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笔韵随风
还是有不少人对银行的银票还心存疑虑,这薄薄的银票,虽然做得精致,但说穿了不过就是张纸,哪有银子在手踏实。因此不少人还是选择将粮食卖给粮商们,虽然价格低得多,但好歹是实实在在的银子。
朝廷的采购进行了十几天后,百事行放出话来,可以使用定期银票购买百事行商品,且与现银购买力相同;无巧不成书,同一天,齐齐哈尔官府也规定,商人可以以银行银票缴纳税款。
这两条规定一出,银票瞬间拥有同银子一样的购买力,百姓们纷纷用手中的银票进行消费,而商贩们找零时也会用上银票。
不到一个月,市面上除了一些散碎银两之外,连一锭十两以上的银子都看不到了。
&nb
第一百六十五章 准格尔菜
今天的午饭都十分新奇,除了有刘永强认识的地瓜粥,以外,别的居然都不怎么认识。
中间一个大碗,放满了巴掌大的饼子,不过和他们平常吃的那种黑了吧唧的不一样,这种饼子黄橙橙的,看着很讨喜。
窝窝头旁放着一碗浆糊,和他吃过那种令人恶心的野菜浆糊不同,这个浆糊是乳白色的,又有点泛黄,让人一看就有食欲。
他婆娘这时道:“当家的,今天咱们吃玉米面饽饽和土豆泥,觉得噎得慌就喝碗红薯粥。”
“你咋会做这些东西的”刘永强有差诧异的道。
“还不是朝廷的官爷们教的。”
“官老爷们会教这些东西”
“可不是吗这几天你在地里忙活不知道,朝廷的官老爷都来了好几拨了,有嘘寒问暖的,有教手艺的,还有就是教怎么做这些吃食的。快点吃吧,粥凉了不好吃。”
一家人齐齐的喝了口粥,甜丝丝的,一口气把粥喝完,又用舌头把碗底添了个干干净净,刘永强的弟弟放下碗说:“哥,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朝廷里,做个为民办事的好官!”
刘永强和他婆娘听了都是大笑:“哈哈哈,朝廷的官爷都是天上神仙转世,怎么能是我们这些小百姓们能当的,别想了,快吃吧!”说着他婆娘又给自己小叔子盛了一晚红薯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了可不行。
直到八月中旬,粮食的大收购才接近了尾声,这段时间,齐齐哈尔的官吏们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工作到三更之后是经常的事情,有的小吏甚至通宵达旦的赶路,只为了给更远地方的乡亲送上新粮食的吃法。
各地官府的粮仓、府库也早就塞满了,胤祚不得不在齐齐哈尔城外修了几十栋新的筒式粮仓,看起来像是一大排大烟囱。
随着粮仓建成,装满,今年齐齐哈尔粮食产量也统计出来了,总产量接近一百七十万石,官府各地粮仓中的粮食加起来有近百万石,为了收购这些粮食,一百万银子的银票,几乎全部撒了出去。
胤祚此时正站在齐齐哈尔的城墙上,眺望远处那几十个大烟囱,面上浮现微笑。他身后的云婉儿和吴泽则都有些忧色。
“六爷,虽然你发明的土豆泥和玉米面饽饽等吃食不错,但就算全齐齐哈尔的人全吃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么多粮食也吃不完啊。”云婉儿显得忧心忡忡。
“你们猜猜,我明知道玉米产量比土豆和红薯低,还让百姓们多种玉米是什么原因”胤祚问道。
“呃……因为玉米秸秆高大,可以烧火”云婉儿猜测道。
吴泽补充:“小麦秸秆还可以用来喂牲畜,料想玉米秸秆应该也差不多吧,另外不少牲畜都吃五谷杂粮,玉米应到也是不错的饲料。”
胤祚点点头道:“不错,玉米可是有着饲料之王的称号的,事实上等以后齐齐哈尔的农业发展起来,百分之六七十的玉米都会被用作饲料的。而玉米秸秆还可以做成青储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极好!”
云婉儿和吴泽两人的表情顿时呆住了,半晌,同时开口道:“什么是青储饲料”
胤祚没有说话,指了指粮仓旁的一人多高的大瓮,大瓮旁有人拿着麻袋往里倒绿色的东西,倒完了,就摁实,直到一直堆到瓮口,才裹上红布,封上泥封,像是酒坛一样。这种奇特的“大酒坛”,粮仓旁有上百个,而且还不断的有人把空瓮运来。
“这些民夫在做什么”吴泽问道。
“很简单,就是把玉米秸秆等高含水的植物,切成手指大小的长短,然后放到一个密封的
第一百六六章 进行曲
虽然实在是想吐出来,但是当着胤祚的面又不好意思,只得硬着头皮咽了下去,只觉一剑刺进胃里,五脏六腑都翻滚起来,连喝了好几杯酒才缓过劲来。
同桌的云婉儿已经看呆了,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觉得吴泽吃了毒药了,但为何三人都吃了,却只有他中招呢。
胤祚这时也苦笑着道:“知道你们二人吃不惯辣,所以我只放了几片,没想到你真敢往上面夹啊。”
“六爷这这就是农庄里种出来的辣椒”吴泽抽着冷气道。
“不错,辣椒味道辛辣,最适合当成调味料,有的人对辣味非常喜欢,而且会越吃越想吃,不过,一开始嘛,还是慢慢来比较好。”
胤祚农庄里的辣椒种子是从南方购来的,而南方的种子,则是荷兰人从南美大陆上带来的,只有红辣椒一种,后世的青辣椒,是北美殖民者经过了漫长时间,培育而来的,所以这个年代还没有。
“六爷,据婉儿所知,准格尔好像没有这道大盘鸡的菜肴吧”
“啊是吗”胤祚一愣,大盘鸡乃是后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发明的,因为其太出名了,所以胤祚一直以为它是新疆的传统美食,现在想一想也是,连辣椒都没传过去,怎么可能有大盘鸡呢。
胤祚讪讪一笑:“是吗就算是我替准格尔人发明的吧,毕竟我也算个准格尔女婿不是。”
听胤祚提到阿依慕,云婉儿不由神情一暗,但很快又恢复正常,指着那胡饼道:“不过这胡饼倒是准格尔的美食,但是颜色有些略微泛黄,婉儿猜测使用玉米面制成的,听客商说,胡饼可以久储不坏,六爷用这种方法来保存粮食,倒也别出心裁。”
“没错,胡饼在波斯语中又叫馕,因为起特殊的结构,馕可以排干自身的水分,从而让细菌无法生长,就可以永不腐坏,只不过放的久了,就会硬的像是石头一样,扔出去都能砸死人。”
胤祚说着撕下一块馕丢进嘴里,这馕是刚刚烤出不久的,松软的像是面包一般,玉米面和小麦面的混合,带来了独特的香甜口感。
“不过,那是在西北干旱地区了,空气湿度低,在东北地区嘛,能保存个半年,就谢天谢地了。”胤祚又补充道。
云婉儿看向胤祚的眼神又明亮了许多,双颊也有些发红,又指着那酒杯道:“六爷,这酒莫非也是玉米酿的”
胤祚嘉许的看她一眼道:“不错,这也是我今天请你们来吃饭的原因,要说最费粮食的事情是什么,那必须是酿酒啊”
本已经被辣的有些神情恍惚的吴泽,听到胤祚的话顿时来了精神:“六爷,您的意思是,这个差事要交给酿酒行”
吴泽虽然人奸诈了些,但是对商机的嗅觉,确实比谁都灵敏,胤祚刚开个话头,他就猜到了自己的意思。天生就是办实业的啊胤祚心中感叹道。
酿造玉米酒,其实与酿造大米酒也只有细微的不同,无非就是磨粉、蒸熟、发酵、过滤、杀菌几个步骤,发酵用的酒曲在大清早就有了,而杀菌也不过是煮到八十度左右,保温二十分钟,技术上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不错,你回去后马上调集百事行资源,大力发展酿酒行,然后我会把府库里的玉米以每石一两一钱的价格卖给你。”
“不对啊,六爷,你怎么卖的比收上来的时候,贵了一钱银子”
胤祚笑骂道:“废话,我不贵一钱银子,官府岂不是做了亏本生意了吗。”
两人听了这话都是一副若有
第一百六八章 仿制成功
坐在柜台后的陶染激动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他低着头,努力抑制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告诫着自己复仇的道路仅仅迈出了第一步。
他的真名其实是陶然,在贷了银座银行的那份高利贷银子之后,他就失去了一切,在他最脆弱的时候将他骂醒的发妻,上吊身亡了。
对他忠心耿耿的管家,不堪银行一次次的讨债,最终选择离开,还顺走了陶家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
在字据规定的还银日到了之后,他抵押的田宅,就成为了银座银行的财产,而且每多过一天,就会增加一千两银子的违约金,同时本金和利息还在以连续复利的方式不断翻滚。
一无所有的陶然,在流落了几天街头之后,本想自行了断,但是心中却有一颗复仇的火种,在不停燃烧,在他最无助的时刻,给予他力量,让他苟延残喘的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很快,他发现银行对自己的关注降低了,因为粮食的大丰收,银行和官府都陷入了焦头烂额之中,自己一个小虾米已经不入大人物们的法眼了。
几天之后,富裕县传出了招聘银行伙计的消息,陶然觉得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复仇的机会到了,于是便伪装成了另一个身份,陶染。这个身份,他早在接任陶家家主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没想到真的会有一天派上用场。
“劳驾,我要贷三十两银子。”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陶染的思绪。
他忙收敛好情绪,把复仇的怒焰埋藏在心底,抬起头,露出了岗前培训时练习了无数遍的标准笑容,道:“您好,是要做贷银业务是吗请出示您的明,并说明银两用途。”
那前来贷银的,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生了张大饼脸,五官都塌了进去,身穿着蒙古式的长袍,看起来是个草原上的行商。
那蒙古汉子似是第一次来银行,想了半天,掏出来一张皱皱巴巴的文牒,递给陶然,说道:“我是喀尔喀草原来贩卖牛羊的,可惜牛羊路上全病死了,要筹钱在大清买一批铁器运回去,把银子赚回来。”
陶然检查了一下那张文牒,上面将这蒙古汉子的性命、职业、来意记录的清清楚楚,检查无误后,他朝身后喊道:“徐掌柜,授权。”
片刻,富裕县支行的掌柜就走了过来,在检查了那人的文牒之后,在陶然的工作记录上盖上了同意的印章。
陶然将一份贷款字据,交给了那商人,待他签好字,陶然将一张十两和一张二十两的银票交给了他。
“这是什么”那商人大喊道,“我不要纸,我要银子。”
陶然客气的道:“不好意思,我们银行对于外省的贷银都是发放定期银票的,毕竟我们也担了很大的风险。你也不用担心,这银票在齐齐哈尔地界,与银子是一样的,你拿着银票出去试试就知道了。”
那蒙古客商将信将疑的拿着银票走了。
陶然感觉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拍:“干得不错。”徐掌柜在他身后说道。陶然刚刚三言两语就平息了那蒙古客商的疑惑,这些都看在了徐掌柜的眼里。
而和他一起被聘用的其他伙计们,都显得手忙脚乱,尤其是存银柜台上的几个伙计,甚至多次把一百两面额的银票当成十两递了出去。
要不是储户善意的提醒,并退回银票,银行此时已经损失
第一百六十九章 榴散弹
经过胤祚的亲手测试,这柄枪的有效射程大约在四百步左右,精准度很高,已经接近后膛来复枪的水准,因为使用的铅质弹头,穿甲能力比铁质弹头稍弱,但是对阵清军的棉甲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火枪采用的燧发式点火,激发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装弹了,因为枪管增加了凸起的膛线,导致装弹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能把子弹添到枪管底部,不得不拿着长杆和锤子砸进去,射速比一般的滑膛枪满了不少,只能做到一分钟一发。
而且这种装弹方式对枪管的磨损也很大,在射击时,铅弹也容易留挂铅,火药的残渣也不易清理。
了解了枪械的性能后,胤祚问戴梓:“这枪的产量如何成本又如何”
戴梓一愣,没想到胤祚会问这个问题,他之前替康熙仿造火枪火炮的时候,只有结果才是重点,至于花多少银子大清朝富有四方,又岂会在乎那么一点银子。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老实道:“回殿下,这枪是草民亲自组装的,草民现在四五天便可造出一支;这枪要废不少生铁,还需要手艺精巧匠人制作打磨,最后由草民组装,一支大约要七八两银子。”
清朝的一支鸟铳大约需要四两银子,而这燧发枪的成本竟是鸟铳的两倍,而且这还没有算上戴梓的人工成本。
胤祚笑道:“戴先生研制此枪甚好,只是若是要用这种火器来装备部队却是太昂贵了,先生不妨接下来研究一下如何改进生产工艺,不过现在已经到了校场,不如随我去看看那门十二磅炮吧。”
戴梓一听要去看炮顿时来了精神,他早就听胤祚说过,齐齐哈尔有一门缴获自俄国的火炮,可惜火炮体积庞大,不方便拿出来展示,所以一直未能看到,今天能得偿所愿,如何能不激动呢。
跟着胤祚走到一处棚屋下,戴梓一眼就看到了那门闪着银光的十二磅炮。
戴梓围着火炮转了几圈,又从怀中拿出卷尺,仔细的测量起火炮的口径、长度、炮壁厚度等数据,又从怀中取出了一个精致的小锤子,轻轻敲打了几下,甚至连炮弹的大小、重量也没有放过。
等戴梓一套动作做完,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胤祚还在门口站着,连忙告罪。
胤祚随和的挥了挥手道:“不妨事,戴先生既然有兴趣,不如近日就把这火炮拿出去试射几发吧。”
说完,就命令绿营兵将火炮推出城去,一直离齐齐哈尔五十里,才找到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随行的是那三百绿营兵,他们都换上了长枪和统一的军装,长时间的队列训练,让他们行进和站立非常整齐,在这个时代俨然是仪仗队一般的水准。
就连戴梓也忍不住称赞了两句。新兵第一次执行正式的任务,一个个身板挺得笔直,眼中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将火炮推到了预定位置,找来士兵进行操作和开炮,胤祚没有操作火炮的经验,万一弄炸膛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戴梓作为火器专家,自然也兴致勃勃的参加清理炮膛、装填火药、装引线、压实火药、装弹等过程。
等一切准备活动完成了,士兵们拿来火把,点燃了引线,火光一闪,只听轰隆巨响,炮口冒出火光,同时大炮在后坐力下猛地往后滑出两三步。
两三里外的一处草地上,突然掀起一阵泥雨,然后炮弹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往滚去,许久之后才停了下来。
如果实在战场上,那这
第一百七十章 法令
不得不说,榴散弹的发射和爆炸,极具观赏性。
因为填装的黑火药,榴散弹在爆炸的时候会在空中留下一阵浓烟,白烟之中又有数道火光闪过,铁珠像是小火球一般飞射出去,在空中留下长长的烟道,空中烟团像是个炸了毛的海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