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跳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APCR
放心吧,我会缺席,但不会迟到。
嗯好吧。
小娜回去的路上还在想着会缺席不会迟到的逻辑关系,那边的小谢还在慢腾腾地吃着。食堂里的人的耐心在小谢的培养下一天天拔高上限。
喂,你,对,说的就是你,你别看别的地方了,就剩你了,你什么时候走
这时,食堂里走出来一个人,远远指着小谢,语气里充满了不耐烦。
小谢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左右。
哦,还剩一半。
一半哦天哪!行了行了,你还是直接端着你的餐具回屋吃去吧,我们要关门了。
关门现在这么早
小谢看了看手表,才七点半多一点,他才吃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儿而已。
没错,你要是不走的话,我们就走了,把你锁在了这里可不要怨我们。
是吗你们要下班了那好吧,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小谢就端起餐具,竟然真的要端走。
喂,你……你还真的端走回屋吃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没……没问题,随你吧。
于是,那个人就愣愣地看着小谢端着餐具走了。
小谢在回屋的路上,遇到了小娜,小娜惊呼一声:天哪,食堂里的人把你赶出来了
小谢没有否认,只是说自己还没有吃完,也不能浪费粮食,于是就按食堂里的人建议的那样,端回来吃了。
小娜一排脑门,直呼小谢太实诚了吧。
没办法,我就这点优点。
小谢脑袋一歪,想了想,发现小娜对他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实诚,安静,冷静。
好吧,我觉得你没有时间吃饭了,因为站长已经在招呼大家集合了,你还是放弃吧。
是吗,那好吧,唉,可惜了这几个馒头,咸菜,和这个鸡蛋了。
没事,实在不行,你可以留到午饭的时候再吃。
哦,好主意。
小谢眼前一亮,这个注意好。
小娜已经能想象到中午的的时候,小谢从屋里端着一个餐具,走向食堂,不知道路上会不会被别人看到,不知道到时候大家会怎么嘲笑他。一想到这个场景,小娜就嘿嘿傻笑起来。
疯了。
小谢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身就走了。
几分钟后,小谢掐着时间点来到了集合点。站长看了看手表,朝小谢笑了笑,投过去一个你很准时的笑容。小谢回以没错的笑脸。
好了,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么我就说说这次任务。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刚才地球那边已经把空心钢板运过来了,我们要过去只会那些工人安放钢板。
之后,站长大概说了一下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什么不要乱跑啊没氧气了要赶紧回来啊之类的,连小谢都听烦了。
所有人穿好宇航服之后,就走出了考察站。在考察站前方一百多米的地方空出来一大片空地,是为将来在这里建造月球上第一个基地而准备的。
月球上的重力很小,所以小谢就可以一蹦一跳的前进,速度上比在地球奔跑慢不了多少,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容易停下来。一旦靠脚刹,就会扬起一大片久久不会落地的月球尘埃。
远处高空中的运输船早就等候多时了,就等着考察站的人过来接手,只要把这三块钢板落地了,任务就完成了。三块空心钢板靠运输船上的固定钳夹住的,所以要放在地上就要松开钳子,可是一松开钳子,如果钢板能立住,还好,立不住就会倒下。虽说月球上的重力小,但是几千吨重的空心钢板也不会变成几百斤,所以还是得靠重型机械来帮忙。
小谢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对操作重型机械不感兴趣,但是却喜欢乘坐重型机械,也喜欢看重型机械是怎么工作的。所以,他就有机会跟小娜坐在一起,乘坐着一台高二十多米的履带吊,威风凛凛的。
我说你们俩,怎么不做别的车啊,怎么都要坐在这么狭窄的驾驶室里啊
驾驶员看着前面,对小娜他俩说。
我喜欢坐在这种看起来很高的驾驶室里,感觉自己是在一个高大的机器人里似的。
小谢没有说话,小娜回答了司机的问题。
哦,是吗,那你应该以后经常过来看看,别说,从上面看,这里的风景还不错,对了,你们看那边,那座很长的山脉,就是亚平宁山脉,怎么样,壮观吧
嚯!那就是亚平宁山脉吗以前只是听说过,还没怎么见过呢!
小娜张大嘴巴,眼睛瞪得圆圆的。
旁边的小谢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怎么了,人家第一次见到,不行吗
小娜偷偷捏了一下小谢,气呼呼地说。
小谢没反应,只是一只盯着窗外,不知道脑子又在想什么。
半个小时后,运顺船上的工人下来和考察站的人集合在一起,商讨一下接下来的工作。小谢的任务就是根据月球表面的地质条件以及钢板在月球上的重力,计算出堆放在哪个地方最合适。
为了不让沉重的钢板压坏地面,提前在落地的地方放上了一个厚度有两米的垫板,垫板的材质是塑料,里面有很多空气泡,足够柔软。
上面的运输船一点点松开固定钢板的大钳子,同时让履带吊慢慢吊着钢板的上部,然后慢慢下降,让钢板缓缓躺在地上。另外两块钢板如法炮制。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把三块空心钢板堆放在地上,对钢板没有一点损坏。几名工人打了声招呼就乘坐运输船飞上了天空,离开了月球。
接下来,就是对钢板进行切割和安装了。一个基地最重要的就是地基,把地基打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月球表面地质松软,打桩的话轻而易举。接下来关于打桩的数量和深度就交给身为理论物理学家兼数学家的小谢来做了。
小娜就负责考察站里所有人的身体状况,毕竟有些人体质不是很好,时不时会生个病什么的。
这种充实而有乐趣的日子随着一件可怕的事情戛然而止。
原来是人们在打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秘地下洞穴。人们吊着钩索下到洞穴里。这个洞穴整体呈一个球状,在冬雪的底部有一个圆锥状凸起,在凸起的顶部放着一个红色的多面体宝石。
在灯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红色的光芒,把整个洞穴都照的红红的,如血雾一般。
这是什么
小娜看了看宝石,又看着小谢。
小谢很不常见地戴着圆框眼镜,拿着元素探测器扫了一下,结果探测器上显示未知。
不知道。
小谢想了想,回答了小娜。
哦,那能不能取下来
我劝你还是不要碰,你没看到元素探测器显示这个像宝石一样的东西的元素是未知的吗
那又如何万一是你的元素探测器坏了呢!
哦是吗
说着,小谢就把元素探测器照向小娜。
小娜赶紧用手挡住脸,不让小谢照。
嗯
小谢看到元素探测器上显示了很多内容,密密麻麻的,可是在这些元素成分里面竟然有一处显示未知。
怎么了
小娜注意到了小谢发出了一个疑问的声音。
为了确定这未知元素到底是在哪里,小谢又照向小娜,不过这次没有照脸,而是照着小娜的左手。叮的一声,元素探测器上又显示一处元素未知。
小谢注意到小娜的左手一直握着。
你张开,我看看。
我不!
张开,你是不是握着什么东西
小谢用了近乎命令的语气,然后注意到自己说话有些重了,赶紧温柔地说。
好吧,呐,你看。
说着,小娜就张开了左手。
原来小娜的左手握着一颗小石头,就是这颗小石头让小谢的元素探测器显示未知的。
嘿嘿,我以为能骗过你呢。
小娜嘿嘿笑着,就把这块石头扔了,还拍了拍手。
你还笑你知不知道这很危险这是含有未知元素的石头,你就不怕被感染
小谢见小娜还嘿嘿的笑着,赶紧批评道。
听小谢这么一说,小娜立马就不笑了,皱起眉头来。
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毕竟你还穿着宇航服呢,应该没事。
啊,你吓唬我真讨厌你!
突然,小娜就给了小谢一拳,把小谢打翻在地。小谢在倒地的时候,左手的元素探测器不小心脱手而出,飞向了那边的红色宝石。
嘭!
一道撞击声传来,所有人都回头一看,发现元素探测器被弹飞了,落地的时候已经分为了两半儿,基本上已经报废了。
这……这发生了什么
其他人还在四周测量着什么,听到声音后纷纷靠过来,看着地上已经损坏的元素探测器。
红色的宝石此时也发出一闪一闪的红光,而且频率越来越快,就在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嗞的一下一片红光闪过,之间众人全部一动不动,仿佛被定住了身体,而眼睛里只有红色的宝石。
这道红光没有厚厚的岩石层拦住,如一道看不见的波浪席卷而去,扫过了考察站,扫过了月海,扫过了大半个月球,然后在月球的另一面汇聚成一个点。这个红点抖动了几秒钟,然后就崩散了,又有一道红色的波纹出现,沿着来时的路返了回去,当回到洞穴的时候再次汇聚到红色的宝石上。当红色的光没入宝石之后,众人才开始动了动,小谢从地上站了起来,走过来蹲下看着红宝石。
小谢清楚地记得,他们几个都不能动了,那道红色的波纹去而又回,他们才能动弹,难道是某种能冻结时空的宝石
想着想着,小谢就想把这颗宝石取下来,然而刚伸出手就被拦住了,是小娜。他回头看着小娜,只见小娜摇了摇头。
众人返回地面后,就把这个洞穴填上了,里面的那颗红宝石也留在了那里,没有拿出来。
几万光年的一颗星球上,在一个壮观的城市里,在一座标志性建筑的中央大殿里,一颗巨大的红宝石闪烁着红光。红光从宝石里漫射出来,在空中倒映出一个画面,是很远的地方一处星系,这个星系有七八颗行星围绕着中心的太阳公转,其中从里到外第三颗行星的一颗卫星闪着红点。
从殿外走进来几个怪莫怪样的生物,都抬着头看着空中。
完。
第九十章 雨中靴
想必大家都听过雨中卖盐的故事。
又是一年下雨季,下雨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晴天比雨天少,雨一下就是好几天,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会持续好久才会停。这不,雨又开始下了。
邹老是一名手工艺人,手里握着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项就是手工制作雨靴的手艺。然而,他并不是很开心,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年纪大了,有时候力不从心,双手在制作雨靴的时候会颤抖,拿不稳针线,制作出来的雨靴也不像以前那样完美无缺了,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意接过他的衣钵,而是去了大学,还加入了什么乐队。
雨刚开始下,邹老慢悠悠地搬出来竹椅子,坐在门口,手里一针一线的缝制着雨靴。邹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雨停之后天气放晴的时候出摊儿,他不一样,他却在下雨的时候把几个雨靴摆放在竹架子上,每次街坊邻居出门的时候,就会看到邹老在门口卖雨靴,都会过来聊上两句,无非就是:你又在下雨的时候出来卖雨靴啊
邹老总会点点头,不以为意,继续用颤抖的双手捏着细针和长线,穿过沉重的岁月。
邹老是孤独的老人,他总是一个人,没有人跟他聊天,能跟他交流的只有手里的针线和雨靴。周围的路人每次都会被这个场景吸引,不管是出于好奇心还是同情心。当人们拿起一个雨靴的时候就会惊奇于雨靴的精致,与鞋店里卖的雨靴完全不同,是纯手工制作的,上面的针脚看的一清二楚,没有机器那种笔直的线条,歪歪扭扭的就感觉是用心制作出来的。
有的人看过之后,会花重金买下,而有的只是过一过眼瘾,除了价格上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外,颜色和造型也不是某些人喜欢的。人们都喜欢流行的颜色和造型,像这种古朴传统的颜色和造型,穿起来会显得人很老。毕竟雨靴充满了浓重的历史气息。
邹老也不图能卖上个千儿八百的,他只是想让人们记住,传统手艺不能丢。
路上的行人纷纷抬着手挡雨,快步找躲雨的地方。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黑色雨衣的高大男子走了过来,站在邹老的身边躲雨。这个高大的男子身高近两米,雨衣下面是一身黑色西服和一个红白相间的领带,裤子估计也是黑色的。苍白的脸色显得他很紧张,慌张以及冷酷。
街上的雨下得很大,即使是穿着雨衣也会淋个全身湿透,况且这个高个子男人的雨衣还破了。
两个人都不说话,邹老埋头穿针引线,高个子紧紧盯着前方。忽然,一股奇怪的味道飘了出来。邹老闻了闻,转过头看着高个子,看到高个子脚下流出红色的雨水。
咳,这位先生,你流血了。
邹老长时间没有说过话,这一开口就感觉肺里憋着一股气,差点把自己呛着。
高个子低头看了看,没有去管,继续像个电线杆子似的杵在那里。
邹老一瞧,也不管了,自己都不着意。
安静地过了几分钟,高个子有点晃动。邹老没有注意,正在全神贯注赶制最后一个雨靴的时候,只听见噗啦一声,旁边一直站着的高个子倒在了雨水中。
邹老赶紧站起身来,走到跟前,问了句:小伙子啊,你怎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