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这运十要好一点,花了几个亿,总算是能飞起来了,但是还没有定型都已经落后了,民航局也不想要,这更是一个无底洞。

    现在国家困难,这两个项目现在要不要下马争议太大,从上到下炒成了一锅粥。之所以把相关单位拉到一起,让你接盘,首先是这些单位大部分都很困难,想让你出出力,解决军转民问题。

    另外一个原因是谁都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干脆让你来弄,你想怎么干都可以。当然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想继续研发下去,往里面填的钱你要自己想办法,反正中央是不想再拨钱了。”

    孙祖杰无奈的说道,“这不是逼着我当国家罪人吗”

    刘副相很同情的点点头,“你小子搞企业水平高,咱们都想看看你有没有办法,万一有奇迹发生呢。

    说心里话,咱们能搞出大飞机太不容易了,但是现实情况就那样,如果你要停下来,大家都能理解,不强求,你看着办。”

    &nb




第256章 思路
    刘国务饶有兴趣的看着孙祖杰皱着眉头思考,他也知道这确实难为他了。华夏汽车搞得像模像样,很快就要出车了,国产化进程也不错,都想到了找东德帮忙,还有一个陶朱计划,这脑子真是了不得。

    所以领导们觉得孙祖杰搞工业可能真有那么一手,那就继续给他加担子,车还没有造利索,就开始让他造飞机了。

    但是孙祖杰却是知道的,这造飞机的难度远远比造车难,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而且在他的记忆里也根本没有先例可循,这华夏民用飞机制造公司交到他的手里,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但是通过搞华夏汽车,孙祖杰坚定了一个判断,无论运十下不下马,原先那种大会战性质的研发模式必须推倒重来,也必须按照国际通用的民机适航标准来重新规范飞机的设计,再也不能闭门造车了。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是检查运十研发过程中,是不是完全遵守国际通用标准,是不是存在着弄虚作假的行为,从前世看到的种种争议来看,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

    只有彻底搞清楚了运十的实际情况,才能知道他要不要继续往坑里填钱,就算要填钱,也要心里有数,被坑得有价值。

    所以孙祖杰想了又想,这才说道,“刘老,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我,也给我留下了足够的余地,那么华夏飞机集团,我愿意接下来。”

    刘国务听完,连连点头,“好,好,你有这个精神真是难得。”

    孙祖杰继续说道,“但是刘老,我也有几个条件。”

    “你说,只要不违背原则,我都会答应。”

    孙祖杰一一说道,“我觉得无论怎么弄,都不能闭门造车,都需要与国外合作,所以华投要有航空产品进出口权,我不能被中航技捏住鼻子。”

    “哈哈哈,你放心,放在华投就有这个考虑,这一点你不需要担心,我现在就可以答应。”

    孙祖杰长出了一口气,“第二个要求是,我要对这些企业进行改制,华夏飞机的内部问题绝对比华夏汽车还要严重,早改制,晚改制,都要改制,我看越早越好。”

    “既然华夏飞机交给你了,你有权进行改制,但是你可以增效,减员要是不行,要注意保持稳定。”

    “我第三个要求是,运十研发调用的相关科技人员,尤其是核心设计人员,全部从原单位划到华夏飞机。”

    刘国务想了想,有些头疼的说道,“难度很大,不过我会与老章协调。你既然这么说,你是有意继续掏钱把运十研发下去了”

    孙祖杰摇摇头,“虽然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但以我目前听到的情况来看,运十用在民航上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成功。

    所以我的初步设想是先搞清楚运十真正的情况,再看看要不要有没有继续搞下去的价值,但是我的想法是研发队伍一定要保留。

    不管是国际交流也好,还是自己攻关也罢,得把这么一帮子人笼络在华夏飞机,给他们找事情做。大飞机一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三十年。

    所以我的初步想法就是养着他们,让他们研究,也顺便带一带徒弟。等哪一天国家有钱了,工业基础也上来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动手时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才不能断档。”

    刘国务听着孙祖杰这么说话,有些吃惊的说道,“你也太奢侈了,我们国家现在这么穷,这么多人你吃得消吗”

    “保留一只队伍的重要性,您老肯定明白。他们遇到的很多是工业基础的问题,其他行业同样会遇到。所以要想进步,只能给他们机会探索,要不然我们的大飞机永远都搞不出来。”

    刘国务想了想,“你的说法和去年专家组论证的意见比较相似,有异



第257章 历史罪人孙祖杰
    孙祖杰在与刘国务谈话的时候,事实上根本一句准话都没说,因为他手中的资料不扎实,没有看过,他怎么敢随便下结论,他只是谈了一些他的初步设想,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孙祖杰并没有回家,而是拿到了一大堆厚厚的资料,回到了华投办公室,闭门研究,谁也不见。

    去年政务院找了一大堆专家教授做过一份全面的论证评估报告,结论是这个队伍和基础建立起来不容易,停下来损失太大。因此专家们建议运十飞机的研制工作不要停,队伍不要散,成果不要丢。

    孙祖杰看到这里,已经差不多得出了结论,运十成功生产太难了。在孙祖杰看来,运十的定位问题太大了,到底是军机,还是民机,一直没有一个靠谱的说法。

    这两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如果是军机,就是再烂,国家没有选择性,只能尽可能国产化,只能咬着牙继续干下去;

    如果是民机,这款飞机的系统可靠性是有重大问题的,大量的实验没有完成,而且从上到下一身的问题,各个致命,这样的飞机谁敢坐

    所以孙祖杰的想法很明确了,如果想把运十搞下去,唯一的活路只能是往军用运输机和特种用途飞机上靠。

    但是运十的下单翼布局决定了它不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也不能安装大型首尾舱门,更不是一架理想的跳伞飞机。在运输领域,它基本只具备运送散货和人员到有良好设施的机场的能力。

    但运十在设计上的取舍,恰恰为其发展为军用特种飞机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十的大航程和全加压客舱使其能够改装成预警机、加油机、电子侦察机,这些飞机是现代空军的“力量倍增器”。

    这也许是未来为什么华美闹翻之后,空军会跑去看一看运十有没有重启可能性的原因,只是那个时候运十的生产线拆了,人也散了,结果空军只能失望而归。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玩意的发动机涡扇八靠不靠谱,孙祖杰看完之后,苦笑着摇摇头,涡扇八压根还在测绘阶段,要想吃透,算了吧,还是讨论别的问题。想想涡扇九搞出来的时间,条件更差的涡扇八就算搞出来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

    问题来了,要想搞军机,最起码发动机的国产化要没有问题,否则华美交恶后,美帝会怎么恶心怎么来,一定会想法设法的破坏。

    所以绕来绕去,不考虑那些虚无缥缈的问题,就算是孙祖杰作为决策者,他也绝不会同意往这个深坑里继续塞钱。

    这个项目果断pass掉,孙祖杰虽然是非常遗憾,但也知道就凭他那小身板,想都不要想。

    那么怎么办呢,孙祖杰的想法就是维持队伍不变,得给他们找找事情做,学学未来c919的做法,各位大能,运十看来是不行了,咱们还是搞运十六吧。

    完全民机的做法,就模仿波音737系列来弄,这玩意用了五十年还非常畅销,跟市场上最畅销的学总没有错,最起码二三十年后不会出现现在这种运十没有试飞就完全落后的窘境。

    你们搞搞图纸什么的,完全按照英美标准来,凡是搞不定的,全部使用国外已经有的成熟子系统代替,只要能把飞机那个大壳子先设计出来,然后国内找到或者研发出能用的材料,达到三十年后的国产化水平,我就阿弥陀佛了。

    但是孙祖杰同样明白,领导把两个大鸡肋交给他,不是看他说都不行的,他最起码得撑起来其中一个。所以斯贝项目就要想想办法撑下去了,更何况日后海军还是找上门来投钱的。

    剩下的东西就是算账了,他有没有足够的资本撑得起这两个项目。孙祖杰掰着手指算了半天,钱不够呀。

    天翼加欧派的国内外项目赚的钱支撑电子项目的研发,现在虽然有结余,但是日后花费会越来越大,所以他这一块根本不会用,而且还随时准备用浣熊食品赚的钱加以补充;

    华夏汽车卖汽车的钱用来国产化,一步步循序渐进,这一块他打得算盘是自食其力,谁让汽车未来很赚钱呢;

    那么到了华夏飞机,不管是运十六,还是斯贝发动机的仿制,算了吧,这两个大项目哪一个没有二三十年想都不用想,所以必须想办法要有一个现金奶牛。

    这要哪里去找,国家那里如果有机会搞来一些是好的



第258章 新坑
    杨希点点头,很是无所谓的说道,“反正你得罪人已经很多了,也不怕这一糟,习惯就好。”

    孙祖杰不由吃惊的说出了一句日语,“纳尼”

    “哈哈哈,吃惊的连日语都说上了你不要惊讶,我根本没有说错。你办欧派电子把电子部挖了一遍,然后是常年累月的不断挖人,电子部各大科研院所对你现在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上下更是敢怒不敢言。要不是你搞电子出了成绩,现在早就是千夫所指了。

    搞华夏汽车还算好点,你长进了不少,知道把汽车总公司拉到你这一边,而且你还学会了拉一派,打一派,总算这一次得罪的人没有那么多。

    到了这一次,华夏飞机是上级硬塞给你的,估计明白一点的人会知道这是上面的意思,你不过是拉过来的替罪羊,不过就算这样,你被迁怒也是跑不了的。”

    孙祖杰听完,不由得摸了摸下巴,有些无奈的说道,“都这么严重了”

    杨希笑着点头,“估计就是看到了这一点,领导们才想起来拉你过来扛。这也是你的工作风格,航空系统的同志想必也早有耳闻,对你的任何决定想必也有准备。”

    孙祖杰点点头,“哈哈,你说得没错,虱子多了不愁,只是我有些好奇。这一次华夏飞机好些是上沪的厂子,他们也舍得给我”

    “当然不舍得,估计你跟上沪还要围绕着股份的事情谈上一段时间,上沪人嘛,多精明。

    不过我想将运十交给你来折腾,估计他们也很乐意,他们内心深处十有**也不想再填坑了。

    也只有你这个傻子才敢在这个时候接过来,也不怕引火烧身。”

    孙祖杰笑着摇摇头,“你没看到那天谈话的气氛,先给我提了职务,我现在不仅仅是华投老大,还可以参加华改委和财经小组例会,你应该明白给了这样大的好处,根本容不得我逃避。”

    杨希笑着说道,“孙祖杰,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是一个官迷。你现在当然高兴疯了,这么年轻就爬到这样的高位,不过等你明白过来,知道坑有多深,估计你就是哭鼻子也没人理睬。”

    孙祖杰呵呵笑了两声,并没有反驳,他也猜的出来,相比于暂时没有装机对象不着急的斯贝项目,运十项目现在各个利益方都愁的要死,就算上飞自己估计也恨不得早早脱身。

    要不然未来上飞不会那么果断的送走各路支援过来的技术人员,拆除生产线,至于故意销毁图纸,他倒不太相信,但是不管不顾之下,有所遗漏是跑不掉的。

    所以事实上他就是上级找过来收尾的,当然也许有那么一丝丝期望他能创造一些奇迹,但是他又不是神仙。所以只好老老实实背黑锅了。

    经过仔细整理后,孙祖杰再次请求汇报工作,他向刘国务还有对这件事十分上心的章国务汇报了他研究之后的初步工作设想。

    两位听完,震惊得难以复加,孙祖杰这一次拿出来的建议更是夸张,运十不干了,搞运十六,这不是瞎扯淡吗,国家上了一次当不够,还要上第二回,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

    孙祖杰摇了摇头,“两位领导,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是运十项目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运十项目组能够在国内这么薄弱的基础上把运十弄出来,试飞成功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这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越性所在,绝不容否定。

    但是运十项目如果是军用运输机或者特种飞机项目,我想不论是军队同志还有我都还有强撑下去的理由,因为军用项目必须立足于自身,必须重视国产化率,要不然发生了战争有飞机也等于没有飞机。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涡扇八还在测绘阶段,离吃透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一块的基础甚至还不如涡扇九,他们只需要砸钱解决材料问题,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一款连发动机都不能自产的军用飞机,继续弄下去军队同志有没有信心我不知道,但是从这个项目民航局非常关注来看,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民用项目。

    既然是民用项目,那么系统稳定性,安全性是压倒一切的前提。



第259章 座谈会上
    孙祖杰离开后,两位大佬都沉思了很久,刘国务首先开了腔,“老章,你怎么看孙猴子这一套方案”

    “孙猴子的方案是基于他的成功经验,大飞机项目的难度和复杂性虽然非常高,但基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如果他能搞好轿车,那么他搞好飞机的希望就很大了。

    最关键的是,他把运十的问题看透了,也找到了民机的发展办法,这一点才是最珍贵的,也很有推广的价值,看来我坚持要让他接手是做对了。”

    刘国务点点头,“有法子就好呀,今天晚上你我也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两人哈哈大笑,章国务笑着说道,“孙猴子这个家伙,优点很多,一肚子主意,钻空子的本事更是数一数二。

    可是这家伙缺点也不少,我最不满意的就是他太小气,太会斤斤计较,不爽快呀,有时候恨不得打他一顿。”

    “这也怪不得他,我们给他压得担子太重了,他也才三十出头,要是不会算账,根本走不远。”

    “有本事的孩子就要多压点担子,何况这个还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不用他还能用谁。”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毕竟太年轻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你我都知道。坦率的说,我是不想让他太早接手华投的,有老丁给他把把关,挡风遮雨,更好一点。”

    “我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这种没什么私心杂念,一心做事的好孩子有什么好说的,有本事自己上,站着说话不腰疼。”

    “也不能这么说,孙祖杰已经是一个代表人物了,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才是正常。别的不说,还没有正式接手就干脆了当的说要下马运十也只有他敢这么说了。”

    章国务沉重得点点头,“但是要求保留队伍,第一个提出研发运十六的也是他。”

    “拉倒吧,现在哪有钱搞什么运十六这个替代方案,肯定通不过的。”

    “孙祖杰也没说现在弄,他说的是十年后。飞机设计可以先做做可行性研究,也花不了多少钱,同时上飞通过组装麦道学会英美的制造规范。
1...6364656667...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