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巫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雨中鱼欲歌
看掌柜的故意落后一步的样子,就知道这位是管事的人。
“我叫唐蜇,你的来意掌柜的和我说了。没想到,你一个书生竟然愿意出来抛头露面怎么,不怕有辱斯文,有了
第二五二章——说书
这《临江仙》作为开场诗一出,立刻震住了场子。
果然不愧是流传千古的诗词!
林伯山看着大堂和二楼的听众惊奇的表情,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开口讲道。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州大地上有一王朝,名曰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享四百余年,遂分为三国。”
因为世界不同,历史不同,为了入乡随俗,更能让听众接受,林伯山自然对其进行了改编。
“……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
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随着林伯山的“下回分解”的声音落下,悦来酒楼中的食客才回过神来。
“好!”
随着第一声好字叫出来,叫好声不断,鼓掌声不断的响起。
大堂中食客嗡嗡嗡的开始讨论起来。
“讲的真好!”
“这就完了我还没听够呢!再来一回!”
“是啊董卓到底死了没”
在大堂中的食客大叫一声:“赏!”
店小二这才回过神来,激动的立刻过去,捧着托盘上前,兴奋的食客扔了一块银子上去。
“赏!”二楼中赏声不断,店小二不断的穿棱其中。
大堂的食客也反应过来,也是“赏”声不断,开始几文几十文的赏。
反正只喊赏,谁知道你是赏多少呢
这要的就是一个气氛,就是一个面子。
林伯山当初事先说好的准备,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
赏钱他要六成,酒楼要三成,收钱的店小二要一成。
当时也没多想,以为赏钱不会太多,就几十文钱的事,至于专门拎出来讲吗
就算你全要了,我们也无所谓啊
不过想着有便宜不占的白不占,就当给店小二的们发一些福利,就同意了。
因为当时想的是经店小二发福利,安的是店小二的心,就专门给店里的店小二们说清楚了里面的分配比例。
这也是店小二的收赏钱这么兴奋与勤快的原因。
负责谈判的掌柜的此时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这是小钱
看着不断汇集在他成前的钱,少说也有二十两银子了。店小二一成的赏钱分红,比他们在酒楼干一周的工钱都多。
这哪是福利啊
这收赏钱分红都快变成店小二的正职了吧
“唐爷,你看……”掌柜的决定弥补这个错误,立刻对身边的唐蜇问道。
唐蜇却神情一阵恍惚,被掌柜的叫醒之后,听了掌柜的意思,沉默良久,却摇了摇头道:“这毕竟是林先生定下的规矩,不要因为这些小钱而恶了林先生!林先生的价值,可比这些小钱,大多了!”
掌柜的从赏钱的事中回过神来,才想到这点,低声惊呼道:“林先生,这是在讲史!”
史书是历朝历代朝廷禁止传播的高级知识!只有家世不凡的读书人,或大儒才有资格看史书,研究史书!
只有研究精深的大儒,才有资格讲史!
这些人都是哪些人,都是帝师级别的人物啊!
哪是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可以接触到的。
就算是最普通的读书人,也一个个的傲的不行!
讲读书人的脸面,讲读书人的德行,讲读书人的气节等等,让他们出来做一个教授老百姓孩子读书认字的私塾先生,他们都百般不愿意,要求这个,要求那个的,更何况大庭广众的给他们这些上了年纪,过了进学时期的老百姓讲史了。
这是天大的机缘啊!
自己怎么刚才还在纠结这些小问题呢
真是不应该啊!
掌柜的感叹道:“讲史啊!林先生,的确是大才啊!”
唐蜇笑道:“掌柜的,说话注意点
第二五三章——脑补
林伯山心道:“难道是因为我的说书说书而已,讲故事嘛,《三国演义》虽然是四大名著,可是这反应也太大吧”
这个样子,很像古代的粉丝,追星族啊!
这圈粉也太容易了吧
古代人真是见识浅,这么简单就圈粉了。
太没有挑战性了。
想到这里,心中得意!
‘这才一本《三国演义》,这才《三国演义》的第一章回,就圈粉了,以后我把其它的几本名著,几本武侠小说讲出来,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子呢!’
我这个觉醒了前世记忆的文科生,在这个世界,发达了。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意起来。
前期费用记忆也是一个高中生,十七八岁的年纪,这个世界同样也不大,才十八岁,虽然古代的人成熟的早,不过,一直读书的林作伯山,也是一个不通世事和单纯的人。
看到原来看不起自己的掌柜的和唐管事,现在成了自己的粉丝,不由得心中得意。
不过,也知道在粉丝中维持自己的形象,脸上绷着,外表看不出激动的样子,倒真是有些风清云淡,视功名利禄一切如浮云的感觉。
自从得了金手指后,林伯山对自己身体、表情等等的掌控力大增,要是以前,他想绷也绷不住。
掌柜的把银子分出来,拿出其中的十五两道:“这是林先生的钱。我们不敢坏了林先生的气节,不敢多给,不然,我们的三成,也全给林先生,再献上奉仪,以供林先生消遣。”
林伯山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
别啊
我不要读书人的气节,我要钱啊!
可是,毕竟是自己的粉丝,林伯山可不能让自己的粉丝失望,只能绷着,淡淡的点了点头。
“麻烦给我换些粮食和吃食,鄙人的家人还饿着肚子,等着粮食下锅呢。”
掌柜的立刻道:“先生稍等,我立刻去安排。”
掌柜的离开后,唐蜇恭敬的询问题:“先前听先生说,您逃难至此,是因为”
“说来惭愧,鄙人的家乡闹了匪患,无奈只好背景离乡,到县城避难。”
“先生现在居住在”
“槐荫里。”
“什么槐荫里那种地方可不是一个好地方乱的很,先生,您这……真君子也。”
唐蜇联想到一位大才不屑于官场利禄,隐居于山村之中,后来匪患,再次来到县城,也是气节逼人,不愿受友人接济,宁愿安贫守拙,在槐荫里安了家。
家里揭不开锅了,才出门说书为生,以说书的形式,有教无类!
真是大才,真隐士,真君子啊!
这样的人,一定要结交!
林伯山看着对自己更加恭敬,心中无奈,麻烦你们不要脑补好吗要是脑补的话,直接说出来也行啊,这样我才知道应该怎么装逼啊
你们这什么也不说,万一我装逼不成,成shabi了怎么办
苦恼啊!
掌柜的回来了,后来跟着三个小厮,一个扛着一袋粮食,一个拿着一篮子的蔬菜、鸡蛋和一块五花肉,另一个拿着一个食盒。
掌柜的殷切的说道:“先生一个人拿不动,我让他们三个帮您拿。”
林伯山点了点头道谢一声。
“多少钱”
“看着多,其实不值几个钱,一两银子。”
林伯山点了点头,拿了桌子上的十四两银子,说着:“谢谢了,明天见。”
掌柜的惊喜欲狂的问道:“明天先生还来小店说书”
林伯山心道:废话,不来我怎么养家糊口
脸上正色道:“鄙人说了下回分解,怎可失信于人”
“
第二五四章——认知
唐蜇一行人走后,林伯山感叹道:“真是铁粉啊!急偶像之所急!不用我说话,一切就已经安排好了。真贴心啊!”
槐荫里的这些小帮派,林伯山虽然刚来,却也听说过。
只是他们一家身无长物,没有油水可捞,一时半会儿之间,他们才没有找上门来的。
现在他发达了,有了十四两银子,有了粮食,还大张起鼓的一路走来,该得到消息的人,都得到了吧
自己家很可能已经被他们盯上了,可是有了唐蜇这个地头蛇,就一切都没事了。
看唐蜇的样子,在县城混的不错,和这些小帮派竟然说得上话,看地位也不低,应该能够震慑住吧
唐蜇几人走后,卧室门打开,一个老妇人在一个岁的男孩儿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一脸严肃的厉声问道:“你出去找工作了你不要读书人的气节不参加科举了”
林伯山听到老娘的声音,立刻回身行礼道:“母亲。”
“别叫我母亲!我没有你这样不孝的儿子!观云先生当年言明,你是一个读书种子,全村只有你有希望取得功名,更换门庭,你竟然为了一个吃的,放弃了你读书人的气节你对得起为了护着我们离开失踪的你的父亲吗对得起宗族的希望吗对得起观云先生吗你这个逆子!”
随着母亲的话林作伯山冷汗直流,连忙道:“母亲,我读书人的气节还在,还可以继续参加科举!一定不负观云先生,父亲和宗族的期望。”
“还在那你这些钱粮是怎么回事”
“母亲,这些是儿子说书赚取的钱粮,类似于给人写书信,不会损害我读书人的气节的。”
“真的”
“真的!”
“除了这些粮食,还有多少钱”
“十四两文银。”
“什么这么多你只出去了半天,就得了这么多的钱粮”
“的确如此,结母亲您看,这是我悦来酒楼签定的合约,是平等合约,不是maishen合约,我只是借他们酒楼说书而已,而且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利益。说书体现的是读书人修养与底蕴,还有教化百姓的作用,没有有辱斯文,没有败坏我读书人的气节,我依然可以参加科举。”
老妇人拿走契约,扫了一眼,还给了林伯山,摇了摇头道:“你给我做甚,我一个山村愚妇,不认得字,给我,我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你好好的收起来,只要没有败坏了你读书人的气节,还可以参加科举就好,这样为娘就放心了,不是为娘这病拖累了你,为娘的放心了。”
林伯山赶紧拿出食盒道:“母亲,我们先吃饭,吃饭之后,我去请大夫,一定会治好您的病的。”
“不用请大夫了,我的身体我还能不知道吗laomao病了,不打紧。”
“母亲,父亲失踪之后,这个家是我当家作主,按我的意思来!”
“可是这钱……”
“钱不成问题的,您放心吧!”
看母亲还是不答应,林伯山使出杀手锏道:“孝敬父母,也是养气的一种方式!若是有能力而不为,会有损我读书人的气节的。”
老妇人这才点头同意。
取出食盒中的饭菜,弟弟夸张的吞咽了一个口水,林伯山中午饭也没吃,只是用了些糕点,也在说书的一个小时中用消耗完了,此时看到这些精致美味的饭菜,也是馋的很。
老妇人林周氏同样被饭菜所吸引,不过说道:“这样好的饭菜,很贵吧”
“母亲,不贵,这是悦来酒楼的饭菜,因为合作的缘故,卖给我的是成本价。母亲,弟弟,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林周氏想把这些好东西留给两个孩子,吃的很慢,林伯山需要守礼仪,吃的也很慢,林伯山的弟弟林季山却是小孩子心性,吃的很欢快。
“哥哥,你太棒了,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了饭菜呢”
林伯山前世倒是吃过,这一世也是第一次吃。
“好吃就多吃点,母亲,你也多吃点,饭菜很足,我们都够。”说着拿起公筷给母亲碗里夹菜。
 
第二五五章——杨伯成
一但丢了气节,浩然正气就消散了,儒道经义再好,也不会再拥有超凡力量,不能成为儒道修士,只是一个读书识字的普通人。
同样,丢了气节,浩然正气消散了之后,相当于破了功,也将失去参加科举的资格!
毕竟,科举就是选拨儒道修士人才的方式,破了功,自然就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