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在此时华国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品牌观念的国家,降价是最强大的武器,此时不仅仅欧派电器在降价,那些反应快的企业比如长虹海尔同样也在降价。
欧派电器相比于国内绝大部分组装厂,最大的好处就是需要进口的关键零配件比较少,所以欧派电器可以降价的空间比较大。
随着各种电器产品普遍跌了百分之二三十,甚至跌了三四十之后,大量的地方电器企业被市场淘汰,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滞销破产。
此时人们才发现华投当初的做法多么明智,他们并没有盲目扩张,而是打通了整条产业链,因此在这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搏杀中,成本更低的欧派电器挺了过来,而且越活越精神。
当然欧派电器能挺过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苏东各国形势的恶化,华投加大了与苏东各国的物资交换,可以用出口电器的收益来补充国内市场的损失。
孙祖杰汇报到这里,笑着说道,“经过这一轮国内市场洗牌,活下来的企业一定会有更强的实力,欧派电器准备从明年开始增加生产线,或者收购国内破产的企业,以增加产能。
未来欧派旗下的电器企业不仅要成为国内最好的电器企业,也要代表华国在国际市场攻城拔寨,为全世界提供低价优质的产品,最终目标是成为国际家电行业的龙头。”
两位老总互相看了看,孙祖杰又一次出人意料。几年前他不盲目扩张,现在看出好处来了,相比于各地现在的焦头烂额,欧派电器虽然利润少了很多,但毕竟活下来了。
只是他现在搞扩张是不是太早了国内市场一遍血雨腥风不说,西方国家也对华国出产的纺织品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配额管制,甚至于还对华国的小电器出口搞起了反倾销,在这种情况下扩张,一个不小心就是血本无归的下场。
孙祖杰笑着解释道,“经济学把这种做法叫做逆势扩张,最适合华投这样有雄厚资本的企业。我们国家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所以现在扩张成本最低,而且条件更好谈。”
事实上华投这一招跟地主荒年买地,资本家经济危机扩张是一个道理,他这么一解释,两位老总立刻听明白了,不由得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孙祖杰敢这么做,至少表明他对未来经济形势比较看好,这让两位领导长出了一口气。
孙祖杰接着汇报起华夏汽车。历时七年,投资十几亿元,华夏汽车终于完成了国产化,所以孙祖杰再次上任之后,宝马系列同时开始降价。
一方面降价以后,宝马的销售就会好不少,三十万辆轿车的产能开足了,虽然单价低了一些,但是整体利润同样会增加,本来汽车产业就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利润。
&nbs
第401章 汇报下
西方国家突然而至的制裁重创了华夏飞机,本来说好的军用飞机领域的合作嘎然而止,教八和巨嘴鸟的西方子系统暂时没了下落,什么时候能够重新拾起来谁也不知道。
不过幸运的是两款飞机已经开始了试飞,估计一两年后就能定型生产,等到那个时候美帝估计也会松口出口的问题,毕竟赚钱谁都乐意。
而国内反正也用不上西方子系统,也用不着那么强大的火力,所以试飞后先搞一款简约版用来给海关和边境巡逻非常合适。
这款飞机出来后,南沙海战之后突然觉得南海要多看看的海军同志也对这架慢悠悠成本低航程远的巡逻机有了兴趣,订单不大虽然只有几架飞机,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让人愤怒的是民用领域的支线飞机设计合作,竟然也被美帝暂停了,这种情况下,华飞的支线飞机计划立刻就停顿下来。
麦道手把手的教导没有了倒是其次,预计装在支线飞机上的众多子系统还能不能从美帝获得,谁都不知道,这还怎么继续下去
面对这么巨大的损失,孙祖杰倒不太在乎,他的目标就是学会支线飞机设计,这一块有两年时间华投学到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引进的设计规范和一大堆设计软件只要吃透了华飞就算出师了,这一点孙祖杰相信华国人的聪慧;
除此之外,在麦道的技术指导下808的设计也挺顺利,具体方案已经通过专家组的审核,所以孙祖杰要求设计研究院不要管那些子系统问题,继续干下去,必须在两年内完成飞机的详细设计工作。
两年之后,华国大局一定,这些子系统还是买得到的,除非美帝飞机不想来华国,到时候就可以进行样机生试飞,可以说一点都不耽误。
至于军工这一块的合作只要是出口,就算到时候美帝不行,欧洲不一定不可以,没想象的那么严重。
但是孙祖杰并没有说这些,他说了一通困难之后,就是不断得庆幸,“首长,幸亏我们在运十上面留了一手,要不然这一次损失就大了。
现在虽然支线飞机停了下来,但是我们完全按照运十图纸要求制造出来的飞机很快就可以再次试飞,就算新运十不能用于民航,至少军用特种飞机的需求还是可以满足的。”
廖总倒没有孙祖杰那么乐观,空军虽然未来有军用特种飞机的计划,但是很明显现在不是当务之急,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第三代战斗机的引进和研制。
面对廖总的疑问,孙祖杰的回答很干脆,“波音707系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特种飞机平台,我们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一定要走下去。
未来海空军就算不需要,我们也可以把运十当作我们的技术验证平台,毕竟国产大飞机总要造的。”
在六七十年代,华国启动了四个七字头的大项目,战略核潜艇,秦山核电站,歼十战斗机后来都成功了,为什么运十唯独失败了
根本原因就是战略紧迫性不足,谁也想不到未来会在民用飞机上花那么多钱,所以孙祖杰就算硬挺着也得把运十支撑下去。
现在飞机那个壳子都造不出来,不要紧,过两年老毛子千古之后,从那边搞来人或者图纸总有机会的,他有很大的把握在九十年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剩下来的就是飞控和航电系统,这个在未来同样也会被攻克,就算落后一点差一点也问题不大,所以他也不会太担心,当然最难的是发动机,斯贝发动机也是可以用于运十的,虽然航程会惨不忍睹,但是总可以用,他也不着急,很有耐心往里面填钱。
通过运十小步快走,不断验证,等到真正启动大飞机制造时,就会水到渠成,所以孙祖杰的态度极其坚定。
至于西方的适航证,确实很重要,但是他也不奢望干线飞机能够轻易地拿到。国际航班飞不了,就先飞国内航班,国内民航所需要的一百五十座飞机和货运飞机,他要是能解决一部分需求就是巨大的成功,路总要一步步走得。
两位老总见状也没说什么,与以前的领导人不同,作为工科出身的领导,他们能够理解孙祖杰的做法,既然交给孙祖杰了,就由他折腾吧,反正短时间内国家不会出钱,他要扛不住自然会收缩。
两位老总就想起了出钱的铁马金戈,廖总叹息道,“这款药国内卖了三年多了,可是美帝那边还没有批下来。”
&nb
第402章 华夏重工
孙祖杰下一个汇报的就是华夏动力,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恶劣,本来孙祖杰以为华夏动力这个大坑会给他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出乎意料的是华动现在的日子竟然比之前还要好过的多。
此时华夏动力有五大项目,斯贝发动机及其航改机的国产化,用于燃气机车的涡轴发动机的国产化,南方动力的涡扇11的测绘仿制以及涡桨五的改进。
这么多项目除了涡桨五是孙祖杰的赚钱项目以外,其余都是国家拿过来坑孙祖杰的,相关单位给了他之后就没再拨钱,并且还要华投按时完成研发任务。
孙祖杰是实诚人,他没有想过讨价还价,而是想办法弄钱,目前支撑这些项目经费的是燃气机车和双层车底的进账,另外就是国内一半铁马金戈的收入,这样一来,每年就有好几亿的投入,让所有关注的人瞠目结舌,竟然比国家原来的投入还要大。就这样,在吴老的统筹下,这些钱慢慢转化成各种各样的成果。
斯贝发动机当初跟不列第亚人签约时,因为种种原因,竟然没有在合同中说明工艺细节要包教会,结果这给华夏动力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不过孙祖杰同样运气好,他重新启动国产化之后,项目组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此时正好是华国与西方的蜜月期,所以虽然被罗罗公司又宰了一刀,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花钱就能够解决问题已经是万幸。
到了现在,孙祖杰竟然意外的发现,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似乎有了不错的突破。
吴老给孙祖杰说了一句很放心的话,三年,最多不超过五年就一定可以完成国产化,这让孙祖杰大喜过望,老子牛逼大发了,斯贝国产化竟然有可能整整提前十年!
现在蜜月期结束了,各家单位学到了多少是骡子是马也该晾一晾了,孙祖杰意外的发现华投系竟然成了先进典型,备受上级的重视。
华飞从麦道那里掏到了不少宝贝,买到了很多先进设备,还通过巨嘴鸟的设计试飞把美军标摸了一遍,这样一来整个华飞管理和技术水准跃升为国内同行业第一。
而发动机领域在斯贝突破后,虽然战斗机因为斯贝加力一般不太用得上,但是其他很多飞机都可以用上这款发动机,轰六,轰七,甚至运十还有可能的强七都可以用,这零零碎碎的未来怎么也有几百架飞机了吧。
除了斯贝以外,孙祖杰还与老毛子搭上了线,运十竟然有老毛子帮忙,总算解决了大梁的安全。
而且孙祖杰还帮着介绍了一款老毛子的新式大航程战斗机苏27,让华国谈判代表团目标更加明确,就这款,那个连第聂伯河都飞不过去的燕子还是算了吧。
这种情况下,科工委海空军非常清楚他们有必要搞好与孙祖杰的关系,虽然雪中送炭难,但是锦上添花容易,所以华动竟然从抠门的军方那里得到了一些经费,简直是太阳从西面出来了。
当然这三家很有意思,他们很给面子的把运十正式列入军队特种飞机研发计划,又给运十象征性的投了一笔钱,算是给被坑得不浅的华投陪罪,意思很明显,以后你们不再是黑户,属于国家计划的一员,我们会好好对待你的。
他们这一番隐晦的表白,孙祖杰当然是心知肚明,他就更热情的加深了与这三家的关系。别看现在是穷丝,十年之后可就不一样了,所以对丝应该好一点,也许会有非同一般的回报。
廖总听完,点点头,对于孙祖杰在华夏动力上取得的突破,他非常满意,如果一切顺利,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一款真正靠谱的军用发动机了,真不容易呀。
所以廖总笑着问道,“你对涡扇十怎么看”
孙祖杰知道歌星厂正在研发的涡扇十,这款被命名为太行的发动机举足轻重,国家即使再困难,也没敢断了他们的钱。
对于后世流传的种种传闻,孙祖杰也不清楚真假,因为相比于涡扇九的国产化,涡扇十的难度更大,坑更深,孙祖杰实在没有勇气掺合。
所以他笑着说道,“我只是听说目前进展不顺利,具体情况不太了解。”
廖总点点头,他此时有些冲动把涡扇十交给华动来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华动的科研转化率更高,让上面大佬们十分满意。
华国现在各家科研
第403章 联合航空上市
“华夏重工”
闵总皱着眉头想了想,他对于孙祖杰向重工类企业靠并不奇怪,因为华投确实已经有实力搞一家大型机械企业,这一块延伸太容易了。
只是孙祖杰准备怎么干他听到之后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把一家重工企业交给他,可是前两年的事实告诉中枢,现在很多重工企业就算过得再难,也不愿意被纳入华投旗下。
按照魔都人的说法就是这群小赤佬太狠了,从上到下,华投不洗一遍绝不放心。华投的改制对于普通人也许触动不大,但是对于企业的中高层影响太大了,所以从企业到管理部门,对华投的排斥都很大。
这就是现状,所以闵总想了想还是不要再给他单位了,让华投自己去扩展吧,他们旗下的机械类企业有不少。
听完了闵总的回应,孙祖杰长出了一口气,他才不乐意又吃下一个大麻烦,还是这样好省心。
看着孙祖杰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廖总笑着问道,“你与苏俄搞得那个重车企业,要尽快落地,特别是这个时期。”
华投与苏俄重车合资项目的谈判因为八七年底孙祖杰下台,被莫名其妙的拖延了好几个月,等孙祖杰重新回来,又忙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对这一块也没有抓紧。
所以这个项目尽管双方最高领导层都看好,谈判还是持续了两年多,这也非常正常,要谈判的东西太多了。
到了此时,这个大项目终于可以落地了,中枢也非常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提气,所以给孙祖杰提出了要求。
孙祖杰点点头,“谈判进行得差不多了,只是有一样,那几个准备拿来合作的重车企业我不太满意,他们必须要接受改制;要是都不乐意,我宁愿单干。这也是苏方的意见,他们也想看看我们是怎么改革的。”
孙祖杰对这一点咬得很紧,他实在不明白,他这么干明明对国家有益,可就是推动不下去。
几家备选的企业就算了,他们的不乐意可以理解;那些条块的领导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都知道华投的做法有用,可就是不乐意干。
孙祖杰不傻,要是企业不改动,他就没办法控制,那华投就没办法利用这个重车企业去淘宝,那样意义并不大。
廖总也知道这个麻烦,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理清楚,华投搞得好,必须利用好他们的管理优势,对于传统老国企进行改制,这与华投计划发展的重工企业不一样,那一块华投本身就有基础,而重车必须有一定的积累,不能另起一摊子,太过费时费力。
“我们商量一下,会尽快确定好交给华投的重车企业。”
与长汽中汽属于中枢管理不同,华国的重汽企业比较分散,没有首屈一指的企业,都由地方管理,这样同时涉及到条块的协调只能由中枢出面,这也是两位首长询问的原因,他们也看出了孙祖杰的尴尬。
孙祖杰最后一块汇报就是联合航空,他是来要政策的。“你想让联合航空发行股票和债券”
“是的,联航愿意做这个起头的,有些事总要有人先做起来。”
闵总笑着说道,“孙猴子,你又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从八四年开始,孙祖杰就有意识的将华投旗下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当然他是从反腐和缓和关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因为华投不缺钱,他当然不需要考虑融资的问题,更多的是想捆绑更多的人,让华投的发展更加畅通。
在这几年间,事实上全国也有不少企业在发行股份和债券,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为了发展进行融资。
此时的华国上下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些股票意味着什么,了解这些股票未来的巨大价值,但是孙祖杰是一个例外。
根据孙祖杰的提醒,他的大舅哥,他的亲戚朋友,华投的高层专家都买了不少此时悄悄发
第404章 产权
孙祖杰回到华投总部没有多久,他的好心情就消失殆尽了。他屁股刚刚坐定,闻讯而来的联合钢铁的老陈会同总后的领导一起拜访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