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神级赘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卡麦斯

    此时,在金陵敢死营即将开拔之际,在众多大儒为王宇和众多士子军士壮行之际,文青山站了出来,带着一众书生开始合唱『亮剑』。

    显然文青山等人这几日经过多次练习,在文青山起头领唱时,柳召忠和手下说书人竟然吹拉弹唱进行伴奏,竟然与原曲节奏、气势相仿。

    没有军号不怕,咱有一曲的名乐之王唢呐,没有炮声不怕,咱有隆隆的战鼓,哪个敢说大宋版的亮剑不感人

    一时间,雄壮的歌声在军营上空飘荡,通俗易懂的歌词让军卒、民众原本就已经高涨的情绪再次激增。

    一个个老少爷们听着如此慷慨激昂的歌声,恨不得历时就奔赴边疆与辽国、西夏大战三百回合。

    待到歌唱第三遍,校场上万众合唱,歌词太过简单,众人听两遍就都会了,囚徒、厢军、民众、士子无不狂吼歌唱,宣泄着胸中快要baozha的情感。

    这一刻,人们不再分为书生、士卒、囚徒,而是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大宋军人。

    王宇突然抽出一名厢军腰刀,一刀斩断了一个囚徒士卒手上的绳子,抓住对方手腕朗声问道:“同袍,可愿与某一同上战场血战”

    四十余岁的大汉定定的看着王宇,突然爆发出一声大吼:“同去,同去,愿为大宋赴死!”

    众多加入军籍士子纷纷效仿,到了后来,一个士子、二三个囚徒、一个厢军士卒聚在一起,高声呼喊着“同去同去,愿为大宋赴死!”

    狄怀玉看看场中众人,胸中武将世家的热血觉醒了,冲着贾梅村高声道:“知府大人,此次某要独断专行一次了,来人,把武库打开,把最好的武备,给金陵的勇士们装备上!”

    因为各地敢死营都是囚徒编纂成军,所以枢密院命令,囚徒军在国家腹地行进时,不仅不配给武备,还要一只手拴着绳子。

    枢密院既怕囚徒们拿到武器zaofan,跑到某个山头占山为王,又怕囚徒们一哄而散,混入各州府县、混入山林就此消失,为此做了众多防备安排,甚至不惜派遣各地精锐诸君押送敢死营前往。

    狄怀玉作为大宋战神的孙子,当然知道此时士气高昂,军心可用的道理,他更愿意用精良的武备将这些愿意为大宋赴死的人们武装起来,让他们多建战功,少些伤亡。

    这些可都是大宋好男儿!

    “狄公高义,某愿附议!有什么责任,一同承担!”江南道巡查御史杨少卿率先站了出来,蜀人骨子里天生的浪漫和血性,让他不能坐视。

    二把手和巡察御史都出面了,贾梅村也不能没有表示,否则日后被有心人谈起,会被士林钉在不知大义的耻辱柱上反复摩擦。

    贾梅村高声道:“本官是金陵主官,有什么责任一肩担负,就按照狄通判的提议办。”

    当下,金陵城武库打开,制作精良的武器拿出来,不仅金陵敢死营全员装备,便是甘守成统帅的厢军也全员换装。

    金陵城武库里的,是以大宋精锐禁军为标准的武备,除了没有战马,没有携带不便的八牛弩,gongnu、盾牌、长枪、朴刀一样不缺,便是大宋好视群雄的重装步人甲也拿到了两百副出来,金陵敢死营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这一刻囚犯转职的士兵们终于认可了自己士兵的身份。

    不管别人怎样想,他们的父老乡亲,他们的桑梓之地,已经尽全力武装他们,他们不是炮灰而是背负着父老希望作战的勇士。

    在陆海峰老人提议下,囚徒士兵们彻底获得了,没有人看管,让他们自己与自己的亲人们告别。

    这些敢死营的兵士在自己的父母妻儿面前,虔诚的跪下叩首,拜别父母、拜别家人。

    家人也在殷殷叮嘱,吩咐好好打仗,争取为国立功,洗刷污名。

    这一刻没有一个敢死营的士兵想要逃跑,也不会有任何一个敢死营的士兵会冒着被乡邻戳破家人、祖宗脊梁骨的风险逃跑!

    他们已经是兵,不是贼!

    ……

    金陵敢死营新军招募完毕,原定招募800人,实际上招募了1400人。多出的是士子、难民组成的新军。

    按照枢密院的命令,集训工作,要在边镇进行,甚至要以战场为斗兽场,淘汰老弱血炼出一支最强军的,为此,金陵敢死营只获得了半个时辰与亲眷告别的时间,立时就要开拔!

    这一次,金陵天雄军派出了甘守成率领的山字营三百人作为行军时的看守,战时的督战队与敢死营一同赶赴边镇。




第一百八十章 行军难
    第一百八十章行军难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自然不会白给低贱的囚徒们发恩典。

    按照军令,全国各地州府筹建的「敢死营」将要在帝国的三个边镇集结。

    帝国西部边镇青峡城,是对抗吐蕃帝国瓦解之后,一票吐蕃部落的最前线,虽然近来吐蕃人各种挑衅,相对而言威胁反而是最低的。

    帝国东部边镇,则依旧在雄州一线,因为已经与辽国抗争了几百年,防御工事最为完备。

    而中部边镇,则设在了大宋、西夏、辽国三国交界地带的偏关。

    隔着黄河与府州依依相望,原本杨家将中的杨延昭曾经统领雄兵镇守三关,偏关就是其一。只是现在,宋辽之间承平日久,辽国的威胁主要集中在雄州一线,偏关已经荒废了。

    这一次,是因为西夏和辽国都有从偏关方向入寇的企图,因此不得以再度启用。

    而金陵敢死营的驻地,则在偏关以北,一个被称作林湖的地方。听着名字很美,有林有湖,从地图上看却是万分凶险。

    林湖是嵌入西夏和辽国之间的钉子,甚至从老兵口中得知,这是用不到辽人、西夏来打,众人就能被呼啸来去的马贼湮灭的末法之地。

    纵然以甘守成的悍勇,看着自己即将驻训的地方也不禁一阵阵的脑仁疼,天知道枢密院为什么会把金陵敢死营一只南军掉到帝国最北端驻守。

    枢密院使同样也不明白,为什么久无动静的太上皇刘祁镇,要突然出手将中部边镇驻军驻扎地北移。

    这些国家战略方面上的事,是目前王宇或者金陵敢死营管不到的,他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人家的指挥棒,一路北上,艰难跋涉着去戍边。

    没有马、没有车,就是凭着两条腿行军去戍边。

    以大宋枢密院一贯以文统军的尿性,甚至还给出了行军路线,就是从金陵一路北上,经唐州、晋州、……汾州、太原府等州府,一路北上,到达偏关。

    不要以为大宋枢密院里的各房承旨、主事都没有头脑,习惯胡乱指挥军事,其实不然,这帮大多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其实是精挑细选了各地敢死营行军路线的,换言之,他们选了一条花费最少的路子。

    这一路上,金陵敢死营与其他各地组建的敢死营一样,只需要携带十日的口粮,所需军资粮草都从沿途州府获取。

    这样一来,就可减少军队辎重负担,甚至根本就没有必要配给民夫车队,从而增加了行军速度,以便新兵向着战场集结,顺带为皇帝陛下节省军费。

    但即便如此,对于金陵敢死营而言,这也将是一次漫长、坎坷的行军。

    从帝国南部的金陵府到达北部边疆偏关,保守估计需要行军3000里,以日行军50里计算,也要两个月才能到达。

    事实上,这也就是宣和天子刘胤佶和御用策士徐文和只懂战略却没带过兵不懂军务细节,表面看从全国各地召集10万不要钱的大军可以减少中枢军费开支,实则更加靡费军费。

    从遥远的南方将军队调集到北疆需要的时间、物资成本,足以让刘胤佶在帝国北部征召一只三万人的精兵了。

    而这些本应征募精兵的粮秣却给帝国招揽了10万个麻烦。

    并非所有囚徒都如金陵府一般,怀揣的亲人的期望,背负着乡梓的嘱托奔赴战场的,更多的囚徒其实是在被打骂、折磨中上路的,一路上囚徒军为非作歹祸害州府,甚至当逃兵被斩杀的事情时有发生。

    如果为了刘胤佶这一次的昏招,做一个切实、全面的统计,也许,真正能节省下的,只是一些牢饭罢了。

    不只是其他如踏上黄泉路的各地敢死营,军队一开拔,士气高昂的金陵敢死营也发生了一些变故。

    最先乱起来的不是800囚徒转化来的士卒,而是那395人的书生士兵。而让他们乱起来的原因,自然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天路”。

    作为一个书生,平日里赶考自然也是要走路的,但是缓步当车一日行走20里,这算是大宋这个年代普通人的平常水平,有些书生体弱是做不到的,比如刚刚入赘道萧家时的王宇,孱弱的连小丫鬟怜星都打不过,肯定是做不到的。

    有些书生体质要好一些,甚至还学了功夫,但是,长途奔袭也同样非他们所长。

    书生们长途移动,或者骑马、乘车,甚至如妇人一般骑着小毛驴也都是有的。想要穿着皮甲、扎甲拿着gongnu箭矢、刀枪盾牌等全部武器装备长途行军,就需要借助畜力帮助。

    有人会说,金陵府连武器装备都发给了金陵敢死营了,对于从军的书生就不能再偏爱一些,提供一些战马

    金陵府倒是想,但是却做不到。

    有宋一朝,因为丧失了燕云十六州,西夏又在仁宗时期fenlie出去,吐蕃青塘方向又起烽烟,大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养马之地,线下大宋马匹之金贵骇人听闻。

    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就像后世华夏要普及宝马五系以上车型一样,不是没人买得起,而是很大一部分人买不起。

    就如395个书生当中,有7个举人,这些人应该算是科举有了一定成就了,家里有投献的土地,还不用交税,但是其中只有5个人有马,只有2匹面前可以算是战马,其余两人的代步工具竟然是两头小毛驴。

    其他秀才、童生,倒也不能以科举功名论家资贫贱,毕竟有些人没有科举前家里就有庞大产业,倒是还有25匹马,18头骡子,22头毛驴。

    这些人有牲口可以骑乘,行军表现还算好的,虽然屁股、腿部被磨得出了血泡,还在勉力支持。其他人只是走了20里地,就瘫在地上喊着走不动了,吵闹着要扎营。

    若是其他士卒,比如囚徒转化的士兵,或者山字营里的厢军,甘守成一顿军法教训,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军队毕竟不是慈善堂,光养着人吃饭不干活的。

    可是对于这帮快要累岔了气的文曲星大爷们,甘守成可不敢直接以军法约束,甘守成怕自己被一帮书生怼成筛子,然后被他们的同年、师长批发一打小鞋穿到死。21



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伍整编
    第一百八十一章军伍整编

    甘守成能当一营指挥使,甚至在厢军战力普遍低下的时候,吞了两百人的空额,却保持了三百战力出众的强兵,让金陵府和天雄军各方赞赏,自然也不是蠢蛋,不会轻易挑起文武对立。

    甘守成的对策是以夷制夷,从军书生的问题,他让运气不好,在金陵敢死军中暂时担当参军的张浚前去劝说解决。

    张浚到底还有进士及第的功名,应当是能与众人对话的,只是,只一个回合下来,张浚就被众多闹着要罢工的士子们给怼了回来。

    大家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不能你骑着马悠哉悠哉,我们快要累死了还不给休息一下吧!

    一帮怀揣着报国热情,身子骨却十分发虚,需要好好调养一下的书生们理由也很充分。

    但是,大军开拔自然有定制,放到大宋,便是每天行军多少里,在什么地方安宁扎寨,枢密院里的那些承旨、主事老爷们都给大家安排妥了。

    想要擅自改动行军里程、路线,甚至延期抵达集结地点也都是不被允许的,是要冒着违反军纪的风险治罪的。甘守成可不敢担这个罪名,宋朝只是不杀士大夫,杀起武将可不手软。

    这个时候,王宇再次站了出来。

    王宇来到一众坐在地上死活不想再走的书生新兵们面前,温言道:“此处离金陵不远,诸位有想回家的可以回去,某请青山公出面,帮大家注销军籍,保证不留任何隐患。”

    张浚也在一旁神助攻,对众位摊在地上的书生道:“不错,各位年兄,你们的军籍册子,某都拿来了,谁要回去立时就把名字勾掉,便当没有早上从军的这回事,大家还是可以回去就学的。”

    当热血已经褪去,留给众人的,只剩下更加现实的思考。

    到底适不适合从军,到底能不能上战场

    这是每个人都在思索的事!

    很多书生惊讶的发现,「大漠孤烟直」、「身经百战穿金甲」的浪漫已经开始褪去,更多的是在身体各处乳酸菌折磨之下,想要退缩的冲动。

    王宇和张浚的劝说,让这帮书生中的一些人明显意动了。

    便在这时,有人跳出来给王宇、张浚两人“捣乱”。

    就听白鹭书院学子牛通道:“云逸,你这就不实诚了,咱们当中若是有谁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这么回去了,莫说周大宗师会直接认为我等是品行不一、德行有失的小人,会销去我等功名,便是家乡父老,也会戳烂我等脊梁骨,让咱们下半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牛通、李博文、张安市都是王宇在白鹭书院的同窗,以前在书院就与王宇交好,这次三人倒是都来了,虽然疲累,跟着王宇从军的态度却很坚决。

    王宇看了看牛通,又看了看众人,一脸的不以为然道:“相信我,被人戳脊梁、被万夫所指的日子其实也不是多么难过,你们也知道,我是有深刻体会的。”

    众人顿时哄笑,显然他们都明了王宇刚才说的,是王宇初入萧家为赘婿时的日子,那时候王宇的名声可是顶风臭八百里。

    等众人笑了一通,气氛明显缓和,众人站起身来,却是再次相互搀扶着前进。

    王宇对拦下跃马提缰的徐定国道:“徐兄,骑马多了,你的裤裆不疼吗不若下马跟大家一起走走,把马让出来,给众位兄弟驮驮行礼如何”

    这就是王宇的策略了,从校场行军开始,王宇就牵着大黑马锤子步行前进,一路上倒是帮不少体弱的新兵驮运了包裹,便是王宇自己的行军背囊也背在了背上,但是,那也是有限的,现在王宇终于把主意打到了其他有马匹、牲口代步的士子身上。

    徐定国很是精明,当下认可了王宇的提议,高声道:“某正要好好走走,各位同年,有需要托运包裹的,不妨放到某的马背上来。”

    ……

    在王宇的建议下,众多装备齐整的书生,把包裹都放在了牲口上,身上只带了武器行军。纵然如此,等到天黑之后,众人不过才走了30里。

    期间甘守成、张浚和书生代表都来找过王宇,想要对队伍进行编组,征求王宇的意见,都被王宇委婉的劝说压下了。

    现在众人行军是在山字营两百老兵带领下进行的,倒也有规矩。
1...7172737475...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