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阿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觅红颜
只是迄今为止,三大富商之一的萧家还是没有一点动静。而且刘禅一直听闻,罗家不同于三大富商之中的钱家和萧家。他们虽然是商人世家,但是家族成员个个都颇有学识算得上是诗礼传家,今日一见此人,果然是气度不凡。
刘禅不由得赞许道:“罗先生请落座,近日见先生风采,方知罗氏领导荆州商界,其传言并非虚假。”
罗通微微一笑,道了一声世子过奖后才落座,显得颇有自信。刘禅这才问起萧家的情况。这方面本来就是由钱严在负责,也要熟悉情况,自然由他来回答,立刻就要站起来。刘禅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回话就好。
原来,萧家跟罗家和钱家不同。罗钱两家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荆州商业家族,但是萧家不一样,他们的祖先原来是晋阳的贩马人,王莽新朝的时候才搬到荆州,后来逐渐发迹。
他们的生意也跟罗钱两家有差别,主要是跟冀州、青州和幽州地区进行贸易,可以说是跟曹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家族子弟在曹魏为官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他们现在正在犹豫,是不是要重新搬回晋阳还是进入益州。
这下子刘禅总算是听明白了。这个萧家确实比较特殊,应该可以成为“官商世家”,他们擅长以商业谋求官利,然后再以官利谋求财富,这样的人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
但是只要考据一下,依稀可以知道,这样的世家大多生命力都比较顽强,持续数代人的豪富都是可能的。只是很多时候也往往会因为失意官场,而在一夜之间消亡殆尽。
刘禅点点头,他虽然关心三大富商入川的事情,但是既然萧家是官商,那么就没有必要让他们再进来益州进行官商勾结,败坏这里的纲纪,而且今天他之所以在韩家会见这么多大商人,是有重要目的的。
刘禅清了清喉咙,从诸葛乔手里拿过一幅画,说道:“诸位可能已经意识到,今天本世子是有要事要跟大家商议。大家也可能不知道,本世子一向都穷得很,最近还因为去年一次生意的事情,欠了孙家近一百金,至今欠条还放在我的家里。”
众人闻言除了罗钱两人显得惊愕之外,其它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原来,去年刘禅要私自进入汉中之前,韩龙就请孙瑶将进入关中的一批货物从益州转运,结果亏损了近六百金。这笔账韩龙本来要补给孙家的,但是事情都是由刘禅引起,最后刘禅坚持自己归还。只不过他一年的开销才50金哪里换得起,还好过年的时候刘备赏了他一大笔钱,但是依然还不够,所以只能写下欠条,今后慢慢归还了。
&nb
第一百八十章 开商
众人一听,不由得惊呼大妙!其实刘禅知道,现在的身毒境内奴隶贸易极为发达,绝对是购买的好时机,所以他才会交给更加知根知底的韩孙两家。
而交州以东地区,由于还未开化,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一定有不少俘虏存在。
刘禅见事情说得差不多了,这才宣告,跟随罗钱南下的人选是费袆,北上身毒的人选则是董允!
这两人都是益州本地最为杰出的两个年轻人,谁不知晓他们的大名,想不到居然会被刘禅派去做这样轻贱的事情!大家顿时都变得哑口无言。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费袆和董允所要做的事情,对刘禅将来的天下而言,究竟有多么的重要!
刘禅见事情已经商议完毕,便宣布会议结束。
邓艾见状,立刻迫不及待地上前跟孙瑶叙谈了起来。
不过,照两人的进展来看,刘禅要邓艾三个月搞定孙瑶的任务,要完成的话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韩龙送走罗钱两人和孙瑶之后,才又回来见刘禅。刘禅发现邓艾并未跟着回来,问过之后才知道,邓艾送孙瑶回家去了,真是个为了色而胆大妄为的家伙,刘禅对此也只能是一笑置之。
他这才对韩龙说道:“韩先生说得没错,他们几个确实是不太愿意做这趟生意。日后恐怕要委屈先生多做做他们的工作。”
韩龙点点头,开解道:“孙家对世子一直心存感激,所以纵然有所抵触,但是应该还是会帮助世子。罗钱两家的话,由于急于要在益州站住脚跟,日后需要世子提携的地方颇多,所以应该也会依着世子的意思去办。世子实在不必担忧太多,何况这趟生意未必就是赔钱。”
刘禅也心知肚明,韩龙话中宽慰自己的成分居多。
其实如果要进入东南亚地区,完全可以采用官商联合机构进行掠夺。
但是读过《国富论》的人大概都知道,亚当斯密曾经对英属东印度公司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这净是个赔钱货,除了带来所谓的虚无缥缈的“帝国的荣耀”之外,根本就不可能给国家带来利益,反而每年还要搭进去大量财政补贴。
结论就是,只有东印度公司贪腐的高官们才是真正赚钱的人!所以,后来英国会主动放弃印度这块巨大的殖民地,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一点.
所以既然知道了这些,刘禅就想,索性不如先让私商去那里贸易,弄清楚那里的状况,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等到日后自己掌权再说。
这时候,诸葛乔上前对刘禅说道:“世子,你要找的人,密探已经传来消息。”
刘禅心里不由得一喜。
原来韩龙先前得知刘禅要他和孙家商号重新打通“蜀身毒道”的时候,为难地告诉刘禅,他这里根本就没有走过那条路的人才,所以当然只能由刘禅来帮他找人。
刘禅后来又将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乔,让他利用孔明的密探找人。
刘禅拿过诸葛乔手里的探报一看,原来对方是个四十三岁的名叫贾槐的中年男子,现在就住在成都城南。
刘禅就将情报交给韩龙。韩龙看过之后,笑道:“想不到诸葛公子的办事效率如此之快。只是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乔就将自己所搜集到的所有情报都说了。
这个贾槐的祖父就是原益州大豪强贾龙。
当年刘焉入川前,马相、赵抵为首的农民发动起义,席卷整个益州境内。贾龙很快武装纠集人马进行镇压,在几天之内就把起义军打败。
等到刘焉到达时,贾龙选派吏卒前往迎接。但是贾龙后来与刘焉发生冲突而几乎族灭,这个贾槐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之一。
此人长大之后,生活已经是时分拮据,为了养家糊口,只好跟随一些马帮南下,直到几年前才回到成都,买了一间小房子。
听说最近他的身体很不好,已经卧病好几天,可能是因为常年在外地奔波,身体有所受损的缘故。
刘禅听到这里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盘算。看来这个贾槐的生活颇不容易,现在又卧病在床,那么应该就好办了。
他对韩龙说道:“韩先生,咱们一起去见见这个贾槐。如果到时候你觉得可以的话,那么就聘任他在你的商号当个行首吧。”
韩龙自然不会反对。
刘禅又叫来韩家一个下人,到医国院去通知二师兄樊阿到城南去,大师兄吴普至今还留在东吴治疗鲁肃未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招揽
贾槐摇摇头说道:“那条路我是听说过的,但是以前只是跟着马帮走过其中一段,最远只是到暹逻而已,余下的就交给外国人在做转口了。”
韩龙只好向贾槐打听,知不知哪个人曾经完整地走过那条道。
贾槐的回答是没有,因为那条路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穷山恶水之地,沿途少数民族数不胜数,往往打劫过路的商队。
最可怕的是,那里的气候极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简直是让人防不胜防。所以除非是本地的土著,否则几乎没有人愿意在那里走得太远。
刘禅见贾槐所说的,跟自己从前世那里得到的些许记忆片段倒也相吻合,就问起沿途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贾槐见这次换成一个相貌清秀的少年问话,又看他与韩龙的相貌,两人似乎并非父子关系,气质也更胜韩龙一筹,也不知是哪家的贵公子。
可是他现在身体虚弱,说了这许多话,体力有些支持不住,抱歉道:“我已经一天没有吃过东西,身体又不爽,我可以躺下说话吧”
刘禅点点头,韩龙就过去帮他躺好,闻到身上散发出一股酸味,似乎已经有些日子没有洗澡。
贾龙孤独一人生活,一旦生病自然无人照顾,身上脏也是难免的。
刘禅就让诸葛乔出外面多买些粮食和吃的来。
贾槐见两人与自己非亲非故,却这样帮自己,心里顿时分外感激,就详详细细地介绍起他所知道的沿途的一切事项。
他果然对于行商甚有经验,听得韩龙不时点头,可是等到说完之后,已经有些气喘吁吁,身体的病症想必真的不轻。
等到聊得差不多的时候,诸葛乔和一个瘦瘦的、有些黑的中年人同时进入屋内,此人正是华佗的二徒弟樊阿。原来两人在路上碰到,就一起过来了。两人身后还跟着马车夫,轻轻地将肩上的袋子放到地上,里面装的显然是粮食了。
刘禅就将贾槐介绍给樊阿,然后说道:“二师兄,这人病得挺严重,你给好好看看吧。”
樊阿点点头,精瘦的脸上淡然一笑,坐到贾槐的窗前自我介绍道:“本人是医国院的医师,现在过来给你看病的。”
贾槐奇道:“我并没有找医师啊何况我也没有给你医疗费的!”
韩龙指了指刘禅笑道:“樊阿先生是成都数一数二的名医,是我们这位公子请来的,医疗费自然也是我们出,你只管把心放到肚子里。”
贾槐闻言,苍白的脸上显出一丝感激的神色,在向刘禅等人道了好几声谢谢之后,才乖乖地配合樊阿就诊。
等到检查完毕,樊阿就给开了药方交给刘禅的车夫,回去的时候到医馆配药。
这时候,诸葛乔就将手里的食物交给贾槐。贾槐其实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现在真的饿坏了,也顾不得什么吃相,众目睽睽之下就吃了起来。
刘禅见现在也到了该言归正传的时候了,就对贾槐说道:“贾槐,不瞒你说,今日我与韩先生之所以来找你,给你看病,并非是来做善事的。韩先生的商号想要跟身毒人做生意,你可愿意过去当行首”
贾槐登时停下吃东西,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刘禅,嘴里的东西还没有嚼好就直接硬生生地咽下了肚子,好像忽然精神百倍了似的,高声说道:“只要给工钱我当然愿意!可是我怕干不来。”
韩龙微微一笑道:“我现在缺少的是一个熟悉道路的人,你也不要担心,到时候我会派人帮你的。你现在就好好休息吧,待会儿我就派个下人过来给你煎药。”
说着刘禅四人便一同走出屋子,坐上马车走了,只留下贾槐一人还在疑惑不解,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看中自己这样一个落魄到不行之人呢
直到很多年之后,贾槐才了解到,当年自己所作的事情对天下、对当地的土著的影响究竟有多么巨大。
只是那时候,他将会面临另外一个疑惑,当年自己为了一份工钱而答应为韩龙和刘禅做事,究竟是对是错呢
一个月之后,韩孙两家的商队在贾槐带领下,在一百多名招募的护卫护送下,刘禅又派出费袆、两名医师和译官加入,方才向南方出发。临行之前,刘禅还亲自去送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设计
吴氏问道:“曲波,你可知道本夫人为何要召见你吗”
这个问题曲波一路上已经思考了无数遍,还跟身后的那个小太监打探,希望可以从他口中得到一点信息。只是对方年纪虽然小,口风却非常紧,两人一番交谈下来根本是毫无所得。
曲波躬身道:“恕小的愚钝,请王后示下。”
吴氏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说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汉中王府中的每一人的底细,本夫人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本夫人问你,你已经进驻医国院一个多月时间,感觉如何”
听到这里,曲波心里咯噔一下紧张起来,完全想不到王后会关心医国院的事情。他的脑筋转得极快,想到外间一直都在传言说,王后与世子刘禅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淡,王后现在问医国院的事情,会不会是意在世子刘禅呢
曲波是不愿意介入这家人的事情太深的,就找了个借口说道:“王后,汉中王先前下令,让小的不准将探知的一切事情外传。其实如大家所知道的,医国院里面本来就是不设防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发生的任何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吴氏见曲波跟他耍滑头,脸色一沉,阴森森地问曲波道:“你可知道,汉中王在医国院里面设立学监之职,乃是本夫人的意思”
听到吴氏这样说,曲波终于微微露出有些吃惊的神色。
吴氏接着说道:“步夫人听说,医国院里面的学生都是狂妄之极,最喜欢妄论朝纲,使汉中王的权威受损。这些事情不都是应该由你这个学监来管的吗”
吴氏所说,不仅跟刘备的指令有差距,就是跟医国院内部的情况也有差距。医国院的学生大多思想很活跃,也会讨论朝廷的事务,但是并无妄论之说,毕竟只要是说话都有口误的时候。曲波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了。
吴氏见曲波还在犹豫不决,索性明说道:“像医国院里面那些目无君长的坏学生,你这个学监不应该再让他们这样放肆下去,是不是应该着手惩治一番了”
曲波见吴氏这般强横,只得唯唯说道:“汉中王目下似乎并无这样的吩咐……”
吴氏冷笑道:“汉中王乃是仁义君主,心地太过慈善,所以你这个奴才就应该在必要的时候,适时地出手助他一臂之力才对啊!本夫人听说,你大哥一直很想当官是吗”
吴氏利用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时间,已经派人将曲波家里的情况打探得是一清二楚。
曲波这人并不贪财,行事作风也颇为正派。但是此人却有个弱点:他自小丧失双亲,是由亲生大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情况倒是跟吴氏极为相似,所以一直对他大哥心怀感恩,往往都是有求必应。
只是最近他大哥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疯,居然向曲波提出说,自己想要出来做官,但是其实他自己本身又无才能,这着实让曲波伤透脑筋。
如今听到吴氏这么一说,曲波的眼睛一亮,说道:“我家大哥无才无德,哪里是做官的材料。”
吴氏笑道:“古人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你若是惩治医国院的那些狂生,乃是为汉中王巩固了江山。到时候不止汉中王要谢你,本夫人也一定帮你兄长达成心愿。”
曲波心里暗叹一声,王后对自己倒真是颇费心机,威逼利诱一起用出来了。现在吴氏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分上,自己要是再不答应的话,日后在汉中王府里面肯定是无法再混下去。但是自己要真的对医国院的学生下手,以世子那暴烈的脾气,自己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啊!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曲波觉得还是先站到王后一边为妙,接下去的时候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点点头说道:“王后的意思,小的已经明白。到时候一定会给王后一个答复的。”
吴氏点点头,让那小太监端上来一盘金子,里面装着五十金,当然是赏给曲波的。五十金那绝对是一笔大钱,当初石广元被聘请出任汉中“前线事务大总管”的工钱也才300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