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说着,蒙仲便将当日所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庄子,直听得庄子摇头不已。

    当然,庄子这里的摇头,针对的当然是那名叫做唐鞅的臣子,毕竟此人那一番「不管善恶一并罪罚,则世人便会畏惧大王」的言论,实在是混蛋至极,这种人就算有才能,那也是有才无德,留在世上日后定生祸事。

    但即便如此,宋王偃当即亲手杀死唐鞅,亦可看出这位君主的暴虐性格,以及对人命的轻贱。

    有句话叫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虽然宋王偃今日所杀的唐鞅,确实是该死的,但看当时的情况,谁敢保证宋王偃下次杀的不会是自己的呢?虽然惠盎坚持「大王不会杀我」的观点,但从当时宋王偃用剑指着惠盎的举措来看,蒙仲不认为在这位君主手下做官会是什么好的体验。

    但惠盎贤兄后来的话,又让弟子有些犹豫。他说,人活一世,最终都难免想回归故国,倘若此时故国已经不复存在,这岂不是一件悲伤的事么?蒙仲对庄子说道。

    就像落叶归根,离开树枝的叶子,最终会腐于土地,将精气还给大树,滋养树根。人呐,也是一样,被世人称之为‘大丈夫’的张仪,那些逐利之徒,就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半生追逐功名利禄,死后亦不过一捧黄土,何苦由来?

    庄子微微点了点头,这样的解释,惠盎当初也对他说过,所以他才默许了惠盎辅佐宋王偃。

    毕竟就算是庄子,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他国覆亡,毕竟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国。

    此后,蒙仲又向庄子叙说了他与滕虎的对话。

    当听到蒙仲最终竟没有动手杀死滕虎时,庄子感到十分惊讶,他忍着欢喜问道:为何没有动手呢?

    于是蒙仲便将家司马蒙擎用自己性命擒住滕虎的事说了一遍,解释道:弟子那时在心中反问我自己,这一刀下去,难道就算为兄长报仇了么?兄长在天之灵难道就能安息了么?并不是!若那一刀下去,充其量只是为了自己的‘痛快’而已。为了自己的痛快,抢占了蒙擎叔的牺牲与功劳,这算是什么呢?

    庄子静静地听着。

    不得不说,蒙仲的回答,离庄子心中最满意的回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即便如此,庄子已十分满意了,毕竟眼前的弟子今年也才十五岁,如此年幼的岁数能想到这一层,且做到克制心中的人欲,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不会心存遗憾吗?庄子故意反问道。

    蒙仲摇了摇头说道:兄长的仇,蒙擎叔已经为他报了,杀死了‘滕国君主滕虎’;而弟子所见到的滕虎,却是一位在垂死之时仍然惦记着国家的‘彼之英雄’,这样的人物,实不该死在作为‘宋兵’的弟子手中弟子并无遗憾。

    庄子闻言点了点头,赞许道:仇恨滋生仇恨,仇恨孕育仇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昔日,有吴女与楚女争一株桑树,先是用言语争辩,随后撕咬扭打,楚女体弱,并非吴女对手,回到家中便将此事告知家人。家人很气愤,次日便一同报复那名吴女,将后者痛打了一顿。吴女挨了打,亦将此事告知家人,家人伙同同村的族人,带着刀剑杀到楚女家中,将其全家杀死。得知境内有楚民被吴人所杀,楚地的将领召集军队,将吴女所在的整个村庄都屠杀殆尽。吴王得知后,便召集大军进攻楚国,终于引发吴楚两国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而这,就是一株桑树引起的仇恨。

    顿了顿,庄子又说道:而引起了这场「争桑之战」的楚女与吴女呢,彼此全家皆被仇恨所吞没,致使家破人亡。

    弟子受教。蒙仲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旋即说道:倘若当时有一方能报以仁德,放下争执,或许就不会酿成那样的结局吧?

    唔?

    庄子从弟子的话中听出了几分端倪,狐疑地问道:仁德?为何你会有那样的想法?

    见此,蒙仲便老老实实地说道:是这样的,在滕虎死后,惠盎兄曾带着弟子前往邹国,拜访孟子

    听到这里,庄子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淡淡说道:有这回事?详细说来听听。

    见此,蒙仲便将他拜访孟子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庄子,包括他跟孟子的诸弟子辩论。

    毫不夸张地说,当听说蒙仲将孟子的诸弟子说得哑口无言,且当众指责儒家巧伪而儒家诸弟子竟无言以对时,庄子明明已年过七旬,竟兴奋地一脸眉飞色舞之色,连连点头笑道:好!好!合该如此!

    说罢,他转头看向蒙仲。

    不得不说,虽说庄子一向认为蒙仲这位弟子聪慧过人,但也没想到此子竟能说得孟子那些弟子哑口无言,而更关键的是,蒙仲并不是单纯用名家的辩论胜过儒家,而是用他庄周所提倡的理辩,有理有据,这才说得儒家哑口无言。

    孟轲有何反应?他不曾亲自与你辩论么?庄子有些期待地问道。

    蒙仲摇了摇头,说道:孟子说,若他年轻三十岁,当亲自下场与弟子辩论,而现如今,他胜之不武,若败则颜面无存

    这老物倒是狡猾!

    庄子不屑地轻哼了一声,对蒙仲说道:世人都说孟轲善雄辩,可他泛泛之辩,言之无物,若亲自与你辩论,自取其辱而已!

    『老物?您说这话不合适吧?』

    蒙仲偷偷看了一眼庄子。

    因为据他所知,庄子与孟子岁数差不多,孟子最多只比庄子大两三岁而已。

    庄师这话稍有些刻薄了。

    蒙仲委婉地说道:当日弟子与孟子有一番详谈,孟子的一些思想主张,让弟子亦受益良多。

    哦?庄子冷笑着说道:他也送了你一个名贵的木匣么?

    很显然,这是庄子借用蒙仲讽刺儒家的「买椟还珠」的寓言来嘲讽孟子。

    蒙仲闻言苦笑不已,摇头说道:哪像夫子您说的,孟子只是赠予了弟子半部书而已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份竹简,递给庄子道:夫子,这是孟子托惠盎兄给您的信,惠盎兄托付弟子将这封信转交给您。

    孟轲的信?

    庄子微微皱了皱眉,但还是接过,双手展开粗粗观阅了一遍。

    仅仅只是扫了一眼,他的眉头便深深皱了起来,旋即板着脸问蒙仲道:这封信你看过么?

    蒙仲不明所以,摇摇头如实说道:既是孟子给夫子您的信,弟子岂敢斗胆偷观?

    听闻此言,庄子恢复了和颜悦色的表情,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竹简放到了一旁,旋即询问蒙仲道:阿仲,接下来有何打算?

    蒙仲恭谨地回道:近几日,弟子想在家中陪伴母亲,待几日后,希望能再回到夫子身边学习。

    唔。庄子点点头说道:你离家许久,确实该好好陪伴你母亲。好了,为师也不留你了,你将孟轲赠你的‘木匣’搬到居内,然后就回家陪伴你母亲吧,为师也要他瞥了一眼放在一旁的孟子的书信,旋即接着说道:也要给孟轲写一封回信了。

    是,弟子告退。

    蒙仲躬身而退。

    看着弟子离去,庄子当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找来一封空白的竹简,一脸愠怒在竹简上挥笔疾书。

    正巧庄伯走入屋内,见庄子正在疾书,便好奇地张望了一眼,旋即就惊地满脸诧异之色。

    他忍不住问道:夫子,究竟何人惹恼了您,竟让你写这样一封信去骂他?

    儒家盗了我道家的‘德’,还妄想盗我庄周弟子,实在可恶!

    说着,庄子将自己的信递给庄伯,余怒未消地说道:待会你托人把这封信送到邹国,交给那人!

    是何人?庄伯小心翼翼地问道。

    孟轲!

    庄子愤愤地说道。

    听闻此言,庄伯下意识咽了咽唾沫,旋即一脸惊悚表情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这封信。




第71章:三月
    整个二月中旬,蒙仲皆住在家中陪伴母亲与妹妹,顺便帮家里添置些柴火。

    记得在出征前,他就提前帮家中准备好了堆满一间柴房的柴薪,但由于他离家整整半年余,因此葛氏与蒙嬿母女二人仍需自己劈柴——虽说长老蒙荐隔三差五便吩咐族仆帮助母女二人准备柴薪,但葛氏面皮薄,实在不好意思屡屡接受族内的特殊照顾。

    二月十二日时,乡邑内举行了庆功的宴席,尽管规模不如飨礼那样大,但却让全族的族人感觉颇为尽心,因为国家取得胜利的喜悦,稍稍冲散了几分因为族人战死而带来的悲伤。

    也是在这几日,蒙虎的父亲蒙氏一族前家司马蒙擎下葬,与其余战死的族人一同,被安葬到了蒙山山上。

    可能是因为父亲的过世,蒙虎好似一下子变得成熟了,虽然大大咧咧的性格并未改变,但却改掉了以往的顽劣与贪玩,更加热衷于锻炼武艺,可能就像他所说的,他也想成为像他父亲蒙擎那般的猛士。

    值得一提的是,在蒙氏一族举行庆贺的时候,商丘城的县令「丌官积」亲自前来蒙邑,代宋王传达了给予蒙氏一族的赏赐——整个蒙氏一族得到了多少田地的赏赐蒙仲并未去关注,但他却得到了整整五百亩的军功田。

    不得不说,除了蒙虎家因为其父蒙擎杀死了滕虎而得到了千亩军功田的赏赐外,就属蒙仲得到的军功田最多,这让蒙仲在乡邑内的名声变得更大了,就连乐氏华氏萧氏葛氏等附近的其他大家族,亦得知了蒙仲这个杰出的孟氏子弟。

    刚好蒙仲今年满十五岁,已经到了适合成婚的年纪,于是其他家族的长老便来到蒙邑说项,希望将族女许配给蒙仲,使双方结成亲家。

    然而由于说亲的对象只是其他家族的普通族女,所以长老蒙荐就替蒙仲婉言推却了——这位长老怎么会允许他看重的小辈仅仅迎娶其他家族的普通族女呢?最起码也得是各家族的嫡宗女子啊。

    然而,蒙仲仅仅只是蒙氏的小宗子弟,会有其他家族的嫡宗女子愿意嫁给他么?或者说,那名女子的族内长辈会同意此事么?

    还别说,还真有家族愿意将嫡宗女子许配给蒙仲,而这个家族,即是乐氏一族。

    几日后,长老蒙荐坐着马车去了一趟乐氏一族的乡邑,回来后便对葛氏说了这事。

    颇为巧合的是,那名乐氏嫡宗女子也名叫「嬿」,年纪比蒙仲大一岁,是乐氏一族宗主乐郭最年幼的女儿。

    那孩子去年未曾许配人家吗?听到那叫做乐嬿的女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葛氏好奇地询问道。

    长老蒙荐摇摇头说道:不知是什么原因,去年那乐氏的孩子并未出现在飨礼,可能是没有门当户对的人选吧。

    确实,对于各家族嫡宗女子来说,也并非一定要在十五岁时就许人成婚,十六岁十七岁十八岁成婚的比比皆是。当然,如果到了十八岁尚未成婚,那她的家人恐怕就要开始着急了。

    当时蒙仲不在家中,而是跟蒙横蒙珉蒙虎等族兄弟到山上砍柴狩猎去了,他们的运气谈不上好,但也并非没有收获,在捉到了一窝山鸡后,便遇到了一群狼,大概有六七只的样子。

    寻常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遇到六七只规模的狼群,怕是吓地双腿都发软了,但是对于蒙仲蒙虎蒙横蒙珉等一干上过战场并且也杀过人的士卒而言,狼这种野兽也谈不上是什么恐怖的事物。

    这不,最终这群族兄弟在山涧将那几只狼的尸体剥皮宰割,然后各自背着一大块肉回家了。

    至于那一窝山鸡,蒙横蒙珉将其中的两只雏鸡赠给了蒙仲,让后者带回家中作为给妹妹蒙嬿的礼物——往日上山狩猎时,他们时常带些小山鸡小山兔什么的给蒙嬿养着玩。

    待蒙仲回到家中时,蒙嬿就跟兄长说起了这事:阿兄,你要娶一个叫做「嬿」的女子吗?

    此时蒙仲正在从家里的水缸里舀水喝,听了这话愣了一下,表情有点怪异。

    好在蒙嬿也不笨,见兄长表情古怪,便立刻想到了什么,红着脸跺跺脚说道:哎呀,不是我,是乐氏一族的一名叫做嬿的女子。

    哦。

    蒙仲这才释怀,笑着问道:哪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

    蒙嬿偷偷告诉兄长道:是今日蒙荐长老提起的,长老跟娘提起这事的时候,我在屋外偷听的

    你偷听这个做什么?蒙仲随口问道。

    呃蒙嬿张口结舌,恼羞成怒般跑掉了。

    当晚,待全家人一起用饭的时候,葛氏旁敲侧击般开始打探蒙仲对于成婚一事的想法,期间蒙嬿低着头扒饭。

    仲儿呀,娘听说乐氏一族有一个叫做「嬿」的孩子唔,跟咱家嬿儿一个名儿,那孩子据说挺不错的样子,要不,让蒙荐长老抽空带你远远去瞧瞧?

    虽说当代男女十五岁谈婚论嫁比比皆是,但蒙仲却不希望自己这么早就成婚,于是他委婉地说道:娘,孩儿眼下才十五岁,现在提这个不觉得有些早么?娘,孩儿还在夫子身边学习呢。

    这倒是

    葛氏显得有些犹豫。

    次日,也就是二月十九日,蒙仲生怕母亲又提到这个话题,赶紧告辞前往庄子居。

    结果到了庄子居,乐进乐续兄弟二人便贼兮兮地凑了上来,前者对蒙仲说道:阿仲,我跟你说一事,我乐氏一族有一名叫做「嬿」的嫡宗姐妹尚未许配人家,若是你娶了她,那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

    在一番交流后,蒙仲这才知道,原来乐进乐续兄弟二人,就是乐氏宗主乐郭之弟长老乐柯的孙子,论亲份,乐嬿是兄弟俩的表姐。

    换而言之,乐氏一族愿意将嫡宗的女儿许配给蒙仲,乐进乐续兄弟二人从中出力不小。

    弄了半天原来是你们俩在搞鬼?

    蒙仲气地将手中的竹简敲向兄弟俩,他就觉得奇怪,何以乐氏一族就愿意将嫡宗的女儿嫁给他呢,感情有乐进乐续兄弟俩传递消息,乐氏一族早就对他知根知底了。

    联合武婴华虎穆武蒙遂几人,蒙仲终于说服了乐进乐续兄弟俩日后不允许再给他添麻烦,总算使庄子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次日,庄子开始向诸弟子讲解《宋子,即宋国道家圣贤「宋銒」的论著,因为庄子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些年来已经向弟子们讲解地差不多了,剩下的,只能让各弟子自行去体会,去领悟。

    道家思想就是这样:看得懂其中道理只是最初步的,第二步是如何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而第三步,则是如何实现自己的道。

    纵使是庄子,如今也停留在第二步与第三步之间,尚未做到他所主张的达生忘我思想,以最终达到「道我合一」的境界。

    更别说蒙仲等一群弟子,他们充其量还停留在大致弄懂庄子思想主张的程度而已。

    对于宋銒,庄子是非常尊敬的,并且庄子也亲口承认,其实宋銒才是真正继承了老子思想的道家传人,而他庄周嘛,则是属于另类。
1...4445464748...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