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开锁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戏说逍遥
至于他跟天下宗门打的那个赌,这不还早着吗
融灵以下的境界,突破起来都很容易,搞点儿灵石,或者往哪个灵穴一拉,开锁开就完了。
倒是联姻这回事儿,李冀认真考虑了一下,他觉得可以!
不为别的,九幽国,很有钱啊!
他图谋自己,自己又何尝不能图谋他
但是,既然是两国联姻,对方又是国王最疼爱的公主,这说明区区妃位是打动不了对方的,至少得是一后之位。
这点倒是无所谓,反正不管是后还是妃,来了这玄灵国,她也只能成为自己手心儿里的一只蝴蝶罢了。
又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李冀当即命人传令,今夜设宴款待九幽国来使。
然而,还没等到晚上,李冀就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李阔那边政令下达,引得朝廷官员“万人血书”,几乎是满堂朝臣,同上殿求见李冀。
那个被李冀一手提拔起来的小太监一副天塌了的表情,踮着脚急匆匆跑来向李冀汇报这个消息。
李冀却只是笑笑,一拂龙袍宽大的袖子,淡然道:“那就上殿,与他们说道说道。”
小太监惊愕的看了李冀一眼,小心翼翼在前面领路。
宫里人都知道,这个新帝陛下,琢磨不透,但无疑性情暴躁,动乍爱见血光。
他们这些近侍,全是把脑袋别在腰上,一不小心就没了的。
平日上朝的大殿,已经站满了朝臣,在李冀来之前,他们还在义愤填膺的怒斥李冀随口颁布的政令。
但见到李冀进来,倒是一时没声儿了。
“你们齐齐求见,有何要事”李冀故作不知,对众
第七十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李冀走下殿,抬手从储物戒指里拿出自己的佩剑,直往门前,在那几个禁卫士兵惊恐的眼神下,毫不犹豫的一剑斩下他们的头颅。
浓厚的血腥味瞬间弥漫整个大殿,众人鸦雀无声。
他们知道李冀这是杀鸡儆猴,但也以为到此为止了,杀几个无关紧要的禁卫士兵,已经够了吧
然而……并没有。
李冀一言不发,返回殿中,又一剑向着房乘意袭去。
“陛下!”房乘意七十二岁,也有仙灵三重的实力,这一下,却是被他躲开,但碍于李冀的身份,又不可能还手,只是震惊的望着李冀。
他不敢相信,李冀是真要他性命,先前李冀吩咐士兵的时候,他还以为只是吓吓他,要使他屈服。
毕竟,他可是朝堂上的重臣啊!
“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还敢躲”李冀冷笑,长剑一挥,再次向房乘意袭去。
“陛下!陛下!”
“陛下,使不得!”
“陛下,您冷静冷静,老房他也不是故意忤逆您的!”
这一下,其他被惊呆的朝臣都反应了过来,一拥而上的拉着李冀。
李冀没有推开他们继续追击,但忽然从房梁之上垂下的黑龙头,一口将房乘意咬成了两截。
一周,他对神通图的掌控和运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不需要将神通图整个召唤出来,而是可以对其中每一部分,如臂指使。
“松手!”房乘意死,李冀这才淡漠的对周边拉着自己的朝臣们命令道。
“……”
“房大人!”
“陛下……”
众人有些难以接受,回头看看只剩下半截身子的房乘意,又望望面无表情的李冀,心中不由胆寒。
陛下,他动真格儿的,两朝重臣,说杀就杀,今日是房乘意,哪日,是不是也可能是他们
“户部是不是有个叫许渊的,让他补上。”李冀返回自己的宝座,随口吩咐道。
“陛下,那许渊日前只是个主事……”有朝臣瞪大眼睛对李冀提醒道。
若真让他当了这个户部尚书,那可就真是一步登天了。
“我知道,那又有什么关系”李冀不在意的说道。
“区区一个主事,却让我听到过他的名字,他也是有本事的人,这个位置,如何坐不得”
“当然了,他要是真没本事,那就杀了再换一个,玄灵国疆土浩瀚,我就不信只有他房乘意干得这份差事。”
“……”众臣无言以对,只得在心中暗暗吐槽,不是没有有这能力的人,就怕,人家都不敢当你的官啊!
“对了!刚刚说到哪儿了记得你们是为我刚下的政令而来求见”李冀恍似惊觉,似笑非笑的对殿下众臣问道。
“陛下此令一出,定可让天下百姓归心,四海升平!”
“陛下大才!此令甚是妙哉!”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拱手恭维道。
“哼!那还不下去落实此令”李冀当然不是为了听他们的恭维的,轻哼一声,命令道。
随即,起身拂袖而去。
浓烈的血腥味仍旧弥漫庄重的朝堂上下,而这,注定成为了李冀执政期间,永恒的旋律。
李冀一走,众臣才像松了口气一般,但旋即一些世家大族中出来的臣子都是满脸不爽。
他们的家族产业庞大,交易额也大,这条政令一下,怕是要损失不少。
而且,这关头,他们还真不敢带头偷税漏税。
不光是他们,相比,其他那些未入朝堂到世家大族,得知这条政令之后,也都会不满。
他们倒想看看,李冀要怎么应对
这个世界,权势和高端战力,可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和宗门手中的。
宗门往往驻地偏远,隐于山林,虽受国家管辖,但往往超脱普通百姓、家族之外,这条政令对他们影响不大。
因为按照政策,宗门本来就是免税的。
但对于玄灵国那些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玄灵国虽为帝国,但诺大国土,依靠连年征战得来,国内民生财政
第七十一章 终归是动了杀心
李冀沉吟了许久,直到那使者已经完全介绍完他国的公主,宴会上下,全都注视着沉默的李冀。
“九幽国向来与我玄灵国交好,既然如今九幽国有此意,那朕也不好拒绝……”良久,李冀缓缓开口道。
众人心中不由有些翻白眼,交好个屁,只是因为互相忌惮对方的实力,而没有打起来罢了,这也算交好
不过,既然此时李冀开口,联姻之事,恐怕成为板上钉钉了。
“且慢!冀儿,本宫听说这怜音公主娇宠任性,整日好戏耍于民间,联姻尚可,若予以后位,实在不妥,最多……只能为妃!”开口的,是神武王的生母,玉美人。
当然,现在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后了。
要怪就怪秉天阁太“忠心”,当初完好无损的将她从李珢手中救了出来。
李冀对这个女人不感冒,可能是因为神武王对她的记忆不多。
神武王那短暂一生的记忆,除了战争和修炼,再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
李冀不喜欢别人打断自己的话,更不喜欢,别人插手影响自己的决策。
况且,她如此毫无顾忌的开口,下首的九幽国来使已经脸色阴沉。
但……她是神武王的生母啊!
不管是因为自己占据神武王身体这一点情分,还是为了天下风评,李冀忍了忍,不想对她怎么样。
“怜音公主乃我国陛下最为宠爱的掌上明珠,陛下愿倾国之力陪嫁,岂可与你为妃请陛下慎重思量。”
下方,九幽国来使不满的对李冀说道,但实则是在与玉美人争论。
李冀没理会,但玉美人却与来使争论了起来。
“纵然如此,这怜音公主娇宠,天下尽知,无母仪天下之态,不可为后!”
对于这一点,玉美人十分坚持。
李冀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些忍无可忍。
但还是那一个原因,玉美人是神武王生母,就算是因为对占据神武王身体的一点愧疚和感恩,李冀一忍再忍。
此时,只是一拍桌子,怒道:“那此事,便让母后与使者商量好了!”
说罢,直接起身,拂袖离开。
玉美人吓了一跳,总觉得,那个拂袖离去的身影,透着一丝冷漠,一丝令人惊恐的寒意。
这到底是怎么了那个人,明明是她的儿子啊!
对!他可是我的儿子啊!
想到这一点,玉美人沉着下来。
虽然贵为玄灵国的帝王,他终究只有十六岁,还是任性、幼稚的年龄,自己更应该为他把控好这样重要的决策。
于是……玉美人将李冀离开时的话当了真,还真与九幽国的使者“商讨”起来,争论不休。
后来,李冀只听闻,那天晚上,玉美人差点撸袖子与九幽国使者打了起来。
李冀神色漠然,带着一丝森寒,那女人,还真想学地球上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成
没两天,玉美人殷切的找到李冀,给他带来了一叠的画像,告诉他这些女子才是德才兼备,虽然不如怜音公主实力天赋之强,但温婉贤淑,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是作为皇后的好人选。
李冀没吭声儿,只是稍后问了秉天阁的人,发现这些女人都是玉美人的侄女、义女之类的。
玉美人出身低,只是普通百姓之家,后来在宫中当宫女,侥幸获得帝王宠幸,被封了个美人。
可纵使她生下神武王这样的天之骄子,也未能母凭子贵,一直是个美人。
原本李冀还有些不解,现在算是略知一二。
恐怕,正是因为她的权利心太重,便宜老爹也不敢封她太高的品阶。
如今便宜老爹一死,她成了太后,自然是抓紧扩张自己的势力。
李冀手中拿着玉美人送过来的那些画像,在从李阔口中得知了这些女人的背景后,陷入深
第七十二章 那就灭了吧!
李冀的问题,让孟雨馨愣住了,好处
她天真的认为,帝王富有天下,会需要什么好处呢
不是……只要长得好看,有才有德,能够让他喜欢,就够了吗
李冀摇摇头,留下一句话:“你回去吧!”
随即,便转身离开。
他当然喜欢美人,但如今……更喜欢天下!
更何况,这孟雨馨长得还没他好看,或许在地球时,他会赞叹一句“哇!美女哎!”,但现在,眼光渐高。
皇宫内平静了几天,上次的孟雨馨让李冀送回去之后,玉美人以为他只是对孟雨馨没有兴趣,相继又请了几个女子进宫来与他相见。
其中几个,倒也算是楚楚动人,李冀颇为喜欢,但……至少现在,不能要啊!
要就是皇后之位,然而,她们除了些许容貌,背后毫无势力,天赋平平,李冀怎么可能拒绝怜音公主而选择她们
然而,与皇宫内的平静不同,民间却是风起云涌。
随着李冀下达的政令施行,并传开,确实为他拢获了大批民心。
这是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以前要交70%收入、生产赋税的平民,如今什么也不用交了。
最低1000金币交易额才开始缴交易税,而对普通平民来说,他们一年估计也没有一桩1000金币的交易。
50个金币,就够一个普通平民使用一个月,低级灵石,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但对豪门大族来说,这交易税……难免就有些苛刻了。
毕竟,以往交的是生产税、收入税,他们当然不可能老老实实上交70%那么多,而会瞒报一部分。
关于这一点,各府君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些豪门大族上交的税额已经够多了,犯不着再去得罪人。
而现在,大桩交易不好瞒不说,新政出台,管理严格,一旦被发现偷税漏税,便是重刑等着他们。
再观之平民基本不用交税,而他们身为豪门大族,最多还得交30%,这不是心里不平衡吗
作为豪门大族,他们向来是特权阶级,如今却好像反了过来。
所以,这让不少豪门大族,不约而同的抗起了反对的大旗,天天在那儿找事儿。
除了东山脚下的高家,正因为玄灵国出台的新政头疼不已,大批百姓倒戈潜逃,不再受他们蛊惑驱使。
还有不少豪门大族,干脆也趁着国内形势混乱,学那高家……反了!
这些状况当然都在李冀的预料之中,更别说,每日上朝都会让那些大臣拿出来上报一遍。
今日的桃家,明日的余家,后日的陈家,大臣们似乎十分热衷于对李冀禀报这样的事,或许是想让他看到眼前的现状,收回新政施行的打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