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田园帝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軒十一
院长这么一卖关子,他们更加好奇了!
李孑看着台下一张张茫然的脸,心下坏笑一声,保证会让你们无比酸爽的。
学生怎可专注做学问呢,就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行啊!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大家的住宿和吃饭问题。”
“住宿费用和以前一样,还是一两银子一年。吃饭可以直接教银子,亦可拿粮食来抵,学院给大家发放饭票,你们可以用持饭票去用餐。这里还有个事情要拜托在座各位一声,咱们学院里现如今还没有厨师,哪位学生家里的父母长辈亦或是认识的亲戚朋友有想来咱们学院厨房的,也可从明日一早开始来学院报名,倒是自有接待。”
“咚咚咚!”
屋子的大门被敲响,坐在门边不远的一个学生见李孑未阻止,忙起身去看门。
迎面就见一个不认识的男子立于门外,手上托了厚厚一摞薄薄的书卷,忙侧身让过,“兄台,请进。”
胡不为进来后先看向李孑,当李孑朝他点了点头,他才开始把手上的那一摞《学院院训》挨个给台下的众学子一一发下去。
等发完后,李孑示意他上台来,这才向众人介绍道:“这位胡先生,依旧就是负责管理你们除了学习之外所有杂事的先生,所以,你们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能当院长的三个理由
“堂堂一院之长,怎可让女子担任”
“女子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这般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如若知州大人执意任命一位女子为书院院长,老夫宁愿请辞!”
慕易看向一众义愤填膺的书院先生,目光又落在一脸置身事外模样的李孑面上,触及到她眼底的那片冷光,不由偷偷擦了把脑门上的冷汗,恨不得把这些先生的嘴巴给堵上。
这女子哪是普通的女子,人家在战场上杀敌如砍瓜切菜时,你们还躲在书院里惶惶不可终日呢!
那几位叫嚣地最厉害的先生说着说着眼见慕易丝毫不表态,自己能说的话也早已说完,又朝李孑的方向瞪了一眼,不甘不愿的住嘴了。
等屋子里的声音彻底消弭,李孑才轻飘飘地开口道:“说完了”
其他人都撇过头去。
李孑勾了勾唇,“其实把诸位先生叫来,并非是跟大家商议这个院长的职位应该由谁来担任,本院长只是来通知你们一声。”
她这第一句话就直接犯了众怒,在座的人除了慕易,脸色一瞬间铁青。
李孑才不去看这些人的脸色,接着道:“现在本院长来说说我能当这个漠北学院院长的理由。”
“第一,这个漠北学院,是我建起来的!”
“你说是你建起来的就是”其中一人忍不住嗤笑一声,看向慕易,拱拱手道,“这学院难道不是知州大人下的命令再者,相关款项也是知州大人拨下来的,用的匠人也是府衙中匠造司的人,和你一介女子又有何关系”
慕易第二次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咳,李院长没有说错,当初县学推倒重建的建议就是李院长提出来的。当时李院长用一句话说服了本官,本官这才决定重建咱们镇上的学堂。”
“什么话”
慕易看了问话的人一眼,见是先生里面最年轻也是对李孑抵触最浅的那位程青午程先生,遂稍微缓和了些语气答道:“李院长说,漠北现如今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则是从教育中得来。所以,漠北现今最需要注重的,便是教育。”
这话一出,众人心头都是一震。
程青午更是扭头看向李孑,情不自禁地赞道:“说得好!”
三个字一出,其他人面上多少有些不自然,铁青的面色却是缓和了些。
慕易又接着道:“而且,这学院,的的确确是李院长的心血。咱们今天看到的校舍食堂寝舍还有那书楼,都是李院长一人耗费心血画出来的图纸,又派了监工从建造之初盯到最后,这才造就出来这焕然一新的学院。可以说,这学院里,小到一砖一瓦,一桌一凳,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李院长的心血。”
李孑:“”她该说这位慕大人不会是当官的么,这话说得好像是比她要动听多了。
想到这,李孑偷偷给了他一个接着说的眼神,慕易接收到,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扫过众人一眼,“所以,各位先生能抹消掉李院长在这个学院里的功劳吗”
“可,纵观历史,哪有一个朝代有过女子当院长的先例”
“女子又能如何服众”
“男女授受不亲,怎可混淆”
“就算这位李小姐有建造学院之功,但也无需当院长之职,岂不是凌驾书院众人之上”
慕易:“”
女子怎么不能当了,你们说的这女子地位还凌驾于本官之上呢,我都没说什么!
眼看慕易一下子被问得不知如何反驳,李孑敲了敲审身前的桌凳,成功让众人闭嘴。
“那么,我再来说说这第二个理由。”
众人一脸我看你怎么说。
李孑:“诸位先生教书育人的目的,不外乎是让自己的学生们考科举,当秀才,当举人,当官。”
“教书不都是为此”
李孑看向反问这句话的人,摇摇头,“我不是。”
“想必刚才诸位先生都看到了,那校舍一共有三座,分别为文舍,数舍和术舍,顾名思义,你们之前教导给学生们的,只属于文舍中要教导的内容,另外的数舍和术舍,却是专门用来教导数术和技艺的地方。”
“以后在这漠北学院里,只要是对生计民生有用的东西,都会教授给学生们。而不是只教他们学问。”
“同样,照收进来的学子,有不愿意科考只想做生意的,造车造房子的,我们也都收。无论贫寒富贵。”
“诸位先生,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只要对着天下有用处的学问,都是好学问。”
“你要是能把一亩田种出别人家一亩半的产量,养活了更多的人,这也是好学问。”
李孑声音落下,整个屋子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在深思。
&
第一百二十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慕易最后还是点了头。
一来,他看出了李孑眼底的决心,这不是自己一句话能够驳回的决定。
二来,他现在的权力也没人家大啊!
不点头还能怎么着
李孑心满意足地起身,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宽慰道:“别这么一副纠结的模样,你要相信,这绝对是个伟大的决定!”
这句话,她是在劝慕易也是在劝自己。
慕易:“”
他姑且就信了吧!
不然还能怎么着
“既然县学里的先生和学生都已经搬走,那就尽快把旧校舍推到,等工匠量好新学院的建筑面积尺寸什么的,给我一份,我来画新学院的图纸。”
慕易再次点点头,有气无力地做了个请慢走的手势。
大概是怕李孑再跑来提什么奇奇怪怪让他想要吐血的要求,慕大人这次办事的速度出奇得快,第一天就命令府衙的工匠们去把县学给拆了,第二天加班加点地量画好新学院需要的建筑面积和整个芒山山脚下这一块的地势地形,就派属下马不停蹄地把图纸打包送去四方客栈送了。
如此动静下来,周边商铺那些刚刚把铺子或租或卖出去的老板们傻眼了。
没想到那陈王氏当初说的居然是真的。
追悔莫及!
那些还观望着的店铺老板倒是一脸的庆幸,顺势把自己的店铺也开始了整修。
一时间县学的工地上,周边的商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如此一来,陆风这个夹杂在其中的生面孔,也就没有多显眼了。
李孑用了一天时间画好新学院的图纸,让陆风捎给慕易的时候,自己去了漠北军营。
次日修建新学院的工匠们带着砖石木头等建筑材料赶来上工,就见到了好几处白色的小山坡,另有几名大汉在白色小山坡附近等着。
领头的却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
工匠中领头的中年人在得知他们的监工正是这么一个还没自家儿子的小少年时,简直连掉头就离开的冲动都有了。
但在半天后,心悦诚服。
人家不光把整个新学院的地形地势倒背如流,在他们还在围着知州大人交给他们的图纸上圈圈画画抓头挠耳地研究的时候,人家一个孩子就就已经把图纸上所有数字标注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给记下来了,甚至是对李孑画的有些建筑结构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人家一句话过来,他们顿时茅塞顿开。
不服不行!
如此这般一来,众工匠们对待小七的称呼,从‘黄口小儿’到‘小天才’,只用了区区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
打地基的时间足够石灰消解成熟石灰,等到新学院的框架打好,开始正式开建的时候,众工匠们才了解到工地旁那几个盖着一层油布的大池子是个什么用处了。
漠北军里几个早已经摸投水泥比例的士兵速度飞快地把留作砌墙的石灰膏挪到其中一个池子里,剩下都用来勾兑水泥用了。
在第一次用水泥砌墙之后,都是干了一辈子建筑工匠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种用做砖瓦粘合的材料,比起他们往常用的土加水混合成的泥要好用太多。
尤其是在这水泥干了之后,砖石与砖石之间粘合得不要太牢固。
接下来的日子里看那水泥的眼神不要太热切,只恨不得偷偷挖一筐带回家去,补补自家漏洞的墙。
至于运来石灰的那几个士兵,也被工匠们热情地包围了。
在知道这些叫做石灰的东西都是守护了漠北的漠北军们发现并出力锻造出来而且卖的价格相当便宜的时候。
所有工匠: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这东西可不光是自家需要,亲戚邻里,谁家没有房子。
虽说现在这石灰粉无人问津,但那时百姓们都不知道有这么好用的盖房子材料,等到这新学院落成,看到这水泥砌成的房屋,铺就的水泥地面,到那时抢破了头都有可能。
几名漠北士兵功成身退,还揣回来了一大叠订单。
汇报到李孑这边,李孑笑道:“真正好用的东西,从来不愁卖。”
府衙所属的匠造司工匠足有近两百人,建设新学院的速度自是飞快,几乎一天一个样。
不到一个月,新学院的大体建筑就已经全部完成,接着便是粉刷墙面,铺水泥地面,上门窗等一系列琐事了。
新建的学院李孑几乎做了全部的改动,还新增加了一处高达三层的书楼。
等到书院内的所有建筑全部晾干,桌椅板凳等用具也都都摆放完成,李孑定做的一批牌匾也全部做好,挑了个好天气挂到了建筑上面。
等到县学的教谕和先生们得到消息带着自家的学生回来,看到的就是一座超乎了他们想象的学院。
也多了一个年轻得过分的新院长。
不过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他们的新院长,竟然还是一位女子。
不过这女子身旁还有知州大人作陪,就
第一百一十九章 书院重建,我当院长
冀宁镇上的县学位于冀宁镇最北端,占了芒山支脉的一个小山脚。
因为是做学问之所,这一处可以说是整个镇上最为僻静之地了。
就连县学周围,也多是一些字画铺子,书局,茶楼一类的文雅之所。
战事的影响让县学中的学生数量一下子锐减到不到之前的三成,相应的,周围的店铺也好不到哪去。
眼看着这县学估计要起不来了,周围的店铺也在犹豫着要不要赶紧脱手,万一这县学真的解散了,这铺子可就真的砸自己手里了。
酉时一刻,县学大门开启,穿着县学制服的学子们开始鱼贯而出。
这些都是离家近些的,有些从周边乡下过来念书的,都是交上每年一两银子的住宿费,住在县学的宿舍里。
不过县学的宿舍可以称得上这个县学中最为破烂之所,住宿的学子们可谓苦不堪言。
但没办法,离家太远,在县学附近租赁房屋起码要用十两银子,有些家境富裕的还好,家境贫寒的又哪里租住得起。
为此,学子们不止一次向教谕和先生们询问过,这县学的屋舍什么时候可以翻修。
迟迟没有等到答复下也就慢慢不在期待了。
再加上县学中现如今走得只剩下不到三百个学生,看来屋舍的修缮更是遥遥无期。
不同往日,今天的周围商铺里无精打采的老板伙计们,却是看到了这群学生们的另一份面貌。
“哎,王老板,听说你们书局新进了一卷《策论新编》,快拿给我看看!”
有生意上门,王老板忙乐呵呵地上前招呼,“您这回可是来巧了,这本《策论新编》可是紧俏得很,我这马上就快卖完了。”
那学子正就近拿了本书随意翻了翻,闻言抬起头来,“哦,卖得这么好”
王老板不好意思地笑笑:“当初怕卖不出去,这卷书就进得少了些,谁知道今天一下就卖出去好几本,都是梁公子您的同窗呢”说到这里他就忍不住有些好奇,“梁公子,往日见你们都是一脸愁容,为何今日却都笑容满面呢”
还一点都不吝啬花钱的模样,要是他生意天天如此,也就不会整天想着把书局给赁出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