禅小小年纪,居然思虑得如此长远,心中不由替刘使君感到欣慰,但是又有一丝忧虑。

    秦国十二岁官拜上卿的甘罗,早夭。现在,曹操那不世天才的小儿子曹冲也早夭,也许真的是天妒英才啊。

    诸葛军师笃信天命,自然不希望这样的厄运,落到自己这个堪称早慧的公子身上。

    所以就劝说刘禅,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可以多去玩耍,不要再随便冒险。国家的事情有他们打人打理就好了。

    刘禅虽然不知道孔明想得那么多,但是却知道诸葛军师是为他好,也就答应了下来。但是请求诸葛军师答应,让他在江陵城为华先生建立一座医学院,所需要的资金由他自己来出就好。

    诸葛军师这才明白,刘禅之所以要留下那一千金并非是因为贪财,而是别有用途。

    但是他却不明白,刘禅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建一个什么医学院。而这医学院又是什么东西,不是医馆才对吗

    刘禅告诉诸葛军师,医馆和医学院是不同的。这医学院就如同长安的太学院一般,是专门用来培养医师的学校。

    聪明如诸葛军师,也从未想过要设立什么培养医师的学校,不禁既惊奇又不解。刘禅就将自己的想法解释了一番。

    第一,如今世道纷乱,黎民生活实在太苦,医师的数量实在太少,人民一旦生病往往无法寻医救治,只能自生自灭。上次马家村的事情就说明了这点。

    第二,军队打战的时候,根本没有专业的医师随同军队出征,往往只是随便征调几个民间医师就算了,使伤员得不到好的救治,大大减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接着,刘禅就将他所看到的,华先生如何为马家村的村民清理伤口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告诉诸葛军师。

    诸葛军师听得一时错愕,一时惊奇,又一时感慨,完全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技艺,问道:“公子是想要请华佗先生,将自己的医术教授给那医学院的学生吗可是华佗先生会答应吗”

    刘禅自信地说道:“先生,我已经考察过华先生的品性。他绝对是个医德高尚的医师,绝对不会敝帚自珍的。我想,只要真心劝说,他老人家一定会答应的。何况他现在年纪也大了,我不忍心让他再四处奔波。”

    诸葛军师见刘禅如此为华佗这个师傅着想,心里也不免感动了,就问刘禅需要什么帮助。

    刘禅请诸葛军师为他在城里找一处大庄园,最好里面有个很大的花园,那样就可以将之改造成药圃。至于买下庄园的钱,就由他来付就好。

    诸葛军师见刘禅居然只有这样一个要求,不禁甚为惊讶,就让他有什么其他需要尽管说。

    刘禅想了想,说出了一条让诸葛军师绝对想不到的要求:“军师,如果可以的话,请你们不要干涉医学院里面的事务。学院的事务,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就好。”

    诸葛军师感觉刘禅的这个条件,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但是又不明白,刘禅为什么不愿意让官府的势力介入那个学院,疑问道:“就这样而已”

    刘禅知道诸葛军师的疑问乃是一种时代的局限性而已,就提醒他注意当年的党锢之祸、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战国齐国的稷下学宫。

    前两者都是官府对学术的粗暴干涉,导致天怒人怨。焚书坑儒,甚至使得众多古籍和知识失传。

    稷下学宫则因为自由的学术而欣欣向荣,成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一朵奇葩。



第五十三章 国院
    华佗笑道:“不瞒诸葛军师,这个老夫倒没有想过。老夫一生志愿,唯为黎民疗疾祛病而已。”

    “亮今日与华先生一见如故,先生可有留在这江陵城之意呢”

    华佗不禁有些犹豫起来,由于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近年来身体确实已经是大不如前,但是还是想继续为百姓做些事情,到自己真的走不动了再说。

    但是,诸葛军师如此盛情邀请,他有些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刘禅见华先生犹豫,也说道:“先生,您现在年纪已经不小了,是时候安定下来了。您要将机会留给年轻人,让吴普师兄自己去试试才行啊。您就留在江陵城,让弟子好好照顾您吧。”

    华佗看看刘禅,眼神中满是激动:“这个……”

    诸葛军师又说道:“华先生,亮就实话实说了吧。你的这个记名弟子,实在是关心你啊,连我都被感动了。他刚才还让我帮你找一个大庄园,要让你在里面开馆授徒呢!一切的资金都由他给你出!”

    华佗忽然站起来,大惊道:“开馆授徒我华佗只是一个小小医师,又不是学富五车的大儒,怎么敢这样做。”

    刘禅走过去,扶华佗坐下,笑道:“先生,医术乃是治病救人的大学问,先生应该将之发扬光大,让世间重新认识它的价值才对啊。如果先生这样的医术大师都不愿意去做,那么其他人就更加不可能做到了。先生前半生是在治病救人,后半生,也应该为自己的同行做点事情了。”

    听到刘禅的话,不仅是华佗本人,就是诸葛军师也同时动容了。

    诸葛军师曾经舌辩群儒,口才极佳,但是自认为一时半会也是说不出,如刘禅这般令人动容的话来的,对刘禅的才识更加惊异了。他坚信,在刘禅这番话的煽动之下,华佗必定是无法再推辞了的。
1...1112131415...3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