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娇妻引入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飞来一猪
“我去就行。”程天源走了进来,笑道:“我都已经好了,阿衡你陪叔叔去洗脸,我下去买一些早点进来。”
“好。”薛之澜点点头,撵儿子先出去,自己则躺上床,伸张四肢躺好。
薛爸爸心疼低声:“你今天得回去睡一觉。阿衡那边有你们的房间,一会儿他吃饱后,让他送你回去休息。”
“再说吧。”薛之澜道:“我要等你的主治医生过来,跟他好好聊一聊。昨晚只有值班医生在,我只看了病人档案。”
“忙完就去歇息。”薛爸爸低声:“今天海棠和凌凌会来帮忙,三哥应该也要过来。”
话语刚下,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者提着一个小网兜,慢步走了进来。
“哟!说曹操曹操就到!”薛之澜开心笑了,连忙上前握手:“三哥,我们正在聊你呢!”
三伯呵呵笑了,将小网兜搁下。
“你昨晚几点到的阿衡送我回去后,就去机场接你。我现在起得早,吃了早饭,买了点儿苹果,慢慢散步过来的。”
薛之澜解释:“我十一点到这边,昨晚飞机有些延误,来这边还得一个小时,所以就比较晚到。”
三伯打量他,转而跟他说。
“你坐下,我给你把把脉。”
薛之澜只好坐下,笑道:“我已经到了该修理零件的时候,现在是哪里不行补哪里。”
三伯眯眼微笑,安静搭了片刻后,病床上的薛爸爸忍不住追问:“三哥,之澜怎么了”
“没大事,但小事不少。”三伯叹气道:“长期熬夜,肝有些不行。另外,五脏六腑都没什么有劲儿,确实是到了该修补的年纪了。”
薛之澜苦笑:“我们这个行业,哪有不熬夜的可能。三天一次夜班,不能不值,不然病人夜晚出了什么事,那可怎么办。”
“歇一歇。”三伯道:“一会儿我帮你抓几包药,好好治一治你的这个肝。不能等到零件坏了,再来想办法补救,万一没得替换,那不就糟了。零件平时都得好好保养。”
薛爸爸揶揄:“我怎么听着听着,像是在讨论机器。”
三伯和薛之澜都笑了。
“人的器官跟机器零件差不多,我们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小器官组成,平常要正常生活,都靠这些小零件来运作。如果零件不保养好,就会出事,身体基本体能运作不了,那就是大病来袭。”
“是啊!都是同一个理!”
薛爸爸忍不住笑道:“三哥真是忙!来了一个凌凌,你要帮她开安胎药,来了一个之澜,你要帮他治肝。加上一个我,足足是三个病人啊!”
“哪有那么多!这些都是平安病,小事而已。”三伯挥挥手,往他凑过来,一边查看他的脸色,一
第553章 家庭更重要
第553章家庭更重要
程天源微笑解释:“我出去之前喝了一大杯水,肚子还饱着呢。”
接着,他喂薛爸爸喝了小半碗的米汤。
薛爸爸摇头:“够了。肚子有了米汤,貌似舒服一些了。果然那句老话是对的,人是铁饭是钢。”
薛之澜温声解释:“你的手术刚完成,这两天可以吃米汤或稀饭,清淡点儿就行。暂时不要太饱,多餐多吃。”
“好。”薛爸爸点头。
程天源将剩下的米汤和自己的稀饭都吃了,转身将铝餐盒都洗了,然后匆匆下楼去归还。
薛之澜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低声:“梧哥,阿源这孩子很沉稳,待人也贴心。”
“对。”薛爸爸实话实说:“比凌凌贴心多了。那丫头虽然是个女娃娃,可心大得很,不管是照顾老人还是孩子,都没阿源贴心。”
“挺好的,互补。”薛之澜道:“他这么孝敬你,体贴你,未来就不必担心了。凌凌那孩子有志气,喜欢做大生意,幸好有一个能帮忙家里的爱人。这夫妻互补比志趣相同更重要。”
“是吗”一旁的薛衡将最后一口豆浆喝完,舔了舔嘴角:“不是说相同更好吗这样才有共同话题啊!”
薛之澜脸色微沉,反问:“你看我跟你妈吧,我们就是志向相同,兴趣也相同,就连工作也一样,你看我们忙得连跟你们见面的时间都没有,家里几天没一个人回去——这像一个家庭该有的样子吗不能这样啊!”
薛衡似懂非懂点头。
薛之澜叹气解释:“你们还很小的时候,你妈没办法照顾你们,因为她要上班,我要出国去学习,也无法帮忙照顾,所以只能将你们送给外婆带,送来帝都找亲戚带。后来你们稍微大一些,就送去托儿所之类的。一个家庭是需要有人赚钱,也需要有人帮忙经营家庭。不然老人和孩子谁照顾”
“我以后要找一个……工作别太忙的。”薛衡道。
“尽量别一样的。”薛之澜低声:“不然你以后肯定会后悔。没必要志向相同,她干一样,你也做一行,这样抗风险能力更强,也能有更多的话题。”
“哦。”薛衡认真记下了。
薛爸爸轻笑:“你伯母她一直都在帮我照顾家庭,直到后来凌凌大了,我开始办工厂了,她才来帮我的忙。幸好有她在家照顾家庭,凌凌才会长得那么好。小时候那丫头很难带,都是她一人在照顾我三餐和孩子。”
“工作固然重要,家庭更重要。”薛之澜教育儿子道:“你想想,你在外头工作,一天最多也就十来个小时。可你要在家里吃三餐,还要在家里睡觉。你小时候和年迈的时候,也都离不开家庭。这个比例一算,你就知道一个家要经营起来多不容易。”
“嗯。”薛衡点点头。
薛爸爸忍不住嘲笑他们父子,“好了好了。说了这么多,不一定都能符合情况。如果都能用条件来衡量,孩子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夫妻关系,最要紧还是要相爱和睦。”
薛衡笑了,道:“我还是喜欢伯父这个前提条件。”
这时,医生和护士们都过来查房了。
薛之澜连忙上前,跟主治医生攀谈起来。
主治医师听了薛之澜的名号后,连忙毕恭毕敬请他赐教。
两人就这薛爸爸的情况,足足谈了半个小时,甚至再度拆了纱布,又上一次药。
程天源听不懂,能帮就帮,不用帮则站在角落里等着。
一会儿后,三伯回来了。
“来,这是阿梧的伤药,喂他喝下。”
程天源连忙道谢接过。
主治医师也认得三伯,喊道:“薛老,您今天也来了啊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令弟的。”
三伯微笑道:“班门弄斧罢了,我就是弄一碗药让他喝,别发炎什么的,让他不会太难受。”
主治医师笑了,道:“您的一副药千金难买,可惜不能请到您这个老神医。”
“只是一个糟老头。”三伯呵呵笑了。
程天源喂了薛爸爸喝下药。
医生查完房以后,也离开了。
三伯解释:“那边之澜的药还在熬,我得去端过来。”
薛之澜道:“三哥,我陪你一块去。”
“不了。”三伯解释:“我是在我学生的宿舍熬的,他昨晚值班,现在正在睡觉。你过去了,反而不方便,还是我静悄悄进去就行了。”
“那辛苦您了。”薛之澜道。
三伯挥挥手,转身又忙去了。
八点多的时候,薛凌和薛妈妈来了,郑兜的水果。
“薛老哥,你醒了昨晚我来过一趟,可惜没将你吵醒。”
薛爸爸笑了笑,道:“我喝了药,再大的大嗓门也吵不醒。”
“昨晚找你下棋,才知道你出了事。”郑三远叹气低声:“好好养伤,等你能坐起来了,我天天来找你下棋。”
“行,到时再大杀四方。”薛爸爸点头。
薛凌和妈妈则忙着跟薛之澜寒暄。
程天源搀扶薛凌坐下,又搬了板凳给岳母。
“之澜叔,我们这边人手足,你昨晚赶飞机过来,一个大晚上也没怎么睡,不如先让阿衡送你回去睡一觉,别太累了。”
薛之澜微微一笑,道:“我熬夜习惯了,倒也不觉得多累。”
“不行。”薛爸爸低声:“三哥说了,你的肝都快熬坏了。去吧,反正这儿也没什么事,你休息完再回来。另外,阿衡你也得去厂子看看。这两天你不在,那边还在赶单子,可别出了什么事。”
“是,伯父。”薛衡站了起来,道:“爸,你这两个大行李袋是什么你收拾一下,给伯父用的药先搁在这边,其他我帮你提回去。”
薛之澜埋下头,一边看说明,一边取出药。
“我匆匆带了十几种药来,有些是口服的,有些是外敷的。刚才已经跟医生商量过了,一些重复的我都收走,其他就留下。”
一番收拾后,行李袋小了些许。
这时,三伯端了另一碗黑乎乎的药来了。
薛之澜等药不会太烫,慢慢一口口喝下,然后跟薛衡离开了。
程天源给三伯扇风,温声:“三伯,您先歇一会儿吧。”
第554章 正常范畴内
第554章正常范畴内
天气热,老人家跑来跑去煎药,累得满头大汗。
程天源心疼老人家,不料他却丝毫不在意。
“没事,夏天是出汗的好时候。人不能一直没流汗,不然带不走身体里的一些渣滓。我平常在家里坐着,都没怎么运动流汗,那样可不行。”
程天源受教点点头。
薛凌削了苹果,递给老人家一半。
“三伯,吃点儿水果。”
薛三伯却还闲不下来,捏过苹果道:“凌凌,你昨晚回去有没有感觉任何异常”
“没有。”薛凌解释:“回去洗了澡,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薛三伯对她招了招手,道:“过来,我给你搭一搭脉。”
薛凌乖巧凑了上前。
很快地,三伯号了脉,低声:“身体没其他异常,只是你不能太奔波了。一会儿我带你去找这边的妇产科医生,她曾跟在我后面学了好几年的药理,算是我的半个学生。后来这边缺妇产医生,她就去接受培训,很快就上岗工作了。干了二十多年,已经是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之一。”
“好。”薛凌连忙道:“那就麻烦三伯了。”
三伯罢罢手,道:“举手之劳而已,谢什么。刚才我回念想了想,觉得还是她帮你检查一遍,然后看看需不需要开药吃。她是专业妇产科的,还是听她的。”
“好。”薛凌再度点头。
程天源见老人家不吃苹果,便转身倒来一杯水。
“三伯,喝点儿水吧。”
薛三伯将苹果搁下,接过慢慢喝起来。
薛妈妈去了护士站回来,笑呵呵跟他打了招呼。
“这一阵子估计都得麻烦您。幸好有你在,大家的心总算稳下来。”
薛三伯哈哈笑了,道:“弟妹,都是自家人,说什么客气话。我都已经是个糟老头儿了,能被大伙儿需要,让大家觉得我还有点儿用,那再好不过!平素我在家里,也就看看书,给找上门的一些老朋友号脉抓药,都没什么事干,偶尔还闷得慌。”
他将水喝完,将杯子递还给程天源,随后带着薛凌离开了。
程天源问:“三伯,我需要去帮忙吗”
“不必。”老人家温声:“你留下照顾你岳丈,凌凌这边还不需要帮忙。”
程天源目送他们离开,转身见岳丈又睡着了,便坐在一旁给他扇风。
薛妈妈低声:“阿源,昨晚没睡吧你去床上睡着,我来给他扇就行。”
“不用。”程天源解释:“昨晚我靠在沙发上睡了一夜,是之澜叔守着爸到天亮的。妈,我不累,您放心。”
薛妈妈苦笑几声,解释:“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比不得以前了。连续熬了两个晚上,昨天一直头晕脑胀,昨天傍晚睡下去后,就一直没能醒来。昨夜前半夜睡得很沉,谁知到了下半夜,心里担心这边,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不必担心,这边人手很足。”程天源安慰道。
薛妈妈张望来去,问:“对了,老郑呢”
程天源答:“刚才他说要去打电话,打算咨询买车的事。”
薛妈妈笑了,低声:“前几年我们还在聊说绿皮火车是最好最快最新的交通工具。可自从坐了飞机后,就觉得火车太慢了。自打家里有了小轿车,我们坐习惯了,现在没了车,总感觉进出很不方便。真是有了无,无奈何!”
程天源咧嘴一笑,解释:“妈,我们也一样。凌凌没嫁我以前,我们农村地区最好的就是三转——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我最渴望的是能有一辆自行车。后来凌凌嫁给我,我们在荣城租了楼,她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我当时那个高兴——对了,那车是跟阿虎买的。我们是那个时候认识的他。”
“哈哈!”薛妈妈忍不住笑了,“估计现在买车,都没那时候来得高兴。”
“是。”程天源道:“荣城的很多街道还没路灯,当时我让她上车,立刻载着她在附近兜起来。那自行车是我们当时最昂贵的财物。”
薛妈妈赞赏道:“短短几年而已,就能有汽车开,算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好些人都还在努力买那种合资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听说一辆也要一两万,不便宜啊!”
“什么一两万”郑三远匆匆走了进来,笑呵呵道:“新车说是加了税,要九万八千多。只是牌子做起来麻烦,我朋友给咱们搞了一个临时的先挂上将就着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