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今年虽然取消了分地,但是这一番折腾下来,上上下下对于此时农村的现状都已经摸得比较清楚,经验教训总结的比较全面,制定的政策也比较符合实际,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农民的自留地,所以到了年底虽然农民收入不高,但今年一天三餐,三稀一干,农忙时两干一稀已经可以做到,这样一来农村已经慢慢稳定下来。

    所以孙祖杰虽然心情很惆怅,但是杨妈却心情很好。早在腊月之初她就开始准备,她知道孙祖杰爱干净,所以还不等他回家,家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叫掸尘。

    等孙祖杰回家了,春节也快开始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这是农民最方便获取的蛋白质,营养也很丰富,但是磨豆腐如何点浆却很有讲究,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个技术含量,所以作为大队人马掌握的手工业作坊,这段时间非常的繁忙。

    杨妈早早的把大豆泡在水里养着,等大豆吸饱了水,她就送到大队豆腐作坊代为磨制,杨妈母子人口少,所以不养猪,但是二叔家养猪,所以付了以点加工费,拿回来豆腐渣,用来养猪。

    在磨豆腐的时候,也要为春节准备一些年货,南瓜籽葵花籽家里可以炒制,但是糖果,芝麻切,花生切这些往往都需要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帮忙。

    此时蔗糖也是需要票证的,农民手里很少,所以当时用的糖丝是熬制的麦芽糖,熬制麦芽糖难度更大,是二叔挑着米去公社作坊换回来了。

    然后左邻右舍凑一凑开始制作糖果这些,人一多排队就要好几天,杨妈考虑到孙祖杰在家的时间很短,所以杨妈今年做的很早,这样他一回来就可以吃得上。

    冬天里到了农闲季节,生产队的水塘开始放水,要抓鱼挖藕了,同时要把池塘里的淤泥挖出来肥田,为来年的丰收准备肥料,这是一个大工程,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到了年底,基本上忙的七七八八,这时候就可以吧品尝胜利者果实了,今年运气不错,杨妈分到了一条大鱼几条小一点的鱼,她把大鱼腌制起来准备给孙祖杰烧成咸鱼干带到学校,而小鱼则烧好了留待过年。

    到了腊月二十几,开始炸糯米圆,有的地方叫米果,就是把糯米团成一个个圆形,放油锅里油炸一下,糯米里会放上一些蔬菜,有的是藕片,有的是黄豆,在孙英记忆里,妈妈又进步了,里面放的是咸肉,另外还有不少猪肉圆子。

    只不过此时农民虽然自己种植花生油菜,但是年底生产队能够分到的植物油却十分有限,村民们都十分有默契的收集起来,年底用来炸圆子。

    虽然二叔养猪,但是此时猪都要被征收的,所以到了年底家家户户能有一两斤肉过年就不错了,杨妈今年忍痛割了半斤肉,她难得的杀了一只鸡,一半给了二叔,他们家人口多,不够吃;一半母子俩享用,此时农村也只有过年才能这么奢侈一回。

    杨妈杀鸡也是没有办法,因为随着蚯蚓养鸡的推广,杨妈已经挖不到那么多蚯蚓了,所以去年多养的几只鸡只得缩水了,可能到最后还会变成一只两只,由此可见改变现状之难。

    年三十的团圆饭,是湖中一带一年最重要的一餐,都是在中午吃的,有的人家子女在外地还没有及时赶到,家里长辈这一顿就一直不吃,非要等着孩子平安回来才开始。

    这一年的团圆饭总共有六盘菜,鱼鸡肉样样不缺,非常丰盛,鱼是坚决不能动的,取得是年年有余




第15章认亲
    从周吴村到孙吴村的路,孙祖杰走过无数次,在路上杨妈不断的交代他,嘴要甜,爸爸妈妈,大哥大姐小妹都要喊。

    孙祖杰默默的点头答应了,杨妈知道他心里有抵触情绪,可是杨妈也知道道理孙祖杰都知道,他这么聪明,这么懂事,不需要再说第二次。

    虽然建国后扫荡了宗族势力,但是没有兄弟姐妹帮衬,一个人特别是他这么小还是很难的,杨妈寡妇的苦吃的还少吗,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总要把伢子的后路想好呀。

    到了孙吴村,走在狭窄的土路上,村里的人指指点点,很快都知道他们是谁,是为何而来,认亲这件事是两方面父母早就商量好了,也不避讳别人。

    很快就到了孙爸家,孙爸的房子孙祖杰很熟悉,记忆里这所老房子两位老人家住了很多年,他也去过无数次,但是当他这一次踏入这个家门时,真是百感交集。

    家里的摆设大部分没有变化,但是人气明显活络了不少。孙祖杰也很顺从的一一认了亲,喊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而家里的人也对他十分客气,只有八岁的小妹妹兰英不懂事,她有些迷糊的问道,“我什么时候又有一个哥哥了,真好,哥哥陪我玩!”

    说完,上前抓着孙祖杰的手就要跑,这认亲的气氛突然间被捅破了,为了避免大家尴尬,孙祖杰就笑着拉着妹妹的手说道,“小妹,三哥给你讲个故事,很好听呀!”

    说完孙祖杰就拉着兰英,给她讲起了故事,过了一会儿又教小姑娘写自己的名字,他知道孙家的姐妹三个都没有读过书,真是太可惜了,他现在能够帮一点也是好的。

    在孙爸孙妈家的认亲场景,虽然看起来有些热闹,但是骨子里那股陌生还是挡不住了。孙祖杰也见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哥祖明当兵退伍之后,在湖中和省城交接处的一个林场上班,那里交通闭塞,进出非常不方便,所以平日里很少回家,这一次他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回来。

    在孙英记忆里,大伯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而大妈妈虽然能说会道,但人也比较好,所以他们与大哥一家关系不错,当然这也跟大哥离得远有关系,很多事情站在一旁更能够看得清是是非非。

    然后是二哥祖文,两人坐了一年的同桌,关系也是不错,只不过在家里干了一年农活,祖文明显变化很大,人黑了瘦了,但也更加精干了。他似乎已经明白了孙祖杰这次回来认亲的目的,所以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不是很高兴。

    孙祖杰也可以理解,本来大哥远在农场,家里的男孩子只有他一个,可万一孙祖杰回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负担更重,所以孙祖文有些抵触他当然能够理解。

    但是这个时候孙祖文的抵触情节也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孙祖文读书成绩很好,都混到县城里了,眼瞅着是有机会考上大学,吃上公家饭的,这一点孙家人十分明白。所以孙祖文的反应才不那么强烈,但是他毕竟还年轻,脸上不由自主的就表露出来。

    孙祖杰心里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还真的没有多少是非好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说到底就是穷造成的,他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十几年,慢慢熬吧,等他哪一天翻身了,也许家庭就和睦了也说不准。

    &n



第16章 反应
    孙祖杰回到学校开始读书,给同桌周琼带了一些芝麻切,虽然都是本地的特产,但周琼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上海人,所以刚刚从老家回来的周琼恐怕还没吃到这些湖县的特产。

    芝麻切是甜食,小姑娘当然很喜欢,她眯着眼睛悄悄的偷吃着一块,过了一会想起什么,就从书包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孙祖杰,那同样是一本反特小说,应该是最新出版的,很新。

    周琼高兴的说道,“知道你喜欢看小说,这是魔都刚刚出版的,送给你!”

    孙祖杰用手摸着封皮,开口笑了,“多谢你了,我会好好看的!”

    孙祖杰说完话,不由抬起了头,却发现一个人影似乎一闪而过,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怎么回事,这几天怎么总是感觉有人盯着他,是不是他太过敏感了

    事实上他的反应并不是过敏,而是确实学校有人加强了对他的注意,教室,宿管方面都有人盯着他,说白了他弄得那本科幻反特小说玩的太大了一些。

    少儿出版社的总编最终虽然没有下决心出版他的那本小说,但是这本小说的剧情比较精彩,对未来的描写又太过惟妙惟肖,所以出版社的员工就偷偷的采用手抄本的方式将这部独特的小说流传出来。

    京师脚下,随便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注意,更何况一部流行起来的小说,所以一来二去,这本小说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首先是肢体语言透露出人的心理状态,虽然有关专家没有进行总结,但是擅长审讯的刑侦人员很早就发现了这些,经过验证,除了一些夸张和错误的地方,至少有一半的肢体语言描述是准确的。

    而书中描写的那些电子产品,录像机虽然做不到小说描述的那么小,但是现在国内已经研发出实物,预计过不了两年就可以投入实用。之所以这本小说一开始引起注意,也是因为录像机被写了出来,让有关方面误以为发生了泄密。

    而高速铁路有rb的新干线投入使用可以作为范例,表明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是很可能实现的。

    至于手机,网络,电脑,会接收信息的卫星等等,经过咨询,相关的科学家都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都很有可能实现,最起码军中使用的步话机就是手机的原型。

    但是要做到如小说那么精致,需要的时间也许很长,但是网络的设想却让科学家们眼前一亮,此时美帝已经有了早期网络的雏形,华国虽然没有但也有所耳闻。

    虽然此时摩尔定律还没有被公开发表,但是最顶尖的电子专家对这方面已经有所意识,此时正是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国内留学欧美,建国后回国的优秀科学家不在少数,他们也早就意识了这种趋势。

    至于通过一根头发,一滴血从而确定犯人身份的神秘仪器,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原型,谁也不知道,只不过有指纹为例,未来也许有这样的技术也说不定。

    所以最后有心人得出了结论,写这本书的作者应该是对刑侦工作有一定了解并且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现在问题来了,这样的技术人员怎么会留在湖县这个小地方,看通信的地址,似乎还是一个老师,这就有些奇怪了。

    所以一开始有心人的想法就是让这位老师与相关业务岗位的同志们进行一番交流,别的不说,那些肢体语言如果真能总结出来,对于刑侦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湖中地区和湖县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年前就动员起来。经过调查,发现整个湖县二中就没有叫孙祖杰的老师,无奈之下只得扩大了调查面,毕竟湖县不大,所以有背景的相关技术一员一一排查,结果竟然找不到这个人。

    这段时间正好是春节,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连年都过不好,最后经过仔



第17章 轰动
    孙祖杰特意跟学校请了事假,说家里有事要回家一趟,然后带着那封出版社的回信和汇款单坐火车先去了隔壁公社,然后又从隔壁公社坐车赶回家,这来回一趟竟然用了一天时间,他很早出门,一直到傍晚时分,才赶回了周吴村。

    孙祖杰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大队找到了张支书,把那封信和三百元的邮局汇款单递给了张支书,把自己想通过写小说赚钱帮杨妈治病以及筹集学费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张支书。

    现在钱来了,所以孙祖杰请求张支书帮忙提取这三百元钱,拿到的钱一来归还学校,公社和大队的助学金;二来归来左右邻居当时的赠款;三就是给杨妈治病;这要是还有多余的,可以用作孙祖杰未来的学费。

    孙祖杰承诺未来如果还有稿费,除去他在学校的学习日常开销和杨妈的治病花费之外,其余部分就捐给公社和学校,作为国家的建设费用。

    可怜的张支书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牛的小朋友,这才多大了,就会自己赚钱了,还赚了这么一大笔钱,是的,此时的三百元确实是很大一笔钱,要知道当时的公社书记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二三十元,而孙祖杰一下子就拿到了书记一年的收入。

    听他的意思,这本书的稿费似乎还有不少等书出版了才会寄给他,而对于这笔钱孙祖杰的说法更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大事,张支书发现他必须上报,想想都可以明白,公社大队和学校的助学金给了,现在又退回一笔钱,那这笔钱的来历不交代清楚怎么可能,所以张支书先是亲自带着孙祖杰回到家中,此时杨妈刚好也回到家。

    张支书当着众人的面把孙祖杰的丰功伟绩告诉了杨妈和这些左右邻居,这下子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世上竟然还可以这么赚钱,一时之间以为听到了天方夜谭,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一个十一岁娃娃赚的比五六个壮汉还要多。

    一个碎嘴的老太太见杨妈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嫂呀,小杰这么小就这么会赚钱,你应该高兴呀,哭什么呀!”

    说完之后,这位老太太又嘀咕了一句,“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呀!”

    似乎是为了因应老太太的这句话,张支书又把孙祖杰跟他说的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乡亲了,听完了孙祖杰的安排,杨妈连连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心中充满了喜悦,豪气万丈的说道,“他大嫂,你说的对,这伢子这么孝顺,我是不该哭的。”

    孙祖杰拿到汇款单之后,找上张支书,把这笔钱的用途分的清清楚楚的,而张支书公开说明,很明显也是帮了孙祖杰一把,要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张支书也是清楚的。

    事实上,当时那些小气不愿意拿钱出来的人已经开始懊悔,要知道这孙家小子这么能干,当时就应该出点力,现在机会错过了,白白被人指指点点不说,日后要想请孙祖杰母子帮忙也不那么容易呀!

    只不过现在听孙祖杰这么分配这笔钱,大家伙都没有意见,先归还国家的,再还欠个人的,然后给妈妈治病,最后才是自己学习生活用的,可以说考虑的十分周到。

    而孙祖杰之所以找上张支书来帮他取钱,就是把这些钱的来历和用途完完全全的暴露在组织眼中,日后无论出现什么风波,他不会因为这笔钱而倒霉,毕竟赚钱的日子需要再等等,他还很小现在需要的是健康长大。

    当天晚上,张支书就骑车把孙祖杰的请求报告了公社领导,公社领导听完了也是面面相觑,一个娃娃这么厉害,谁也想不到。

    既然想不到,那就别



第18章 后续
    张支书带着孙祖杰母子先是拿着汇款单和学生证户口本一起把钱取了出来,这笔钱不少,已经相当醒目,办理业务的邮局工作人员看了好几眼孙祖杰。事实上收款也许用不着张支书,但是孙祖杰请他过来,目的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张支书是否真的理解,孙祖杰并不知情,不过这个严厉的村干部确实是很好的同志,取完了款,又带着孙祖杰母子到地区医院安排诊断。

    医生经过诊断之后就判断杨妈属于严重的胃溃疡和营养不良,还有很严重的妇科病,需要立刻住院治疗,要是再拖下去,真的危险了。

    杨妈本来很不乐意待在医院,只是张支书劝她,你儿子有本事,赚了一笔钱,就是想为你治病的,你不看病岂不是辜负了他一番孝心。

    杨妈被这么一劝说,只好同意在医院住下了。然后张支书又带着孙祖杰办理好住院手续,缴纳住院的押金五十元,这才带着孙祖杰交给公社和大队的五十元钱回去了,多给了一些,就相当于借的利息,张支书也不客气,谁让孙祖杰现在有钱呢。

    临走时张支书交代他会安排人照顾杨妈,让孙祖杰放心,好好读书。至于亲戚朋友,左右邻居资助孙祖杰的花费要到杨妈回家才会一一付清,而这时候医院的住院病人并不多,而且她这种病也不需要孙祖杰陪床,所以孙祖杰只好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学校。

    因为孙祖杰是在一中报名的,后来又转学到二中,他这种情况归还的助学金到底交给哪一家,孙祖杰也不太清楚,所以他只得找学校领导问清楚,中学的校长大多是领导,孙祖杰也见不到,所以负责日常事务的林副校长接见了他,等问清楚情况,这位林校长也完全意想不到。

    最后林校长叫来出纳,收下了孙祖杰退回的十元助学金,然后开了条子给他,让他妥善保管,至于他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等他汇报了再告诉他。

    到第二天,孙祖杰再次出现在医院时,二叔母已经陪在杨妈身边了,正在和他聊天。这一次所有的花费加起来,孙祖杰还剩下一百九十元,他留下了五十元用来生活和买书,其他的他都交给了杨妈,孙祖杰很明显的看到二叔母的羡慕。

    农村的日常开销太大,家家户户手里的活钱十分有限,像杨妈一下子能拿到一百四十元已经很多很多了,当然她还要归还以前欠别人的钱,还有亲戚朋友左右邻居资助孙祖杰的钱,要知道现在孙祖杰有钱了,总要加一点钱归还,要不然要被人说闲话的。
123456...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