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旅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道真人
这件事情,韩胜虽不尽知,却已隐隐有了预感。所以上次在藏经阁,即使他已能过目不忘,却仍耗费源力,将书籍存储在千眼菩提珠中——
所作所为,自然是不让脑海中随时迸发的灵机,打扰自己修行!
“唉!”
“顿悟机会太多——”
“也是一种烦恼啊!”
有些自恋地想着,韩胜清楚地认识到,并非每次顿悟,都对自己有益。像是这次的马形拳,虽然让他在两界武学的融合上,取得很大进展。但对主要修行,并无太大帮助。
“内家拳是现阶段的主修!”
“完成丹劲蜕变,顺势迈入罡劲,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其它各种想法,都要放在一边!”
果断将马形拳的功法,暂且放在一边,韩胜开始体会着,人马合一的状态下,对自己丹劲的蜕变,是否会有帮助。
“丹劲圆满,气血浑圆!”
“现在我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全身气血。”
“模拟马匹的气血、或者马形神韵,需要在达到见神不坏后,才有资格尝试。”
察觉到这一境界的玄妙,并非现在参悟。韩胜从人马合一的状态,逐渐脱离出来。
此时金刚门其他弟子,大多已学会了骑术,在神寂带领之下,向着哈密方向,一路向东而去。
一路上,众人不断学习,控制马匹的方法。唯有韩胜、智净等人,一直优哉游哉,似乎不像赶路,而是郊游一般。
就这样,过了哈密城后,众人一路换马,向东狂奔五千里,直抵长安城外。
“哎呀!”
“终于到了!”
“跑了这么一路,真是累死我了!”
眼看长安城墙,已经远远在望,李芷仙再也忍耐不住,口中抱怨起来。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从西域的沙漠草原,来到了关中的沃野千里。这种山河间的变换,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接受。就像李芷仙在这时,虽然身体上还没有达到极限,但在精神之上,却感觉过去了许久。
此时,来到长安城后,她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找个地方,好好歇上几天。
曾经也有过这种经历,知道这些弟子的感受,神寂“体贴”地道:
“今日四月十五,离四月初二还不到半月。你
第84章 少墟先生冯从吾
“师兄,前面就是宝庆寺。”
“这可是隋文帝时期建造的,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
指着前面一座七层高的宝塔,智净向韩胜道。两人的武功比其他弟子更高,只是休息了一夜,便已精力尽复,在长安城各大寺庙,到处游荡起来。
远远望着古塔,韩胜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长安是座古城,古寺同样不少,虽然大多数的佛像,不让人随意靠近。韩胜却依靠佛门弟子的便利,在这些寺庙之中,收获到不菲源力。
眼前的宝庆寺,是隋唐古寺之一,想必他在这里,能够有不小收获。
迈步向前,韩胜和智净刚刚接近寺庙,便听到一阵哭声,从寺庙中传了出来。进入寺庙之后,眼看没有和尚,反而一群士子,在寺庙中大哭。不由大为奇怪,询问旁观的人:
“今日是谁出殡怎么没有和尚做法事”
没有和尚做法事,就自己在寺庙里哭了起来,真是奇哉怪哉!
旁边的人见是两个和尚,有些恭敬地道:
“并非是在出殡,也不是在做法事。”
“他们是少墟先生的弟子,在宝庆寺哭祭老师!”
详细解释了一阵,韩胜和智净两人,才知道宝庆寺是冯从吾讲学的故地,他建立的关中书院,就在宝庆寺东侧。
因为和魏忠贤不和,又是东林党在西北的领袖,冯从吾受到魏忠贤党羽的打压。前年八月,魏忠贤撺掇天启皇帝下旨拆毁东林党的书院。作为东林党四大书院之一,冯从吾的关中书院,自然在拆毁之列。
眼看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就这么毁于一旦。冯从吾气极之下,趺坐二百日不就寝,最终饮恨而卒。
此时他的弟子,便是在听到魏忠贤的消息后,在宝庆寺中哭祭。
关西儒门学子,文采或许不佳,但是一身豪气,却从不弱于人。这些人在宝庆寺哭祭了一会儿,渐渐停了下来,有人大声疾呼,慷慨激昂地道:
“少墟先生耿介,从不阿附阉党。”
“天下皆为魏忠贤建生祠,惟关西独无,这是少墟先生之功。”
“如今辽东巡抚袁崇焕、兵部尚书阎鸣泰,为了自己权势,上书朝廷请求为魏忠贤修建生词。使得魏忠贤的生祠,几乎遍布天下。”
“现在,有人要在长安城建生祠,咱们关中学子,难道要坐视吗”
一时群情汹汹,这些年轻学子,纷纷出了宝庆寺,阻止魏忠贤的党羽,在长安城修建生祠。
看着这些学子,热血激昂的形象。韩胜心中对东林党的印象,几乎要被颠覆。过了好一会儿,才在心里说道:
“东林党的人,或许心存是非。但是东林党这个党派,却没有公理是非。”
“党派形成之后,在朝堂上所作所为,皆为一党之私,稍有一点不和,便会党同伐异——”
“党争为祸之烈,甚于边患盗贼!”
冯从吾、刘宗周这些人,虽被称作东林党,却只是认同东林党的部分理念而已。在此时党争的环境下,他们为东林党稍微说了几句话,便被齐楚浙党、也就是现在的阉党,打入东林党的名列。其实他们的作为,和东林党核心的那些人,并非完全相同。
此时的韩胜,在了解冯从吾的事迹,又看到他在宝庆寺讲学时、留下的《谕俗》之后,韩胜对这位少墟先生,顿时心生敬仰:
“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尽之矣!”
“能讲出这么通俗的话,少墟先生冯从吾,不愧为张载、吕柟之后,关中儒门第一人!
第85章 四大高僧
“少墟先生的弟子,阻止魏忠贤的党羽在长安城建生祠——”
“以魏忠贤对生祠的看重,关西从此多事矣!”
听到韩胜和智净的见闻,神寂大师感慨道。
或许是自信能承受香火愿力,或许是从白莲教得到秘法。魏忠贤这一年来,修建生祠的决心,远比以前强烈。各地生祠之多,高达两千余座。并由官员带头,前往生祠祭拜。
然而即使这样,魏忠贤还不满足,又将目光放到了,没有生祠的地方。
尤其是关西一带,在少墟先生抵制下,一直没有生祠,自然被魏忠贤视作眼中钉、肉中刺,麾下许多力量,已经云集此地。
想到这些消息,又见韩胜和智净两人,还有听到这件事的年轻弟子,似乎对关中书院的学子,怀有同情之意,神寂告诫众人道:
“这是东林党和阉党朝堂上争端的余波,咱们武林中人,不能参与进去。”
“你们万不可随意插足,将自己陷入其中!”
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他们的势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都可以说遍布整个大明。别说青年才俊,就是宗师、大宗师,面对这样的争端,也会慎之又慎,不敢随意参与。
生怕这些年轻弟子,不知其中厉害。神寂大师随手画出了一幅地图,在上面标出十大门派的位置,向众人道:
“看看十大门派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韩胜、智净等人,一同认真观看。过了好一会儿,眼看无人回应,韩胜才皱着眉头,道:
“十大门派的分布,似乎都在中西部——”
“东部繁华之地,竟然一个没有!”
“难道说,东部这些门派,受到儒门打压”
神寂闻言点头,赞许道:
“不错!”
“虽非刻意打压,但是儒门昌盛的地方,凡是有天分的,大多成了读书人。江湖中的门派,自然不够强大。”
“像是西域那边,几乎没有读书人存在。虽然汉人不多,却也有金刚门和昆仑派两派。”
“关西这边,科举艰难,儒门势力不强,有崆峒派、华山派、北斗剑派三大道家门派,并称关西三派。”
“蜀中封闭,向来自成一体,有峨嵋、青城两派。”
“十大门派之中,有七大门派在西部。唯有最强的少林、武当,还有受朝廷支持的风雷派,能在中部立足。”
“至于在东部的,却是一个没有!”
少林、武当两派,正因为依靠更繁荣的中部,才成为最强的两大门派。这些年它们也不是不想涉足东部,但是多次谋划,却都没有成功。其它门派见此,更绝了东进的念头。导致大明东部、人口最多的地方,竟然没有一个大门派,能在那里立足。
拥有行度、晦深的记忆,韩胜深知十大门派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大。想到这样的大门派,仍无法在东部立足。韩胜便对儒门的实力,深深感到戒惧:
“儒门实力之强,远超江湖门派。”
“难怪这些年来,十大门派之间,一直有些克制。”
江湖中各种恩怨情仇,从来不会缺乏。这些年十大门派之间,并非没有争端。之所以一直没有发生大战,便是因为十大门派的高层,都明白各派大战之后,实力必然衰弱。面对儒门的压力,将会更加不济。
所以这些门派,不约而同地加强了交流,避免发生误解后,发生无法挽回之事。君山会武这个年轻人的盛会,也因此逐渐成为,各派宗师聚会、化解矛盾的平台。
大略讲解了一会儿,见到有些弟子,仍旧懵懵懂懂。神寂大师又道:
“佛门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的莲池大师。”
“你们都应该知道吧”
四大高僧的名号,金刚门谁人不知。顿时有人回道:
“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的高僧,据说十二年前,已经超脱此界。”
“智旭大师
第86章 吾身所处,皆为净土(三更求推荐票)
“十二年前,智旭大师曾参加君山会武。”
“那时他还在学儒,而且只有四年,便已诚意正心,达到修身境界。”
“据说那个时候,智旭大师还著作有《辟佛论》,批判佛门之非。”
香积寺中,众人在等待智旭大师**时,神寂向众人讲述智旭大师的事迹。
“凭着修身的境界,十二年前的君山会武上,智旭大师虽然年仅十六岁,却在擂台上大发神威,连败数位高手,夺得前十之位。”
“也就是在那年,莲池大师超脱。智旭大师在听说后,找来他的笔记,想要研习之后,批判他的法门。”
“但是,在研习的过程中,智旭大师却领悟到莲池大师的修法。然后就在次年,开始由儒入佛。将以前所做的《辟佛论》,尽数焚为灰烬。”
“到了二十四岁时,智旭大师三次梦到莲池大师,在睡梦中传授真法。然后正式剃度,成为一名僧人。”
“虽然直到今年,智旭大师还只有二十八岁,但他佛法之高,老衲远远不及。”
“尔等今日有幸,听到他的**。切记诚心诚意,不可错过禅机!”
一众弟子闻言,尽数点头听命。韩胜在知道这些后,对这位比自己大了十一岁的同辈,同样极为好奇:
“十六岁的先天,二十四岁的宗师。”
“今年二十八岁,难道已堪比大宗师”
“这位智旭大师,当真可谓天才!”
他和智净两人,虽然实力不错,但是更多地是依靠,前世所带来的积累。
智旭大师能在十六岁学儒达到修身,然后只凭莲池大师的笔记,在十七岁领悟佛门修法。又在七年之后,引动了莲池大师在天地间留下的印记,在他的睡梦中传授真法——
一身天资之高、一生际遇之奇,当真匪夷所思,让人赞叹不已!
想到自己在藏经阁顿悟,被人称为大师时,曾被人拿着智旭,和自己做对比。韩胜心中顿时,起了一较之心:
“我有把握今年,恢复宗师实力。”
“就不信二十八岁时,仍旧停在原地。”
“不知现在的智旭,有没有大宗师实力呢”
正想着,韩胜心中一动,忽然发现前面的讲坛上,多出一名僧人。容貌俊秀、清净庄严,正是智旭大师。
“这是……”
“圆满的神足通!”
“甚至已蕴含着虚空奥秘!”
同样将神足通达到圆满的韩胜,一眼就看得出,智旭大师的神足通,同样已达到圆满。甚至神游之时,触及到虚空奥秘。
单从这点来说,智旭大师的境界,便已堪比大宗师。能够在面对大宗师时,仍旧毫无畏惧。
“金刚门的神行千里轻功中,也蕴含空间奥秘。”
“可惜我没有真气,暂时无法体会!”
神足通达到圆满,只是意味着韩胜的精神,已经圆满具足。但是能否领悟到空间奥秘,将神足通运用得出神入化,还是要看韩胜,以后领悟多少。
至少这个时候,韩胜还没有凝结心珠舍利,并未真正达到,精神实质的境界。虚空和世界的玄妙,尚未向他呈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