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没想当影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而且小破球的票房依然摧枯拉朽:大年初四,再度拿下4.8亿票房;上映第五天,4.2亿;第六天,3.9亿;第七天,4.2亿…、
上映七天累计票房超过28亿!
海外票房超4200万美元,北美本土票房达到1700万美元——已经很高了!
预期海外能拿超过1.3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而且评价都还不错!
尤其是霓虹还有韩国观众的评价:
“虽然不太懂他们在干嘛,但真的好牛逼的样子啊!”
“我们自己的电影就不要提了,给小孩子看的东西,根本没法拿出来比啊!”
“对岸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这水准越好莱坞的吧!”
两开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明不得不怀疑了:豆瓣的评分下降到了7.9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来大一星——《流浪地球》一星的比例居然是豆瓣7.5-8分区域的最高值,达到百分之二点二,一般来说,7.5分以上的电影,一星评价最多也就百分之一…
还有大v和媒体也下场了!
《渣浪财经》连用了七个‘不及格’评价《流浪地球》,还说恶心;
《新景报》则说‘《流浪地球》违背了原著价值观’…
不止如此,还有网友爆料,有人花钱请豆瓣用户把高赞好评改成一星差评…
因为豆瓣的机制问题,之前5星好评的改为1星,点赞数并不会被清空,点赞的人也不能取消自己的赞!
所以就导致了,在豆瓣《流浪地球》下,排在前面的短评里,基本上都是些1星差评,点赞数还特别高的情况…
再然后,一帮影评人打着‘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高举《流浪地球》粉丝不允许别人打差评的人出来进行舆论反攻’…
首当其冲的就是逼乎的创始人黄先生!
丫直接说了‘有人问我《流浪地球》怎么样?所有批评不得的东西,我都不敢看!’
力挺自己的好友罗先生!
罗先生就是那位一顿操作猛如虎,豆瓣评分2.5的《断片之险途夺宝》的导演…
很多人把这些东西发给沈明…
舆论反转太让人惊讶了——本来都是一致夸赞《流浪地球》,突然多了一堆打着‘过于民族主义’旗号的高端玩家…
谁都知道,肯定背后有资本操弄!
否则,人家闲的蛋疼,几万人跑来打一星…
沈明不是很在乎,说真的,小破球这样的票房走势,这么多的拥护者——除非主演有人出轨或者被爆出嗑药,黑不动的!
郭帆、龚格尔等人也不在乎…
相反,这么炒下去,热度反而更高了。
……
12号,沈明回到北京。
待会要去参加中宣部召开的《流浪地球》探讨会…
这代表什么?
官方力挺!
他在车里等着赵金麦还有郭帆…
有点无聊的点开微博,想了想,发了一段话:
我有时候真觉得你们这些人不会办事,连抹黑都不会!
要是我,我会花钱让人去打五星,在网上花钱请人造势,舔着脸吹嘘小破球。
再请个把有影响力的写手把国际盛名的科幻片踩得一无是处,营造一种《流浪地球》赶英超美的风评环境,甚至把所有四星甚至五星以下的评论全部定性成慕洋犬…
这样才能达到黑的目的!
最好在电影上映之前,找人写点大标题,和电影的宣传工作一起大肆炒作:
比方说《国产硬科幻强势来袭,吊打星际穿越,秒杀漫威阿凡达,国产电影自此引领潮流》
你也可以从预告片上,截两张图,一个是中国宇航员集体敬礼,一个是吴景正襟危坐,满脸正气凛然,写个大标题:《战狼转战太空,拯救地球,完胜钢铁侠》…
哪像现在,一个个只会说什么‘地球物质不足以支持流浪计划的动力’,“大陆板块会被推进器撕裂”,“全球钢铁产量不足以建造上万台推进器”…
太弱了,我都替你们脸红…
对了,贴一组数据:《流浪地球》海外票房,首周末4200万美元…





我没想当影帝 第十二章 力挺(9/10求订阅)
小破球上映第三天就完成了春节档票房统治,之后的四天,每天拿下大盘的百分之六十。
今天是第八天,《流浪地球》今天的票房铁定过三十亿!
《外星人》+《飞驰人生》都不够《流浪地球》一部电影打的。
一个重要原因,盗版…
很多人阴谋论盗版说什么盗版片源是《外星人》团队放出去的…
他们有病啊?
不知道《外星人》不是一部主打特效的电影?
盗版全都放出去,受影响最小的其实是主打特效的《流浪地球》…
真实原因很简单,电影票价涨的有点离谱——以《熊出没》为例,16年的票价是24,去年35块,今年直接涨到49块…
其他几部电影的票价都很高,最便宜的也有68块!
各大院线依旧抱着老眼光,视春节档为“人傻钱多速来”之地,没曾想,涨幅有点太快,影院杀鸡取卵,一下子把刚刚养成观影习惯的观众赶走了很多…
很多院线真的就没几个观众!
那怎么办?
盗摄赚钱呗!
春节档几部大热片迅速流传到网络各个角落,甚至上传到国外社交传媒,一时之间,难以制止…
所以,虽然有着《流浪地球》主扛头部位置,今年春节档的总票房虽然高达60亿,比去年同期多了4亿,但要是论及观影人次,其实是下滑的…
还有个现象,小破球公映之后,除了剧组主创还有沈明的几个好友,业内,没几个人在微博上帮着叫好…
然后一堆网友阴谋论解读…
其实,很正常,《流浪地球》没给那个钱做宣发!
明星本身就是出卖关注度来吃饭的职业——跟很多大v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你给钱,我说话,你买我关注度,我出卖我话语权。
观众喜好?艺术审美?能吃吗?
……
瞄眼预测,《流浪地球》的总票房58亿…
即便不怎么精准,应该也相差不远。
这部戏的投资是4.9亿,加上宣发5.3亿左右…
也就是说,分账之后,《流浪地球》能有21亿的现金流,沈明因此获利…
算了,先不提这些!
说说中影!
投资1亿,真的赚翻了!
中影前年的《建军伟业》被《战狼2》打出屎了…
这几年出品的合拍片《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惊天大逆转》、《中国推销员》、《战神纪》、《谜巢》等等,要么口碑失利,要么票房失利…
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今年开年一部《流浪地球》让中影挽回了不少面子…
而且电影还有周边的,《流量地球》这种爆款电影周边自然不少,如果周边做的好,利润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去计算了…
反正,沈明知道的,《流浪地球》的周边已经签署了五十几家版权开发…
《流浪地球》的版权是中影的!
更重要是名声+政治影响,其实还是政治影响力…
《流量地球》上映七天就上新闻联播,民人网重量级别评论文章,公众号中民人网,新华网等重量官方媒体都为《流量地球》发声…
民人日报直接两个版面夸赞《流浪地球》…
甚至直接启用了‘钟声’两个字!
很多人不理解‘钟声’是什么意思,翻译一下:中国之声!
甚至昨天的外交部记者会,发言人华姐直接推广《流浪地球》…
这也是沈明还有郭帆他们不怎么在乎外界抹黑的原因!
这种政治影响力大家可以想象,《流浪地球》的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契合上层,官方一直呼吁文化走出,《流量地球》这样的电影很符合官方的态度!
官媒都这种态度了…
对了,昨天之后,几个下场的媒体把之前的文章删了…
所以说,做媒体的,政治敏感度都挺可以的!
……
看到赵金麦的第一眼,沈明直接皱眉:“你化妆了?”
“…助理姐姐帮我化的!”
“你才17岁,化什么妆,赶紧洗掉,咱们去开会,又不是去走红毯!”
旁边的助理立刻拉着赵金麦回了化妆间…
郭帆感叹道:“着呢没想到《流浪地球》能拿这么高票房!”
“…我也没想到啊,”沈明点了点头:“本来以为15亿,最多二十亿,保证不赔钱就行,现在真的…”
一句话形容——感觉跟做梦一样!
但说真的,除了刚开始的激动,最近这几天,沈明没啥特别感觉了…
可能有点麻木了!
毕竟连续跑了七天的路演…
郭帆估计也差不多,他也得努力宣传!
倒是团队各种憋屈,票房上涨的太快,他们做的海报根本比不上网游的水准!
“诶,对了,还没恭喜你呢!”
沈明有点迷糊:“…恭喜啥?”
“《爱乐之城》奥斯卡拿了14项提名,追平历史记录!”
“你说这个…”
哈哈,昨天,奥斯卡提名公布,《爱乐之城》拿下14项提名,直接追评《泰坦尼克号》的提名纪录…
郭帆问:“《爱乐之城》什么时候上映?”
“…应该2月22吧,跟你偶像的电影同一天登录院线!”
“我偶像?”
“詹姆斯·卡梅隆!”
郭帆翻了翻白眼:“…那又不是他导演的,只是挂名监制!”
有点冷,两人上了车,郭帆忽然问:“待会发言,你准备了没?”
“…发…发言?我没准备!”
沈明真的没准备,他以为研讨会就是听一帮专家、教授哈牛逼…
“那你赶紧想想待会说什么!”
“…妥!”
说什么?
沈明忽然想到了《火星救援》:“…要不我说让上面帮忙联系下宇航局,我们要做《火星救援》,需要支持?”
“…我已经联系了,他们非常支持,而且无偿赞助了2000万!”
“美元?”
“你想什么呢?怎么可能美元?”
“…杯水车薪!”
《火星救援》再怎么节省,没有4.5个亿是打造不出来的…
“对了,中影也想投资一部分,要不让他们投一点?”
《火星救援》4亿投资,其中明辉公司投资八千万,藤逊影业投资两个亿,郭帆工作室2000万,博纳准备投五千万,乾澄影业5000万,北京文化五千万…
中影要是再加入进来,只能从藤逊手里抢一成投资额…
对了,最近一堆赞助商找到了龚格尔,非要给赞助…
“…随便你,反正特效小组已经按照概念图在进行了…”
“这么快?不是十月下旬正式开拍吗?”
“…你不是说明年贺岁档上映吗?”
沈明正准备说点什么,赵金麦拉开车门,钻了进来。
“走吧,咱们去开会!”




我没想当影帝 第十三章 十天三十五亿(10/10求订阅)
所谓研讨会…
其实就是事后分析一下!
当然,一部电影如果被研讨,肯定是因为某个点契合到官方了——《流浪地球》本身就是中影给的项目,中影隶属总宣传部…
“科幻电影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场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层面,是《流浪地球》为电影业界提供的成功启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林;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作,更是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无论是书写方式、制作方式,都做了颠覆性、创新性的表达,体现了大格局、大思维、大手笔、大主题,标志着国产电影在创作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先生…
一堆专家、教授花式夸赞《流浪地球》…
大概节选这么多吧,免得大家觉得我在水字数…
郭帆:“中国不缺乏热爱科幻的人,也不缺乏钻研技术的人,最缺乏的欣赏他们信任他们能够做成事的人。很感谢中影给了我这次机会,更感谢沈明的信任…”
他应该是有感触的!
新人导演想要找到信任自己的资方,谈何容易!
大量运作电影市场资源的中间操盘手,他们既不懂也不谈科幻,只谈利益,只谈票房!
“沈明,你怎么笃定《流浪地球》肯定能成功?”
“…我也没那么相信,反正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个团队是真心做电影的,既然如此,我就加入,我不做,谁来做呢?其实,现在想一下,我看到剧本的时候,心里的想法大概就是陆主任说那种看到了‘中国人独有的、对土地的情谊’…”
沈明接过话题,暗捧了一下大佬…
其实,这种研讨会有用吗?
除了给大众一个信号,官方力挺《流浪地球》,其他的真没什么用…
否则,中影也不会投资《留海堡垒》,更不会让沈明自带3亿投资入场——真那么看好《流浪地球》,它肯定自己吃独食了!
……
很多人担心中国电影会成为泡沫…
其实,大可不必!
每个行业都有偷奸耍滑的人,但也有满怀赤诚,热爱行业的人…
从《红海行动》到《我不是药神》再到今天的《流浪地球》,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产业是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尽管用宣传噱头把垃圾包装成糖果的制作模式不会断绝,但我们总归能一次次看到中国的优秀作品在市场中站了起来。
观众的审美在逐步提高,以往那种不尊重观众的电影,注定会成为历史!
至少,以后拍电影,想要躺着赚钱看来是越来越难。
《神探蒲松龄》…
投资3.5个亿5天,票房1.25亿,上映六天直接下档;
这个真没有想到!
《捉妖记2》杜能撸21亿…
《新喜剧之王》…
整个演员阵容就一个王宝宝,看起来省了片酬,就拍了一个多月,带后期总共3个月仓促上映,缩短了工期压缩了成本,拿下6亿票房,灰溜溜下档了…
但这是星爷的电影!
有钱赚,就满足了?
断崖式满足!
倒是冯晓刚又被拎出来鞭尸了:几年前那个说中国观众垃圾的导演现在去哪了?
……
14号,情人节。
今天又一部新片上映,《一吻定情》,根据《恶作剧之吻》改编,估计应该卖不好,因为小破球依然把持着百分之三十八的排片…
沈明又在电影局,这次不是《流浪地球》的事情,而是《我和我的祖国》几个导演被叫来一起研究下剧本…
明仔真觉得没什么必要,自己负责的《护航》挺不错的,如果能扩充一下,拍个90分钟电影不成问题。
当然,20分钟,这个故事也能讲完。
前十五分钟用来讲述吕潇然成为王牌女飞行员的历程,最后五分钟则用来重现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领队机梯队驾驶歼-10a战斗机驶过天空气贯长虹,带领后续飞行梯队接受检阅的历史场景。
吕潇然,沈明定了宋嘉,姑娘已经提前一个月进了军队,跟女飞行员们同吃同住——体验生活。
会议室,都是老熟人!
总导演陈恺哥还没来…
宁昊看到沈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流浪地球》口碑票房齐飞,可给我们不小压力啊!”
“老宁,你被这么说话,再说了《流浪地球》又不是我的电影,我只是演员!”
呃,其实,宁昊的《外星人》已经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三个亿…
倒霉的就只有宝宝的公司…
保底发行嘛,有输有赢,很正常!
徐争也坐过来:“怎么样,今天能有35亿吗?”
“应该不成问题!”
掏出手机,看了下实时票房,已经33亿了,这才下午两点,黄金场次远远没到。
徐争接着道:“争取干掉《战狼2》…不行,《战狼2》也是你跟吴景两人演的!”
“…真要能干掉《战狼2》也是好事,一山还比一山高,不断刷新纪录,说明华语电影市场越来越好嘛!”
管唬忽然问:“《流浪地球》的票房预估是多少?”
“57亿!”
“沈明,你觉得呢?”
“…有点难,毕竟下周末,《阿丽塔》要上,肯定会分走注意力,我觉得52亿差不多…”
不管《阿丽塔》成色如何,排片量肯定会挤压《流浪地球》,一旦排片量挤压,小破球的单日票房肯定要减缓…
“你只担心《阿丽塔》?”
沈明好奇:“…还有什么新电影吗?”
徐争直接公布答案:“你的《爱乐之城》啊!”
“…那是歌舞片,国内属于小众题材,卖不了多少的!”
沈明摆了摆手,又看了看宁昊:“宁导,还没感谢你呢,要不是您赞助我们场地,我们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布置、搭建太空舱…”
“客气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聊得真酣,门推开了,傅弱青、陈恺哥还有监制黄健新走了进来:“都来啦?”
“老张还没到!”
“…张亿白?”
“算了,不等他了,我说几点要求…”




我没想当影帝 第十四章 计划(1/5求订阅)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老陈挺牛逼的!
当年也竞选了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可惜碰到了天命之子!
又要话当年了,《建国大业》最初是全国政协的一个献礼项目,领导建议三爷亲自出任挂帅出任导演。
当年的三爷已经18年没亲自导演戏了,似乎也没这个必要…
而且献礼片他拍得多了,哪个也不像是卖钱的作品,他真正感兴趣的《十月围城》那样的商业大作。
一时半会,他也没啥子头绪!
老陈给他出了个主意…
老陈就是陈恺哥,他俩合作过《刺秦》…
其实,相比较张一谋,老陈才是正统出身,根红苗正,可以说是整个京圈寄以厚望的存在。
晓刚导演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提到陈恺哥:每个民族,都会有这么两三位爷,国家再穷也得养着。任务单纯,只有一项,要拍就得拍对本民族极具认识价值的史诗。
老陈就是其中一位…
恺爷确实具备强大的人文素养,可惜,《我和我的祖国》不需要这些…
这个稍后会提。
当初,恺爷给三爷的建议:献礼这种项目要想成功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借鉴“二战”大片《最长的一天》的全明星阵容。你让所有的角色都由明星参演,哪怕就一句台词。
恺爷的提议被认为有理,这样的操作也是前无古人,因为片酬是个难题。
都是儿女为母亲庆生送贺礼,哪有儿女还要母亲付片酬的?
搞定了张国粒之后,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产生。
后来就有这样的段子:《建国大业》拍摄期间,明星们见面都这样打招呼:“《建国大业》你演了没有?”
毕竟是国家动员式制片!
提一句《建国大业》拍摄的趣事:昆哥的拍摄比原定又多了一两场戏,《花木兰》剧组就为它停一天;拍摄渡江战役的总统府,清走了所有游客;拍摄保护建筑上海科协,直接轰走了一家在此办公的单位…
没有了大业三部曲的续作,为国献礼的行为不会停止,更能成为一门生意,只不过,火炬从中影传到了另外两家:上影还有华夏!
《我和我的祖国》更牛逼,不仅对演员吹响了集结号,更是导演群体的空前集结,挂名总导演的就是当初提议《建国大业》的陈恺哥!
其实《建国大业》,陈恺哥、冯晓刚、陈可欣也分别导演了片中的几场戏,只不过没署名罢了!
这次的《我和我的祖国》,其实也是黄健新负责操盘,老陈担任总策划…
……
“大家先坐下来。”
黄健新挥手示意一众‘中国电影的未来’:“具体流程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总之,全国各大单位都会全力配合好我们的拍摄工作,大家要什么要求?”
“我有个疑问。”
“你说!”
“我们的时长都是二十分钟?”
“…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
“行,我知道了!”
黄健新看了看坐在桌尾的沈明:“沈明,你没什么问题吗?你可是收尾的篇章!”
沈明吓了一跳:“…我…我收尾?不是应该让陈导收尾吗?”
1...208209210211212...2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