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码头被封锁的久了,自然让那些船掌故的水手们起了疑惑,市舶司衙门这是怎么为什么今天忽然进行了这么大规模的盘查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紧张的去猜测,有些见过杨怀仁的海商,已经渐渐猜到了些什么了。

    既然杨怀仁和他的手下也在盘查,说明这次所谓的突击检查根本就不是查货,而是查人。

    至于查什么人,他们就猜不到了,不过介于杨怀仁的身份,海商们猜测杨怀仁要找的人似乎很重要。

    杨怀仁本人也能从被检查的船只以及那些船掌柜的们的眼神里读懂了一些什么,他们也不是傻子,猜到一些事情也不足为怪。

    杨怀仁也意识到,有些事,事后也必须给出一个说法,不论是官方辞令的解释也好,或者其他方式的说明也罢,总不能让他们继续胡乱猜测下去。

    说实话告诉大家自己丢了孩子显然不合适,这样说虽然有情可原,但从道理上来说,为了一己私利让偌大的一座港口被封闭检查,似乎有因私废公之嫌。

    所以这个理由要让所有人信服,就算将来被某些人捅到朝廷那里,说到官家的耳朵里知道,杨怀仁也能有个至少听起来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鬼姐也知道这绝不是闹着玩的,杨怀仁虽然目前地位很高,也为朝廷为皇帝陛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但越是有功之人,越是不能太张狂,太惹人话柄,万一被冠上一个恃功而狂或者恃宠而骄的罪名,皇帝也保不了你。

    这会儿鬼姐倒也冷静了不少,偷偷对有些发愁的杨怀仁道,“不如就说我们是在抓番邦探子。”

    杨怀仁苦笑,“番邦探子这理由是可以,不过这么说,人家必然会想到那些契丹女使在咱家住了一年之久。

    人家会说你杨怀仁早不抓晚不抓,现在抓是几个意思

    你说早了没发现,人家会说你蠢,会议论以后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做,能不能让人放心。

    我倒不怕别人笑话我活着拿这种理由指摘我,但我担心的是皇帝会失去对我的信任。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手上没有一定的权力,怕是根本就做不了。让我就这么放弃梦想做一辈子富家翁我又不甘心。

    而且说咱家那些契丹女使是番邦探子,将来引出来的事情便更麻烦,光是你父亲哪儿把我告到宋朝官家那里,说我破坏宋辽联盟,就够我吃不了兜着走了。

    可这样也并不会让我成为宋人里的英雄,朝堂上那些大佬们肚子里花花肠子多了去了,指不定拿什么话来揶揄我呢。

    当年是我用通辽的理由把濮王府的特权给破坏了的,那时候能成功,自然有皇帝心中早就对濮王府的特权有不满的因素在内。

    可现在同样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如果有心人真的那这件事来做文章,说我也通辽,我就是身上长了八张嘴估计也说不清了。

    &n




第1697章:让倭国背锅(下)
    杨怀仁正犹豫间,小七哥哥也赶到了江阴港,从市舶司那里知道杨怀仁和岑孝年已经带人封锁了港口正在进行盘查,便带人赶了过来。

    小七见了杨怀仁立即把另一路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黑牛哥哥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派出了水军。

    同时兄弟们随身的亲兵也派了出来,按规矩,地方军队没有调令擅自出营行动是很大的罪名,但是军中将领的随身亲兵却不在此限。

    因为当官的身边都有几个或者几十个亲兵护卫,这些人很多本来也不是属于永久军籍,都是临时随着自家将军进入军中的,是有很大自由度的。

    而且别看这些亲兵数量不多,但个个都非常精干,能力是超过普通的士兵的,何况武德军中的将领每个人派出几十个人来帮忙,那也是一支几百人的庞大力量。

    杨怀仁心中感激,不过这会儿人多也不一定起到太大的作用了,外围的搜捕和盘查依然是有必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堵死那些契丹女使离开大宋的方式。

    水军出动,人数应该也是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又不会引起别人的猜疑,他们在江面上也能盘查过往内河船只,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目前的局面,杨怀仁已经堵死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契丹女士们离开大宋甚至只是离开江南一带的路径。

    黑牛哥哥和其他几位兄弟现在不好直接离开大营,天霸弟弟已经跟随派出的水军去了几处运河河口处监督水军盘查。

    小七带了一部分人赶过来,也是想看看杨怀仁这一路有没有什么新的线索被发现,他带人过来好帮上一些忙。

    小七哥哥带来了新的人手,两队盘查的人便重新分成了三批,又一次加大的盘查的效率。

    杨怀仁提起刚才和鬼姐说过的话题,小七哥哥笑道,“这又什么难的不就是给倭国扣一口大黑锅吗”

    鬼姐问道,“小七哥哥可又好主意”

    小七道,“公主可能有所不知,倭国人来大宋游学的人数很多,做生意的也不少,虽然在大宋他们不怎么受宋人待见,但他们依旧孜孜不倦地在派人过来。

    而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的在带人出去。

    众所周知,倭国人身材矮小,长得又矬又丑,他们的皇帝在隋唐时候就不断的派人来中原了。

    来的时候明其名曰仰慕中原的灿烂文化,是来向先进的文明和聪明的汉人来学习的,但实际上学习只是其一。

    倭国人暗地里还在从事人口买卖,或者也不能说是人口买卖,而是把宋人骗到他们倭国去,然后和他们倭国人交配繁育后代。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用这种方式,用中原汉人的优秀血统,来改善他们自身不那么好的血统。”

    鬼姐惊讶道,“还有这种事”

    杨怀仁一听小七哥哥说起这件事,便知道小七哥哥为什么这么说了,他也想到了如何让倭国来背这口大黑锅。

    他给鬼姐解释道,“小七哥哥所说非虚。历史记载里,早在隋唐时候,东瀛人便趁着中原大乱,没有人管这种事,便不断的从中原往倭国迁徙人口。

    刚开始主要以妇女儿童为主,也是偷偷摸摸的,到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直接开始从中原拐走年轻的男子。

    而且不仅仅是带走一般的大宋男人,他们似乎对血统的认知很固执,越是高大雄壮的男子,越是读书人,他们越是趋之若鹜。

    前一段时间朝廷的邸报里还提过,倭国使节上奏大宋官家,希望能



第1698章:差役的心思(上)
    有了倭国这个背黑锅的,接下来的检查也有了更合适的理由,三支检查的队伍也更加理直气壮了。

    这样做的效果着实不错,起码少引起不少的猜疑,大家认可了这个理由,也就不会胡乱猜测了。

    而船主们也开始埋怨倭国人,有的甚至骂骂咧咧,说东瀛的小矬子们每一个好东西,从大宋偷运孩子回国,这种事太恶劣。

    船掌柜的们也越来越配合,特别是他们发现市舶司的差役们在前头的船上查出来一些走私货物,也不过是督促从新报税劝诫几句,并没有闹出更大的事情,他们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对他们来说,少了偷漏的那些税款,大不了他们损失一点带货的收益罢了,不算什么太大的事情,何况市舶司类似的突击检查也不可能天天来,他们还有大把的走私机会。

    港口里唯一一艘从倭国来的商船可就倒了大霉,公差对他们的盘查最是仔细,细致到差点要把他们的船底凿个洞出来看看船底是不是藏了什么东西。

    不过结果和其他船只一样,并没有查到什么可疑的人,只是查出一些走私的货物来而已。

    眼见日头到了过午,检查过的船只也已经超过了一半,可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

    杨怀仁抬头看看天色,又扭头去看了看港口的几个出入口,他内心里也开始怀疑,是不是他的判断出了错,而这个错,又是错在了哪里。

    鬼姐同样心急如焚,如果到天黑之时,把所有江阴港码头上的船只检查一遍,还是没有任何线索,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可如果那些契丹女使不是走海路回辽国,他们也实在想不出她们还有什么方法能快捷而隐秘的逃回辽国了。

    小七道,“你们来不要着急,说不定她们就躲在剩下的咱们还没有盘查过的船只里。

    眼下江阴港不论路上还是江面上都被咱们的人为的水泄不通,那些契丹女使只要来了这里,是不可能逃得出去的。”

    杨怀仁认可这种说法,但又觉得这有可能是一种失望状态下的自我心里安慰。

    他担心的如果他的判断错了,这一天工夫可就白费了,契丹女使可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逃出很长一段距离,再想追上,可就更加困难重重了。

    杨怀仁开始回忆今天搜集到的一切,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绪,想找出来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了。

    前头从围捕那些可以留下来耽误时间的契丹女使开始,应该是不会错的,如果带走了孩子的契丹妈子没有向北走,那么那些契丹女使也不会留下来延误他们的追击速度而白白送了性命。

    直到苏州,一切似乎都没有出漏子,那么值得怀疑的,也就会车行的掌柜的了,吴掌柜和车把式陈小四提供的线索,那倒不一定是他们编了瞎话。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没有必要,就算是为钱,貌似也没有舍了自己性命欺骗童贯这种地方大佬的可能。

    或者是契丹老妈子玩了一招将计就计知道你杨怀仁会打探到车行这里,所以故意雇了马车赶夜路,目的地也刻意装出一副是江阴的意思,骗你追过来。

    只要让你以为她们回走海路,逼着你停下来盘查港口的许多船只,从而给自己创造出一整天的时间来从其他路线逃跑

    杨怀仁虽然在怀疑自己的思路,不过却没有盲目的自我否定,这一路追来,得到的线索上来看,是饱满的,并不像是有人刻意做出来的样子。

    而且从契丹人最终目的



第1699章:差役的心思(下)
    本来富水东也不在乎外头这些闲话,他们富家尽管讲究嫡庶尊卑,可家中女眷也算是相处和睦,几个兄弟之间也是感情很好。

    只是闲话被人家说的多了,也就渐渐变了味道,一开始说富水东这个嫡长子本事不如一个庶出的五弟,富水东还忍的了。

    后来闲话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他富水东是个蠢货,家里倾尽全力扶持他,花了不少钱打点才让他进了市舶司衙门。

    而他不思进取不知上进,竟熬了十余年才熬到一个押司的位置上,手下只有十来个差役使唤而已,而人家富老五,只是出去两年,混的可是手下有二百多正儿八经的武德军士卒的。

    老百姓嘛,闲来无事原本就是喜欢说些邻里街坊的家长里短,然后根据个人的一些奇葩见识乱评论。

    但富家既然生活在人间,自然也不可能一点儿不受这种闲话的影响。

    富老五本是一片好心,把勋赏的印鉴当做光耀门楣的宝贝放到了家里,富家老父亲便把这么个铜印和祖宗牌位一起给供了起来。

    老百姓家里能有件皇帝赏赐的东西,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也不会管是不是真的经了皇帝的手,富家老父亲如何郑重其事,也是可以理解。

    富老五也并没有故意显摆,给其他兄弟脸色看的意思,家里兄弟姐妹几个和以前一样的兄友弟恭。

    可这种事在外人编排起来,就出现了另外的版本了,传言他们富家庶出的已经开始凭着这份官家的恩赏开始谋家产了。

    而富水东这个嫡长子大哥,因为没本事,所以也不敢招惹他那个五弟。

    流言一起,富水东便有口难辩,五弟在军中眼不见心不烦,可他可就不同了,他全家自上而下,也都活在了别人的流言蜚语之中。

    本来五弟以军功的了赏赐对家里是一件好事,可就在一帮闲得无聊说闲话的长舌妇嘴里成了一件坏事。

    富水东也明白这是她们羡慕嫉妒恨,可对于这些长舌妇,他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他这个当大哥的没出息没地位,才让那些长舌妇肆无忌惮,如果他也能有个一官半职,哪怕是九品芝麻官呢,起码也有点官威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但以他年过三十的年纪和一个算不上功名的才员的名头,想要当官还真是不容易。

    岑孝年是个做事认真的主儿,对市舶司衙门里的属下虽然也很好,可在用人上那是十分严格的,没本事的,他一概看不上。

    本以为实在没有机会了,可忽然除了杨怀仁家里这件事,让富水东似乎又有了一些盼头。

    杨怀仁是什么人那是朝廷的右卫大将军,正统的齐国公,是他富水东以前够都够不着的人物。

    可现在他就在那边看着他在盘查港口上的船只,对他说话也十分客气,富水东难免会产生一些新的小心思。

    他五弟就是因为进了杨怀仁的武德军,才跟着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因此的了勋赏的。

    别人说他本事连他五弟的一根手指头都不如,可事实是他五弟的那点武艺,还是小时候他亲手教出来的。

    富押司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他自己有几桶水,他自己最清楚,不敢说什么大本事,可九品小官,他并不是不能胜任。

    连他五弟都行了,他这个当大哥为什么不行

    他不仅比他五弟能打,也多读了些书,起码还有个才员的名头,这也勉强算是穷人版的文武双全了。

    杨怀仁就在他不远的地方,富押司又是今天带队盘查船只的人,他很难不去想一件好事。

    &n



第1700章:可疑的汉拿号
    杨怀仁心中惊讶,可知道富押司是刻意这样做不想打草惊蛇,也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来问道,“富押司发现了什么可疑之处”

    富押司小声解释道,“回禀王爷,首先,这艘船似乎有点不对。

    这艘叫做汉拿号的高丽商船,是一艘六百五十料的货船,可并不是在高丽造的,他们也造不出优质的海船,而是在咱们大宋的登州造船厂造的。

    虽然年岁上来说有点久了,但当年登州船厂造的海船,质量还是没话说的,小人在市舶司当差十年,也见过很多这种英宗皇帝治平年间登州船厂造的海船。

    因为当时的标准和现在有些不同,当时所称的八百料船,用现在的标准计算,实际上是六百五十料,所以这种老海船和最近二十年新造的海船样式大不一样。”

    杨怀仁对此不了解,也没搞清楚富押司给他解释这么多船只的知识是为了什么。
1...413414415416417...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