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深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枝雪
灾民一旦暴乱,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
赵启辰安顿好他们就匆忙离开。
留下两人对着空空如也的院子发呆。
天色渐晚,赵君尧咳嗽又加重了几分。
夏如卿忧心忡忡,叫人煮了祛湿的药膳,又亲自动手给他煮了上好的药。
她小心翼翼将吹凉的药碗端到他的床榻前,一勺一勺喂给他。
直到亲眼看着赵君尧将碗里的药喝了个干净,她才彻底放下心。
“你这样子,行不行啊!”
“实在不行咱们走吧!”
“我看辰儿一个人可以的!你说你一大把年纪,过来凑什么热闹”
赵君尧搁下药碗。
一边不紧不慢地翻着手里的资料,一边淡淡地瞥了她一眼。
“你懂什么”
“广南大灾百年难遇,这里形势又向来复杂!”
“如果只有本土百姓还算好,最主要的是这里临海……”
临海就意味着会有外人趁机作乱,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广南的百姓都陷入危机之中。
一旦有心人挑起战火,最先倒霉的就是普通百姓。
老百姓受了灾本就苦不堪言,有心人再一煽动,内外勾结,江南都将陷入危险,说不定连大楚朝都……
当年南洋国和吕宋岛和赵钧其勾连意图谋反之事,他可还没忘呢!
赵君尧眯了眯眼,他绝不会允许此等事件再次发生。
夏如卿也想起了当年之事,就没再说什么,只是心里更加担忧他的身体。
左右思量她也不能替他做什么。
只能百无聊赖地拿起小剪刀,将眼前的灯烛挑地亮一些,好让他看书不那么伤眼。
……
夜深人静,小小的别院里只有沙沙的风吹树叶声以及室内的翻书声。
夏如卿一开始还托着脸等在一旁。
最后实在困得不行,一歪头就睡了过去。
赵君尧无奈地摇头,起身将她用毯子裹起来抱上来床榻。
她又瘦了。
自入广南以来她水土不服常常出汗,饮食也不佳。
在江南的半个月好容易胖上去的一两斤恐怕又掉了下来,甚至掉的更厉害。
他忧心忡忡,紧锁的眉头又深了几分。
叹了口气,替她掖好被子又继续转头看资料去了。
他要快些解决眼前之事,然后赶紧带她离开。
希望自己能赶得上带她离开,希望…
第1460章 瘟疫
李德明心里很苦恼。
他发现自己作为皇上身边的大总管,居然不能为皇上分忧。
而且,除了给皇上端茶递水拿折子,他什么都干不了。
他越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他苦着一张脸立在一旁,寻思着既然什么都不能帮,那就好好陪着皇上也行。
可是……
还没等片刻,赵君尧就一挥手。
“你下去吧!”
李德明还没来得及感激涕零,赵君尧又来了一句。
“你杵在这儿朕心里烦!”
李德明:“……”
好吧,奴才走!
他咬牙憋着一股郁闷,告退离开。
……
当晚,赵启辰房间的灯烛一夜未熄。
本来打算看完折子就歇息的赵启辰,看完折子后连坐都坐不住了。
一连将好几位太医从被窝里薅起来面圣问话。
于是。
一帮年过半百的老太医在御前坐了大半夜。
他们一边流泪打哈欠,一边详详细细给皇帝陛下讲了广南城里现在的情况。
“皇上,事情要从十天前说起!”
“十天前有一位女病人发高热,拉肚子,臣以为只是天气潮湿她吃了不合适的东西,就给她开了一副健脾养胃的方子!”
“可谁知七天前,那位女病人的家属居然过来闹事,说那位病人吃了我们的药,没过两天就去了!”
“我们依旧没放在心上,只当她乱吃东西或者得了别的急病去了也未可知!”
毕竟广南的气候潮湿,野生菌菇众多,灾民吃不饱肚子去野外找野食,很容易就中毒身亡,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他们除了表示同情也没别的办法,更没有重视起来。
主要每天接触的病人实在太多,各种病也是五花八门,死得人也不在少数。
只有一例这样的病实在不能引起重视。
然而……
“五天前,突然来了三位这样的病人,三天前他们也都去世了!”
“两天前,这样的病人又瞬间增至二十位,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都已经病入膏肓,不知能不能撑过今天!”
话音落。
室内瞬间陷入安静,所有人表情严肃,神情庄重。
赵启辰也是。
他脸色微白,双拳紧握,炯炯有神的目光里透着无以言表的刚毅和挑战。
良久他长叹一口气。
“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瘟疫……没想到还是这么恶毒的病,从发现到死亡,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天。
也就是说……
他们可能来不及隔离病区,来不及研究病情,甚至连尸体都来不及焚烧!
这可真是……巨大的挑战!
赵启辰握着拳头眯了眯眼,沉着而冷静地问。
“怎么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
“没有先兆吗有没有可能查清楚是什么病”
就算是瘟疫也得有个名字吧!
有了名字,有了病因,才有治愈的可能。
虽然只是可能而已,但不放弃,总还有一线希望不是么
几位太医已经一天一夜没睡了。
他们上了年纪,此刻只觉得大脑一片混乱,什么都想不起来。
于是几人对视了一眼,跪下请罪。
“回皇上,老臣……暂且还没查出病因!请皇上恕罪!”
赵启辰摆手。
“无碍!”
“查不出病因先派人将病区隔离起来,能隔离多少就隔离多少!”
“然后将病区封锁,尸体全部焚烧处理!”
“非病区每日派人巡视,撒烧酒石灰用以防病,发现有病情相似者立刻带离!”
广南的百姓已经遭了这么多罪了,已经死了那么多了,能保住一个是一个吧!
太医们领了命叩头离开。
赵启辰揉了揉额角,觉得满心疲惫。
看了眼整整齐齐的床榻,也无意再睡,只伏在书案上歇息了一会儿。
李德明偷偷进来替他盖了薄毯,又轻手轻脚出去。
临关门时他满脸都是担忧。
“皇上这么劳累可怎么办呢”
“可惜自己是个太监,不能为皇上分忧!”
“要是有个知冷知热的解语花替皇上排解排解就好了!”
他一边想一边关门蹑手蹑脚离开。
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太懂皇上了。
他心里装着江山,装着百姓。
平时都
第1461章 巧合?
第1494章
他慎重思量之后,果然转身迈了回去。
李德明长舒了口气,这才察觉自己背后的里衣已经彻底湿透。
好在皇上终于回去,也不枉他出了这一身的汗。
外面形势混乱,这个时候皇上千万不能出去,也绝对不能有事!
……
赵启辰回了书房,坐在自己的书案前忧心忡忡。
李德明战战兢兢跟了进去。
“皇……皇上,奴才虽然愚笨,但跑个腿还是可以的!”
意思是有什么事奴才可以代替您去的
赵启辰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罢了,你先下去吧!”
外面人心惶惶,现在谁去都是危险,还是暂且等等吧。
李德明正要转身离开,却忽然被赵启辰叫住。
“去通知所有太医,立刻来见朕!”
李德明应了声是,转身出去。
……
足足一个时辰后,太医们才姗姗来迟。
不是因为他们怠慢皇上,实在是脱不开身。
一来病区的病人太多,他们忙不过来。
二来见皇上总不能直接来,总要沐浴更衣,烧酒净手,洗干净身上的病菌才好过来。
如此一来二去可不就耽搁到了现在
好在赵启辰也并不着急。
他埋头将广南的地势和形势全都分析了一遍。
等十几位太医全都过来,他这边资料也全都整理完毕。
收起手边的书本,看着底下跪成一排的太医,赵启辰叹了口气挥手。
“都起来吧!”
“你们辛苦了!”
幸好自己早已经将瘟疫考虑进去,带的太医还算充足。
否则……他简直不敢想象现在该怎么办。
十几位太医道谢后乌泱泱站了起来,垂首侍立。
赵启辰也不兜圈子,直接问。
“现在情况怎么样”
领头的一名太医上前一步,拱手启奏。
“回皇上,情况不容乐观!”
“前两天发现的病例昨夜大半已经咽气,今早上城南又发现了五十多例这样的病人!”
“他们先是上吐下泻,整个人迅速脱水,之后出现高热,再然后抽搐昏迷!”
“至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
“从目前统计的病例来看,快的两三天,最慢的也只有五天!”
赵启辰的眉头越皱越紧,又问。
“有没有可能治愈”
太医们一个个摇头,垂头丧气。
“启禀皇上,老臣无用,这样恶毒的瘟疫,短时间内想要寻到方子几乎不可能!!”
另一名太医也拱手上前。
“皇上,此病不光难治愈,而且传染性极强!”
“老臣暗暗留意过那些病人的位置,他们几乎都在同一个区域!”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只要有一人得瘟疫,整条街或者两条街的人都难以幸免!”
赵启辰闻言大受打击,猛地起身眯眼问。
“也想要隔离,就得方圆三三五里全都要隔离”
太医们纷纷点头。
“若想阻拦瘟疫的发展,确实应当应如此!”
赵启辰咬了咬牙,目光冷冽。
“如果把病区扩大三五里全部隔离,确定能隔绝瘟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