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星穹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者晨雷

    朱融知道管权不会相信他的解释,所以管权才将那个明显有问题的程慈留在身边——这家伙其实是做个姿态,告诉朱融,他随时可能通过程慈将朱融的秘密泄露出去。

    只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姿态,让朱融不敢过份削弱他罢了。在如今的情形下,管权并不会真正去与赵和勾结:这样做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这厮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朱融在自己屋子里转了两圈,终究决定,还是派人去清泉寺问问。

    在他的使者抵达清泉寺之前,那封信已经送到了鸠摩什的手中。

    因为是公开送的信,所以信先给了知客,知客又给了莲玉生,然后莲玉生再将之转交给鸠摩什。

    看完这封信,鸠摩什浓浓的寿眉紧紧皱在一起。

    这封信根本就是多此一举,有关明日之事,早就安排好了。赵和此时再派人送信,而且所派之人还是齐郡郡守府的差役,这其中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

    和朱融一样,鸠摩什第一个念头,就是朱融可能和赵和达成了什么暗中协议。

    但旋即他也推翻了这个猜想,若真有此事,朱融应该不会瞒他。

    应该。

    那么是管权或者是别的什么人还是赵和从刘淳老的死上发现了什么

    一个个怀疑浮在鸠摩什心中,哪怕他精通浮图教的各种道理,甚至还默念心经以求心神安宁,却还是觉得不对劲儿。

    关心则乱。

    旁边的莲玉生不解地道:“师傅,这是……二师兄的这封信有问题”

    “赤县侯的这封信,并没有什么问题。”回过神来,鸠摩什淡淡地说道。

    莲玉生抬头看了鸠摩什一眼,可是鸠摩什一直在琢磨着赵和的用意,并没有注意到弟子的神情。

    “师尊,我看院中写着经文的幡在风吹之动了起来……我有时会疑惑,究竟是幡带动了风,还是风吹动了幡。”莲玉生转而问道。

    鸠摩什心不在焉,微微一笑:“先有风而后有幡,痴儿,你想得未免太多了。”

    他说完之后,合掌向莲玉生微微一躬身:“我去与赤县侯回信,你且在这里候着。”

    望着师尊的背影,莲玉生合掌低头。

    “师尊,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心动啊……”莲玉生再抬起头来时,眼中满是不解,还有隐隐的担忧。

    他是绝顶聪明之人,虽然有时会有些痴,但绝对不傻,否则也不会在这么小小的年纪便博览百家,精通浮图之理。

    鸠摩什明显的搪塞,他如何看不出来!

    那日刘淳老死后,莲玉生向鸠摩什询问,鸠摩什便在搪塞,今天赵和莫名其妙的一封信,鸠摩什又在搪塞,这其中是不是有某种联系

    莲玉生闭眼,坐于蒲团之上,良久之后,他起身而行,来到祖堂之后。

    在祖堂之后,他站立许久。

    那日刘淳老来时,他与鸠摩什在此冥思,他在外,而鸠摩什在内。他守在门口,未见鸠摩什出去,因此认定鸠摩什没有杀害刘淳老的时间。

    但是,后来细思,祖堂之后,有一个小窗,这小窗原本是为了通气所用,只不过以鸠摩什那枯瘦的身形,从小窗中钻出去并不困难。

    莲玉生来到小窗前,伸手抚摩着窗棂。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合掌,向着小窗微微躬身,然后默默退了出来。

    赵和一封信,搅得朱融与鸠摩什都心生不安,他自己却大模大样地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不少东西,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杂物,然后让剑士们抱着回到了学宫。

    看起来仍然是非常正常。

    监视之人将他到了哪儿买了什么和哪些人说了什么话都一一禀陈至朱融面前,朱融想来想去,最终决定:“今夜至关重要,若是今夜没事,那就不必担忧了……今夜衙署外,多派人手!”

    &




七九、希望之地
    鸠摩什一大早就沐浴焚香,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还将头皮再刮了两遍,使得整个头颅都油光发亮。

    他出来时,身前六十余名浮图僧,已经在院中排列整齐了。

    莲玉生跟在他的身边,看到这六十余名浮图僧,眉头轻轻抖了抖。

    这六十余名僧人之中,并没有多少教理精通、德高望重者,反而都是一些身强力壮、孔武有力的青壮年。

    莲玉生看了一眼自己的师尊,没有说什么。

    他还在等,等师尊将一切都告诉自己。

    鸠摩什仍然没有注意到自己最心爱的弟子脸上复杂的神情,他望着这些腰跨戒刀、手执锡杖的浮图僧,眼中闪闪发光。

    二十年前他初来大秦,十五年前开始打开局面,这些年的努力与奋斗,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浮图之国,即是这最后的希望之国!”他合起手掌,在心中暗暗自语。

    “莲玉生师傅!”重新站直之后,他呼道。

    浮图教讲究众生平等,故此正式场合里,鸠摩什称自己的弟子莲玉生,也是称为“师傅”。莲玉生合掌弯腰,心怦怦跳了起来:难道师尊要将一切都说与他听了么

    “你留在寺中。”鸠摩什道。

    莲玉生一愣:“师尊,我岂能不在场”

    “单以浮图教诣而论,你已经远远超过了我,我走之后,你可自处之。”鸠摩什道。

    莲玉生的心突的一跳,不知为何,他觉得鸠摩什这话,象是在交待后事。

    “痴儿,为师只能替你们开辟道路,将浮图教发扬光大,终究还是要靠你们。”鸠摩什轻轻摩挲了一下莲玉生光光的头顶,然后笑了起来。

    莲玉生默然不语。

    鸠摩什又一伸手:“智舍利!”

    被他呼为智舍利的一个天竺僧合掌行礼,然后取出一个盒子。

    鸠摩什将那盒子接过,将之转到了莲玉生面前。

    “师尊,这是……”

    “这是星星铁。”鸠摩什缓缓道:“终有一日,群魔乱舞,末法降临,绿色的火焰吞噬大地,极东的大秦,将是人间唯一的净土,你手中的星星铁,便是这一切的见证。”

    他这话说得不明不白,莲玉生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过去:“师尊此话何意”

    “四十余年前,绿芒惑星出现在星空之中,天下便有这种传闻出现……有意思的是,这传闻几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于万邦各国,极远的西秦,昆仑奴所居的昆仑州,天方,波斯,还有我所来的天竺。我来到大秦,传播浮图之法,便是为了让大秦成为浮图之国,人间净土,让我浮图教能在这最后希望之地传承下来。”鸠摩什缓缓道:“十五年前,大秦遭遇星变之乱,咸阳城中血流漂杵,齐郡这边也不安生,天上有绿芒惑星碎片坠落,被我寻到,就是你所握盒中的星星铁。”

    莲玉生听得满头迷雾,浮图教对于非本教之观点,都视为旁门外道,可如今鸠摩什所言,他对那些旁门外道做出的预言竟然无比信从。

    不仅如此,他为了这所谓的预言,竟然远渡重洋,来到大秦,传播浮图教。

    “从今日起,这代表着最后净土之地的星星铁,我便将之传与你,你也会是清凉寺的主持。”鸠摩什再次摸了摸莲玉生的头:“今日,乃是我毕生之愿,实现之后,我将重返故土,回到天竺。”

    “师尊!”莲玉生失声叫道。

    “去吧。”鸠摩什摆了摆手。

    说完之后,他便拄着锡杖,大步向前,走出了清凉寺。

    在他身后,六十余名浮图僧也鱼贯而出,他们悄无声息,唯有脚步之声,如同木鱼的鼓点,敲打在莲玉生的心头。

    莲玉生望着师尊的背影消失,一时有些茫然。

    好一会儿之后,他收回眼神,打开了手中的盒子。

    盒子里用麻布垫着,将麻布掀开,便看到一块奇怪的石头。

    这石头大约有人头大小,呈扁平状,上面闪烁着金属光泽,看上去象是铁,但又有些象银,若仔细去观察,还会觉得其中隐约带着金色。

    石头上千创百孔,仿佛被虫蛀过一般,而且石头的边缘很不规则,在部分地方,还保留有火灼烧过的痕迹。

    莲玉生伸手抓住被鸠摩什称为星星铁的这块石头,发现它非常轻,别说铁,就是普通石头,和它一般大小的,只怕也要比其重好几倍。

    莲玉生将星星石重新包好,盖上盒子,思忖了一会儿。

    今天师尊的表现实在太怪异了,这隐约证实了他此前的猜测。

    师尊今日要去参与一件大事,这件事情极危险,师尊并没有安然回来的把握,所以才会留下这有如遗言一般的嘱托。

    莲玉生没有理会留下的那几位僧人,他捧着盒子转身,飞快地跑向自己的房间。

    无论如何,师尊都不能死,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师尊再犯错误!

    回到自己屋中之后,莲玉生目光扫过,然后直接将那盒子扔在了一堆书籍之上。

    星星铁虽然珍贵,可对于莲玉生来说,什么都贵不过他的师尊。

    他转过身,快步出门,直接向着寺外行去。有僧人将他拦住:“小上师,你这是去哪儿”

    “我要去历城。”莲玉生道。

    “上师说了,小上师必须留在寺中。”那僧人道。

    莲玉生目光与那僧人相对,从对方眼中看到的唯有固执。

     



八十、浪花难翻
    鸠摩什来到稷下学宫门前,他眯着眼,看了看这座名闻大秦的学宫大门。

    虽然此前来过很多遍,但此次前来的感觉与别次都不相同。

    稷下学宫的大门,是一座高达七丈的三层牌坊,整座牌坊一共用了七十二根石柱、三十六块石板,最小的石柱石板也重达千斤。

    当初墨家还在稷下学宫之中,他们负责这座牌坊的建筑,只不过两百余年过去,墨家已近凋零。

    在牌坊之后,隔着十丈,则是真正的大门,高大的围墙与院墙环绕着学宫,刷得白玉一般的墙面,给人一种清爽简洁的感觉。

    在墙内外,都种着不少植物、花草,有些品种在别处绝对看不到,这都是农家的杰作。

    “形上院、形下院……”想到这些东西的出处,鸠摩什不由得又想到赵和对稷下学宫的划分,学宫将被分为两大院,形下院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墨家、农家和兵家等学派的地位,想来这些学派的发明创造,也会因此而大盛起来。

    “这位赤县侯,当真是奇才……若是他能为我教所用,成为莲玉生的臂膀,那么大秦成为浮图之国就指日可待了。即便各方预言中的灭世危机真的降临,凭借大秦国力,或许真能为天下诸国的人们守住这希望之地。”

    鸠摩什合掌低低念了一声,他抬起头,眼神清明,然后领着那六十四位浮图僧,走向大门。

    这次**乃是稷下学宫的一次学术盛事,而且学宫素来重礼,所以目前学宫的两位院正,都已经到了现场。原来的法家学正,现在的形下院院正韩胜在门口迎接来宾,而原来的道家学正,现在的开形上院院正庄涵,则在论道坛那边陪同已经抵达的客人。

    见到鸠摩什来,韩胜强忍住心底的厌恶,上前与他见礼。

    韩胜一点都不喜欢浮图教,事实上,法家对于任何以宗教的形式招揽民众的行为都非常反感,觉得这都是国家的蛀虫。

    不过对鸠摩什本人的学术能力,韩胜还是相当钦佩,因此两人略略谈了几句,韩胜问鸠摩什今日所讲之法主旨在何。

    “今日我要说万教归一之法。”鸠摩什合掌道。

    韩胜一愣,旋即脸色微变:“万教归一,可是百家归一”

    “一体两面,一语二说罢了。”鸠摩什坦然道。

    韩胜吸了口冷气:“上师好大的志向,好大的野心!”

    鸠摩什却是一笑:“与老僧没有关系,无论老僧如何想,万教归一都在彼处,不是老僧,也会有别人走到那里,比如说学宫中的赵祭酒。”

    所谓百家归一,乃是此前大争之世中有人提出的见解,他们认为百家之争实属内斗,实际百家应当同出一源。他们普遍认为,《易经》乃百经之祖,也是百家之源,故此百家根本无须彼此争执,更不应该为此掀起无数血雨腥风。

    只不过这百家归一派,在诸子百家中所有派别看来都异端邪说,到哪一家都不受待见,也因为百家彼此的观点见解矛盾太大,实在无法调和,所以如今已没有什么人再提了。

    鸠摩什这个天竺来的浮图僧,却要在稷下学宫重提百家归一,而且他还进一步要讲万教归一——这可不只是大秦百家,更包括大秦之外诸国产生的各种旁门左道了。比如说,浮图教自己,算不算这万教中的一员

    若真给他提成了,万教归一所归的那个“一”会是什么

    韩胜用自己的膝盖发誓,鸠摩什会将那个“一”说成浮图教,从而形成万教皆支流唯浮图为本源的局面。

    正是因此,韩胜才会说他“好大的野心。”

    想到这个异国僧人如此野心,韩胜心中就更是厌恶,他摆了摆手,懒得多话了:“请吧。”

    鸠摩什与他并肩一起进入了稷下学宫。

    两人行了几步,韩胜不愿意说话,鸠摩什倒主动问了起来:“赵祭酒今日何在”

    “赵祭酒有事,他说今日的事情,有我们处置即可,用不着他出面。”韩胜面无表情地道。

    鸠摩什的脚步立刻停了下来。

    他紧盯着韩胜:“韩院正说笑吧,如此大事,赵祭酒本人不出来,那由谁来主持”

    “自然是山长。”韩胜神情有些怪异地道。

    他心里确实觉得别扭,原本赵和与孔鲫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可在赵和控制了稷下学宫之后,两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此前与管权的庄园之战,孔鲫突然转而支持赵和可谓是关键之举,现在鸠摩什**,赵和又把孔鲫说动,让他来主持此事。
1...8283848586...1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