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生物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穆山泽
第一百三十五章 结实的小麦
“这还用你说”
何一丁斜了杜远一眼,转身接着处理他的铠甲。
忙活了一个晚上,这帮人居然仍旧精力十足的干着自己的事情。
杜远有些惭愧。
自己这段时间是不是太过安逸了。
他来到饿货前,挂上了拖车,开着出了避难所。
虽然拖车有自己的动力系统,有自己的处理器,完全可以和其它生化兽一样,自由行动。
但是为了避免被人怀疑,杜远还是在自己出门的时候,挂着拖车。
而且,这个挂车,在脱离的饿货的控制以后,就会和普通生化兽一样,可以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任意行动,却丧失了饿货那种任意改变自身形态的能力。
只有和饿货链接在一起,或者在饿货附近的时候,拖车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变化万千,战力爆表。
今天的阳光比前几天弱了一些,不过对于普通幸存者来说,根本就是毫无区别。
杜远开着车在通往黄马市的道路上慢慢的行驶着。
他想去收割一些高品能量回来。
上次饿货进化,存储的高品能量和进化能一起,被核心系统吸收,用于增殖了,乃至于现在饿货车上空空,只有一些杨树传送过来的普通能量。
狮城的丧尸虽然比较集中,但是有军队在。
杜远控制饿货杀丧尸的时候束手束脚,施展不开,所以干脆到黄马市去杀。
那里的丧尸数量虽然较少,但也有几十万之多,足够他杀上很久。
从狮城一路走来,路上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狮城里海边有七十多公里,算是一个内陆城市。
而黄马市,距离海边最近的地方,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的样子,虽然也不算纯粹的沿海城市,但是也已经获得了很多便利。
在狮城这边的时候,田地里还种有很多庄稼。
此时夏末初秋,多数地方已经收过冬小麦,种上了玉米。
末世来临时候,强烈的太阳光让大多数植物都卷起叶子,减少水分的蒸发,用来对抗强烈的阳光。
在这个过程中,一大部分植株被晒死旱死,剩下的慢慢适应了阳光的强度,又慢慢的恢复起来。
不仅如此,这些恢复起来的植物,似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化。
不然,杜远虽然不是农民出身,也知道小麦只到腰,而玉米可以没顶高。
但是现在路边满是四米多高的玉米。
一些夏收时候,遗落下来的小麦,也长到了两米来高。
随着这些植物的进化,问题也随之而来。
两米多高的小麦,早早的就长出了麦穗,然而这麦穗里面一直是空空如也,并不灌浆。
四米多高的玉米则更是干脆,彻底不长棒子了。
小麦不灌浆,玉米不结棒,这也是狮城军队在培育新品种粮食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其它的粮食,也是大同小异。
说到玉米,杜远想起自己上半个月在吴作所村庄附近,种下了一大片生化玉米,也不知道结玉米棒子了没。
那些生化玉米,和普通的玉米有很大的不同。
先是不怕强烈的太阳光,阳光越强烈,玉米的光合作用越好。
然后是生化兽玉米虽然能结出种子,但那些种子只能当做粮食食用,根本不能拿来种植。
因为饿货生产的所有生化兽,都没有繁衍能力。
最后就是,如果没人去将成熟的玉米棒子掰掉,那这个棒子就会一直生长,直到植株死去。
杜远怀疑,再见到那些玉米棒子的时候,会不会长得比大腿还粗。
临近黄马市的时候,田里的农作物开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鱼塘。
由于近些年,黄马市和狮城大量的开采地下水,导致了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
黄马市周围的土地,尤其是东侧的土地,几乎都成了贫瘠的盐碱地,种啥啥不受。
市领导曾经考虑购进一些金坷垃来改善土地,可是由于金坷垃的销售渠道太过隐秘,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支持农户养鱼。
开始时候,由于缺乏淡水,养殖业进行得很不顺利。
后来,农户转变思路,开始养殖一些洄游鱼类和半咸水鱼,从此一发不可收,黄马市周边出现了大量大大小小的鱼塘。
黄马市的经济从此发展起来,一举从原先的贫困县,变得的富裕,然后建立了县级市。
杜远现在的道路前方,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多种鳗鱼养殖基地”。
自从有了饿货以后,杜远开车从不看路,找准了方向以后,就会一直往前开,从来不管沟沟坎坎。
因为无论什么沟坎,饿货总能轻松越过。
不过现在,杜远觉得饿货过不去了。
因为面前,是一个方圆两三公里的大型池塘。
这个池塘被里面的水泥墙,给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前,都有一个牌子,写着这个区域里养殖的鳗鱼种类。
虽说杜远是要去黄马市猎杀丧尸,却也并不着急,被水塘阻拦住了去路以后,干脆来到了养殖场里溜达溜达。
“白鳗,芦鳗,钱鳗……”
杜远一边开车,一边慢慢的查看着池塘里的鳗鱼种类。
“咦,这是什么,电鳗”
杜远吃了一惊,“居然还有养殖电鳗的,电鳗还能吃吗”
电鳗是一种淡水中生存的鱼类,原产南美洲。
它们有一种特殊能力,能释放出最高八伏特的电压,轻易的电晕它们的食物或者敌人,甚至能够电晕人类,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在电鳗的体内,有着大量类似于电池的细胞,串联起以后,能够产生极高的电压,猎食或者自卫。
“不过,”
杜远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要是饿货能放电的话,就能极大的增加战斗能力。”
电鳗本身就能产生高达八百伏特的电压,如果经过饿货改善加强以后,威力能够更近一步。
到时候,不管是清醒丧尸,还是坦克丧尸,统统一次电翻。
杜远想着,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恍惚之间觉得自己应该姓杨。
不过,下一秒他就不再纠结姓不姓杨的事情了。
因为他发现,在电鳗池塘的旁边,长着一些小麦。
而这些两米来高的小麦,已经被沉甸甸的麦穗,压得弯下腰来。
第一百三十六章 电疗
“这……这……这……”
杜远看到小麦,大喜过望,激动地话都不会说了。
“这是小麦!”
他上前仔细观察,确认这就是已经灌浆完毕的小麦。
“有救了,真的有救了。”
杜远摸着小麦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
这次的发现,对于末世的幸存者来说,不亚于袁老发现水稻的雄性不育株。
袁老通过雄性不育株,发明了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一举解决了华国人民挨饿的问题。
而杜远在末世后发现可以结实的小麦,解决了末世以来,粮食绝产的问题。
相较之下,杜远的发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袁老发明杂交水稻的意义更大。
没有杂交水稻,很多人会挨饿,而如果没有可以种植的粮食,很大一部分人会饿死。
确认这几株可以繁殖的小麦以后,杜远连忙控制饿货,用附近的转头瓦块,在小麦附近一层一层的垒了起来。
他要在这小麦附近垒一道墙,将这几株小麦好好地保护起来,等到来日成熟之后,就将麦粒收起来,找个合适的机会种下去。
末世爆发还不到一个月,这几株小麦就生长到了这种程度,说明它们的生长周期大大的缩短了。
如果顺利的话,在入冬前,杜元就能收获数百倍的小麦种子。
这样,明年就可以试着食用这些小麦了。
杜远小心翼翼的砌着小麦的保护墙,完全没注意身后池塘里,有一个长长的身影,慢慢的接近了岸边。
“哗啦……”
一阵强烈的水声,一条粗粗长长,蟒蛇一般的身影,从水中窜出,张开大嘴咬向饿货。
杜远来到池塘之前,用超声波对池塘进行过探测。
除了一些不过尺许长的鳗鱼,就没发现其它生物。
所以杜远才能专心照顾小麦。
谁知道,这个蟒蛇一般的生物,居然瞒过了饿货的超声波。
不过,即使在垒墙的过程中,饿货的眼睛一直在扫视着周围。大耳朵也倾听着周围的动静。
蟒蛇般的生物跳出水面的时候,饿货就已经注意到了。
杜远控制着饿货稍微一退,就躲开了攻击,并且四条触手连连挥动,将缠着的砖头瓦片砸向袭击者。
在砖瓦的破碎声中,袭击者平平拍在了地面上。
这个时候,杜远已经看清了来者的模样。
比蟒蛇短了许多,也粗了许多,光滑无鳞。
大大的脑袋,嘴角还有一些胡须。
身上有着许多小坑,从头到尾,排成了一条虚线。
头和身子连接的地方,有两个小小的鱼鳍,身体后方有一条长长的臀鳍,延伸到了尾部。
长得和标记牌上的电鳗十分相似。
“这家伙吃什么长这么大的”
普通电鳗,一般能长到两米五左右,少数能长到三米左右。
杜远眼前这条电鳗,居然长到了惊人的六米多长。
一击不中,落在地上的电鳗大嘴张开,白森森的牙齿闪烁着寒光。
它发觉攻击不到饿货以后,身躯一摆,一口就将池塘边生长的小麦吞下了肚去,只剩下二三十公分高的麦茬。
然后身子一扭一拍,顺着湿滑的泥水,返回了池塘中。
“我……”
看到这一切的杜远双目圆睁,大声喝骂,“干礼凉啊……”
他话没落声,饿货的前大灯弹开,两根鱼叉带着两道皮索,迅捷无比的扎进了水里。
大电鳗刚刚入水,游动轨迹十分随性。
饿货虽然做了一定的提前量,但两根鱼叉还是和电鳗擦身而过,离得最近的那只,也不过刚刚蹭到了电鳗一下。
“我就不信,你能躲到那里去。”
杜远恨恨的说道,收回鱼叉,再次发射。
在他心中,这几株小麦是狮城和保州市几年后的救命粮食,甚至范围会更大。
现在被电鳗一口吃掉,自然恨得牙齿痒痒。
鱼叉再次发射的时候,已经从两根变成了六根。
这些鱼叉在捕猎大墨斗鱼的时候,用过一次。
不过,后来就很少用到。
所以杜远将多条鱼叉合并成一根,仍旧放置在车灯后,以备不时之需。
先在鱼叉被大电鳗躲过,杜远立刻重新催生了多根鱼叉出来,一并射出。
养殖电鳗的鱼塘也就方圆百多米,根本不适合六米多长的电鳗躲避。
在杜远的鱼叉攒刺几次以后,终于奏效了。
两根带着倒刺的鱼叉,一头一尾,狠狠钉在了电鳗身上。
电鳗受到这样的伤害,身躯立刻剧烈扭动起来。
但是它越是扭动,倒刺在体内造成的伤害就越是巨大。
一股股的鲜血从伤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附近的塘水。
“你跑啊,你再跑啊,今天我不活剐了你,我就不姓杜。”
杜远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控制着饿货收回鱼叉。
随着皮索的收短,大电鳗慢慢的被拉出了水面,滚落在池塘边的草地上。
鱼叉发射时候,力道十分强劲,钉在电鳗头尾的鱼叉几乎穿透了它的身体。
在电鳗剧烈的挣扎过程中,鱼叉的深度减少了一些,但是造成的伤害更大了。
乃至于被拉出水面以后,大电鳗已经没有了挣扎的力气。
“嗖”
饿货引擎盖前,弹出了一把长刀,轻轻挥舞几下,切向了电鳗的肚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