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位面小人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枯空散人
他活生生是一个人生赢家的样子,在座的诸人能比得上他的,恐怕的确没有几个。
但能够当着江湖群豪的面亲口承认的,心服口服的,可能会更少;人们最多承认我武功不如他,我家世不如他但绝不会说我这个人不如他。
这其实也并不丢脸,这只是人们从心理上保护自己,抬高自我的一种手段。
但真正坦荡的人,并不需要这种手段。
不如就是不如,那又如何
段飞熊心念转到这一点,嘴角不由露出笑意,他的儿子毕竟还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这个时候,贺尚书突然闪身至前,拦住了正有些不知所谓,要随宫九离开的花夜来。
花夜来立在门口,问道“你为何拦我”
贺尚书道“你暂且不能走。”
花夜来冷笑道“凭什么我不能走你我原是同道之人,落井下石也未免太快了吧”
贺尚书对着她道“高力士今日不在,你先快快去将鞋子捡起来,给我主上还回去。”
大堂之中,酒席之间,一尘不染的光滑地面上有一只鞋子端端放着,的确显得有些突兀。
花夜来望了望四周,发现贺尚书确实说的是自己,错愕道“谁是高力士高力士在不在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贺尚书怒道“高力士不在,就没有人为主上拾鞋,当然只能让你贵妃来动手了,难不成还要主上亲自捡回鞋子么”
他口中胡言乱语,说的本是“贵妃研墨,力士脱鞋”的典故,放在此刻虽是荒诞,但意思却很明白了。
他是想让花夜来将苏微云先前脱下用来打宫九的鞋子捡回去。
花夜来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以她的风姿容貌,气质穿着,平常的男人为她捧鞋还来不及,她何时替别人捡过鞋子
贺尚书仍在催促“快去快去,饭不着鞋,未免不合了礼仪。”
花夜来看了看旁边站着的小胡子、老学究,又想了想“化骨绵掌”和“指刀”两门武功的威力,只好硬着头皮,慢吞吞地走了过去。
贺尚书从旁边又抢了两只碗来,拿了一双象牙筷,随兴地敲击着,居然还颇有几分音调,缭缭升至空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老学究赞道“好诗好诗。”
小胡子笑道“好歌好歌。”
在一片歌声中,花夜来蹲下身,捡起鞋子,极不情愿地来到苏微云的身前。
“苏苏狮王,您的鞋子。”
她的声音还是很好听,众人都望着她,听她说话。有些人在觊觎,有些人在艳羡,有些人在讥笑,还有些人什么表情都没有。
苏微云却没有理她。
苏微云就属于最后一者。
他什么表情都没有,既不哭,也不笑,也没有开口理会花夜来。
他整个人已想入非非,神游天外。
他好像做了一个梦。
藤缠树,缠就缠。
生也痴缠,死也痴缠。
苏微云梦到自己变成了一颗大树,躯体变作树干,四肢化为树枝,下身则扎根于地,盘成老树根。
枝繁叶茂,绿叶成荫。
每根枝条上都挂满了鲜绿色的叶子,青翠欲滴。风一吹,这些叶子就会曳曳摇动,轻抚着风,也轻抚着心。
这一棵树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充斥着满满的活力,满满的生机。
然而随着时光推移,一根根不知从何而来的老藤缠了上来,那些藤条不但坚韧,而且厚实,一旦缠住树,就紧紧不放。
树很难受,他想逃离,却被藤缠得牢牢,一动也动不了。
他拼命地想要将藤蔓从自己的身躯上移开、挣脱、崩断,于是他开始疯狂地生长,想获得更大的力量来使得藤蔓断掉。
谁知他越是生长,藤蔓也从他体内获得了更多的养分,同样快速地长大。他的力量变强,藤蔓也在变强,仍然是紧紧地咬住他不放。
直到有一天,树已苍老,藤也枯萎,两者在长年累月的抗拒中互相消耗,但还是纠缠在一起,不死不休。
就在这时,老树忽然叹了口气。
“你我本来同生一体,又何必生死纠缠”
藤也说话了“你早该这样想的,我也很累了。”
老树终于接受了藤,藤依附树,树支撑藤,握手言和。
藤依然缠树,就像是为树披上了一套古老的嫁衣。
它们已合为一体。
宝珠山庄,大堂。
风吹入堂。
花夜来还在小心地拿着鞋子,递在苏微云的面前,道“苏狮王,请穿鞋。”
这句话她已一连说了三遍,心中更是将苏微云骂了不知多少次,她当然觉得这是苏微云在故意地羞辱于她。
“苏”
花夜来正要说第四遍的时候,苏微云突然浑身轻轻地震了震。
这震动极其轻微,除了近在咫尺的花夜来,就只有坐在另一旁的小瘌痢感受到了。
苏微云接过鞋子,好似很艰难地开口“谢谢你。”
这三个字说得很别扭,第一个字好像是白发老人发出的叹息,第二个字却又如玩耍孩提的嬉笑。
只有最后一个字才恢复了他本来的音色。
花夜来有些吃惊地望着苏微云,她忽然感觉是看见了沧海变作桑田一般的时间推移画面。
她皱起眉头,又仔细地打量过去,却又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花夜来道“既然鞋子已送还,那么我便打算离开了。”
她说话之时,瞥了瞥小瘌痢的脸色,然后连忙回头,快步走了。
其实小瘌痢根本没有在意到她,小瘌痢一直死死地盯着苏微云,道“你”
苏微云道“至诚之道,在于接受自我。许多人总口口声声地说要做自己,其实很多人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他们从不曾对自己诚实,他们不敢承认自己也有丑陋,总是想方设法地去修饰、遮掩、欺骗。你说段玉是你见过最诚实的人,我今天才总算真正明白这意思了。”
小瘌痢问道“你明白了什么”
苏微云道“我明白,美是我的一部分,丑也是我的一部分。树是我的一部分,藤也是我的一部分。荣是我的一部分,枯也是我的一部分。既然都是我,又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小瘌痢又问“又是荣,又是枯,那到底是什么”
苏微云答道“是枯是荣,非枯非荣。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你说既不遮掩,你又撕开了什么”
“我撕开了我所有枯死的内力。”
两人的问答十分古怪,除了他们以外,谁也听不懂。
苏微云微笑“你可以撒谎欺骗别人,但唯独不能够瞒着自己的。”
“可惜很多人对自己都不太诚实”小瘌痢喃喃说着,忽然又道“现在你该把你这只鞋子好好穿上了。”
“否则要是再脱手出去打中宫九,他的手臂恐怕就得有十天半个月没法活动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巴山剑庐
苏微云和小瘌痢一番言语,众人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也听明白,大概是苏微云的功力又有所长进。
朱宽笑道“莫非是苏大侠在方才有所领悟真是可喜可贺。”
苏微云不置可否,只是对着段玉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段玉小兄弟,我这里有一本秘籍相赠,还请收下。”
段玉有些怔住,他不知道为何苏微云会突然送他武功秘籍。
在他愣神之际,苏微云已将东西交到他手上,道“这本《枯荣禅功》就当作我送段兄弟的新婚之礼了。”
段玉抱着秘籍稍一翻看,疑惑道“禅功难道是和尚练的内功么”
苏微云正色道“这门心法以一枯一荣为根,可真实照见自我,以段兄弟的心性修行,实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段玉正要致谢,内堂里忽地转出一人,大叫道“不能练,你不能练那内功!”
群雄闻声,纷纷望去,只见来人头戴珠冠,身着粉袍,脸露腮红,眉目之间尽是情意,乃是一位花容月貌的可爱少女。
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位丫鬟在追赶,一边叫道“大小姐,你不能出来的啊!”
那少女立住,气呼呼地道“我不管,段玉,你不能要这秘籍!”
而段玉见了少女则又惊又喜,道“华华凤,你你怎会在这里”
朱宽则道“珠儿,快回去,不可胡闹!”
她原来就是宝珠山庄的千金朱珠,但她的另一个身份也恰是之前与段玉结缘的华华凤。
华华凤道“我不回去!段玉,你不能收这武功。”
“为什么”
华华凤道“这东西一听就是和尚练的,你要是练了,岂非也成了个和尚,那你怎么怎么向我爹求亲!”
群雄哄堂大笑,朱宽无奈地瞧着他的宝贝女儿,段玉却已将她拥入了怀中。
华华凤就是朱珠,朱珠也就是华华凤。
这桩姻缘岂非本就是段玉心之所想的
五月,巴山。
巴山有剑庐。
巴山剑庐的名声只要是在江湖中的剑客们,大概没有不知道的,那一门七七四十九手回风舞柳剑的名气,也决不低于任何剑法。
若非巴山剑庐每一代的顾道人实力不一,有强有弱,恐怕这里早已经成为了一座剑道圣地。
“就是这里吗你没走错吧。”
眼前一片苍山绿林,涧水奔流,各种野兽,虫鱼皆在山间,看起来不像是一方武道大派,倒似隐居之地。
唯有一道石阶,沿山而上,密密层层,方才见得此间或有人踪。
苏微云敲了敲旁边的跑去江南开酒馆的小顾道人。
小顾道人在为青龙会做事之时,手臂已断掉一条,他此刻将他仅剩下的一只手握紧,道“就是这里,我不会记错的,死也不会记错!”
苏微云道“好,你前面带路,带我去拜访一番。”
苍茫烟云之间,在石径的尽头处,有一座道观,香火颇少,人迹亦绝,昔年的冲霄剑气,如今也已不知有多久未曾再见了。
小顾道人轻车熟路,很容易地就推开道观的大门,踏步走了进去。
道观本来很大,但许多地方已逐渐被荒草青苔所覆,甚至还可见到有不同的野虫在地面爬来爬去。
苏微云有些难以置信,道“这就是巴山顾家的剑庐”
“哈哈哈,贫道不喜嘈杂,故将门童驱散,一座好好的道观,也就成这样了。还望远方来客莫要见怪。”
观中深处,一位中年道士徐徐走出,腰间佩着一柄好剑,他的面上本还带着笑容,但见到小顾道人时,突然浑身一震。
“师尊!徒儿徒儿回来看您了。”
道人作怒目状,叱道“孽徒,你既入青龙会,又何必回来!”
“师尊,我我知道错了,我从今往后,再不出门了,就好好地侍奉在你左右。”
小顾道人突然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不停地流泪。
老顾道人怔了半晌,终于还是叹了口气,道“孽徒!也罢,我这里还差一位修花除草的下人,你留下来做个道童,正好打理打理道观!”
小顾道人如蒙大赦,又要说话之时,老顾道人却又道“这位客人不远深山,前来造访,是为”
小顾道人立即道“他是来观剑的!”
老顾道人皱眉道“观剑”
小顾道人道“就是咱们后山剑壁上的那些藏剑,他好像是得到了那位神秘的萧大师的大弟子的指引。”
老顾道人道“原来是他。这一段缘分本该了结,剑侠请随我来罢!”
一泓山泉,一杯清茶,一方竹桌。
老顾道人的日子虽过得很朴素,却别有一番雅趣在其中,自是那些市井贵人不可比拟的了。
老顾道人笑道“山间别无他物,唯有淡茶两杯,请勿见怪。”
谁能想象得到,这位看起来与世无争,远离红尘的道人在二十年前还是好胜斗勇,要与“蓝山古剑”一争高低,相约比剑的剑手
苏微云开口欲问,话到嘴边,却又止住。
老顾道人似是看出他的疑惑,说道“自与蓝山古剑比过剑后,我便很少用剑了。”
苏微云问道“为什么”
老顾道人缓缓道“我当年心气甚高,想夺得一个‘天下第一剑’的名号,以复师门之荣,所以四处与人约剑,有胜也有败,胜多败少。”
他饮了一口茶,又继续道“后来多亏那位相剑老人点醒了我,我才没有继续执迷不悟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