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年边翁
但现在大冬天的,便是再资深的老猎人,一般都不敢轻易上山。
可,云裳就不同,武展俊可是知道的,那大后山对她来说,就跟自家后院似的。别人上山都是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她倒好,上山,遭殃的都是动物们。
求了好几次之后,云裳就松口了,但那段时间,上山的村民太多了,他们非常不方便行动。
终于快到年三十的时候,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之后,大队长在村子里通知大家,尽量不要上山,慢慢地,上山的人才跟着少了。
年三十的前面两三天,整整一天,也没个人再到后山来,云裳才终于定下了二十九上山的计划,并通知到了蒋家两兄弟。
昨天,那真的是一个大丰收的日子。
昨晚上所有人一起,终于将东西整理了一个大概,分出了要给武展俊送去的部分后,今天一大早,大家就起身,摸黑走了那条村民很少选择的路,将东西给武展俊送到了约定见面的地方。
只是因为天黑,路也不好走,蒋荷花担心出事,不许大家走得太快,索性就分成了两次送东西:一次先大家集中把东西放到了半路上一个比较隐秘的地方,留着一人看守,剩下的人继续回家搬东西,搬完之后,大家再又从那个地方继续搬,蚂蚁搬家似的,最终在天都亮了的时候,才终于将东西都搬到了跟武展俊约定的地方。
虽然浪费的时间比之前多了不少,可一路上没一个人出事,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武展俊这一次倒是很有经验了,准备了两辆驴车过来拉,依旧跟上次一样,云裳也给他准备了刺鼻的草药覆盖在上面,遮盖血腥味。
交接完之后,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武展俊竟然自己不跟车回去,反而跟着陶家的人来了大季屯,说是要蹭个早饭跟午饭再走。
这一段时间,武展俊是经常到陶家来蹭饭吃的,陶家的人早就习惯了,大家就一起有说有笑地回来了。
吃完了早饭,大季屯这边的人,是有年三十给祖宗上坟的习俗,一般都是上午进行。
所以人也就分成了两拨,一拨是不去的,比如武展俊顾山等人,还有两位怀孕的孕妇,就在家里等着;一拨要去的,收拾一番就出发了。
云裳在去的那一拨里。
这一次去了长河市回来,关于婚约的问题,她已经告诉了蒋荷花,关于她跟陶杏儿的关系,也就正式确定了下来。
不过,关系虽然确认了一下,两人却未有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迟早要离开的人,尤其自己芯子还是个女人,云裳肯定也不能跟陶杏儿有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她把婚约的誓言,定在了陶杏儿十八岁成年的生日。
今年顾云朝十七岁,陶杏儿小他半年,也就是说,等到陶杏儿满十八岁,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而最多一年,云裳应该就会离开这个世界,被天道抹去存在痕迹,也不用陶杏儿经历失恋的痛苦了。
对于云裳的这个说法,陶家从上到下都是非常高兴的。
在上坟的过程中,蒋家赵家跟王家的人,陆陆续续到了陶家。
今年,陶家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在陶连海的建议下,几个月之前,陶家还扩大了一下家里的住房面积,多修了几间屋子。正好就这一次,让几家的人全部都到陶家来过除夕夜,大团圆。
当然,被褥这种就稍微紧张了,所以蒋家赵家王家来的时候,都带了被褥来。
等上坟回来,陶家的院子里,热闹得就跟菜市场差不多。
这么多的人,做饭可是一项大工程。
所幸,现在陶家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
早些天决定了要四家人一起过除夕的时候,陶家的人就在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了。
比如,大年三十中午这一顿,他们就打算简单而精致云裳的原话一些,做面条。
这个年代,能吃上面条,那可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几乎谈得上是奢侈了,但面条煮起来又非常简单快捷,拿来待客,尤其是这么多的客人,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陶家依旧在院子里弄了几个简易的灶台,依旧还是去别家借了锅来,几个灶台同时开火,当锅里的水沸腾起来的时候,面条被放了下去。
面条刚下去,一股浓郁的香味就从陶家的灶房里传了出来。
现在灶房里,主厨的人,是云裳。
她用两个锅,一个锅煸肉煸油,炒出来作为面条里的臊子,而这让人眼馋嘴馋的香味,就是从这一口锅里发出来的;至于另外一口锅,那味道也是不遑多让那是昨天就已经熬好了的高汤,这会儿已经被红火烧得不断地咕咕响。
陶杏儿在给云裳帮手,见高汤熬热了,就将锅从灶台里取下,又重新换了一口新的锅上面,将早就清洗干净的白菜,丢了进去。
外面的院子里,也有一个灶台再同步地煮菜。
白菜是最先好的。
陶杏儿跟顾山刘德三人一起,按照云裳的要求,将家里所有的碗,包括借来的以及蒋家赵家王家自行带来的,全部一字型铺开,一个负责将分菜,将熟了的白菜,全部夹起来,放到了碗底;一个就将铺好了白菜的碗端到高汤的锅边上;剩下那个就负责舀上小半勺高汤淋在白菜叶子上面。
不一会儿,各个灶台的面好了,大家就去端了淋了高汤的碗过来,添上白白的、光是看着就让人吞咽口水的宽面条,然后再舀上一汤勺的面汤,谁饿了谁就先领。
领了面的人,就钻进到了灶房里面。
这时候,炒了满满两锅的肉臊子已经出锅了,满满的几个大盆放在灶台上,看着就让人食欲大振。
守在这臊子面前的人,正是陶家有着绝对权威,甚至在几个家庭里面都有一定的话语权的蒋荷花。
她也不分来的人是谁,反正就一个汤勺,每个人过来,都是满满的一大臊下去,肉多、油也多,淋在白乎乎的白面上,油滋滋的发光,每个过来的人,都会忍不住吞下口水。
就连蒋荷花自己,都悄悄吞咽了好几口。
领了肉臊子可还没完。
炒完了臊子的云裳,这会儿再次忙碌上了,锅里加油,就是四五个鸡蛋同时下锅。
第一个人进来的时候,煎鸡蛋已经熟了,因为实在是没家样放了,云裳索性就直接用饭铲,铲起一个来,放到了那人的碗里自从,整个煮面的环节才算是全部结束了。
那人刚转身,还没离开厨房呢,就又有人端着面进来了。
也是同样的流程,蒋荷花负责舀臊子,云裳负责给煎蛋。
而每给一个煎蛋,云裳就会表演一次单手打蛋,可把被安排了烧火的陶连文给看得眼热。
“小顾,你这动作也太帅了。”他发自内心地夸奖,又要打蛋又要煎蛋,还要负责给大家添煎蛋,之前大家在讨论分工的时候,陶连文就觉得云裳负责的太多了,很容易手忙脚乱,云裳说她足以应付。那时候,陶连文还以为她就是吹牛,想要在陶杏儿面前装威风,现在他才算是彻底地明白了,人家这是实力说话。
“是啊,竟然一点都不乱。”蒋荷花也感叹,云裳就在她身边,她可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她的厉害。
最关键的是,她的动作丝毫不显乱,反而有种,蒋荷花想了一下,应该是可以用“特别好看”来形容。
本来之前她还担心云裳赶不上,想着赶不上也无所谓,这都是自己人,稍微等一下不碍事,结果现在才发现,云裳根本不需要她等。甚至她煎蛋的速度比人的速度还快,现在锅边上,已经有两三个熟了的煎蛋在等着自己的“主人”了。
当放在灶房边上的篮子里的鸡蛋,只剩下不到十个的时候,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几十口人的饭,便是只是简单的煮面条,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最后吃饭的,才是云裳蒋荷花他们。
面这东西放久了会坨,大家也都是实在亲戚,不兴那些虚的,所以领到面的人,一早就开始吃了起来,这会儿先前的一些人,都已经吃完了。
不过,大部分的人还都在吃着,云裳等人端着自己的饭碗,也加入到了吃面的队伍里来,一时之间,整个陶家的院子里,都是索面条的索索声。
先前吃完的人,就有人自觉地开始去收拾锅碗了。
云裳他们吃完了之后,锅碗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如果是以往的话,这时候,其实就该大家坐下来聊一聊天,闲话家常了,但今天不一样,这是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夕,是一年里面最应该吃好享受好的日子。
而为了让晚上的年夜饭能够丰富,也抱着多一点准备时间,大家可以慢慢地来,刚放下碗筷的陶家人,就开始为了晚上做准备工作了。
人还是进行了分工。
少几个人,去收拾房间铺床,看一下晚上的睡觉安排有没有问题;剩下的人,则是全部用到了晚餐的制作中:有摘菜组;有烧水组;有洗菜组;有切菜组;有和面组、剁肉组……
当然还有小朋友们独享的玩耍组以及孕妇的旁观组。
分工之后,大家就按照各自的分组,忙活了起来。
其实说是忙活,也不忙,大家也都是有说有笑地慢慢来。
云裳没有组别,蒋荷花分布了一个重要的任务给她“协调”。
通过这一次的事,蒋荷花是充分地体会到了人多时候协调跟指挥的重要性,为了避免大家忙起来,相互衔接不上,蒋荷花就让云裳来负责。
先前的煮面流程那么顺利,也都是云裳出的主意,所以蒋荷花对她比对自己的儿子女儿们还信任。
而云裳也果然没有让她失望,那么多的菜要准备,换了任何一个人都要昏头了,可云裳却在很快时间里,给出了一个先后的章程:比如她给了洗菜组一个洗菜的顺序,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韭菜。
当时,洗菜组的陶连文就问了:“怎么第一个是韭菜?”
“因为要包饺子,韭菜没准备好,包饺子那一组开不了工。”
“那怎么第二个是骨头,这玩意不影响谁啊?”
“要熬高汤,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先洗好,就可以熬上了。”
这两个问题一问,陶连文冲着云裳比了一个大拇指,果然厉害,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远。
其他的人,也因为这两问两答,纷纷露出了对云裳的钦佩目光。
这下云裳的工作开展得尤其顺利了。
一边负责协调,云裳还一边兼任了饺子馅料的搭配。
这工作是顾山跟刘德在负责,但这两人吧,经验有限,最终主要还是全靠着云裳的指挥安排,将馅料给做了出来。
中间赵老实带着朱小红来了一趟。
云裳检查了一番,因为受冷又受热,朱小红的病情比早上严重了一些,可小姑娘的神色,双眼中都透露出了高兴来,她也就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只安慰有些不放心的赵老实,朱小红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回去喝上一次她给的药,再闷头大睡一觉,一个下午的时间,她就能恢复七八成了。
剩下的,就算是不喝药,凭着她自己身体的康复力,自己都会完全康复。
云裳的这一番话,算是彻底安下了赵老实的心,他离开之前,还送了自己买的糖块给陶家。
那糖块的数量,竟然还包含了赵家王家跟蒋家的小孩子们,这对赵家来说,可是大手笔了。
不过,这小半年来,陶家,尤其是陶连海对他家的帮助巨大,这也是他的一番心意,陶国强推拒了两次后,就收下了。
当然,他们也没让赵老实空手回去,后山上弄到的冬梨,陶国强也拿了几个给赵老实。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624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82)
半下午的时间,陶家的人,悠悠闲闲的,在天色将暗为暗的时候,屋里屋外的几个炉灶,全部都点燃了起来。
院子里烧火,再怎么都冷,作为主厨之一的云裳,原本是打算自己就在院子里炒菜的,可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她炒得太好了,愣是给她赶到了灶房里面去炒菜,理由是怕影响其他厨师的心情。
云裳只得哭笑不得地去了灶房。
因为准备工作准备得非常充分,真正上手做菜起来,速度就飞快,加上还是几个灶台同时进行,出菜的速度就更快了。
陶家的堂屋,虽然宽敞,但也最多只能摆下两个桌子,那么多的人,肯定是挤不下的。
于是,他们又在屋廊下摆下了四张桌子,都是之前就跟村里的人说好,从别人借来的。
当然,借的都是相好的人家,陶家晚上的大餐,也都给这四户人家准备了满满一大碗,出锅之后,就立马让陶连海陶连文两兄弟跑腿,先给送了过去。
当天色暗得需要灯火点燃的时候,天空飘荡的小雪陡然之间变大,转眼之间,就成了鹅毛大雪,地,很快就给陶家的院子里扑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
雪变大的时候,陶家在屋廊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发出了欢呼的声音。
所谓瑞雪兆丰年,这么大的雪,真的是今年最好的兆头了。
耳力好如云裳,也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整个大季屯里,都发出了由衷的欢喜声,大家都在喜悦这一场大雪的到来,也都在充满热烈地期待着明年的收成。
再过了一会儿,就有小孩子坐不住了,看着那大片大片的雪花,连向来稳重的陶威,都悄悄背着大人,收集着院子里的雪,想要堆一个雪人出来。
只是这雪虽然大,但到底才下没一会儿,土地上也只是覆了薄薄的一层而已,他跟几个弟弟一起,雪没收集到多少,反而大都是泥巴。
“哎呀,快给我回来,你们这是皮痒了吗?”王芬一个晃眼,突然就注意到了在院子里找雪搬雪的几个小孩子,赶紧站起来,招呼大家回来,“这么冷的天,冻感冒了怎么办?还想不想吃好吃的了?生病了,就只能喝苦苦的药了。”
关于苦苦的药,陶家的这些小孩子,那可是记忆犹新。
毕竟在温度开始降低的时候,小孩子们的抵抗力是最差的,为了以防他们生病,也是为了加强他们身体的抵抗力,云裳就分别给陶家的几个小孩子定制了各自一份的中药。
陶家的人对云裳的医术,那是相当信任的,听到是给自己小孩的,王芬跟赵秀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就让自家的小子们喝药。
那药可是苦得很,连陶威都是皱巴巴着一张脸喝下去的,更别说最小的陶四娃,整个过程都哭得稀里哗啦,偏偏那药还得喝上三次。
那一天,只要到了饭点,整个陶家,几乎都处于陶二娃到陶四娃的哭声中,便是事后给糖块,那也是哭得伤伤心心。
不过,四个小孩子的抵抗力还真的就因此上来了。
陶家的人可是知道的,以往几年,家里的小孩子们,在进入冬天,就会生个小病,个别的,说不定还得发烧,可是让家里的大人们揪心害怕。而这一次,自从喝了云裳的药,四个小孩子,直到现在,那可是连一次喷嚏都没有打过,看模样也是结实,可是将陶家的人高兴怀了。
赵秀跟王芬还找了云裳,想要给自家娘家也要一副方子。
她们娘家也都有小侄儿小侄女。
云裳索性就开了两副,一副针对小孩子,一副针对大人,不但给了赵秀王芬的娘家,也给蒋家舅舅那边准备了。
最后大队长问讯问过来,云裳又给整个大季屯准备了一副。
当然,这么大规模地用药,她存的草药压根就供应不上,最后还是大队长帮着弄来了足够的草药,才让整个大季屯里,家家户户都喝上了那苦涩的中药。
要说那一段时间,不管是陶家的小孩子,还是大季屯其他家里的小孩子,那都留下了被云裳苦药支配的恐惧。
本来最开始是给陶家四个小孩子喝的,好不容易三次喝完了,说不用了,结果某天回家,陶威四人还间隔得远远的,就闻到了家里传来了熟悉的苦味道,当即,陶四娃就哭了,一个劲地抱着陶威的大腿,凄凄惨惨地说自己不要喝苦药药。
最后还是下班回来的陶连山陶连海发现了这四个徘徊在外面,就是不回家的小子们,得知原因之后,简直哭笑不得。
回家后,知道自己不用喝,陶四娃才终于消停了哭声。
然后看着自己的爸爸爷爷奶奶,还有小叔叔小姑姑喝得一脸神色古怪,他还噗嗤地笑了出来,直拍手乐呵呵地大笑。
所以啊,这云裳的苦药,陶家上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那都是记忆深刻。
现在一听王芬提到这一茬,正还在刨雪的陶威顿时身影一僵,果然地将还没完全反应过来的陶二娃三娃跟四娃,一起提溜着,回到了屋檐下。
“快去烤烤手,别冷到了。”王芬哭笑不得地看着反应过度的四个小孩子,但她还是严肃地威胁了一句,“不许去耍雪啊,要是被我看到了,就罚你们喝药药。”
她这话一说出口,原本还在屋檐边上,伸手试图接雪花的几个赵家王家蒋家的小孩子们,顿时就跟触电一般地,纷纷缩回了自己的手这些也都是受过云裳苦药摧残的。
云裳在屋里面清楚地听到了外面这一幕,她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那药方她可以改良,不至于那么苦,可改良之后的药效就要打折。
至于更好的替代草药,那也是有的,但可惜的是那一味药,生长环境特殊,连大队长都没有帮她弄到。相反,药方里最苦的那一味,是大季屯这个地方非常常见的草药,简直随地可拾金,成本低廉,效果又好,云裳把这个情况也都给大队长还有蒋荷花他们说过了,没有任何意外,大家都坚定要药效好的。
苦一点算什么,只要不生病,那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这么一打岔,时间流逝得飞快,不知不觉之间,六张桌子,那都摆放得满满当当的了。
每一桌上的菜,都是一模一样的,鸡鸭鱼猪肉兔肉那都是应有尽有,做法各不相同,最奢侈的,还是竟然有牛肉。
那是陶连海无意间弄到的,加起来也就只有不到三斤,拿回家来之后,陶家的人也不舍得吃,最后还是云裳给卤了,放到了今晚,每张桌子上都放了,大家一起都来尝尝鲜。
这一次除夕,是四家人第一次全部留在了陶家过,也是陶家日子起来之后的第一个除夕,满桌的菜,一眼看过去,竟然看不到什么素菜,满满当当的,几乎都是肉。
这,其实在下午弄菜的过程中,大家就都已经知道了。
这一餐,对所有人来说,包括陶家的人,那都是无比奢侈的一顿饭了。
这一吃,就是吃了足足两三个小时,中间好些没吃完的菜,里面的肉都凝固了,来来回回地,加热了好几次。
不过,加得最多的,还是素菜吧。
肉吃多了,到底还是有些腻了,所幸云裳早就料想到了这个情况,跟蒋荷花说了一声,家里准备了不少的大白菜。听到大家都在纷纷表达想要吃素的想法后,他们就去煮了最简单的白水菜汤,加了点盐巴跟小葱,其他什么都没放。
不想上桌之后,倒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跟好评,最后还连着煮了好几锅。
眼见着大家是吃得差不多了,陶家的人就开始收拢桌上的东西,主要是将没吃完的菜全部集中到了一块,放到了搭在堂屋的两张桌子上。然后又将之前准备好的瓜子花生以及冬梨放到桌子上,将洗干净的碗重新摆放出来,加了云裳指挥下,由陶连文亲自炒出来的茶叶,再一碗碗地倒入了滚烫的开水。
茶叶陪着点心,一边聊天一边守岁,当真是人生最好的享受了。
大人们这样享受着,小朋友们当然不能跟着一道喝茶,蒋荷花专门给所有的小孩子都泡上了美味的麦乳精,让他们也喝得开开心心的。
大季屯是有除夕守岁的习俗,最差也得守岁到夜里十二点才行,不过小孩子们可是坚持不到那个点,差不多都是在麦乳精喝光之后,一个个都垂着小脑袋瓜,打瞌睡了。
于是,堂屋里很快就少了一部分人,都是带着自己小孩子,先去睡觉了的当然是小孩睡,大人还是要坚持到新的一年才行。
大多数的人依旧还是围绕在堂屋里面,大家纷纷说着这一年的发展变化,以及期待着明年的好发展。
时间在闲聊中,总是流逝得特别快。
估算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陶连海拿出了他特意托人从省城带回来的长鞭炮。
几个大小伙子主动上前,帮着一起布置鞭炮。
此刻,院子里已经堆上了厚厚的一层雪了,鹅毛大雪依旧一点要减弱的趋势都没有。
陶连文第一个蹦到了院子里,鞋踩在雪上面,发出了簌簌的声音,他蹲下身子,手抓了一大把的雪起来,竟然还没漏出泥土的地面。
看着手里白白的雪,陶连文脑袋一抽,就朝着正好站在不远处的蒋荷花身上一丢,正砸在了蒋荷花的肩膀上。
“好你个臭小子!”蒋荷花当初就怒了,刚骂了一句,就被她身边的陶连海眼疾手快地拦了下来,说道,“妈,你别生气,让儿子帮你讨回公道。”
陶连海的这句话,蒋荷花还没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就见到他冲着身边的陶连山说道:“大哥,走,咱们一起去狠狠地教训下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老三。”
陶连山对陶连海的话,向来是丝毫不迟疑地执行,当下就跟着陶连海一起跳到了院子里,两人一人从地上抓了一把雪,朝着陶连文就丢了过去。
陶连文毫不示弱,抓了老大一把雪,一手分一半,朝着他连山跟陶连海就扔过去,嘴里还叫嚣着:“我不怕,来啊,敢跟我比……”
当然,这样的嚣张情况,他没能坚持半分钟的时候,就被心狠手辣的两位哥哥给打得跳脚,但他也没因此就认输,反而是嚷嚷着:“一打二,不公平不公平……”说着说着,他就叫起了云裳的名字,“小顾小顾,快来帮我,快帮我,我们要反击。”
1...271272273274275...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