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湘江入洞庭湖口的白茅城守将高隆,娶马寅之女马循之姐为妻,颇受马家父子信任,才得以率兵马守湘江门户。马寅之女相貌丑陋却生性凶悍,高隆曾私纳美妾,被马寅之女知晓后,将人捉过来塞入酒瓮之中蒸熟,夜宴时送到高隆案前以示警告。此等秘事,潭州仅三五人知道,但试问李侯爷,高隆此时看上去是对马家忠心耿耿,但他内心里对马家真有几分报死之心?文瑞临问道。

    此等秘事,信昌侯李普事先是没有听闻,但也不能确认这不是文瑞临编造出来,迟疑着的没有说话。

    文瑞临继续说道:文某倘若能前往,必能说服高隆献出白茅城。到时候侯爷统兵据白茅城,而白茅城西南的湘江看似开阔,但河道浅淤,能行大船的航道极为狭窄,凿沉七八艘大船沉入江底,便能将航道封住,阻马家父子归路。到时候叛军可不就是传檄而降?

    信昌侯李普当然不可能听信文瑞临片面之辞,便做出决断,暂时安排他带过来的扈卫,将文瑞临先押下去,然后问韩谦:韩司马,你觉得此策可行否?

    韩谦说道:汉寿守军东逃后,撤入白茅城里,此时白茅城有四千守军,而从沅口过去,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都是在一百里脚程左右,用不用文瑞临此策,还请侯爷定度。

    此时由郑晖率领集结于汉寿城的兵马已经接过两万,在马家父子率兵逃回潭州之前,在兵力上已经超过潭州诸城的驻兵,也就是文瑞临不能说服高隆开城投降,从白茅城撤回沅口及汉寿,也就百余里的距离。

    而文瑞临是在武陵城被破后,直接落入他们的手里,也无需担心文瑞临能与谁合谋设下圈套引诱龙雀军精锐踏进他们所部署的陷阱里。

    信昌侯李普沉吟许久,跟韩谦说道:我们带着文先生去汉寿城见郑晖!




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选
    韩谦信昌侯李普连夜在百余侍卫的护随下,带上文瑞临赶到汉寿城,与郑晖会合。

    韩谦同时还将武陵县令王大治县丞陈璐县尉周处主簿赵际成等破武陵城后捉拿住的几名主犯,也一并带到汉寿城。

    郑晖除了率周数范祥周惮等将在汉寿城外,还有降将张瀚乃是石首张氏子弟。

    不能听信文瑞临的一面之辞,自然是要将张瀚王大治陈璐周处赵际成等白茅城守将高隆有过接触的降将俘吏召集过来详细问话。

    当然,郑晖他们也都觉得这个险值得冒。

    首先文瑞临是在武陵城直接落网的,没有在白茅城提前布下陷阱的可能。

    而从汉寿往白茅城,除了有驰道相通,水路也仅有一百三四十里;有什么问题,来去也方便。

    即便没有文瑞临,郑晖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汉寿城后,也在考虑是否往白茅城或者东南方向的资阳桃江等城进军。

    只是马元衡率部所守的江安城还没有攻下,他们过早往位于湘江口的白茅城进军,有可能提前惊动马寅父子提前放弃岳阳城逃回潭州。

    到时候岳东大营以及荆州的兵马在外围,短时间内赶不过来,他们又不能及时攻下白茅城,仓促间在白茅城外的湘江口湖滩之地与叛军主力野战,实在没有多大的胜算。

    要是能说服白茅城守将高隆投降,他们占据湘江门户之地白茅城,将马寅父子南逃潭州的退路切断,确实是将战事快速往前推进的关键节点。

    当然,寄希望高隆能投降献城,仅让文瑞临孤身回去,是无法取信于高隆的,该由谁陪文瑞临前往白茅城?

    郑晖周数周惮等人皆有领兵之责,不能无故丢下兵将,随文瑞临前往白茅城说降。

    张平看了看左右,现在是信昌侯李普主张用文瑞临,知道韩谦不会担当此事,他站起来说道:我陪文先生前往白茅城说降高隆。

    我要是说张大人资望略有不足,或许不足以取信高隆,张大人不会不高兴吧?韩谦笑着说道。

    原本也赞同张平与文瑞临去游说高隆的李冲,这时候看韩谦的笑容,怎么看都觉得有几许阴险,心里咯噔一跳:张平一直都说韩谦没那么容易看透,韩谦这次主动将文瑞临让给他们,是不是在这里设下陷阱,等着父亲跳下去?

    张平作为监军使,韩谦都说他资望略有不平,不足以说降高隆,郑晖作为行营总管不能擅离大军,韩谦又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岂非只有父亲才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然而他还不能说韩谦这话一定不对。

    张平早年在内侍省仅仅担任正七品的内寺伯一职,调到三皇子身边,于荆襄战事后才出任正六品郡王府椽。

    韩谦潜逃离开金陵,张平出京到叙州传旨,留下来出任叙州防御使府监军使武陵军监军使以及沅江行营监军使。

    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监军使仅仅是临时的授官,并无对应的官阶,而张平这个监军使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实权,任职时间又短,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资望可言。

    张平之前携旨游说洗英没有问题,一方面洗英的地位以及对战局的影响,都没有高隆这么突显,另一方面对辰州土籍大姓的处置,天佑帝在传到叙州的第二道御旨就已经言明。

    然而此刻时机稍纵便逝,现在他们根本来不及派人去金陵请旨,就必须得有信昌侯李普这一级数的人出面,才有可能说服高隆献城出降。

    要不然的话,高隆马元衡这些人即便有投降之意,也会坚守到天佑帝下旨赦免其罪,有一定保障之后,才会献城投降的。

    张瀚率部投降,那不是投降就被会郑晖李知诰他们联手围歼,而投降后还要立即参与对武陵城的强攻,损兵折将千余人之后,才获得初步的信任,但对他这样的降将最终要怎么安置,还得看金陵的旨意。

    想到这一切极有可能是韩谦给他们设下的陷阱,李冲双拳握紧,关节都捏得发白。

    看来也只有本侯亲自走一趟,才能取信于高隆。信昌侯李普看了韩谦一眼,镇定的说道。

    孩儿代父亲过去。李冲手摁住身前长案说道。

    信昌侯李普摇了摇头,坚持他亲自随文瑞临前往白茅城见高隆。

    定下计策后,郑晖便着人找来几套染血的潭州兵服给文瑞临信昌侯李普以及几名贴身侍卫换上,以便他们假扮逃兵能顺利进入白茅城中见到高隆,而能不能说降高隆,就要看信昌侯李普命够不够硬了。

    这时候天下起如注大雨,一队骑兵护送信昌侯李普文瑞临离开汉寿城,守了一个多时辰,雨势收入,都虞候周数及番将洗英率五千兵马也离开汉寿城,沿湿滑的驿道往东南方向行去。

    信昌侯李普文瑞临要是能说服高隆献城投降,周数洗英将首先率部进入白茅城,然后郑晖才会再率主力过去,彻底切断岳阳叛军逃往潭州的退路。

    即便这个过程中会有波折,他们也会将损失控制在最低,保证原有的战事节奏不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待周数洗英所部消失在烟雨尽头,韩谦才撑着一把油纸伞,与奚荏走下登城道。

    噔噔噔,韩谦转回身看到姚惜水撑着伞从后面追过来,而李冲带着几名侍卫站在十数步远处。

    韩谦停下脚步,与奚荏往城墙脚避开两步,让姚惜水李冲他们先过去。

    文瑞临在为马循招揽之前,都在雪峰山深处的一座古庙里隐居潜修,与马循妻兄结识,才被引荐到马循跟前姚惜水在韩谦身前站定,这时候雨势又稍稍大了起来,隔着雨线盯着韩谦的眼睛说道。

    而李冲带着侍卫站在十数步,拦着其他人靠近,方便姚惜水与韩谦单独说话。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韩谦问道。

    韩大人是不是早就知道文瑞临的来历有可疑之处?姚惜水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姚姑娘你想多了,韩谦打了个哈哈说道,神陵司当年耳目广及天下,即便随前朝覆灭受创严重,但实力依旧不容小窥,说不定马寅身边就有你们暗布的眼线,我对潭州的了解,怎么可能比你们更多?再说了,我还没有在文瑞临身上看出什么问题啊,世间高人无数,难不成稍微有些能耐的人物,就能叫你们如此惊疑不定,你们是不是也太不自信了?你们这几年,看走眼的人还不够多吗?

    韩谦知道神陵司的秘密,姚惜水也不觉得奇怪,继续追问道:真不是你设下的圈套?

    姚姑娘是要我将心剖给你看啊?韩谦叫屈道,潭州大局已定,即便高隆不愿投降,将侯爷扣押下来,交给马寅父子,马寅父子也不敢直接杀掉侯爷。虽然事情有可能会多添些波折,但侯爷的大勇之名已然成全。我对侯爷对姚姑娘赤胆忠心,日月可鉴,姚姑娘你却百般猜疑我,真真叫韩谦无语相对啊!

    韩谦表演再精彩,姚惜水也不会相信,但她实在无法从整件事里看出一丝破绽,当下也只能与李冲先离开。

    张平李冲姚惜水在汉寿焦躁不安的等候了两天,一名扈卫才持信昌侯李普的秘信赶回汉寿。

    信昌侯李普在信里说高隆同意投降,但白茅城作为潭州北入洞庭湖或从洞庭湖南进湘江的门户之地,即便是汉寿逃过去的两千兵马,也都是眷属家小安排在潭州长沙县的嫡系部兵,高隆并没有把握带领四千守军一起归降朝廷。

    马家父子优柔寡断,早年又因为内乱不得不依附于天佑帝,这些年担心手下大将擅权背叛,一方面限制大将私兵规模,一方面频繁调动大将,限制大将对军队的控制权,这也是实情。

    高隆约定好两天后深夜使部属打开东城门,放楚军入城。

    高隆为了表示诚意,没有扣押信昌侯李普及文瑞临。

    信昌侯李普文瑞临此时与周数洗英会合,五千多精锐兵马停到距离白茅城约三十里的一座村寨观望形势。

    即便高隆没有诈降的意图,想要不惊动白茅城内其他忠于马氏的守将,他们也必须两天后入夜时分借着夜色的掩护出发,才有可能悄无声息的抵达白茅城东门前,等候高隆打开东城门。

    不过,考虑到高隆还是有诈降的可能,那样的话,信昌侯李普仅率周数洗英两部五千余将卒,想要将计就计夺下白茅城,兵力就有所不足。

    而即便高隆没有诈降之意,信昌侯李普率周数洗英两部趁乱夺城后,也必然会惊动到百里外潭州城的守军。

    他们倘若想着高隆能进一步配合他们引诱潭州城守军过来增援白茅,也需要更多的兵马在半道伏击潭州城的守军。

    为防止万一,郑晖与监军使张平率周惮降将张瀚两部人马走陆路前往白茅城。

    此战对信昌侯府非同小可,李冲也不可能坐得住,先一步赶过去跟其父会合。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
    韩谦还是负责留守汉寿。

    武陵军总计就编有高绍田城林海峥三营步甲以及杨钦一营水军,即便不断有新募兵卒补充进来,但前后经历数次血战,伤亡减员严重。

    目前加上辎重营,武陵军也就七千人马,从黔阳龙牙辰阳沅陵武陵,一路分兵把守,目前倘若还要再分兵来守汉寿,一旦发生意外,便没有充足的兵力应对。

    韩谦派人去见高承源,请高承源率所部主力到汉寿会合,石首此时的战略地位有些无足轻重,仅需留少量兵马防守即可。

    这样即便发生什么意外,他们只要将沅江下游最重要的两座城池守住,将叛军辖地切割开,使其首尾难相顾,整个战局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反覆。

    姚惜水春十三娘二女也没有借口随军赶往湘江口,焦虑不安的随韩谦留在汉寿,但她们所担忧的意外都没有发生,两天后捷报便相继传来。

    五月二十八日夜,高隆使部属打开白茅城东门,李冲率两百扈卫精锐第一时间杀入城中,控制住东门,但高隆对守军的控制极为有限,很快全城便惊忧沸腾起来。

    白茅城内的几名副将以及从汉寿率部逃入白茅的守将,对马氏倒是忠心耿耿,即便有两人没有防备被高隆诱杀,但其他人在侍卫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成功杀出高隆借夜宴将他们引进的包围圈后,立即组织兵马反扑东门,想要将东城门夺回来。

    高隆虽为白茅城的主将,但真正忠于他的嫡系亲卫仅三百余人,与李冲文瑞临会合后,死死守住东城门附近街巷要冲,拂晓之时,信昌侯李普周数洗英率主力兵马杀入白茅城,激战到午时,才拿下白茅城。

    虽然此战伤亡不少,但所谓高隆有可能诈降文瑞临有可能设计相害的担忧则一扫而空。

    确定高隆文瑞临可信,郑晖便没有赶去白茅城跟信昌侯李普会合,而是亲率六千马步军精锐,马不停蹄的直接穿插到潭州城北的岳麓山。

    白茅城遇袭时,潭州城守军分出三千马步军沿湘江北上增援,但走到半途,白茅城便告失守,成百上千的溃兵往南逃来,这三千马步军收拢溃兵后,也是仓皇沿着湘江西岸的驰道,逃回潭州城。

    他们却没有料到岳麓山此时已然易手,潭州城内的守军也是一片惶然,都没有人通风报信,三千多叛军毫无防备踏入郑晖所布下的埋伏圈,都没有扛过两轮攻势便四散溃逃

    李知诰原本率部与张蟓之子张封率六千精锐进逼到江安城外,计划与北岸的荆州兵马会合后,先逼迫驻守江安城的马元衡出城投降。

    谁都没有洞庭湖南的战事会如此的顺利,确知信昌侯李普与郑晖夺下白茅岳麓山两个关键点,李知诰张封两人随后便直接放弃对江安城的围逼,果断率部南下。

    除了分出一部分兵马加强武陵云盘岭等地防御,防备马元衡有可能狗急跳墙率部沿沅江逃入防守空虚辰叙两州外,其他兵马在李知诰张封两人率领下,马不停蹄的沿着沅江北岸东进。

    马元衡这边爱降不降,已经无关大局。

    潭州所直接控制的几座屯营军府,主要设于白茅城湘江以西韶山以北的洞庭湖西南平原上。

    位于洞庭湖西南平原的桃江益阳宁乡三县境内,所设立的屯营军府,总计安置有两万四千余兵户,这也是马家能在洞庭湖及湘江两岸立足的根基。

    目前这些军府兵户里的丁壮健勇都被马寅马循征调出战,也是最为忠于马家父子的战兵,但其眷属家小都还留在桃江益阳宁乡等地。

    要是桃江益阳宁乡落入朝廷兵马的手里,那这些战兵还有几分斗志,对马家父子还能剩下多少忠心?

    说起来也是武陵汉寿两城的失守太快太叫人猝不及防,马元衡所部又被切割在北面的江安城,留守潭州城的主将都没有来得及,手里也根本没有多余的兵马部署到沅江口的东南将楚军压制汉寿不使之南进。

    叛军留守潭州城的将臣,仓促间只能传令将分散于屯寨的部兵眷属家小,往宁乡益阳桃江三城聚集,但谁又能想到白茅城随即又这么快速的失守,就连潭州城北面的要隘岳麓山也被楚军占领掉?

    这么一来,不仅马寅父子在岳阳亲率的兵马南逃之路被切断,宁乡益阳桃江三地的部兵眷属东逃之路,也被切断。

    李知诰张封率部从汉寿渡江,就直扑益阳宁乡桃江而来。

    谁都知道拿下益阳宁乡桃江三城,抵挡住叛军的反扑,那叛军里马家父子所依赖的嫡系精锐将卒将士气低沉,将变得毫无斗志。
1...175176177178179...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