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我的意见,什么时候重要过?少年幽怨的说道。

    怎么不重要?清阳你的夫君,怎么也得是一国之主才成,要不然谁能配得上你?长乡侯王邕笑道。

    要是杨元渥有机会登位,我岂非要嫁给那个昏碌不堪的病殃子作侧妃?少年对自己已经注定的命运,还是有着说不出口的不满跟积郁。

    杨元渥嘛,楚国最终倘若是他登位,楚国必生大乱,到时候也非我蜀国之福。长乡侯王邕感慨说道。

    倘若梁国同时生乱,岂非更好?少年湛然眼瞳猛然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说道,只是大哥你受清江侯猜忌,此次又主动要求出使楚地,楚地真要生乱,大哥你怕是更没有容身之地。

    我们蜀国实力弱小,梁强会伐蜀,楚强也会伐蜀!相比较蜀国存亡,我的生死事小,长乡侯王邕说道,倘若你真能嫁给杨元溥为妃,心里要记住,韩道勋韩谦父子,或许才是我蜀国最大的威胁!

    啊,少年微微震惊的问道,此番削藩,韩道勋韩谦父子除了占住叙州之外,之后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功绩啊。攻打沅陵武陵等几次关键之战,要么是郑晖指挥兵马,要么是信昌侯李普用文瑞临之谋。

    削藩一战,看似信昌侯李普首功,但从郑晖率武陵军占领辰州,进窥武陵,到李知诰率龙雀军精锐赶到沅江与武陵会合时,便已经决定了潭州马氏的败局。父王他也是在知道这事之后,才最终下决心要与楚和谈。清阳,你说到截止那时,谁的功劳最大?长乡侯王邕问道。

    如此说,却是韩道勋韩谦父子经营叙州的功劳最大。少年沉吟说道。

    是啊,韩道勋献《疫水疏,龙雀军乃成,之后韩道勋远赴叙州任刺史,很多人当时都不明其意,到今日再回过头看这件事,你便知道有些人的谋算有多恐怖了!

    韩道勋赴叙州任刺史之时,就已经在密谋削藩之事?少年震惊的问道。

    要不然你怎么解释韩道勋当年会赴任叙州?长乡侯王邕朝西南方向看去,眼神里充满向往之情,轻叹道,老天却是怎么不叫我得这么一个人物相助?

    长乡侯王邕这些年将这层心思藏得极深,但这一刻心思抑郁,还是忍不住轻声说了出来。

    可惜韩谦不在这里,要

    不然听了长乡侯王邕这话,知道搞出这么大的误会,多半要满头大汗的跟王邕解释大哥,真是误会啊,这几年那么多的变数,谁他妈能未卜先知到这一步啊?

    这或能称得上神鬼之谋了吧?少年感慨道,缓攻之策,或许是韩道勋的授意,只是经韩歉的口说出来而已。

    我原以为世间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物,但事实如此,也不得不承认了,长乡侯王邕点点头,认同少年的判断,说道,韩谦与其父相比,到底还是弱了一些,要不然文瑞临也不会为信昌侯所用了。

    少年也是点点头,他们与信昌侯李普等人接触的时间虽然短,但还是能感受到柴建李冲等人与韩谦的隔阂。

    她心里想,明明是韩谦在武陵城先捉住文瑞临,结果却叫文瑞临为信昌侯所用,还立下攻陷潭州城的大功,要是其父当时在武陵城,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少年与长乡侯王邕乃是同母胞兄妹,即便受其父宠爱,但这些年也没有受嫡长子王弘翼的欺负,她心里也更清楚胞兄王邕心里的郁苦,眼瞳灼然,咬唇问道可否在韩谦身上多花些工夫,到时候请韩道勋为大哥谋划?

    以后或许能行,但此刻不要弄巧成拙,你要多将心思放到杨元溥的身上,莫要对韩谦有太多兴趣。王邕告诫道。

    谁对他什么兴趣了?少年不满的轻哼了一声,说道,大谋之人乃是其父,韩谦顶多有几分阴沉心机罢了。而此等心胸狭仄狠戾之人,可以驱之用之,但除此之外,哪里值得我多花半分心思?再说了,你也看过他手书的那几封公函,字迹丑陋用辞粗陋,与其父词藻华美又言之有物的《疫水疏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亏得大哥你前几天竟然还邀他填词,试探他是不是藏拙呢?

    韩谦要是这时候听到少年的不屑之言,多半要忍不住抄几首苏东坡婉约词砸她脸上去。

    韩谦走进大殿,三皇子正兴高采烈的欣赏自己新填的词作,看到韩谦走进来,招呼他过来,颇为兴奋的说道韩师,你来看我学着新填的这首词如何?杨青都觉得我这几天填词功力大涨。

    杨青便是清阳郡主所扮少年的化名,韩谦之前没有在意,也没有人在他面前介绍她的姓名,还是查过蜀使团名册之后才知道。

    见三皇子提起杨青,言语间多少有着抑不住的兴奋,韩谦也是暗暗头痛,都不知道三皇子受清阳郡主的蛊惑,吐露多少外人不知的内幕消息,叫长乡侯王邕兄妹知晓了。

    韩谦再看站在一旁的信昌侯李普神色有些郁郁,想必他也猜到清阳郡主的身份以及清阳郡主乔装打扮随长乡侯王邕使楚的目的。

    倘若清阳郡主联姻的目标是三皇子,那他嫁给杨元溥的女儿李瑶即便是正王妃,地位多少也会受到些威胁,何

    况他与三皇子的关系还没有恢复到亲密无间的地步。

    韩谦想到这里,不动声色的将三皇子新填的词接过去看了一阵,说道我于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我读殿下这词觉得好,却又说不上哪里好,大概与那王邕相差不远了。

    韩师也学会拍马溜须了,杨元溥哈哈笑道,杨青只是说我填词功力大涨,但功力还是不够,哪里能跟长乡侯相提并论啊!

    见三皇子满口不离杨青,韩谦心想三皇子还没有识破清阳郡主的女儿身,便满心惦记着,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便直接点破道杨青多半是蜀主幼女大名鼎鼎的清阳郡主所扮,据微臣所知,清阳郡主也受过大词家韦庄的指导,见识自然是远在微臣之上。

    啊,杨青是清阳郡主?杨元溥之前还是真没有看出清阳郡主的女儿身,一时间神色有些恍惚起来。

    韩谦窥了信昌侯李普一眼,见他神色更加阴沉,心想即便他与三皇子没有隔阂,三皇子跟他女儿李瑶成婚时才十四岁,那时又哪里识得什么男女之情?

    此时的三皇子才是情窦正盛的年纪,要是他以后一腔情思都落到清阳郡主的身上,对信昌侯李普而言,自然不能算什么好事。

    当然,除了长乡侯王邕兄妹这两个变数外,韩谦此时更在意的还是天佑帝会如何赏赐信昌侯李普这次所立的大功。

    唯有如此,他才能判断天佑帝对神陵司在大楚的残余势力到底知道多少,以及天佑帝对神陵司到底有多少警惕。

    对了,韩师你以后要留在我的身边出谋划策,但叙州司马任用还是重要,韩师认为用谁来顶替你为好?杨元溥想到一件事,问韩谦道。

    杨元溥私下承诺过韩家世袭叙州,虽然现在大楚暂时还轮不到他当家作主,但他现在要将韩谦留在身边,想着由韩谦推荐叙州司马的人选,也算是表示他没有忘记这承诺。

    削藩战事进行到这一步,武陵军的使命也已经完成,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要不然供养武陵军的成本太高了;另一方面缙云楼兵房需要重新组建起来——武陵军裁撤后,田城遇事沉稳,思虑周详,或能胜任州司马一职。韩谦说道。

    杨元溥看向信昌侯李普,征询他的意见。

    信昌侯李普没想到韩谦竟然主动提出裁撤武陵军,这时候也是微微一怔,顺水推舟的说道韩大人跟我想到一起去,我也觉得用田城合适。

    昨日听文瑞临提醒,信昌侯李普还没有特别重视,今日听张平派人过来传信说三皇子受长乡侯王邕兄妹蛊惑到无话不谈,他才焦急着赶过来浇一浇冷水。

    比起有可能影响他女儿后位的新角色出现,信昌侯李普想着还是要跟韩谦缓一缓关系,更何况韩谦主动提出裁撤武陵军,那样的话,即便真将叙州都让给韩家又有何妨?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
    韩谦从三皇子那里离开,回到住处,看到赵庭儿赵无忌冯缭杜家兄妹以及田城等人刚刚从汉寿赶到潭州城来跟他会合。

    众人这时候才刚刚将行囊解下来,看到韩谦从外面进来,都迎过来。

    韩谦笑着说道:殿下刚才说要在潭州城里找一处宽敞的府邸赐给我,你们过来,我倒不怕宅子太空阔了。

    你走回来时,愁眉苦脸的,谁给你气受了?赵庭儿眼尖,看到韩谦刚进宅子时神色不虞,好奇的问道。

    奚荏说道:反正我不敢给他气受!

    冯缭说道:我刚刚听奚发儿说了一些事,大人是不是察觉到长乡侯王邕与清阳郡主不是省油的灯?

    韩谦此时还不确定是否让冯缭知道更多的秘密,只是敷衍一笑,说道:你们一个个,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韩谦让大家都别忙着收拾行囊,将田城冯缭等喊到小厅里说话:

    我刚跟殿下说了,要举荐你出任叙州司马州营兵马使,朝廷函文最快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过来,但武陵军这几天就可能要从汉寿武陵沅陵等城撤回叙州去,这事你来处置。你等回到叙州后,从黔阳联络雪峰山的番寨,尽可能不要动兵戈,先将雪峰山驿道打通起来,让人员能通过!这几天,从沅陵到汉寿的后勤辎重等事,也都要移交给沈漾先生及周元张潜他们接手,医护营除了重残伤病送往龙牙城继续救治外,与旋风炮营也都就地解散

    武陵军这是要都裁撤掉?冯缭微微一怔,震惊的问道。

    我已经向殿下请求裁撤武陵军了,毕竟武陵军的供养靡费太大。韩谦点点头说道。

    叙州能够勉强维持武陵军的补给冯缭劝谏道。

    武陵军好不容易现在有七千多人的规模,以韩家父子所立的功绩,武陵军理应得到进一步的扩编,到时候在三皇子这边,韩谦与其父,才真正有与信昌侯府与沈漾等人分庭抗礼的机会。

    虽然冯缭认识到韩道勋不是祸国殃民的枭雄之辈,但也绝对不是愚忠之人,应该知道真正想有一番作为,没有权势是绝对不行的。

    倘若不是韩道勋要求,冯缭难以理解韩谦为何要主动裁撤武陵军。

    这时候主动将武陵军裁撤掉,仅保留叙州州营,虽然还能保留两三千人左右的战力,但潭岳朗邵衡辰诸州,哪一个州的地方州营,兵力会低于三千人?

    再说,武陵军采取的是募兵制,即便没有改部兵制的机会,靡费是高,但冯缭知道想要维持七八千精锐兵马,叙州也还是能够勉强承受的。

    何况削藩一战过后,韩谦及其父也应该有其他的封赏,甚至更进一步,韩谦及其父子应该将韩族其他两房的势力一步步的兼并过来。

    韩谦挥了挥手,表示他不想再在这事上争论什么。

    见韩谦已经做出决定,冯缭自然不便再说什么,他看田城林海峥二人脸上都有惋惜之色。

    那多出来的人手,要怎么处置?冯缭问道。

    当初从左司抽调出来的人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多数人还是要重回缙云楼,我会跟殿下推荐高绍主持缙云楼的事务,韩谦道,而海峥到时候便与我一起在殿下身边伺候

    吩咐过这些事情后,韩谦便叫冯缭田城杜家兄妹他们下去歇息。

    赵庭儿自然是与奚荏都留在韩谦身边伺候。

    待其他人都离开,奚荏问道:你是不是担心金陵会发生大乱?

    奚荏在韩谦身边最久,也与赵庭儿都知道晚红楼与神陵司的秘密,清楚韩谦心里正担忧太子及信王那边不会坐视三皇子借削藩之事坐大,也就不难猜测韩谦此时的安排用意是什么。

    韩谦点点头,他不知道天佑帝驾崩前后,金陵会不会发生内乱,但他要照最坏的情况作打算。

    叙州说到底就是人丁稀少,土客合籍也才两万余户四万余丁壮,武陵军也是好不容易才凑出七千多人的规模,已经可以说是叙州的精华所在。

    要是现在不主动将武陵军裁撤掉以保存元气,真要等金陵发生内乱时,武陵军这点家底这点苗子,能经得起几次折腾?

    想到这里,韩谦轻叹一口气说道:金陵那边之所以还没有动静,也是削藩一战打得太顺利太快,远超乎宁安宫太子及信王那边的预料,他们应该正措手不及的调整计划。所以不管怎么说,我都极力主张缓打赵胜罗嘉两部残军,除了殿下需要更多的才能在潭州培养根基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年底前返回金陵,要是有什么阴谋针对殿下,我们将难以有效防范!

    韩谦这时候又跟奚荏赵庭儿说及崇文殿日常所用火烛的疑点。

    崇文殿的火烛里有可能掺有慢性|毒药?奚荏震惊问道。

    这仅仅是猜测,我让人去查,但为免打草惊蛇,也没敢有什么大的动作,目前也还没有查到什么眉目,韩谦说道,而我的猜测即便是真,幕后之人,为防止漏马脚,也不可能在火烛投太多的药。这时候殿下过早回金陵,就极可能会对方下手的目标

    崇文殿的火烛,韩谦更倾向认为是安宁宫徐后动了手脚,一方面是安宁宫更有这个条件,另一方面原有的历史轨迹里,也是安宁宫最先夺得先机。

    不过,就算他猜测的没错,安宁宫对天佑帝下手,也必然瞻前顾后,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特别是梁国大军压境时,安宁宫怎么都要顾及有可能会为梁军所趁。

    有必要时,安宁宫或许会考虑直接先除掉三皇子吧?

    为占住叙州,韩谦几乎将左司这几年所培养的力量抽调一空,仅有数十名察子秘探还继续潜伏在暗处搜集一些基础性的情报。

    即便会有一部龙雀军精锐会随他们返回金陵,但到金陵后,也不是随随便便能调动的,而龙雀军的战斗力再强,也防犯不了刺杀下毒绑架这一类的下作手段。

    韩谦之所以要裁撤武陵军,也是因为此时迫切要将一部分左司精锐斥候及子弟调回到缙云楼,将原有的信息侦察传递网络建立起来。

    最初有近八百名左司斥候匠师及左司子弟随韩谦进入叙州;特别五百多名左司子弟,经过这两年的锤炼,也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左司百余匠师,即便像郑通等少数几个有功名官身的,也都可以在叙州任职,其他人韩谦也不会放回去,毕竟秋湖山匠坊目前已经自成体系,也不缺这批人。

    韩谦下一步会将这些匠师的眷属都迁入叙州,让他们彻底在叙州扎根。

    他这次立下战功,又主动将武陵军裁撤掉,就这点要求,不会得不到满足。

    这百余匠师所对应一百四五十名左司子弟,也就成为韩谦真正能用的嫡系亲信,他们也将与郭奴儿林宗靖郭雀儿等成长起来的家兵子弟,以及山寨及刑徒兵出身的那一部分左司斥候,共同成为叙州州营的中坚力量。

    还有近三十名左司斥候及对应的四十多名左司子弟,他们对叙州有颇深的认同感,即将这次不便将他们的眷属直接集中迁入叙州,但他们都有军功在身,推荐他们到州县衙门担任胥吏,他们就能脱离军府兵户的身份,之后再将家小接到身边团聚,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除开这些之前,差不多有近三百名左司斥候与成长起来的左司子弟将全部回到缙云楼。

    韩谦将他的想法跟奚荏赵庭儿细说过一遍,要她们将人员名单整理出来,然后他直接拿着名单,约上沈漾信昌侯李普及袁国维姜获到三皇子跟前,谈武陵军裁撤以及重建缙云楼的具体事宜。
1...179180181182183...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