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你与国外的华人交流的时候,多劝劝他们,美帝也不是天堂,国内会越来越好的。如果国内有好的发展机会,可以回国发展,来去自由嘛!”
周琼点点头,不过她还是有些担心,“你不在国外不知道,现在说什么的都有,我担心要是有个什么万一,到时候你可怎么办。”
“不会有什么万一,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你就放心吧。周琼,我们在一起多少年了,我骗过你吗,我不是在说放心话,我是真得有这个自信。”
周琼点点头,也就没说什么了,但是孙祖杰还是看出了周琼的担心,毕竟不是谁都有他的自信,向周琼这样才正常,也正是如此,当天晚上孙祖杰有些失眠。
第二天一大早,睡不着觉的孙祖杰就叫上了秘书去华夏动力研究院视察,他前些天刚刚来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想过来看看这个汇集了华国动力领域无数专家的研究院。
华国重工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动机短板。随着华国的发展,美帝的打压会越来越严重,动力领域的自主将会越来越重要。这与芯片一样,解决不了心脏病,永远都会受制于人。
孙祖杰费劲了心思从东德搞来的船用重型柴油机也被放在这个研究院,再加上斯贝航改机,可以说未来海军的动力一大半就要看这个研究院。
也正是因为如此,被再次封锁的华国海军对这个研究院极其重视,所以研究院的保卫工作十分严密,孙祖杰和秘书一起交涉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孙,你一大早就过来视察工作”
孙祖杰闻声扭头笑了起来,“吴
第446章 西山讲演
孙祖杰心甘情愿的被华夏动力狠狠敲了一笔,大话是放出去了,但是每年这笔钱怎么弄到手,够他头疼的。
不过现在已经是九一年,春风即将到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坑一坑别人了,他准备囤积一些物资,另外在天南岛囤积一些地,到时候卖出去就好,至于一些投资客的死活,他就顾不上了,谁让他是坐庄的人呢。
带着这样的心思,孙祖杰与周琼告别,坐飞机回到了京师,然后就被等在机场的一辆军车拉到了西山总部。
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华国就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尽管当时华国知道伊拉克会失败,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伊拉克会失败的这么快,失败的这么彻底。
八一年的沙盘推演和其后的边境冲突让华国人看到了高科技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因为华国技术实力的落后,他们还是不太清楚这种威力到底有多大。
围绕着高科技战争,军队中分成了两派,一派还是坚持华国原有的数量抗衡质量的传统玩法;另外一派则用前瞻的眼光看到了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相关高科技武器在研发,但是投入不大的原因,这种争论也影响了军工领域的研发,这下好了,有了美帝和伊拉克的现场表演,终于有一个结论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么残酷。
伊拉克当时自诩为中东第一强国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它真的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伊军拥有95万正规军,80多万预备役,武器方面装备5600坦克,7500辆装甲车、3800门火炮、700多架飞机,而且伊拉克还拥有当时中东地区最为庞大和现代化的防空系统。
如果论武器质量和数量,伊拉克整体军事实力超过了当时的华国,就拿战斗机来说,伊拉克普遍装备米格-23、米格-25和米格-29,而华国只有米格-21和米格-19的仿造型歼-7和歼-6。
这样一支规模庞大,武器先进的中东军队在美帝的打击之下,居然只撑了42天就被打败了,而且美军的伤亡之微小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这让华国如鲠在喉。
在海湾战争之前,华队都是用数量抵消超级大国的技术优势,并且屡试不爽,比如抗美援朝战争,而随着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的惨败,以美帝为首的联军利用技术优势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刺穿数量占优的伊军,彻底打醒了还在“沉睡”的华国。
此时华方清楚的认识到,不能再继续用几千架“歼-6”对付超级大国的f-15、f16了,不能再使用“人海战术”了,必须做出改变。
但是该怎么改变,谁也不知道。现在国家的现状就这样,部队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哪里搞来钱进行现代化改革,所以他们想听一听孙祖杰的说法。
孙祖杰对此已经想了很久,这一次当着下面无数将军,甚至还有很多白白苍苍的老军人的面,孙祖杰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军队的同志,官话套话我就不说了,咱们时间要紧。
我想说的是,新军事变革已经开始了,我们如果不想重蹈鸦片战争的那一幕,我们就需要进行变革,这别无选择。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做思想上的革命,从上到下都必须拥有高科技现代化战争的思维思想。“
孙祖杰这句话一出,下面所有人都脸色严峻,思想的革命也就意味着一大批思想守旧的老军人要告别舞台,让一批更年轻,更能理解现代化战争的同志走向前台。
这样的局面很残酷,但是谁都知道没有办法,而且大家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也正在准备这么做。
孙祖杰继续演讲,他接着说道,“高科技战争,打得是高科技,但归根到底打得还是钱,没有钱,没有人才,高科技是搞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坚持改革开放,尽快把经济搞上去。有了钱,我们才可能研究高科技武器,才可能装备高科技武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当着众多军人的面,孙祖杰把改革开放和军队的现代化挂钩,虽然下面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说了。
他又进行了一些分析,以论证他的结论,然后开始了第三点,孙祖杰说得第三点就更有争议了,“现在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也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民营工业,这句话暂时还可以说一说;
但是在军事领域,谁敢说这样的话,那就是犯罪,那
第447章 前瞻
孙祖杰到达中枢后的当晚,就围绕着他所说的两个结论苏俄完蛋和信息革命进行了展开,进行了一番论述。
苏俄不行,确实是一件悲剧,但是苏俄在前面涉水,他们已经论证了激进改革的危害,所以现在华国中枢也不断强调稳定,也不断强调我们是渐进式改革;
下面苏俄就要给我们展览一下,一个大国崩溃后的从上到下的辛酸,国之不存,毛之焉附,别以为国家不行了,自己趴在国家身上吸血就有多大的好处,那种蠢货注定活不了多久。
地图头认为阉割自己美帝就会饶了他,那是天大的笑话,美帝步步紧逼的日子只会加快,所以孙祖杰看来,苏俄完蛋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让从上到下所有人看清美帝的本质,也可以让无数人看清脱离了华国,他们什么都不是。
虽然华国要直面美帝的压力,但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民族这一关总要面对,更何况华国的条件那么好,美帝总不会打上门,那有什么好怕的,总是幻想着躲在别人后面发展,那是小孩子幼稚的想法。
所以只要华国保持住现在稳定的局面,以华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可以迅速吃透苏俄七十年的积累,这也就意味着华国将迅速拉近与西方的技术差距。
而与此同时,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将所有国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原来的硬工业与信息电子结合,会给后来者更多的弯道追赶机会。
华国的教育足够提供无数价廉物美的工程师,华国的国内市场足够孕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化企业,所以只要华国坚持改革开放,因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锐意改革,不固步自封,那么华国将在无数领域接近和赶超西方。
所以孙祖杰认为未来的华国应该围绕着稳定和开放做文章,高度重视新科技革命的影响,那么华国的崛起将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如果一定要给一个时间点,那就是二十年。
孙祖杰这个结论一出,让一大批高层充满了期待,二十年时间也许一些开国的老人等不到,但是不出意外,他们都可以看到,那么真有可能实现吗
如果是别人说得这段话,也许这些人会嗤之以鼻,但是这是孙祖杰说的,过去二十年的发展验证了他的眼光。
所以面对他这一次的判断,无数人在内心是相信的,谁都愿意相信美好的东西,尽管也许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看到了希望,不试一试对不起自己。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孙祖杰详细论述着华国应该如何稳定和开放,涉及到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核心观点是稳定不能是封闭静态毫无活力的稳定,而应该是开放动态有活力的稳定,只有发展才能稳定,也只有稳定才能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而开放也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开放,而不能乱七八糟什么都放开,这一点他十年前已经也说过了,他这一次重点描述了因应科技革命的种种改革建议。
孙祖杰在离开中枢前,栽培他,锻炼他和保护他的老领导再一次召见了他。老领导看到孙祖杰有些拘谨的表情,笑了起来,“小孙,我对你的观点有很多地方不认同,这一点我毫不讳言。
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你有些地方看得确实比我要深远,某种程度上我是静态的看问题,而你是动态的看待问题,这一点你很了不起。”
孙祖杰知道老首长说到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目前种种争论最大的问题是立足于当前,可是孙祖杰现在把战线拉长了,他给自己一方提出了一个重磅炸弹级别的依据,那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
华国以前为什么落后挨打,根本原因是华国没有跟上前两次科技革命,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由于国际封锁,只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那么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始了,你这个时候再不开放,主动吸收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那就是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到了这一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此时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孙祖杰十分高兴老领导能够理解他的苦衷,所以他高高兴兴的离开了,等他回到家中,杨希已经知道了他这段时间风光的表现,笑着说道,“孙大老板,你现在真是不得了,你这是一言兴邦呀。”
“
第448章 西汉姆联
孙祖杰笑着拿起了电话,拨通了西汉姆联俱乐部,现在国内中心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程控电话系统的改造,要不然还不可能这么顺利。
华国这么庞大的电信市场改造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不是因为华投的存在,华国电信市场现在正是七国八制攻城拔寨的时刻,一直到巨大中华出现后,华国才实现了程控电话系统的自主生产。
而华投将这一切提前了将近十年,所以华国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并且天翼联络和欧派通讯也开始了向外扩张,这一反一复之间,孙祖杰为华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崛起多准备了几年。
孙祖杰算过一笔账,这几年华国电信市场的总投资超过了一千亿元,再加上华国在bp机和基站系统的巨大投资,足够酝酿出几家优秀的电信设备商,这也是欧派敢于进行大规模技术研发的最大本钱。
华国到了九十年代之后,电信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大,再加上二代移动通讯的投入,还有军队通讯系统的构建,孙祖杰有理由相信在九十年代华国在电信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万亿元。这么巨大的投资将为欧派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这就是拥有庞大本土电信市场的好处。
孙祖杰拨通电话之后,高方平很快就接了过来,跟他聊了起来。按照孙祖杰的布置,高衙内在英国要做的事情相当简单,不管是主场还是客场,都陪着球队去看球,然后拿着球迷身上的围巾大喊特喊。
如果不是比赛日,高方平就需要带着俱乐部的球员,或是一线队或是青年队,去社区里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听取球迷们的意见,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连续做了几个月,高方平就得到了淳朴的不列第亚球迷喜爱,很显然华国人是真心真意喜欢足球的,就算是作秀,能连续几个月坚持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们对于华国人的种种排斥慢慢得也消除殆尽了。
孙祖杰选中高方平来做这件事还是做对了,高衙内本身就是一个铁杆球迷,一开始也许是作秀,但是后来他真正喜欢了英国足球和他们的足球文化。
英国足球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是跑动积极,拼抢凶狠,气魄狂放,讲究速度和激情,勇往直前,颇具浪漫色彩,这让高方平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足球,而球迷与球队荣辱与共的文化更是让高方平惊叹不已,这才是真正的足球和球迷。
听着高方平滔滔不绝说起了这些,孙祖杰不由得十分好笑,小老弟,我们搞足球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赚钱。
所以他不得不问起了球队的现状,高方平回答道,“我们给比利准备了五百万英镑,他只花了三百多万,买了五个球员,一个爱尔兰人,两个不列第亚人,一个老毛子,还有就是小范,另外卖了两个打不上球的替补,还把三个球员租了出去。”
孙祖杰有些意外,“比利竟然没有把钱用完”
“嗯,我看这个教练挺实在的,没有乱花钱。他跟我说球队的基础不错,不需要买那么多人。买得五个人中,有三个人打上了主力,那个老毛子尤其出色,速度很快,已经进了好几个球。”
“成绩怎么样”
“我们现在是第二名,比第一名差了一分,比第三名多了五分,如果能保持住这个成绩,五月份就能直接升级。所以现在球队士气很旺,而且我们足总杯还打入了八强。”
此时还是两分制,所以领先第三名五分就是两场半的差距,比较大了,所以孙祖杰对这个成绩比较满意,他沉吟了一会问道,“你觉得教练的水平怎么样”
“比利是球员出身,他的理论水平不算很高,打得是不列第亚人传统的442长传冲吊的打法,只不过他在球员中威望很高。”
“既然这样的话,就让他继续带队吧。”
“咱们国家去得那些小球员怎么样”
“小范上了几场,表现一般,正在适应,不过比利对他挺看好的,跟我说小范只要适应了,最起码是一线队的主力替补。
至于弗兰克选得二十多个小球员正在和青年队一起训练,小伙子们都挺努力的,也很珍惜这一次机会,至于水平
第449章 三角债
孙祖杰打完了电话,就把他得到的消息告诉了杨希,杨希听完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你花钱盖个球场怎么这么麻烦”
“这是当然的,万事开头难,而且每个国家的监管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企业要想走出国门,一定要有相应的法律顾问。”
杨希点点头,“我想起来你当初在华裕投资部,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法务部,你真是太有眼光了。”
孙祖杰想了想,“我看咱们有必要组建一个法律咨询公司,当华企开拓海外市场时,可以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培训服务。”
“你这个想法挺好的。”
孙祖杰越想越觉得不错,华企走出国门,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除了不了解所在国法律外,当地的利益集团肯定会想办法阻拦;
自己花钱盖球场都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欧派通讯走出国门,难度岂不是更大,所以要从一开始就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预防。
但是此时的华国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不过不要紧华投港岛还有不少,所以第二天孙祖杰就联系上了华投港岛的老李,责成他组建起这样的法律咨询公司,为出国的华国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另外他也给上级打了一个报告,要求国内大学的相关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总得给这些文科生找一点事情做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