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当影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油炸大金
因为塞纳河边都是人,巴黎人…
这场大火烧掉了他们引力为傲的圣母院!
国内的情况,沈明不太清楚,大概率会成为一种谈资…
很多人让沈明发表看法。
管他屁事,是,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明,烧掉了好可惜。
可是,去年九月,巴西博物馆失火,2000万件文物损毁…
国内基本上没几个人讨论这件事…
巴黎圣母院大火,为什么那么多人讨论,就是因为它的名气大!
真不是因为大家都是圣母心…
就是蹭热度——比如科比退役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隐藏着十亿个科蜜;
比如快*播庭审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隐藏着十亿个老司机;
快*播不太清楚,但是科比绝对没有十亿科蜜!
圣母院,大家比较熟,再加上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列入中学生必读名著,所以,很多国人容易产生感情。
至于巴西博物馆,真没几个人知道…
但是,卡西莫多敲钟的地方是钟楼,并没有被焚毁,烧的是后面…
一堆人分要沈明谈看法吗,他能有什么看法?
实在扛不住了,分享了一下消防知识…
顺便科普了一下法国消费设备的落后——真的很落后,使用的居然是最普通最便宜的的32米高喷,国内的消费设备更新换代之后,都用上了62米级的高喷消防车。
巴黎圣母院着火的双塔也就69米多高,如果有62米级的消防车就够用了。
所以,穷是原罪!
插一句,每年圣母院的维修费都大砍特砍,这可是法国招牌旅游项目,是创收的,钱花哪去了?
大概用在难民身上了!
……
《护旗》的拍摄挺顺利的,外务统筹找的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导演,叫阿布戴·柯西胥,他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阿黛尔的生活》…
为什么愿意在沈明剧组干活——赚钱啊!
阿布戴·柯西胥穷的一哔,为了拍新电影,拍卖金棕榈奖…
你看,在法国拍艺术片都赚不到钱…
沈明没跟他见过面,所谓外务统筹,就是帮忙平事的。
国内剧组也有这样的职务,找的都是的那个地有名的混混…
制片人是黄绍华,《无名之辈》的制片人…
这家伙很擅长处理导演跟拍拍摄之间的关系,大火三天后,黄绍华忍不住了:“导演,咱们不能一直等下去啊,太浪费钱了!”
“…哪能那怎么办呢?室内的戏拍的差不多了!”
“要不咱们回国拍摄吧?”
“你的意思是搭景?”
“也不用特意搭景,上海那边的法租界稍微装饰下,还是很像巴黎的!”
“…得了吧,哪里像,除了梧桐树…”
沈明摆了摆手:“今天晚上,咱们找下阿布戴·柯西胥,让他问问市政府,能不能拍,不能拍,咱们再想办法!”
黄绍华叹了口气:“行,不过我估计很难,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们捐一笔钱…”
“??捐钱?”
“对呀,巴黎圣母院宣布众筹重建…”
“啊?这么穷?”
巴黎圣母院负责人表示,现在的经费不足,如果要保证两年的维修,至少需要1亿欧元,三年的维修费则至少需要1.5亿欧元。
然后法国总统宣布全世界众筹…
“那…我们要捐多少?不会是100万吧?”
黄绍华摆了摆手道:“不用捐多少,五万欧元就行!”
“五万欧元?打发叫花子?”
沈明很怀疑…
《护旗》的拍摄周期三十天,总成本6000万——其中广告赞助接近8000万…
也就是说这项目还没开拍,就已经赚钱了!
所以,五万欧元在沈明看来真的太少了…
这么说吧,他现在每个月的慈善投资都在150万—200万之间,在国内,随随便便捐的钱都是百万计…
五万欧换算成人民币不到40万…
黄绍华神秘一笑,没有说话…
……
当天下午,《巴黎时报》报道:来自中国的剧组捐献五万欧用于修复巴黎圣母院…
还特意点名了沈明是导演…
然后,巴黎政斧真的就把《护旗》剧组当成座上宾,不仅满足了沈明的封锁一段街道拍摄要求,还帮着找了一堆的群演…
搞得沈明真有点惊讶…
这么没见过市面吗?
五万欧而已,又不是五百万!
只是消息传到国内,一堆网友表示很失望!
“英法联军烧掉了圆明园,本来天道好轮回,没想到还有圣母般的中国人捐钱!”
“我对沈明很失望!”
“他们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不是很开心,我反正不会惋惜啥的,只能赞叹一句:烧得好!没想到居然还有国人捐钱,而且还是沈明,你不是爱国吗?”
“爱国人设崩了!”
“喜闻乐见(吃瓜)、(吃瓜)…”
挺无语的,《护旗》剧组只是想拿钱开道,没想到被这么多人骂…
闹到后来,央视网出马了,评论网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沈明这才解释了一下:“你们真想多了,剧组在巴黎拍摄,因为大火已经停机三天,钱这种东西真的能通神,我们没捐钱的时候,人家爱搭不理,捐了五万欧元,直接成了座上宾,节省了至少两天的沟通时间,这笔账算下来,我们还是赚的!”
我没想当影帝 第三十一章 清冷档期(1/6求订阅)
拿钱开道,这事不是沈明第一个干的!
搞一带一路,就是拿钱砸出来的!
意大利率先加入,中意两国达成‘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然后德国、法国各种批评意大利背弃了欧盟!
再然后,访问欧盟,直接签了300架空客的大单子,法国和德国表示:爸爸,你真有钱,划掉,应该是‘我们要认真研究一带一路政策’…
在钞能力面前,都是渣!
问题是,《护旗》这个题材有点特殊…
都知道当时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那帮反对势力肯定有当地人的支持…
然后你现在还拿钱给当地政斧…
就跟《我和我的祖国》启用美国人演绎一样,甭管你拍的咋样,让人膈应是真的!
这事必须要处理好,否则,肯定会成为隐藏不住的黑点,一旦上映了,只要对方抓住这个点死命黑,一旦行成舆论,肯定影响很大。
沈明他们当然也意识到了——废话,都有人嘲讽他爱国人设崩了!
所以,出面解释了一下…
又花钱买了几家营销号帮忙营销了一下,效果还行。
其实这事很好理解的,有当地政斧配合,确实减少了很多时间——你要封锁街道,可以申请,可是人家真的会卡你的时间,让你等着…
……
话说今年的电影上映片单,看上去有些冷清。
整个三月,除了一部好莱坞的《惊奇队长》,几乎没有能打的。
《五个扑水的少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老师·好》,三部国产片…
跟以往的三月真的很不一样!
市场寒冬期远没有过去…
真的像王常田说的那句:‘未来一两年国内会有上千家影视公司面临倒闭’
去年,金融监管部门的强监督和去杠杆,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查账补税,电影公司进入监管调整期;
流量明星号召力大幅下降,明星资本风险进一步升高;
ip神话褪色,对ip经济依赖性强的电影公司受创、泛娱乐投资收缩;
精通手艺的主创和他们的制片公司成为稀缺资源——精通手艺的就那么几个!
满打满算不超过二十位导演,这其中有很多还懒得拍电影,就算你都算上,一年也才二十几部作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所需!
《惊奇队长》的市场表现不算特别好——经过去年《毒液》、《海王》的探底,单部超英电影的市场容量已经从之前的7、8亿提升到了10亿。
平均票价提升五块钱的前提下,《惊奇队长》7天票房只有6.8亿,完全没有达到预期…
然后《五个扑水的少年》、《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上映了。
《比悲伤》这部电影翻拍韩国版。
爱情电影,主角得癌症,为了给女主角幸福,就把她介绍给了男二号,然后女主角喜欢男一号,虽然嫁给了男二号,但决定死了也要跟男一号合葬…
大概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及别人甚至伤害别人——你只不过失去一条腿,紫菱呢?她失去的是爱情啊!
(完全搞不懂这样的电影居然能卖9个亿…)
《五个扑水的少年》就是一部逗比的电影,很青春的青春片。
其实,全世界的影史,青春片的大概剧情都是关于梦想和友谊或者是热血和少年。
《五个扑水的少年》就是这样的。
主角彭木,因为喜欢游泳课的女老师,参加了老师组织的男子花样游泳队。
和他一起加入的另外四个人也都并非真心喜欢花样游泳,在女老师回家待产后,花样游泳队面临解散。
但是,在对抗篮球队的过程中,五个男生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不服输的他们下定决心,为了老师,也为了自己的伙伴,一定要在校园运动会上表演花样游泳,哪怕他们连可供训练的泳池都没有…
五人被逼无奈请水族馆大叔帮忙。
大叔训练是假,拉苦工干活是真,可歪打正着竟起了作用,于是五人花样游泳热腾腾地出锅了。
运气好摔一跤都捡钱包,五个人到海边训练时上了电视,结果队伍迅速壮大,终于组成了耀眼的男团。
最后的花样游泳表演真是让人high到了极点,前面所有的铺垫和准备都得到了回报:活力四射的音乐,生气勃勃地美少年,池子里的水花仿佛要穿透荧屏泼溅到脸上似的,让人不禁跟着手舞足蹈……
青春片电影,并不一定是励志电影,因为在青春片中,最后的成功与否都不那么重要——《五个扑水的少年》最后成功了吗?男子花样游泳对他们的未来有什么用?
最重要的是,和伙伴们一起做热血的事情,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以及成长。
这特么的才叫青春。
……
《五个扑水少年》上映第一天,拿下6600万票房成绩,成功登顶票房排行榜。
豆瓣评分:7.2分;
瞄眼评分:9.2分…
主要台词略显中二,而且情节安排的有些过于童话…
但在这个清冷的档期里,能有一部口碑超过7.2的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惊奇队长》的豆瓣评分只有6.9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更惨,豆瓣评分首日5.2分…
发行方的初期宣发设置,是主打彭彭和张亦山双男主,有意降低王俊恺存在感,规避竞争对手的攻击。
毕竟顶级流量是万众瞩目、众矢之的,单个明星的粉丝数量,永远不如招来的各路竞争对手的攻击多,而且这几年过多的圈钱烂片,已经让大众对“流量明星”这个群体的印象非常糟糕了…
好在,电影本身质量优秀,上映后先取得好评之后,王俊恺的粉丝的自发或有组织去推广宣传,发行方也把后续的宣传定位成了王俊恺…
效果极佳!
15号上映,一直霸占票房排行榜榜首,直到16天后,也就是3月29号的《人间·喜剧》上映,才交出了榜首位置,累计票房居然过了12亿…
更让人惊讶的是,因为《人间·喜剧》口碑太烂,3月20号,《五个扑水的少年》重新收回榜首位置,上映第三个周末,还拿了接近1.5亿的票房,累计票房13.4亿…
回国处理《护旗》后期的沈明收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逼了。
什么情况?
到底是影视寒冬了,还是市场回暖了?
顶点
我没想当影帝 第三十二章 剪辑(2/6求订阅)
市场的变化虽然有,但大差不差,大盘预测也很稳健。
因为很多观众已经养成了看电影的习惯,人家不在乎影院放映的电影是哪个国家的,也不在乎什么影视寒冬期,你有好电影我就看。
大概就是这种心态。
于是,同行的衬托下,《五个扑水的少年》居然拿到了三月票房冠军——13.45亿;
真的是同行衬托,谁也没想到,包括之后加入的十几个联合发行方,大家认为这片子最多多也就五亿级别,能赚一点。
现在呢?
距离下映还有十天左右,怎么着也能再收5000万,票房破14亿是肯定的!
这电影的制作成本是5200万,广告植入收入4500万;
宣发两千万…
也就是说这一部戏的营收达到5亿元!
当然,这部戏的幕后投资方有五六家,发行方和联合发行方高达18家,明辉公司只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投资份额,那也是最大赢家了!
……
《流浪地球》延长上映2个月
密钥延期至5月6日,票价降低十元;
此时,累计票房54.2亿,估计总局想让它破55亿…
有点难,大部分电影上映一个月,基本上就没什么人愿意再看了。
而且现在监管得这么厉害,刷票房都不好刷,万一传出丑闻,对第二部的影响很大。
海外陆续下线,全球票房1.1亿美金,北美票房定格在2560万美元——近十二年,华语电影北美票房最佳。
海外成绩1.1亿美元。
仅次于《卧虎藏龙》、《英雄》,排名影史第三名——《赤壁》上下加一块是1.6亿美元…
全球总票房超过《战狼2》,8.8亿美元,华语影史第一;
小破球的文化输出完成的很成功,今年的五个一工程奖稳了。
沈明个人三番成绩超过220亿,冠绝整个华语电影圈,即便是吴景,也打不过他…
当然,吴景有战狼ip,但沈明也有流浪地球系列在手。
反正沈明的个人逼格已经冠绝整个华语影坛了!
这么说吧,杨鑫告诉他,之后的上海影视峰会,他被选为‘中国电影领军人物’…
包括《我和我的祖国》,一般来说拼盘式的电影,因为导演们彼此风格迥异,质量参差不齐,无论国内外电影市场,一直罕有能票房大爆的前例。
然后,《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官方公布的海报上,沈明居然是《护航》的主演,占了海报一半的位置;
包括演员公告,公布的演员次序:黄博、张亦、吴景、沈明、陈非宇…
没错非宇哥仅次于沈明…
咳咳…
要知道沈明就出场了两分钟没到,直接把他当主演宣传!
这可和戏份多少没关系,这是实打实的宣传…
为什么?
用他的名字吸引票房啊!
不管外界有多少声音,但是业内对他的成就已经各种佩服!
……
剪辑室,沈明在跟林安儿讨论《护旗》的成片剪辑。
负责剪辑的是林安儿,号称中国第一剪辑师,剪过《英雄》、《功夫》、《西游·降魔篇》…
“你这个就是典型的三幕剧?”
“…我觉得三幕剧就很好了,没必要玩什么多线叙事…”
沈明之前有想过安排三个人物,都是留学生,因为护旗这个核心因素,最终汇合成大高潮。
很来想想没有必要。
还是把故事的主要视角放在了彭彭饰演的留学生还有万芊、宋嘉饰演的在法务工人员身上了。
顺序拍摄…
林安儿问:“最后五分钟的开幕式,我们直接切换央视版本的?”
“…央视版本太垃圾了,找下nhk版本的吧,我估计很多人没看过!”
林安儿点了点头,沈明看了看时间:“林老师,咱们去吃饭?”
“ok!”
午饭就在剪辑室附近的小餐馆进行,林安儿团队大概十几人,都是很年轻的剪辑师。
年轻人聚在一块,很自然的就聊起了自己的工作…
“其实做剪辑的,或者说做后期的,最怕的就是素材不够!”
沈明笑了笑:“这你们放心,我们的粗剪内容差不多4个小时!”
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女孩解释:“明哥,我们没说《护旗》,我们聊的是前段时间接的活,那电影真没法剪!”
“对,配音完全对不上!”
沈明很好奇:“那你们怎么做?”
“到了他的台词,就切镜头,或者干脆虚化处理!”
所谓虚化处理,就是角色说话的时候,切到远景,让人物在镜头外说话…
为了让观众不出戏。
“关键片方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这部电影肯定能拿高票房!”
“什么电影?”
“《上海堡垒》…”说完这句,戴眼镜的女的赶紧求沈明:“明哥,你千万别说出去!”
沈明点头,保证道:“放心吧,《上海堡垒》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个好的剪辑师确实可以让一部好的影片更加出彩,剪辑师的二次创作,剪辑的是拍摄素材,调整的是片子的节奏和镜头长短等等。
而实际上导演拍摄什么样的素材,或者是能拍出什么样的素材,都不是剪辑师能决定的,而是导演拍了怎样的素材,剪辑师就用那些素材来剪。
国内的导演大都有后期剪辑权。
所谓的后期剪辑权,就是可以命令剪辑师哪一段可以留下,哪一段可以删去…
这点跟好莱坞很不一样。
好莱坞的导演就是没有剪辑权——老谋子拍《长城》也没有剪辑权…
林安儿干脆道:“你们要是安排电影上映,可以跟《上海堡垒》同期上映,我保证只要你的电影质量合格,票房一定大卖!”
沈明微微皱眉:“我听说《上海堡垒》的投资是三个亿,也算是科幻片,有这么差吗?”
“我自己剪的,我能不知道?那电影我们工作室花了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能理顺剧情…导演拍的东西太少了!”
林安儿:“你看我,没留神就剪了三十年片子。当初师傅很看中我,说我能成才。”
“这么多年,我学会怎么剪动作片,爱情片甚至动画片,可我就没学会,剪烂片!”
“…哈哈。”
沈明笑的很尴尬…
不出意外,他还得帮着《上海堡垒》站台呢,人家是中影、藤逊影业合力打造的中国第二部硬核科幻电影!
顶点
我没想当影帝 第三十三章 楽仔(3/6求订阅)
林安儿真的是江湖第一剪…
可是,再厉害的剪辑师,也得有相对应的素材来让他进行剪辑创作才行。
可能《上海堡垒》真的很烂吧!
可惜了科幻题材!
之后的几天,沈明都泡在林安儿的剪辑室,盯着她一点一点把四个小时的粗剪慢慢磨成了110分钟…
还不够,沈明要的是100分钟…
为啥要盯着?
谁知道她会不会把剪辑工作外包给别的团队,这种事很常见的…
然后,4月4号,他接到了古天楽的电话,《反贪风暴4》内地上映,举办首映仪式,想让他帮忙站台。
沈明当然没二话,没想到程萧居然也接到了林峰的邀约。
……
“你怎么认识林峰的?”
“他来了一趟《跑男》,我们就认识了!”
沈明了然…
说一下奶萧加盟《跑男》后的情况。
《跑男》的收视率,从第五季开始,就已经出现下滑了,上一季更是直接滑落到了1.3%,虽然还保持着周五档收视率冠军,但是收视份额远不及当年了。
其实,一档综艺节目想要保持常青不衰,是太有难度的一件事了。
第七季,最开始也不被人看好。
前两期,有观众不适应新的mc,想念已离开的成员们曾带来的熟悉感和欢乐感;
也有观众认为mc们不熟,导致彼此之间缺乏默契,一开始玩起游戏来略显尴尬;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前两期节目引入了公益话题和社会话题,削弱了游戏性和娱乐性。
再直白一点说,前两期节目缺少了经典环节“撕名牌”,也就少了笑点和看点。
于是从第三期开始,撕名牌回归,收视率直接暴涨到了2.3%…
其实,第一期的收视率也很高,1.8%,收视份额达到8.35%。
真不愧是现象级综艺!
程萧很受欢迎。
她本来就很擅长综艺,而且跟杨天宝关系很好,她俩路线不太一样,也没有太多的竞争性,之前就认识,王彦林又是沈明的好基友,有熟人在,她放得很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