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田园帝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軒十一
稍站了片刻,金龙卫又提醒了一声,“殿下,您可以出去了。”
团子点点头,提着考篮转身离开。
走到棚子门口正准备把帘子撩开的时候,她手上顿了顿,把身上的衣服弄得凌乱了些,这才撩开帘子走了出去。
顺着人流进到第二扇门前,负责分发刻有考棚号码木牌的官兵把一块木牌递了过来。
团子伸手接过来,抬脚踏入贡院。
入目便是一排排空间狭小的砖瓦考棚,进去只能勉强转个身,估计就连睡觉,也得是把身子蜷缩起来。
每间考棚的左边墙上也都挂着木牌,和发到考生手里的木牌一致。
不过考棚的位置有好有坏,团子一路找过去,就听见不少运气不好被分到位置不好的考棚或是所在的考棚正好环境不好的考生连连唉声叹气。
“一二八,到了!”
团子停下脚步,脚尖一转,先把面前这间他接下来
第三百零七章 团子要科考,陛下要陪送
这边团子和周瀚文用过了午膳,回去后继续埋头于卷宗。
因着团子这几天时不时过来各衙门转转,里头办差的大臣们也从最开始的诚惶诚恐到慢慢习惯了,基本上便是拱手行上一礼,便继续做自己的工作,半点不受影响。
不过这一次,大理寺众官员发现,他们太子殿下在他们这里停留得有些久了啊。
知道太子在这大理寺停留了将近一天之久的陈源也有些坐不住了。
问清楚人在哪之后,忙颠颠过去了。
到得门外,他刚准备伸手敲门,紧接着便听到了门后传来的说话声。
手指在碰到门板上之前就是一顿。随即把手收了回去。
跟过来的随从见状,“大人”
陈源转头朝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别说话,听。”
屋里头。
团子已经看完了案件卷宗。
现在正在跟周瀚文说自己的想法。
初时听着,周瀚文还有些不以为意。
但等到团子说出自己也没能发现的细节,周瀚文表情已经开始认真起来。
到最后,他脸上的表情一会恍然,一会疑惑,一会又恍然,俨然已经听得有些入迷了。
团子把自己从案卷中看出来的疑点说出来,抬头把自己的思绪跟案件抽离,“我找到的疑点,就这么多了。”
周瀚文被团子看过来一眼,也跟着从案件中分出了一份心神,就听到了团子这么一句话。
嘴角不受控制地抽了抽。
这还叫‘就这么多’,那他之前找到的那么点疑点呢,毛毛雨吗
“殿下实在是太谦虚了,你找出的这些疑点对微臣来说已经很多了,还要多谢殿下为微臣解惑。”
团子看着周瀚文心服口服的模样心头也无甚骄傲。
他很清楚,若是姨姨在这,找出来的疑点肯定比他还要多得多。
就连学院里的那些师兄师弟,想来比他优秀的也不知凡几,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周瀚文看到的就是团子这么一副宠辱不惊的淡定表情,心里对这位太子殿下的观感不由更上升了一层。
陈源在听完团子的话知道他为何会在大理寺停留这么久后就静悄悄转身回去了。
不过回去的路上也在心里赞了团子一波。
殿下小小年纪就这般心思缜密聪颖过人,也是他们中秦之福啊。
团子离开大理寺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暗,周瀚文把他送到了大理寺大门口,还有些依依不舍。“殿下,”经过了这么一天的时间,周瀚文也算是对面前这位太子殿下多了些更深的了解,言辞间也不再像刚开始时那般小心翼翼了,“你以后可得常来大理寺,微臣恭候您大驾。”
团子听着他这句话摸摸鼻子,“我尽量吧。”
一路走到宫门口,团子定住脚步,似有所感地抬头。
对上成佑帝低头看过来的幽怨目光。
幽怨
团子忍不住晃晃脑袋。
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两人吃过晚膳。
成佑帝面上终于多云转晴。
“跟父皇说说,皇儿今日在大理寺忙些什么,中午连午膳都没时间回来用了。”
最后一句话听起来着实有些幽怨,团子忍不住再次抬头看向对面坐着的成佑帝。
看来不是他的错觉啊。
“理了一件案宗。”团子言简意赅地回了话,紧接着话锋一转,“秋闱是不是明天开考”
成佑帝一愣,点点头,“皇儿对秋闱也感兴趣,要不父皇到时候带你进去转转”
“不用,”团子摇摇头,“不过,我想要一个考试的名额。”
成佑帝沉默了下,开口就是语重心长:“团子啊,这秋闱,可是万万不能作弊的。你这名额,是给谁求得”
“给我自己。”
成佑帝:“”
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没听清。
在成佑帝的眼神下,团子坐正了身形,再一次重复道:“我想参加这次的秋闱。”
“可皇儿你已经是太子身份,何必去参加这次的科考。这一考就是九日,实在太累了些。”
成佑帝只想劝团子赶紧打消这个念头。
“这是姨姨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团子声音平静,“我会隐瞒身份。”
成佑帝对上团子的目光,过了一会终于先败下阵来,“好,父皇来安排。”
团子心满意足地走了。
成佑帝开始忙活起来。
验明举人身份的凭证要临时造一份,进贡院要穿的衣服也得背上几套,这天热,没办法洗漱总要换换衣服,还有易于存放的吃食,上好的且没有皇家印记的笔墨纸砚。
备着备着,成佑帝发现自己居然有种身在寻常百姓家,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家中孩子科考所用的东西,满怀期待地把人送去赶考的感觉。
他到最后甚至还想着,自己要不要也像那些赶考举子的家人一般,亲自把团子送到贡院门口。
想到这,成佑帝又吩咐宁寿给自己也备了一身常服。
等到明日团子若是点头愿意让他送,这常服也就能用上了。
对成佑帝来说满怀期待的一晚很快过去。
转眼便是天色大亮。
 
第三百零六章 东宫属官,珍嫔了悟
团子最后走到大殿里在一众大臣中看起来最年轻的一位官员面前。
“顾大人。”
顾延之忙端着杯子站起身,掩去眼底的复杂,至于震惊,早已经在举行册封大典的时候惊过了。
“太子殿下。”
团子朝他举了举手上端着的茶杯,“陛下说我如今可自行挑选东宫属官,不知顾大人可愿来我这东宫”
顾延之听进耳里,手指微颤了下。
随即就感觉到了四面八方看过来的羡慕目光。
想一想便能明白。
当今圣上现如今只有太子这一个孩子,就算今后可能还会有子嗣,但也比当今太子少了十多岁。
所以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中秦下一任皇帝的位子也眼见着稳稳当当。
若是现在就被选进东宫属,成为当今太子的左膀右臂。那么等到太子继位,东宫属中的一众官员也绝对会是新皇最信任的臣子。
而作为第一个被太子青睐邀请到的顾延之,就算是中秦丞相之位,想来也不是不可能坐得。
这般运气,又怎么可能不让其他人一阵羡慕嫉妒恨。
只恨他们长得不够年轻,也及不上那位顾大人俊美。
顾延之在短暂的愣怔过后,放下手中的酒杯,一撩衣袍跪下,“微臣自是愿意,多谢太子殿下厚爱。”
团子伸手把他扶起来,声音里带着笑意道:“那今后我这东宫,就有劳顾师兄多多看顾着些了。”
顾延之抬头,对上团子脸上的笑容,不知怎么,突然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太子册封大典除了正宫皇后,后宫中的嫔妃们皆没有资格参加。
但前朝以及大典之上的消息,传入后宫的速度并不慢。
前面大殿上文武百官们还在吃着太子册封的宴席,后宫里头也正值饭点,且因着今天这个对成佑帝来说堪比普天同庆的日子,后宫的午膳也跟着丰盛了不少。但对于后宫众嫔妃来说,这顿饭却一点都不平静。
“你说什么太子是已故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当年那个小太子”
珍嫔听着地上跪着的小太监传达过来的话,失手掉了筷子。
“回娘娘,陛下在册封圣旨上已经言明,太子殿下他的确是已故皇后娘娘的儿子。”
珍嫔任由脑子里一阵轰隆作响,呆呆看着面前桌上的饭菜良久,突然自嘲地哈哈大笑了两声,“原来”
萍儿小跑过来,担忧地喊了一声娘娘。
珍嫔伸手直接拿衣袖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本宫,不,我没事。”
枉她还异想天开想着把太子记在自己名下,她跟已故的皇后娘娘又如何能比呢。
陛下对皇后越是愧疚,对太子就会越加疼爱。
而她们这些人之前的所作所为,在陛下眼里,已然是冒犯了已故的皇后娘娘。
如此一想,她和其他几位嫔妃为何会突然被降位分,也就一目了然了。
“静妃!”
珍嫔突然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太子就是当年的小太子我们过去东宫,她居然拦也不拦,感情早就打算借着陛下的手,来对付我了。可恶!”
萍儿张了张嘴,想说当初静妃娘娘是有说过让后宫众人不得惊扰了东宫的,但看着她家主子难看到不行的脸色,到底没敢把这道提醒说出口。
永福宫。
安嬷嬷给前来回话的小太监赏了几颗银镙子把人打发走,回来就看到静妃一脸平静地喝着杯中茶。
“娘娘”
静妃放下茶杯,抬眸看了安嬷嬷一眼,“嬷嬷,咱们猜测的果然没错。”
安嬷嬷轻点了点头,“谁能想得到,当年的小太子还活在人世,又恰好被陛下给带回宫了呢!”
静妃闻言有些怅然,随后又轻叹了一口气,“事既已成,多想也无益。之前本宫还想着,若是这后宫之中迟迟未有后妃怀上龙种,今后的中秦太子之位,恐怕要从宗室中挑选。现如今,太子回归,对咱们这后宫来说也算不得一件坏事。且本宫与那太子殿下也有一面之缘,那孩子应当是个温厚的,如此,本宫也能安心。”
她年纪也不小了,现如今所求,也不过是安安稳稳地在这宫廷中度过余生。
这半生浮浮沉沉,勾心斗角,现如今太子之位既已安稳,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至于其他人是否甘心,且看那几个被降了位分今后恐难再获盛宠的妃子,也该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做了。
册封大典之后,团子便可以明正眼顺不受阻拦的去往皇城中的各大衙门。
今天去户部,明天去兵部,后天又转道去了大理寺。
开始时这些衙门里的大臣们还以为他们这位太子殿下只是来长长见识的,直到在大理寺的时候,有位官员无意向团子询问了一件疑点重重的在办案件。
问完他就后悔了。
太子殿下再如何身份尊贵,那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又能知道些什么。
想到这他又连忙补救:“殿下,微臣只是”
团子挥手制止了他准备说的话,往椅子上一坐,神色间甚至还多了几分期待,“有没有卷宗,让我来看看。”
卷宗自然是有的,只不过那里头的内容连他这个大人看了都
第三百零五章 太子册封大典
“娘娘快快接旨吧,”宁寿声音顿了顿,“奴才还要去别的宫里宣旨呢。”
珍嫔听得一愣,“为何”
宁寿不着痕迹地打断,“陛下的心思,奴才可不敢妄加揣测,还请娘娘不要为难奴才。”说着又把手上的圣旨往前递了递,“娘娘”
珍嫔死死盯着面前的圣旨,只恨不得把它盯得从面前消失,“臣妾,遵旨。”
一个半上午,宁寿宣了八道圣旨,昨天去了东宫的,一个没落下。
且他又是依照成佑帝的吩咐浩浩荡荡带着人去的各个宫里,是以手上的旨意还没宣完,宫里差不多就已经传遍了。
一时间后宫里说一声风声鹤唳也不为过。
同样有些小心思只不过昨日未能过去的几位妃嫔忍不住拍拍胸口暗道一声庆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