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坑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吉日
不知不觉间,李重润已经被太平公主带入了自己的节奏中。见目的已经达到,太平公主不再纠缠,便娓娓讲述起了李唐的历史。
太平出生皇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颇有文采。加之,她做了充分的准备,故而讲述的全面而真实,李重润听的津津有味。
终于,太平公主讲到了武周的历史,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停了下来。
李重润不知太平公主是何意,忍不住问道:“姑姑,请继续讲呀,为何要停下来?”
太平公主一脸担忧的看了一眼李重润:“当朝历史涉及到陛下和武氏家族,润哥儿你还年轻,姑姑担心你把持不住说了出去,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这段历史姑姑就不讲了!”
太平公主这招欲擒故纵不着任何痕迹,却非常管用。
李重润拍着胸脯道:“姑姑放心,重润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轻重!”
听了李重润的回答,太平公主心中不由乐了。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凡能脱口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没有长大的人,就如同此刻的李重润。
“那好!我接着说!”太平公主表情凝重,“这段历史可能有些残酷,甚至可以说是我李唐子孙的劫难。润哥儿,你一定要把这段历史牢牢记在心中……”
“我会的!”李重润郑重点头承诺。
“……垂拱四年,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兵败被杀,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被逼自杀……长乐王李循琦兄弟六人、嗣蒋王李炜、舒王李元名、零陵王李俊与其弟黎国公李杰一起遇害……嗣濮王李欣、嗣蜀王李璠永昌年配流归诚州而死……”
听着太平公主沉重的声音,李重润似乎看到了李唐宗室这些人临死前哀伤的眼神。
太平公主语气哀怨地继续陈述着:“……载初元年,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诬告杞王李上金与许王李素节谋反。在押解途中,武承嗣派人缢杀李素节,李上金自杀。李上金之子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义珣等人一并
配流显州,除义珣外诸子均死于显州;李素节其子瑛、琬、玑、玚等九人一并被杀,其余诸子琳、瓘、璆、钦古等人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武承嗣又杀南安王李颖等李京宗室十二人,又鞭杀了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
说到这里,太平公主的脸白得不成样子,紧闭的双眼已满含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了一样,紧紧咬着的嘴唇也已渗出一缕血痕。
好不容易勉强平复心情,太平公主用颤抖的声音继续说:“我粗略的算了一下,这么多年武氏族人杀害的李唐宗室有数百人之多,这还不包括受到株连的亲属。唐之宗室在他们的杀戮下几乎殆尽,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
太平公主大肆渲染李唐宗室是怎样屠戮的,但说的很巧妙,从不提及武则天,只说武氏族人所为。在这一点上,她还是很有分寸的,武则天的底线她怎么会不清楚呢?
事实上,李氏皇族中真正因为武则天而断掉香火的只有越王李贞一人,至于其他的李氏皇族,要么是仍留下了别的子嗣继承爵位,要么是后来因为其他的原因而绝了嗣。
其实想想也简单,李贞父子起兵反武的时候,正值中宗下台睿宗在位武则天临朝听政之际,然而武则天与自己的儿子之间再怎么争权夺利,终归都是亲骨肉,又怎能容得下李贞这种枝枝蔓蔓的旁系宗室搅和进来呢?
李唐皇族在武周期间死亡的人,哪怕是病死的,太平公主把他们全部记在了武氏族人的头上。
夸大其辞、添油加醋,历来是蛊惑人心所惯用的手段。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李重润并非当事人,尽管有些事不在他的想象力范围内,但太平公主太会演戏,表情语气都十分到位,不由李重润不信以为真。
见李重润的脸拉了下来,像刷了层浆糊般地紧绷着,太平公主知道火候还够,用冷峭的声音继续说道:“不只是李唐皇族,就连拥护李唐皇族的大臣们,也没有躲过被屠戮的命运!这么些年来,被杀的宰相有傅游艺、李元素、邢文伟、韦方质、范履冰、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史务滋、乐思晦、孙元亨等,被杀的大将军有张虔勗、李安静、泉献诚等,被杀的侍郎、刺史、县令、都督、都护等就更多了,被流放打压的不计其数。”
毫无疑问,太平公主又在故伎重施了,凡是死掉的大臣,全部是忠于李唐的,这仇也记在了武氏族人的头上。
人的两片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太平公主在,这黑锅武氏族人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李重润也觉得太平公主有些言过其实了。
譬如说,傅游艺当初献过符瑞,支持武则天登基,还被武则天赐了“武”
姓。后来因谋反,在狱中自杀。
但李重润只是看了一眼太平公主,并没有提出质疑。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可了太平公主想让他相信的事情。
太平公主看出了李重润的迟疑,她稍微有些懊悔,还是有些心急了。
虽然她有信心将李重润玩弄于股掌之上,但李重润也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欲速则不达,稍有不慎便会弄巧成拙。
太平公主换了一个思路,自顾自的继续说:“或许这远的你没有什么感受,那我就说说这近的!一个是你的父亲显,一个是你的四叔旦,他们被武氏族人迫害的情形,你应该很清楚吧?”
说起父亲受过的苦,没有人再比李重润更有发言权了。
李重润和父亲在流放地和软禁居所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这些光阴中,李显是没少担惊受怕,他的一干长辈和兄弟子侄都打着他的旗号,反对武则天,他整天担惊受怕,是噩梦不断,生怕自己会赐死。
如果说父亲是囚犯,那么他承担着远比囚犯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那可怕的死亡随时可能来访,而它到来的日子非但不能放松,相反是更可怕的煎熬。
李重润和父亲一样,这么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在夜里被噩梦惊醒,睁着惊恐的眼睛看着星星落下,旭日升起。
至于李旦,李重润多少也知道一些。
武则天称帝后,皇帝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自此,李旦成为了武氏诸王的攻击目标,过了十几年艰难的皇嗣生涯。
李显返回帝都,李旦主动上表谦让太子之位的举动,让李重润对这位四叔很有好感。
李重润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除了你的父亲和你的四叔之外,姑姑我也是受害者!”或许说这话的时候,勾起了太平公主心底所有的苦水,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掉了下来,“当年,当年我和你姑父薛绍生活的幸福美满,我们育有二子二女。可惜好景不长,武氏族人对姑姑一直觊觎,他们诬告你姑父参与琅琊王李冲谋反而下狱,永昌元年他被饿死狱中。”
说到这里,太平公主脑中闪现出薛绍明亮的面孔,似乎他刚毅面颊上正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
太平公主与薛绍婚姻美满,没错。薛绍因牵连谋反死在狱中,也没错。可是,这些都与武氏族人八竿子打不着,太平公主移花接木,巧妙的把它栽在了武氏族人的头上。
李重润神色复杂,有些同情太平公主。
伴随着一阵鸣鸣的哭泣声,太平公主继续诉说:“武氏族人害死薛绍,就是想娶我过门。首先是武承嗣,就是他害死了比薛绍,我哪能嫁给他,拼死抗争之下,陛下总算
没有同意这门婚事!但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武承嗣之后武攸暨又出现了。武攸暨为了娶我,不惜休了他的妻子,于是我最终还是嫁给了武氏族人。这是我的耻辱,也是李唐皇族的耻辱!”
如果武承嗣在场听了太平公主这番话,估计会愤怒的当场吐血。
事实上,武则天当年指名要将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太平公主本人也是同意了的。只不过正好那段时间武承嗣患了病,身休一直没有痊愈,太平公主只好作罢。
(本章完)





大唐坑王 第四百六十章 冲喜
如果武攸暨在场听了太平公主这番话,估计会冤枉的以头撞墙。
在武氏族人当中,武攸暨是个老实疙瘩
武则天打算把太平公主再嫁给武家的人,既然武承嗣不合适,她的目光投向了武攸暨。也就是说,根本不是武攸暨主动要娶太平公主,而是被逼无奈。更何况武攸暨已有妻子,二人很是恩爱。为了让太平公主能顺利嫁给武攸暨,武则天不惜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
于是,在武则天的安排下,太平公主于薛绍死后不到一年,再嫁武攸暨。武攸暨性格孱弱,面对太平公主只能忍气吞声,明知道太平饲养男宠也不敢吭气。
太平公主洋洋洒洒说了这么久,李重润听的唏嘘不已。本是大唐的江山,可武氏为刀俎,李唐皇族为鱼肉任人宰割,岂不可悲?
本以为太平公主说了这么久,该结束了,谁知道太平公主意犹未尽,接着又道:“与李唐宗室被打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家子弟大多被封了王或郡王。”
李重润耐下性子,认真倾听。
太平公主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建昌王武攸宁、千乘郡王武攸暨、临川郡王武嗣宗、河内郡王武懿宗、建安郡王武攸宜、会稽郡王武攸望、安平郡王武攸绪、九江王武攸归、高平王武重规、颍川王武载德、南阳王武延基、淮阳王武延秀、高阳王武崇训、新安王武崇烈、嗣陈王武延晖、咸安王武延祚……林林总总,不下三十人!”
李重润暗忖:难怪呢,李唐宗室被打压,武氏大肆封王,此消彼长之下,武氏族人在时行中肯定势大。
“封王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人都是庸才,武承嗣与武三思,都先后当过宰相,但是都没有当太久,为什么呀?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太平公主突然一顿,问道,“你可知陛下为什么会接你父亲回来?”
李重润老老实实的摇头。
“有陛下的强力支持,武承嗣与武三思连宰相都做不好,那陛下驾崩之后,他们就算继承了皇位,也不可能独自面对一群支持李唐宗室的大臣了。”太平公主叹了口气“所以说,陛下接你父亲回来,也是无奈之举!你父亲虽然做了太子,可整个朝廷都被武氏族人所把持,他也是举步维艰呀!”
想想父亲的处境,李重润的心情有些沉重,不自觉点头道:“我明白了!多谢姑姑教诲!”
“你知道汉宣帝吗?”太平公主突然又问道。
“知道!”
汉宣帝刘询在襁褓时即入狱,靠女囚奶妈抚养,成长过程中历尽艰辛。登基后,他抓住时机铲除霍氏家族,掌握朝政大权。他对内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减轻百姓负担;对外降服匈奴,大破西羌,取得西
域稳定。在他的努力之下,本来已走下坡路的西汉王朝迎来了一个中兴时代。
太平公主意味深长的说:“润哥儿,我希望你将来能成为我大唐的汉宣!”
说罢,太平公主起身,盈盈向李重润施了一礼:“拜托了!”
太平公主是李重润的长辈,她这个举动让李重润惶恐不安,李重润赶忙去扶太平公主:“姑姑快快请起,重润担不起呀!”
离开太平公主府的时候,李重润心乱如麻。
对太平公主今日的一番话,李重润多少还是有一丝怀疑,太平公主的激情和旁征博引的口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多希望有人能指点自己能洞明世事分清是非,解说黑白,而不至于像而在这般迷惑惶恐吧。
墙什么地方有缝,风就从什么地方进来。
太平公主准确掌握了李重润的弱点,她非常清楚,自己所说的已经在李重润心里种下了种子,一旦李重润认可了这种说法,将来有一天这种子肯定会生根发芽。
……
自从李显回归帝都后,魏王武承嗣便一病不起,这段时间他既没上朝,也没晋见武则天,病情却每况愈下。
武则天放心不下武承嗣,便与上官婉儿一起来魏王府探视。
见到床榻上的武承嗣,武则天不由大吃了一惊。
武承嗣气若游丝,眼窝深陷,双目紧闭,脸色青灰,颧骨高高地凸起。整个身体都收缩了,瘦弱憔悴的不像个样子,显然已病入膏肓,哪还有往日的风采。
武则天皱着眉,问一旁的武延基:“太医看了怎么说?”
武延基带着哭腔回道:“太医说父王本有旧疾,因心中郁气集结又添了新恙,昏昏然已没了求生之欲。若不除去心病,恐怕拖不了多长时间了。”
病由心生,还须心除。
这么多年来,武承嗣一直盯着太子这个位置,想要成为太子继而当上皇帝。因此对武则天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大树特树武则天的绝对权威,给她献上“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等一系列尊号,并以“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作依据,千方百计钻营太子位,伙同酷吏迫害李氏诸王。
武则天在众多大臣的极力劝阻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抉择,最终将流放在房州的李显召回,立为太子。
此举对武承嗣来说,无异当头一棒,于是他怒火中烧,肝肠寸断,焦愁沮丧。
武则天当然知道武承嗣的心病是什么,但李显已做了太子,怎么可能为了解除武承嗣的心病,再把太子之位给他呢?
这一瞬间,形武则天不禁有些瞧不起武承嗣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人生在世,有时候熬过了必经的苦难,才有机会获得想
要的福气。
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和许多的妃嫔就都送到感业寺去出家。当尼姑的日子自然不太好过,吃的、穿的、用的都没宫里好不说,更难耐的是寂寞和前途渺茫。
但是,武则天坚持下来了,整整坚持了三年,最后终于翻身了。
若若没有感业寺三年的坚持,怎么可能有现在的大周王朝?
武承嗣现在遇到的坎,与武则天当年吃过的苦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想到这里,武则天顿时有些兴趣索然。
不论是武家人,还是李氏宗亲。这一群大男人,没有一个让武则天能瞧得上眼的。
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武媚娘了。
向武延基叮咛了几句后,武则天郁郁离开魏王府回宫去了。
回到宫中,武则天愁眉不展,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上官婉儿知道,陛下是在为武承嗣的病情而忧心,也不敢去打扰她。
过了好一会,武则天冷不丁问道:“婉儿,你说说,现在让南阳郡王尽快成亲,为魏王冲喜,可行与否?”
“冲喜?”上官婉儿听罢愣了愣,敢情武则天一直在考虑冲喜之事。
所谓冲喜,一般是男方或男方长辈病危,想借助婚喜慰藉挽难,“一喜压千灾”,以期让病人因此脱尽晦气而恢复健康。
古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或久病不愈,是因为某种凶神恶煞作祟,通过迎娶新娘,以鼓乐喧天、礼拜天地,壮大正气声威,让喜神把邪气和病魔都冲走,以吉压凶,以喜抑斜,使病人借大吉大喜的神威战胜凶祟,转危为安。
这种习俗在民间很流行,但在皇室内却没有过先例。
见武则天一脸笃定的神情,上官婉儿知道陛下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向自己询问只是想得到认可而已。
“这倒是个好办法!说不定魏王真的能转危为安呢!不过……”上官婉儿话音一转,“这新娘子到哪里去找呀?”
因情况特殊,“冲喜”一般不择日,婚礼也从简。但不管怎么说,也得有个新娘子才行。
“新娘子嘛,有现成的!”武则天显然心中早有了计议,“永泰郡主,安乐郡主,都到了待嫁的年龄,朕觉得在她们二人之间选择一个就可以!”
上官婉儿听罢,不得不佩服陛下的深谋远虑。
名义上是让李显的女儿嫁给武延基冲喜,其实武则天是想让李显与武承嗣联姻,这等于是明堂盟誓的延续。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这事得先与太子商议商议!”上官婉儿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武则天微微颔首。
抱怨归抱怨,武则天还得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哪怕只是尽人事而听天命呢。
……
送走了张易之,李显立刻将韦氏向几个
儿子女儿召集到一起。
“什么?让仙惠或裹儿嫁给南阳郡王?”听李显说完,韦氏不由愣住了。
不仅是韦氏,李重润和李仙惠兄妹几人,也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搞的懵住了。
张易之是陛下的枕边人,表面上看,他是专程向李显来报信的,但何尝不是陛下通过张易之之口说出了她的意思。
李显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只要她做出的决定,只有照办的份,哪会容你打折扣?
李显瞅了一眼李仙惠一李裹儿姐妹俩。又瞅了一眼韦氏:“赶紧做决定吧,三天后出嫁,时间很紧的!”
(本章完)




大唐坑王 第四百六十一章 武承嗣之死
“不嫁!为什么要让妹妹嫁给武延基?他什么东西?”李重润突然冒出一句恶狠狠的话。
这下轮到李显和韦氏懵住了,不知李重润犯了什么病,怎么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还是韦氏先反应过来,她嗔怪道:“润儿,现在是商量正事呢,你别闹了!”
“我没有闹!”李重润振振有辞的问道,“我的妹妹,为什么要嫁给武延基,而且还是给武承嗣冲喜,凭什么?”
“没大没小!”李显沉下脸来,“魏王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吗?”
武承嗣是李显的表兄,当然是李重润的长辈了,李重润直呼长辈的名讳,的确不合礼仪。
李显想不明白,平时恭顺知礼的儿子,此刻怎么变成了一根筋。
李重润梗着脖子不说话了。
李显强压下怒火,耐心的向李重润解释:“这是陛下的一片苦心,将来咱们立足还得要与魏王搞好关系,不管是仙惠还是裹儿嫁给延基,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显这一番话,不仅是说给李重润,更是说给李仙惠和李裹儿听的,毕竟她们俩才是当事人。
李重润铿锵道:“父王,咱们就不能硬气一些吗?您看看四叔,六个出嫁的女儿,没有一个是嫁给武家人的!”
李重润说的一点没错,李旦几个成年女儿,寿昌郡主下嫁崔真,安兴郡主许嫁薛琳,荆山郡主下嫁薛伯阳,淮阳郡主下嫁王承庆,代国郡主下嫁郑万钧,的确没有一个嫁给武家的。
李重润不提李旦还好,一提起李旦,李显顿时勃然大怒:“混账东西,你在这胡言乱语,是不想活了?”
李旦是李显心头的一根刺,只要轻轻触碰一下,就能让李显疼得死去活来。李重润的话,正好戳到了他的痛处。
李显被流放在外十几年,李旦虽然过的也不如意,但却一直在洛阳。现在朝堂之上,除了武家的势力,忠于李唐的大臣几乎全都是李旦的人,他当然有资格在武氏面前硬气了。
可是李显呢,他除了与武氏结成联盟,不可能再有第二条路可走。
“你这个逆子!”李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重润,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良久,李显对李重福和李重俊吩咐道,“你们俩把他给我关起来,派侍卫来回看管,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出来。”
李重润还要说话,却被李重福截住了话:“莫说了,你没看父王都生气了,我们现出去再说!”
李重福与李重俊二人把李重润拉出了屋了。
李显怒气未消,他瞪着韦氏,恶狠狠道:“这都是你平日里娇惯的,好在这里都是自家人,若在外面如此口无遮拦,保不准哪天丢了性命都不知道呢!”
想到皇帝婆婆的手段,韦氏吓的脸色煞白
,她嗫嗫道:“我会劝他的,不让他再胡言乱语!”
被李重润这么一闹,李显心情变得很糟糕,他不再征求意见,直截了当的说:“惠儿,既然陛下钦点了,那你就嫁给延基吧!”
说完,李显的目光下意识看向韦氏。
韦氏微微点头。
李仙惠与李裹儿都是李显与韦氏的亲生女儿,但从内心来说,似乎疼爱李裹儿要多一些,在这一点上夫妻俩想法出奇的一致。
韦氏心疼的看着李仙惠:“惠儿,你是什么意见?”
李仙惠很清楚,身为帝王之家的女儿,一出生就要做好为皇家的利益放弃一切的准备。在婚姻上她不可能自己做主,肯定得由皇帝指配。让她嫁她就必须得嫁,而且还必须遵循礼节,要在各种场合都注意不要失了仪态。
因为卢小闲的缘故,李仙惠经常与武延基交往,也算相熟。武延基相貌堂堂,对人彬彬有礼,而且还是魏王的嫡长了,能嫁给武延基也不算委曲。
李显被贬为庶民后,李仙惠是在房州长大的,身上没有受到皇室家族渲染,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再加上李仙蕙的秉性温柔善良,对父母极其孝顺,不想让父母为难。此刻,听韦氏询问,她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
三天后,一场仓促而盛大的婚礼在皇城东宫内举行了。
宫廷音乐的悠悠响起,太子李显和太子韦氏在数名侍卫丫鬟的服侍下,双手插袖与胸相齐,威严地坐在其中的两把座椅上。
东宫尚仪官手持《大唐郡主婚礼庆典议程》的卷宗缓缓走向地毯中央,宣布仪式开始。
1...161162163164165...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