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臣也附议!”
“定辽公武功赫赫,定能一举彻底平息西南顽苛,开创王朝盛世!”
……
见朝上大部分官员都附和方浩的意见,垂帘听政的周芸不由无语,这朝廷到底是方浩的还是朱家的。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平息西南仅仅需要一名大将就可以了,无须定辽公亲自领军。”见朝堂上大部分推荐方浩领军,孙承宗暗道不好。
“孙学士此言差矣,论天下武功,有谁可以为之媲美,定辽公此去,必将开创新的盛世。”
“是啊,如今除了定辽公谁能够靠三万人就能打败建奴?”
“孙学士是糊涂之言啊!”
……
满朝尽蝇营狗苟之辈,孙承宗心中产生了浓烈的悲哀,大家不知道如果让定辽公功高盖主,所产生的后果吗?
当下,方浩派别的官员一个个轮流出来反对孙承宗,真正忠于皇室的大臣已经不多了。
无人能够阻止方浩更加强大的崛起,一些正直的老臣心中有点担心。
唇枪舌战,各派别一场浩大的口水战,孙承宗为首的忠臣悲愤异常,彻底败北。
“太后,臣自觉年岁已大,请告老还乡。”听着朝臣的话语,孙承宗内心悲愤,觉得明王朝大势已去,想要辞去朝廷官位。
“孙爱卿,朝廷还需要你的建言,皇上还很幼小,还需要你们老臣的看护,你岂能就此离去?”周芸在垂帘背后道。
“启太后,朝廷有定辽公在,岂能出问题,所以告老还乡是老臣深思熟虑的结果。”孙承宗回道。
“好吧,既然孙爱卿决心已定,哀家就同意你的请求。”周芸见孙承宗如此固执,同意了他的要求。
“臣,谢旨隆恩!”孙承宗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离开了朝廷大厅。
见此情景,方浩一边的人幸灾乐祸,而忠于皇上的老臣暗自叹息,又一个忠臣走了。
宏光元年五月,定辽公方浩率领二十万大军进军西南,这次进军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朝廷的态度十分坚决。
“方浩,我总是觉得我们做的事太过了,我们这样逼迫孤儿寡母真的好吗?”离开前一夜,周芸在躺在慈宁宫床上问道。
“好与不好需要时间来证明,你要相信我们做的都是对的,以我们现代社会的历史经验,一定会比别人做得好,你不要太愧疚了,这件事过后,我们只需要对她们好点就行了。”方浩摸了摸怀中周芸的秀发,说道。
“我听你的!”
是的,后宫之中,这队男女夜宿宫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
第二天,方浩率领庞大的军队从京城出发,目标就是西南地区。
对于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认为是明朝军队无法对抗后金和流寇,导致最后败亡,其实以明朝当时的国力,这两方还是可以应对的。
当时明朝不只有这两方敌对势力,还有第三条战线,这条战线牵制和分散了明朝军队的主力军,这一方是持续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西南土司叛乱。
这条战线对明朝最后的灭亡命运和之后西南各族的影响可谓巨大且深远,明朝对于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的少数民族一直是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即世袭土官的制度,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当地长官,负责管辖当地。
有些土司就觉得天高皇帝远,在当地横征暴敛,作威作福,还对抗明朝廷。
明朝时西南地区经常发生或大或小的叛乱,其中最有名的是万历年间爆发的杨应龙叛乱,这一次的叛乱仅仅是一次小叛乱。
来到了西南,方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荡平西南地区,接着开始对中南半岛开始进攻。
其中现代化武器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时空,机枪打炮一举破城灭国,不服者杀无赦!
安南地区本来就是明王朝领土,朱元璋时期曾经统治过几十年,方浩自然不会客气,对安南叛逆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源源不断的军队进入安南。
利用主神空间的作弊,明朝大军并不需要庞大的后勤运输部队,短短半年时间,不断进攻不服王化的小国。
缅甸,孟养,东吁,阿育他耶,缅甸,安南,澜沧,兰纳,素可泰,高锦,勃固,马六甲,一一被攻破,王族押解入京,整个东南亚地区彻底被征服。
“为什么古人不愿意征服东南亚地区呢?这里的土地比国内很多地方肥沃多了。”方浩站立在红河边上,看着沃野千里的土地想到。
虽然东南亚整体上被征服,但是想要稳定下来,还需要下大力气打击反抗者,为此方浩再次派遣了几十万大军镇压这个地区,整个明王朝一共四十万军队驻扎在这里。
……………………
自崇祯皇帝死亡已有一年多,一个月前,在定辽公大将军方浩的率领之下,大明朝平息了南方的叛乱,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天下百姓一片翻腾,到处是欢庆的海洋。
今日就是定辽公凯旋而归的日子,新帝出城三十里迎接,几十万百姓自发来迎接这位传奇的定辽公,定辽公自从出征未尝一败,百战百胜的传说已经传遍天下。
普天之下谁不知道定辽公的名言,定辽公的威名比地球的岳武穆还高,当得起战神之名,尤其是手下的神枪队更是如同天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然而平静的国都里面,却有一股阴谋萦绕着,方浩的手下早就准备了万民血书,请求方浩即位,而且伪造了禅位诏书。
“定辽公劳苦功高,真是大舜之福。”看到张挺的到来,一名七岁的小皇帝装模作样地说道,然而旁边的众臣的心中却是忧心忡忡,功高盖主,国家不详啊,可惜小皇帝什么都不懂。
果然,在第二天的早朝,小皇帝并没有来,而由一名太监念完禅位诏书。
然而奇怪的是有些大臣没有上朝,不知道去了哪里。
“皇帝臣浩
,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舜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挺。
夫树君司民,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黎,垂训无穷。
敬简元日,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酬万国之嘉望。克隆天保,永祚于有宋。惟明灵是飨。”
读完诏书,方浩不从,接着众臣声俱泪下赞扬着他的劳苦功高,方浩还是不从,便有一位白胡子老臣要撞柱而死,方浩连忙劝说,最后众臣强拉硬拽将方浩拉到了龙椅上面。
方浩看到这个情景心中感慨,自己终于成为皇帝,这次回来,他暗中让手下的将军逼迫前皇帝退位,奉他为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时间满场文武悉数拜倒,因为不服的早已经被押入大牢。
接下来便是一番繁琐的流程,至此新的帝国诞生,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凉,改朝换代的背后,那是天怒人怨的无耻勾当。
皇帝,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醉生梦死。
这时一名朝臣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臣请陛下选秀。”
方浩看着这个前朝官员,心中极度开心,难怪那些皇帝都喜欢佞臣,这个朝臣,真是甚慰吾心啊!心中有点飘飘然了。
“臣等附议!”众臣连忙拜倒。
方浩心中高兴,但是脸色如常,不曾表露半分,道:“好吧,既然众卿都这么说了,那就准备准备吧,何方有,传朕旨意,由各级筛选上来的佳丽参加殿选。”
“吾皇英明!”
第101章 大明艳后
接下来便是一番繁琐的流程,至此新的帝国诞生,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改朝换代的背后,那是天怒人怨的无耻勾当。
皇帝,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醉生梦死。
这时一名朝臣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臣请陛下选秀。”
方浩看着这个前朝官员,心中极度开心,难怪那些皇帝都喜欢佞臣,这个朝臣,真是甚慰吾心啊!心中有点飘飘然了。
“臣等附议!”众臣连忙拜倒。
方浩心中高兴,但是脸色如常,不曾表露半分,道:“好吧,既然众卿都这么说了,那就准备准备吧,何放,传朕旨意,由各级筛选上来的佳丽参加殿选。”
“吾皇英明!”
虽然是篡位,登基事件也不能草草了事,众人便开始认真准备了起来,朝廷等人也是人心各异。
“皇上,太皇太后服毒自尽了。”当方浩正处理继位的事情,周芸就带给了方浩一个消息,让他措手不及。
“怎么会这样,快带我去看看。”方浩不由有些惊讶。
“我们篡夺明王朝基业,可能她无法经受这个打击吧。”周芸精神低落地说道。
…………
坤卿宫,太皇太后居住之所。
方浩来到她的身边之时,太皇太后已经被扶到凤床,还有几个美貌的宫女在旁边小声哭泣。
她的面容已经发黑,明显中了剧毒,看着屋子里面的血迹还有死前挣扎的痕迹,明显死前很痛苦。
新皇继位,太皇太后就自尽死去,这简直是对自己无耻篡位最大的控诉,也算是她对自己篡位反抗的一种方式吧,方浩的内心非常复杂。
“皇家斗争果然是尸山血海,非常残酷。”方浩心中暗道,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人殉国呢?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们先出去吧!”方浩对着旁边哭泣的几个宫女和太监说道。
“是!皇上。”宫女和太监不敢怠慢,连忙退下。
待众人都退下后,方浩抓住太皇太后张焉的手,她的手还是温热的,并没有死亡多久,方浩不由松了一口气。
一道白光从虚空降下,张焉发黑的脸色慢慢好转,最终完全修复,根除了她身上的毒素。
“是你!你救了我?”张焉缓缓睁开眼睛,入眼就看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人。
虽说名号是太皇太后,但是太皇太后只不过三十来岁,不得不说人非常漂亮,而且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此刻,张焉在努力思索着什么,她不明白,自己明明吃了一种无药可解的毒药,为什么现在一点事都没有,而且并没有中毒的迹象。
从屋子里面呕吐的黑色血迹可以看出,自己确实中毒了,但是为什么现在没事了呢?
“对,是我,是我救了你,你为什么要自杀。”方浩问道。
“方浩,你果然狼子野心,先帝对你有知遇之恩,但是你却谋朝篡位,窃取朱家江山,我无法阻止你,除了一死以证清白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张焉眼睛一红,含泪问道。
“我这是被手下逼的,我本无此意。”方浩摸了摸鼻子,颇为不好意思。
“哈哈,可笑,你以为我是傻子,如果你有没谋朝篡位的想法,他们会这么做?你忘了出征之前对我的保证了吗?”张焉怒极质问道。
“我没有忘记,但是这些事情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而且,天下皇权有能者据之,要不是这些皇族无用,并不适合当皇帝,也轮不到我来篡位,我不想做被杀的岳飞,最后我还是我希望你能够支持我。”方浩看着她美丽的眼睛说道。
“谋朝篡位大逆不道,我不会支持你的,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张焉说完闭上了眼睛。
“好吧,先帝遗孀我会好好对待,不会让他们受委屈,我先离开了,好好休息。”这女人挺倔强的。
方浩本想告诉她真相,但是忍住了,自己和她无亲无故,都不怎么了解,便熄了这个心思,未来的几年,这个社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她自然会明白的。
“好好照顾她。”走出宫殿之前,方浩对几个宫女说道。
太皇太后张焉看着方浩的背影,内心非常复杂,她承认方浩是一个不输于岳武穆的英雄,本来对他非常有好感,可是却发生了谋朝篡位这样的事情,她实在无法接受。
还有一点,他是如何治疗好自己中的剧毒呢?这个人似乎并不简单。
…………
方浩出了太皇太后宫殿,漫步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后面跟着亦步亦趋的一名小太监。
作为皇帝,皇宫中一套皇帝的规矩,皇帝之称,始于秦代,秦始皇统一宇内,踌躇满志,为了表示权威,有别于以前诸朝帝王的称号,便把帝王改称为“皇帝”。
皇帝自称为“朕”,此外还有“孤”、“寡人”、“官家”的称谓,其他人休想染指。除此之外,还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称呼,如:下达命令为“诏”;用章为“玺”;生病不叫生病叫“不豫”;干错了事叫“浮云蔽日”;外出叫“幸”;就是当了俘虏,也得叫“北狩”;死了绝对不能说死,叫“驾崩”,这些被特殊化了的“独家规定”,显示出的是皇家的特权和专权。
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是有规定的。比如穿衣戴帽,皇帝礼服的具体规定:“龙袍,色用明黄,领袖具石青,片金缘,锈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襟左右开。锦、袷纱、裘各惟其时”。
对于规定中的内容是不能有丝毫含糊的,皇帝生前如此讲究,死后的讲究就更加纷繁复杂了。
皇帝死后要加“谥号”,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普遍推行,除此之外还要入太庙立室祭奉,所以从西汉开始又有了立“庙号”之说,一般开国的皇帝叫太祖、高祖、世祖,其次叫太宗、世宗等。
古代大体上在唐以前称谥号,唐以后多称庙号,这是因为唐以后的谥号又加了尊号,而且尊号的用词越来越多,称呼起来实在麻烦,为了方便起见,主要称呼皇帝的庙号,一般都是三个字,比如“唐太宗”、“明太祖”。
从唐代以来,在称呼“谥号”的同时,又增加了“尊号”,这是臣下给皇帝的阿谀逢迎之词,不仅在死后,而且在生前都可以奉承,甚至可以不止一次的奉承,于是,尊号就可以累加起来。以清朝垂帘听政的那拉氏为例,最初同治皇帝就给她“慈禧”二字,到了她死的时候,就增值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