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田园帝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軒十一

    弱势从空中往下看,就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两股泾渭分明的人流,北进南出,只除了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的仓皇无措,眼神空洞迷茫。

    李孑带着胡不为站在镇上最高的一处建筑顶层,看着下面街道上慢慢移动的人流,忽然开口问道:“胡先生,你看这世上,随波逐流的,不止是浮萍,还有这处于战乱中的百姓。他们或许连中秦为什么会和北周开打都不知道,但在战败的那一刻,他们的家乡就没了。你说他们会不会怨恨自己的国家”

    “如果给他们一个向圣上倾诉的机会,你猜他们会不会问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让他们失去世世代代安居的家”

    胡不为沉默了片刻,摇摇头,“不会。”

    “先有国才有家,只要国还在,哪里都可为家。”

    李孑接着说道:“所以受苦的是他们,面对流离失所默默承受什么也不说的也是他们。他们或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心里都很清楚,向南走,家没了,国还在,家迟早还会有。不走,家没了,命没了,就是真的完蛋了。很简单,简单到都不需要多做思考的道理。”

    胡不为偏头看身侧少女的侧脸。

    是,少女,那个让他初见惊艳不已的少年,洗尽铅华后,依旧是他平生仅见的人间殊色。

    可偏偏是自小跟随父亲混迹市井之间的自己,愣是没有在当时看出对方的丝毫异样。

    就这么上了贼船。

    “小姐,我觉得您要是当个说书先生,我也得甘拜下风。”就凭着刚刚那一番话。

    自从知道自己要做的到底是什么事情,他沉默,他彻夜难眠,他反复衡量自己要是这么做,究竟对不对。

    但都没有被亲自带到这里,看见众生皆苦的这一幕,来的震撼。

    世人仓皇如蝼蚁,能活着没人想去死,哪怕活得无比艰难。

    这就是人生而为人,能活得无比坚韧的本性。

    “我去!”

    李孑回头朝他一笑,看他瞬间连呼吸都屏住的模样,拍拍他肩膀,“一路顺风。”

    话说摘了假胡子洗去脸上浅灰的胡先生,意外的年轻。

    也不知道商河在调查人的时候,是不是还特意比对了一番众人的颜值,这才把这位给提溜了出来。

    不过,她也很满意就是了。

    这一批里面回归的四字军将士,有将近三百名,带队的是何东。

    在距离冀宁镇北城门还有十多里地的时候,他们就偷偷脱离了流民的队伍,转道直接去了早已经没有客人入住挂上歇业牌子的四方客栈。

    等在客栈里修整一日后,李孑带着团子过去见了他们。

    将近三百人哪怕休息了一天,累月积攒下来的疲惫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消去的,猛地看过去,除了眼神分明亮锋利不同,倒真和外面的流民一模一样。

    在路上就被何东告知了李孑和团子身份的前四字军将士们齐齐聚在客栈后面的大院子里,在看到李孑和团子进来后,齐刷刷站起,就连其中缺了胳膊断了腿的老兵动作也丝毫不慢,让自己尽全力站得笔直。

    目光狂热表情肃然,“见过二小姐,见过小主子。”

    团子抓着李孑手指的手微微紧了紧,仰头看向李孑,接收到李孑给他的鼓励目光,他想起来时的叮嘱,尽量让自己小胸脯更挺了挺,抿唇看看对面的一众大汉,奶声奶气地开口:“诸位叔叔伯伯们一路上辛苦了!”

    属于孩童轻软的嗓音回响在大院里,回响在四字军每一位将士的耳边,这些打仗就算是精疲力竭,身受重伤,断胳膊断腿也流汗流血不流泪的铮铮铁军,无一不眼眶微红。

    有几个年纪小些的,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哽咽出声。

    愿以为此生再无望见到老国公的后人,他们这些人也终将躲躲藏藏苟延残喘度日,再无讨回公道为信国公府昭雪那天。

    现在还能见到予方大哥的小女儿,还有小外孙,苍天垂帘。

    行礼过后,众人坐下叙话。

    期间粉粉嫩嫩的团子被一众将士们抱在怀里几乎人手轮着抱了一遍,团子从最开始的兴奋,到最后面无表情。

    这些叔叔伯伯的怀抱虽然很宽敞,但真的好硬啊!

    他这个小表情顿时又引起了众人的一番大笑。

    被李孑叮嘱接下来几天要接着休息时,一个个又都站起来把胸膛拍得啪啪响,豪言现在就能提刀上马,把那些北周小崽子们杀得片甲不留。

    被李孑笑着阻止了。

    “诸位,你们的任务可不是这些。”

    李孑让人把胡不为叫出来,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当初在慕知州面前说的计划极尽详尽的说给了众人听。

    “所以,接下来这几天时间,你们一边要休息好,养足了精神,还要跟胡先生学习如何极尽夸大地在其余六座边城中,煽动漠北军不敌北周,即将弃城而逃的舆论,同时也要扮演好听到弃城传闻后的边城百姓拖家带口主动南迁漠北的表象,并尽量让最多的百姓看出你们的担惊受怕来,这样才能达到让边境六城百姓一拥跟着主动南迁的效果出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打仗他们在行,这耍嘴皮子,煽动百姓,他们没做过啊!

    李孑自己




第九十三章 李孑的忽悠大法
    慕易目光晦涩地看着堂下的少年。

    少年的脸上野心昭昭,眼神中不带半点掩饰。

    这是一场豪赌。

    但无论赌输赌赢,他都注定是输家。

    区别只在于,赌赢了,漠北百姓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最大限度的得以保存住一线生机。赌输了,他就是千古罪人。

    这难选吗

    难也不难。

    慕易想到自己来赴任时的初衷,想到自己在京城中因为不善迎合受到的排挤,想到那些占着官位却只顾着中饱私囊的朝廷蛀虫。

    还想到了当年座师对刚刚领受官职的自己说的那番话。

    大丈夫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既然选择了做为民请命的那个人,就要做到为民生计,忧民之忧,解民生疾苦,首先对得起自己治下的百姓,其次才是对得起自己。

    现在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日夜不缀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漠北的百姓活下来。

    哪怕此事过后,他不再是慕知州。

    “好,我应下了!”

    这个头点下来,慕易顿时感觉自己心神一松。

    李孑脸上笑容扩大些许,“大人好魄力。”

    慕易苦笑一声,“但愿我没有看错人。”古有背水一战,他们这也算是背山一战了。

    李孓朝他拱拱手,“一刻钟时间已到,在下告辞。大人若想要寻官某,只需往城郊十里外,四方客栈,官某静候大人佳音。”

    言罢,不带丝毫犹豫,转身便走。

    慕易一直在注视着堂下少年的一举一动,这会看着那道骄傲挺拔宛若一株青松的背影一步步走向堂外直至消失不见,这么一段距离步伐间不曾见任何犹疑,更是自信得不曾回头看一眼,心头涌出一抹激赞的同时,也不由升起了些许疑惑。

    这是哪家少年郎

    李孓走出府衙一段距离后就扯掉了脖子上粘着的假喉结,信步走出三条街外,上了靠近河边的一间茶楼。

    茶楼一角的大堂雅座中,莫惊澜正带着四个小的听堂上说书先生说书。

    看见李孓身影伸手招了招,等人坐下后又倒了杯凉茶递过去,低声问道:“可还顺利”

    李孓端起凉茶一饮而尽,闻言挑挑眉,“我亲自出马,怎么可能不顺利。不过,现如今那位慕大人虽然点头应下我这个计划,但他手底下还有不少的小官,恐怕没有他这么大的魄力。要是命令下达,那些人阳奉阴违,他也没办法。索性我也没指望他能在这件事上帮多大忙,此行主要目的也只是知会他一声。”她摊摊自己两只手,朝莫惊澜狡黠一笑,“两手准备,等第一批四字军将士一到,我派去边关七城的人就有了。到时候,那位慕大人只要乖乖依言接收迁来的七城百姓就行了。”

    莫惊澜目光停留在李孓脸上。

    这会一身男装的李孑无论是言语还是动作都看不出丝毫的女气,稍稍加粗的眉毛和微微加深的眼窝更是让她的眼神眉宇中多了一丝逼人的英气,脸颊用暗粉修饰的有些瘦削,本来柔和的脸部线条便多了一分冷硬一分锋锐,任谁看见此刻的她,都会以为是个过分俊秀好看的少年,压根看不出来有任何违和的地方。

    偏偏这人用她那双过分清亮的瞳仁,眼尾微挑略带几分风流肆意的看了他那一眼,却叫他心跳无意识地加快了许多。

    莫惊澜端茶轻抿一口,掩去了自己动作间的些许无措。

    茶楼里上座的人三三两两,放眼望去也大多都是停下喝口凉茶就匆匆离开的过路人,可叹说书先生一回板书说的跌宕起伏,买账的人却几乎没有,也就只有他们这一桌,从开始坐到了结尾。

    李孑给了团子一块碎



第九十二章 官离公子献策
    这日,李孑收到了林逸从军中寄来的信。

    此信几经辗转,看信上的落款日期,从寄出到收信,已然过了一个月之久。

    她撕开信封看第一遍,闲话家常。

    第二遍,读懂了里面的暗语。

    “战事颓,无增援,无力力挽狂澜,粮草短缺,不敌退让,流民南下,漠北将乱!”

    几个词语交织间,书写出令人触目惊心的真相。

    李孑放在信纸,抬头看了看漠北的天。

    碧蓝天穹永远高高在上,旷远豁达,让人忍不住生出寂寥豪迈之意。

    莫惊澜走到李孑身旁坐下,扫了眼桌上的信纸,不看天,只看向李孑的侧脸,“官官在想要如何力挽狂澜”

    李孑收回目光轻轻摇了摇头,“我在想要如何把握时机浑水摸鱼,中秦朝堂不作为,俨然已视漠北军为旗子,也不知到底是怎么想的。本就是自找死路之举,又与我何干”

    莫惊澜但笑不语,直笑得李孑面皮微微发红,才道:“可从你这些天的所作所为上,我能猜到,官官你想要谋取的,并非这个天下,而是这个世上的人心。”

    人心二字让李孓紧了紧心弦。

    天下难取,人心更难得。

    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要走的路究竟是不是正确的。

    只不过是想要顺应本心一场罢了。

    李孓转头看向莫惊澜,“我准备去找慕知州。”

    “让他加入你的阵营”

    “是,”李孑点点头,“他虽然有一个不省心的妻子和女儿,但从这么些天陆风和商河的调查来看,至少他算是一个好的文官。”

    “死了可惜。”

    且这书信比流民的脚程也就快了那么些许,信到了,流民也该快到了,混在流民中的人,也要到了。

    她是该尽快行动了。

    慕青鸾静静听着丫鬟探听来的消息。

    因为这次难得的胜仗,多的是人欢欣鼓舞,但依旧有一小部分,言谈间对前景并不乐观。

    这些人,要么是在衙门里有个小小的官职,能够探听到上官处传来的些许消息,要么走南闯北,总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小丫鬟绘声绘色恨不得把自己听到的都抖落出来,慕青鸾听到最后连茶水都忘了喝。

    她心头已经有了微微的凉意。

    怪不得这几天里父亲几乎天天待在府衙几乎没时间回来,如果真如那些人所说,形势已严峻到这个地步了吗

    父亲他,又是作何想法

    一旦漠北军战败,北周连下七城,爹爹作为知州,倒时会选择何去何从

    慕青鸾突然有点不敢想下去。

    正被自家女儿念叨着的慕知州此刻正拿着一份下属刚刚送来的信报出神。

    信报是三百里加急。

    北周已经夺得一座边城,漠北军退避。

    饶是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他也没有想到战败居然会来地这么快。

    第一座边城朔方城是边疆七城中防御能力最高的城廓,后面六座依次类推,防御力是逐渐下降的。

    接下来的六座城,又都是一片坦途,如何去抵抗北周骑兵,还能撑多久

    他一介文官,还能想到什么办法

    等到两天后,按照正常的消息速度,一旦中秦边城失守的消息传到百姓耳朵里,现在仅存的一半漠北百姓,这下还能剩多少

    握着信纸的手起了褶。

    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让百姓们留下,还是劝慰他们赶快去避难了。

    漠北眼看要失啊!

    “大人,刚有城门官来报,北城外出现流民一股,约莫五六十人。”

    慕易本就紧紧抿起的嘴角又往下压了压,“传令下去,先把人拦住问明详细信息,再把人放进来。”

    “那,大人,这些流民放进城后该如何安置”

    “先找座无人居住的宅子,暂且把人安顿好,粮食也备些吧。”

    “是!”

    等人退下,慕易忍不住弯了弯一贯挺直的腰背。

    现在流民只是一小股,等再到后面,流民只会越来越多。
1...4445464748...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