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野心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遍地沧桑
“好,瑞哥儿就演算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
几个人就离席,贾瑞就在一边的桌案上,拿起纸笔演算。
一边演算,一边讲解。
这个运算过程,主要是在算式上,能够清楚地展现出每一个运算步骤。
加减乘除法四则运算,每样举了一个例子。
“这个好处是蒙童学起来特别快,如果用在记账上,比原来方便许多……。”
“还真的如此啊。瑞哥儿,难道这个也是文昌星君教给你的”
贾赦就主动给了出处。
“大老爷说得对,正是如此。不过,文昌星君原本不让我此时露出此事,他叫我等明年科举之后再把这个数字公之于众。只是今天一时着急,就用了出来。所以,还请不要张扬出去,等明年再说。”
“既然文昌星君这样交代,就一定有其道理。大伙儿都保密,自己知道就行,跟家人也别说了。”
贾政叮嘱道。
“那是当然,想不到瑞哥儿原来还留着一手。若是此事公之于众,我看会比文昌星君句读法更加轰动。”
“珍哥儿说得有理,瑞哥儿能得到文昌星君的青睐,看来是我祖上有德啊。明天祭祖的时候,要好好感谢祖宗一下。”
我说政老爹啊,这跟你祖上有关系么便是荣国公和宁国公活了过来,他们知道阿拉伯数字么
“哈哈哈,想不到
第16章 另眼相看
沉默了一会儿,贾政开口。
“老祖宗说的对,纳献这事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那些愚民虽然一时逃避了赋税和徭役,但是最后下来,土地大多都被那些豪门大户占了去,最终沦为流民。最后吃亏的还是愚民自己和朝廷。”
贾赦放下了酒杯,显得愤愤不平。
“哼,朝廷才不在乎呢,干这事儿最多的就是那些皇家宗亲。不仅京城直隶这里,便是外地那些亲王,哪个不是几万亩、几十万亩仁王三十多万亩,礼王二十七万亩,土地成了他们的,那些农民成了他们的奴才和佃户。他们自己家人都这么干,何况别人”
贾瑞听明白了。
这其实就是个土地兼并的问题。
大德皇朝建立一百多年了,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最近几年,失地的农民,也就是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农越来越多,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天灾双重作用下,流民就越来越多。几年来,已经发生多起流民作乱事件。
北方的鞑靼人,最近几十年来兴起,势力越来越强大,已经多次犯边,侵入大德境内抢掠。
边疆不稳,加上内地流民闹事,朝廷兵马到处灭火,忙得焦头烂额,耗费军饷无数,朝廷的财政也越来越吃紧。
不过,这些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距离京城还远。对于京城似乎没有多大影响。
京城的人,无论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目前都还安享太平。
当然,影响也不是一点儿也没有。
宁国府庄子上的收成,正常的年份,除了那些实物,银子至少能收到五千多两。
但是今年因为受灾,乌进孝只交上来两千五百两,比往年少了一半儿。
宁国府家大业大,一次两次也许不在乎。若是长时间如此,怕是也受不了。毕竟田庄上的进账,是两府收入的最重要一部分。
以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地位和势力,如果他们也想纳献的话,一家纳个万儿八千亩土地还是不成问题的。象其他豪门大户那样,强取豪夺,最后占了农民的土地,也不难做到。
至少,每年增加个几千两银子收入,还完全能做到。
这种土地兼并,几乎是各地豪门大户的普遍做法。但是贾家一直没有这样做,跟别人比起来,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一番议论下来,贾珍和贾赦赞成,贾政反对,也没有一个结果,就草草了事。
喝了一个多时辰酒,夜已经深了,各自散去。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是祭祖的日子。
平时在道观里修行,一直不理世事的贾敬也回来参加祭祖,并担任主祭。
祭祖是大事,不到巳时,贾瑞就跟贾代儒到了宁国府。
进了宁国府,就见这里已经焕然一新,充满了过年的气息。
门神、对联、各种牌对都是新的,桃符也重新油过。各个房前和主要道路上,都挂上了红灯笼。
宁国府的大门敞开,接下来的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一直到正堂,一路大门全开。
巳时正,贾母带着贾氏宗族的大小主子们,来到祠堂祭祖。
贾敬作为主祭主持祭祀仪式,贾母辈分最高,排在最前面,然后是贾代儒、贾代修等几个代字辈的。
代字辈之后是文字辈,以贾赦为首,然后是贾政、贾效等人。
文字辈之下,就是玉字辈。
贾珍是族长,又是长支,自然排在第一个。
往常的时候,第二个是贾琏,然后就是其他玉字辈的人物,贾瑞一般都排在后面,或者干脆就进不了正堂,只能在外磕头。有的时候干脆就不来参加仪式。
今年,贾瑞被排在第二位,紧挨着贾珍。
人们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是一想贾瑞最近的表现,也就释然。
是啊,目前整个贾府的玉字辈当中,还有谁的风头能盖过贾瑞的
宝玉、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则是从屋里往这里端菜。
贾蓉是长房长孙,排在前面,接了菜,交给王熙凤,王熙凤把菜交给邢夫人和王夫人,由她们两个往供桌上布菜。
菜肴布置完毕,开始上香、磕头等一系列仪式,持续了一盏茶多功夫,祭祖仪式完毕,各人陆续归去。
贾敬不在家里住,谢绝了贾赦和贾政的挽留,就要回道观里去。
刚走了两步停住,招手叫贾瑞过去。
“瑞哥儿,你那个文昌星君句读法我看了,很不错。”
“老爷,瑞兄弟明年要下科场。
第17章 我家凤儿
去年的年三十,因为贾瑞处于病中,贾代儒一家是在愁云惨淡中度过的。
今年可就大不一样了。
贾瑞不仅神奇般地活了过来,还在短短的时间里,赚了一大笔钱。就连老祖宗和东西两府的主子们,都对他另眼相看。
族长送来的这些年货,更是让贾代儒心花怒放。愣是在院里摆了大半天,直到街坊邻居们听到信儿,很多人过来看了,才收起来。
钱多了,年货多了,牲口多了,更加重要的是,人口也多了。屋里屋外充满了人气儿。
此时,贾瑞正跟张老妈子和凤儿在厨房里忙活着。
按理说有两个下人,用不着贾瑞伸手。但是贾瑞此时正在做的一道菜,张老妈子和凤儿都不会做。
所以贾瑞只能自己动手。
贾瑞做的这道菜,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一道鸡蛋羹。
但就是这么一道简单的菜,整个神京城也没有。
贾府众人,自然也没见过。
“行了,把锅盖打开吧。”
贾瑞说完,张老妈子就打开了沉重的木板锅盖。
一阵清香随着热气飘出,很快充满了屋子。
热气散尽,一碗碗鸡蛋羹露了出来。
“啊,好漂亮啊。”
凤儿不禁赞叹道。
“拿出来一碗,你们两个尝尝好不好吃”
“这个……,主子还没吃呢,奴婢怎么敢先吃”
凤儿还是懂得规矩的。
“没关系,我让你们吃的。”
贾瑞用布托出了一碗,递给张老妈子。
“那我们就吃了,还真有些馋了呢。”
张老妈子和凤儿拿着羹匙,一人挖了一勺。
“哇,真香啊。”
“好了吗”
奶奶进来了。
“奶奶,已经好了,凤儿,给奶奶尝尝。”
老太太吃了一口,品味一会儿。
“嗯,好吃,老年人吃这个好,老太太一定会喜欢。那边也快开席了,赶紧给送过去吧。”
给家里主仆一人留下一碗,剩下的就装进食盒,先用一层纸蒙上,然后又盖上一层棉布,防止路上凉了,一共二十四碗,分三个食盒装了。贾瑞、张老妈子、王三一人提着一盒,就向两府走去。
张老妈子给宁国府贾珍他们送去八碗,剩下的十六碗,就都送到荣国府老祖宗这里。
今天吃团圆饭,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宝玉、迎春等小主子们,都聚集在老祖宗这里吃饭。
薛姨妈一家也被邀请来这里,一起吃饭。
主子们正在说说笑笑,下人们则在里里外外忙活,一道道菜不时地端上来。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个媳妇和赵姨娘、周姨娘在桌子边上布菜,王熙凤则在一边指挥。
老祖宗等人已经在桌上就坐,就等着开席。
见贾瑞来了,老祖宗乐了。
“瑞哥儿还真的给我送菜来了,我就是随便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
“老祖宗不当真,我可不能不当真。这道菜是孙儿亲手做的,保证让老祖宗满意。”
“呵,好啊,拿上来,我倒是要尝尝,看看你到底是不是说大话。”
当贾瑞打开食盒,把鸡蛋羹摆到桌子上的时候,喧闹的屋子一下子静了下来。
就见碗里的鸡蛋羹亮晶晶,颤悠悠的,金黄色,看着就有食欲。
“请老祖宗尝尝。”
贾母小心的挖了一勺,慢慢放进口里。
“哎哟,我本来想好好品味一下,没曾想一下子就进肚子里去了。再来一勺尝尝。”
这回老祖宗细细品味。很快露出笑容。
“好,香软细滑,入口即化,我喜欢。还有么”
“有,两个盒子里都是,一共十六碗,每个主子都有份儿。”
“瑞哥儿真是有心了,既然是你的心意,那就每人一碗吧。不过,多余出来的,可就是我的了,你们谁也不许跟我抢。鸳鸯,好好给我收起来,可别叫这帮馋猫儿给偷吃了。”
&nb
第18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老祖宗笑了好一会儿,差点儿背过气去。
“我就奇怪了,这凤丫头何时成了你家的人,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瑞哥儿啊,你是爷们儿,给我个面子,回去把你那丫头改个名字吧。凤丫头一年年风里雨里,水里火里,这么一大家子的事儿,都得她张罗着,可怜见儿的,你就别叫她生气了。”
“既然老祖宗发话,回去就改名字。”
“这就对了嘛,不过,你惹了凤丫头生气,我就罚你把这个珍珠蛋羹的方子告诉凤丫头,让她以后经常给我做上几碗。”
“好,过了年儿我就告诉二嫂子。不耽误老祖宗,我也回家吃酒去了。”
“大过年的,就不留你在这里用饭了,回去吧。”
“也别等过年,此刻就出去告诉我。”
王熙凤就跟着贾瑞出来。
“二嫂子何必急在一时,过了年还不行么”
“不行,谁知道你到时候后会不会变卦”
这么简单的事儿,至于嘛。我还没那么小气。
于是贾瑞就说了一下大致经过。
“我家的张老妈子和凤儿……。”
“你还说凤儿”
“好,不说了,老妈子和丫鬟都会,哪天你打听她们一下就行,或者叫她们过来教一下就会。”
“就这么简单不用珍珠”
“我用的是海珍珠,如今市面上和府里的,都是河珍珠,只有海珍珠还管用,河珍珠放了也没用。就不如不放,吃着口感也没什么差别。”
“我家也有海珍珠。”
“我这个海珍珠,都是海下一千多丈的珍珠,市面上见不到的。”
贾瑞顺口胡诌道。
“哼,我们王家当初就是管着外藩朝贡的,家里什么宝贝没有你说的那个海珍珠,我家多得是。”
“好好好,你家有你就用,我走了。”
贾瑞不愿意跟她啰嗦。
“回去把丫鬟的名字改了,否则跟你没完。”
“知道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