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深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枝雪
“我的小美人儿,你还有哪儿不满意的”
红翠杏眼盈盈,含情脉脉地望着他。
“我现在还是丫鬟呢!”
“这没名没分的,奴婢可不敢伺候爷,请爷原谅奴婢吧!”
她可怜兮兮地望着他,直看得吕兆梁火急火燎。
正是摇摆不定的时候,红翠又补了一句。
“奴婢只有这一个要求,还请爷成全!”
吕兆梁浑身燥热,可也只得咬着牙答应。
“好!”
“爷我也不是不同情理之人,只要你忠心与我,爷一定会好好疼你的!”
说完他上前将她一把揽在怀中,狠狠地在她腰间拧了一把过过瘾。
红翠吃痛,眼泪汪汪地看着他。
“爷!您太坏了!”
……
有了身边人出主意。
接下来的两个月,吕兆梁可谓是改头换面。
也不提娶亲的事了,每天往来书房读书写字,进步之快连家里的私塾先生都赞不绝口。
对长辈也更加孝敬了,每日晨昏定省从不缺漏。
对下人也不再非打即骂,而是温润和气。
在外边儿也是脱胎换骨。
狐朋狗友断了联系,每日出门不是去拜访先生就是去书店铺子笔墨铺子,或者是天雅楼这样高雅的地方结交新朋友。
另外,两个月下来,他还把自己身边的百十来位姨娘全都发卖了出去。
夏末初秋的时候。
不论是整个辅国公府,还是京城,关于吕兆梁的传言由一开始的‘浪荡子弟,纨绔子弟’,都变成了现在的‘浪子回头金不换!’
吕兆梁对此很是满意,私下里恶狠狠地道:‘小贱人,等老子把你娶到手,必定要将这些时候受的气全都撒你身上,老子整死你!’
他看了看自己被先生打得不成样的手心儿,眼里的狼光更加坚决。
……
关于吕兆梁的改变,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夫人和孙氏。
某一日请安的时候,老夫人喜滋滋笑道。
“谁说我们梁儿没出息来着现在来看看”
“我的孙儿永远都是最上进的!”
孙氏也十分欣慰地迎合。
“也不知道那孩子受了什么刺激,忽然开窍了!”
“就连后院里都安静了许多!”
女人多了事就多,自打吕兆梁的姬妾们被打发走,后院里别提有多清净。
老夫人有些不满。
“才不是开窍,我的孙儿一直很懂事!”
她言辞夸张,表情得意,俨然已经忘了先前不久吕兆梁还把她气了个半死。
“是,娘说得对!”
“不过……”孙氏更加忧愁。
“这孩子懂事了,有出息了,想必也能说亲了!”
“可是……”她愁容满面。
“他一直心仪江小姐,还闹着说非人家不娶,可人家又不愿意,母亲,咱们该怎么办”
老夫人脸上也布满了愁容。
“这件事先就这样吧!”
“你先相看着别人家,最好叫人去江南找找,最后能找到个比她还好的!”
“到时候梁儿说不定就不这么想了!”
“还是母亲英明!”
孙氏感激。
老夫人疲惫地摆手:“罢了,没什么,我累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是!”
……
家里人不愿意,不代表吕兆梁就死心了。
他一直叫人观察着江小姐的动静。
大家闺秀么,不经常出门,所以他一肚子坏水儿暂时没办法施展。
越等他就越不耐烦。
某一日,在下人禀报说时府又没动静时,他忽然开始怀疑这件事的正确性。
“她要一直不出门,老子也要一直等下去”
红翠赶紧哄。
“不会的!”
&nb
第1423章 乞巧 2
“也不知,他长什么样呢!”
江婉蓉羞答答地想。
如果她此时知道,自己的婚姻会被吕兆梁搅合得乱七八糟,不知会作何感想
……
七月初七,乞巧节。
从白天起,京城就已经充满了节日气氛。
沿街的小贩已经摆足了摊位,只待夜晚里有大批的顾客到来。
街边的商铺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将那些吸引人的商品货架都摆在了街边外边儿,以期待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宽阔的青砖路被扫得干干净净,街道两旁的树上挂满了喜庆的花灯乞巧灯。
白天看着这些并不起眼,但到了晚上,它们就会大放异彩,将整条街装扮地漂漂亮亮。
虽然刚过辰时,离晚上还有整整一天,但大街上已经比平日热闹了许多。
人们来来往往说说笑笑,到处都洋溢着人间烟火。
京城各贵府的公子小姐们,这会儿已经各自起床梳妆打扮。
在这个热气褪去,寒冷还未到来的季节,衣服是那么容易挑选。
不厚也不薄,不用担心冷也不用担心热,更不用担心精心描画的妆容会被汗水打湿。
他们大可尽情挑选自己喜爱的衣裳首饰,尽情地打扮。
小姐们纷纷拿出绣着自己姓名和生辰的荷包和红布条。
以期待自己能遇见心仪的人,以便将荷包送出,亦或者是能在城门口的老槐树下乞巧绑姻缘。
不管是哪种情况,总归是个好兆头。
荷包都是自己亲手绣的,也是自己女红水平的缩影。
因此,所有的小姐们准备的荷包都极尽精美,毕竟,女红不好的姑娘是找不到好人家的!
荷包不够漂亮就显得不够手巧!
到了这一刻,她们觉得自己苦练多年的女红终于排上了用场。
至于公子们。
他们则需要准备一把扇子,上边或写上一句名言,或是一句古诗,再或者是一句座右铭。
不管怎样,字一定要亲手写,而且一定要好看,最重要的是要盖上自己的红戳和落款。
和小姐们一样,公子们的字不够好,也是说不到好亲事的。
……
公子和小姐们会在晚上出现。
那些大家闺秀们往往蒙着面,公子们则衣着体面,三五成群游走在大街上。
如果有彼此看对眼的,他们就可光明正大的交换信物。
一个送荷包,一个送扇子。
这个时候的此种举动是不会被笑话的,更不会被说成不守妇道。
所以,但凡想要一段好姻缘的姑娘,总会积极地在这个时候出现。
有的姑娘一晚上能收到许多扇子。
也有公子一晚上能收许多荷包。
这时候就是考验彼此的时候了。
字写得好的,绣工好的,往往更占优势。
……
这天一大早。
时夫人来到江婉蓉房间,见她正红着脸准备荷包,就笑道。
“不用怕,今儿个是乞巧节,没人笑话你!”
江婉蓉点了点头。
“姨母放心,婉蓉知道的!”
时夫人拍了拍她的肩膀,交待了几句就带着她用早膳去了。
早膳过后,一整个上午。
时夫人都在详细地给她讲这几个公子的信息。
因为发生过先前的事,平安侯府是不用想了。
所以眼下这几户人家都降了一个档次。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保持在京城三四品官之内的范畴。
比如……礼部侍郎家的二公子,比如京城府尹的长子,比如翰林院学士的嫡长孙等等。
不管怎样,还都算门当户对的范畴,时夫人也还算满意。
江婉蓉也当即点头。
“婉蓉不求家世显赫,只求良人一个,他能好好待我,我便心满意足!”
对一个从小没了亲母,尝遍各种酸甜苦辣的姑娘来说。
家庭的温暖美满,简直有无限的魅力。
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夫唱妇随,两人和和气气白头到老,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时夫人笑了笑。
“姨母都懂,你放心,好
第1424章 乞巧 3
江婉蓉还是有些害怕。
“可是姨母……那您去哪儿“
时夫人指了指不远处街角的望江楼。
“我去那儿等你!去吧!”
今儿个是少男少女的盛会,街上都是小姑娘小年轻,她实在不好凑热闹。
其实也不光她,大多数富贵人家的夫人都不好意思凑热闹,但又着实不放心自家姑娘一个人出门。
所以她们三五成群也约好了地点。
或是茶楼或是酒肆,再或者是戏园子。
几个相熟的人凑在一处说说笑笑,沿街看看风景,也算是一桩美事。
江婉蓉见姨母心意已定,又见不远处确实只有些年轻小姐们。
再看看身后十来个家丁护卫以及丫鬟婆子,她心思总算稍稍安定了些。
“既如此……那婉蓉过会儿再来寻姨母!”
“去吧,好好逛逛!”时夫人乐乐呵呵。
这么多人跟着呢,大街上也这么多人,怎么也不会有事!
时夫人很放心。
于是,江婉蓉行了一礼,规规矩矩拜别姨母,就转身往街对岸去了。
……
大街上人声鼎沸。
走街串巷的走卒们积极地吆喝,路边摆了摊铺的小贩也笑眯眯地招揽顾客。
宽阔的青石板路干干净净,映着街两旁的古朴建筑和树上的红灯笼,一切都透着古色古香的的意境。
左右走在街上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也是三五成群说说笑笑。
公子们也一个个白玉长袍,手执折扇,彬彬有礼你来我往。
江婉蓉看着形单影只的自己,心头微微有些失落。
一双水汪汪的杏眼从原本的亮晶晶的兴奋,变得渐渐暗淡下来。
就连四处打量的勇气都没了,只垂着眸子缓缓往前走,整个人的背影透着说不出的淡淡忧伤。
贴身丫鬟见状连忙上前劝。
“小姐,您别害怕!奴婢们都陪着您呢!”
江婉蓉还是有些忧伤。
沉默了良久过后,她忽然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星,声若蚊蚋道。
“自从没了娘亲,我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
如果人死后会变成一颗星星,那娘亲是哪一颗呢
姨母是好,可她终究不是自己的亲娘。
她无论怎样逼迫自己,都亲近不起来啊!
人声太吵,丫鬟没听见她说什么,只看见她对着漫天的星星发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