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新科奶爸
那就有人跳出来了,说我这个工钱是国家给的,步金生说,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你不做工哪有钱啊
又有工人说,生病发工资是劳保,国家给的劳保。步金生又说,劳保劳保,劳动才有保。你不劳动我拿什么来保。
这些做法让一些老工人非常不满意,时不时的总是有一些告状信写到县里和省里,让步金生日子很不好过。
不过,由于他管理抓得紧,工厂效益不错,生产出的衬衫品种和花样也比较多,所以在周边一些城市还很受欢迎。
事实上步金生只是做了很多别的国企厂长不敢做、不愿做、不想做的事情。但是这在当年确实需要英雄般的大勇气。
相比于孙祖杰所干的,步金生可以说做的并不多,但是孙祖杰搞得改制挂着华港合资企业的名义,这给他减少了很多麻烦,免去了很多干扰。
但是步金生是彻彻底底的国企改革,到了八三年十一月份,一份华新社关于步金生的通讯报道登载在党报的头版。
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步金生成为了国企的改革英雄。很快步金生神话就形成了,以至于短短时间内华新社发出的步金生稿件就有二十多篇,而衬衫总厂的全厂大会都可以上新闻联播。
步金生更是如日中天,他出门不坐火车,只坐飞机,尽管在当时这是厅局级干部才能享受的待遇,而他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股级干部。他开订货会,用出租车把客商直接从上沪接到衬衫总厂,公开送衬衫给他,他甚至别出心裁的跑去上沪做广告。
媒体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追捧,以致引起了人们对步金生的尊敬便成了崇拜。把他看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
邀请他来做报告的人排成长队。那做企业报告还可以,但是文化部门又叫他去做文艺改革的报告,部队又把他叫去做军事改革的报告。好像只要加上改革二字,步金生就什么事情都可以讲了。
这个时候步金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小裁缝了,面对镜头他是那样的挥洒自如。没过多久,步金生巡回作报告和接待参观者,变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分身乏术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规定只有厅局级以上的参观者,才能见到步金生本人,其他人只能听录音报告。
事实上,华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国企改革,步金生就是被挑选出来的一个典型。
目前这样一种极其不理性的炒作和吹捧,明眼人都知道很有问题,但是步金生说到底就是一个股级干部,他的沉浮根本不在这些大佬的眼中。
而孙祖杰不同,已经证明他可以派上大用场,甚至被寄予了厚望。要是搞成步金生这样,搞不好就会毁了孙祖杰,所以对于孙祖杰的任何宣传,上面都非常小心。
比如对于pcr,对于龙口,对于欧派电子的宣传,就非常注意不扯上孙祖杰,似乎他并没有做什么,这也体现了上级对他的关心。
这次会议还听取了银行部,保险公积金部的汇报,这是两个新兴的部门,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他之所以让他们当着首长的面前汇报,就是变相告诉首长,该给我放权搞一搞银行,搞一搞保险了。
首长不动声色的听完,一旦有了金融和保险业,华投将正式成为一个财团,现在时机是不是成熟,还需要审慎考虑,毕竟连孙祖杰都很担心金融放开的影响。
 
第321章 缘由
杨希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孙祖杰才刚刚三十三岁还不到,他就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有着远大的前途,可是他却为了一个女人选择了止步不前,背弃了太多人对他的期望。
杨希可以容忍他出轨,但是绝不能容忍他止步不前,这是一个出身非同一般的女人最基本的直觉,因为她从小到大见到的一切都隐含着权力。
但是孙祖杰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没有那么非常出色的才干,他顶多是借助前世看到的听到的,指明一个方向,让出色的部下们奋勇往前冲。
不论是手腕还是能力,孙祖杰都有所不足,随着与官场的纠葛越来越深,三十三岁的孙祖杰越来越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让他有些胆寒的是,他似乎成为了几方利益交缠和争取的核心人物。
有的人需要他不断前进,步子再大一点,更大胆的说出一些话;有的人则要求他适当慢一慢,缓一缓,把基础弄踏实了。
孙祖杰的内心深处支持后一种看法,这几年他做了太多的事情,适当缓一缓,踏实一下根基,确实很有必要,但是他目前的形象和处事风格让太多人对他定型了,有太多人想推动着他往前走。
孙祖杰头疼得不得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做,内心就有些退缩,当然更多的是他看清了自己的现实,他不是那块料,有些梦也该醒了。
年三十两口子大吵一架,次日两人却很有默契的去了杨老的住处,大过年的谁也不愿意让家里人不高兴。
孙祖杰陪着杨老聊天。到了八四年,杨老明显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老爷子已经不太管事了。也就是看一看文件,重大决策会咨询一下他的想法。
孙祖杰试探的问道,“爸爸,我想辞去华改委的兼职,也尽量不再参加政务院会议。”
老爷子目光猛地敏锐起来,“嗷,说一说为什么”
“我觉得太累了,为了参加各种会议,我简直成了空中飞人,这样下去我担心自己撑不住。
这两年华投的摊子越来越大,我已经管不过来了。我想上半年沉下心各家单位都跑一趟,理清一下内部问题。
贪多嚼不烂,我这两年有些过于求速,后来又多了华夏飞机这一大摊子,我觉得要好好收一收了。”
杨老盯着他看了很久,“这是你的真实想法
“嗯。”
杨老悠悠的说道,“你的选择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也无可厚非,除了女人问题,你大部分时候都不糊涂,只是连我都没有想到你这么快就下定了决心。”
孙祖杰沉默不语,杨老接着说道,“都是做实事的人,有些分歧是正常的,你现在知道夹在中间的苦楚了,还早着呢。
你要想脱离苦海,要么就是和他们一样,成为下棋的人;要么就干脆点,做好自己的本分。
说实话,我对你想搞财团那一套有些不以为然,我们国家的体制不一样。倭韩走得通的,到国内行不行,我也不知道。”
就在孙祖杰与杨老交谈的时候,杨希则和自己两个嫂子一起陪着宋大姐忙活着。宋大姐很会察言观色,她很快意识到杨希的心理状态有些不对。
所以宋大姐不动声色的把女儿叫到房间里,娘俩开始了密谈。宋大姐开口道,“你们前几年不是好好的吗这段时间怎么搞得,不断得闹矛盾”
杨希眼泪都流出来了,“妈,孙祖杰太让我失望了!”
说完,杨希就把孙祖杰跟他说的话告诉了母亲。宋大姐摇摇头,“真是冤孽呀,你想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乱来,让我丢尽了脸,我也认了。搞到现在连孩子都有了,我也只好眼不见为净,可,可,他昨天说的那番话,我真得受不了,他怎么变成这样了”
宋大姐叹了一口气,“姑娘,你说你离孙祖杰的心还有点距离,我还不相信,现在我是真的信了。你把儿女情长放在一边,好好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变得颓废起来”
第322章 狂欢时代的开始
首长对于深南特区的考察,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一次南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华国开放即将由点及面,进入沿海全境开放。
巨大的示范作用,在这一年终于全面发酵,无数胸怀野心的年轻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涌入特区。
同样在这一年的三月份,随着步金生闻名天下,闽东省五十五位国有骨干企业的经理厂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给他们松绑,引起了举国轰动,华国国有企业改革大潮终于顺理成章的启动了。
就在举国上下沸沸扬扬下定决心开始进一步改革的时候,过去五年跳得最欢的孙祖杰却出人意料的沉默了。
年后,他先是在一遍不理解中坚决辞去了华改委的职务,也三天两头请假,不出席政务院会议,此时他离开京师,开始对一家家企业进行全面调研。
国内跑完之后,他又飞往国外,一家家驻外的子公司也进行了全面调研,等他跑完了旗下所有单位,三个月过去了。
孙祖杰瘦了一大圈,可是人却精干了不少。回到京中,孙祖杰已经对未来有了打算,开始草拟报告。
他认为华投的大规模扩张已经结束,下一步要做的是深挖内功,打好基础。
怎么打好基础,他认为有必要在制度上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是在五年内让旗下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赴海外上市。
这一次考察发现,他就发现,华投大发展确实掩盖了相当多的问题。
因为孙祖杰推崇的管理方式是分级负责,他只抓最大最重要的部分,这样就很顺理成章的被人钻了空子。
一个大问题就是拥有大量外汇的贸易公司乱来的不在少数。华投负责与苏俄合作的一家贸易公司,手里有一千万美元的出口外汇留成,按照官方的汇率就是可以兑换成三千七百万华元,可是黑市汇率价格是四千两百万华元。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这一千万美元的出口外汇留成就被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剩下了不到四百万美元,这也意味着超过三百万华元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与此同时不少单位在搞所谓的办公设备改造,买汽车,买电脑,买打印机等等,大量的外汇同样被化整为零,莫名其妙的没有了。
这还是华投财务部管理相当严格的情况下,要不是他这一次带着人一家家单位调查,很多东西他根本都看不到。
看到这一切之后,孙祖杰相当苦恼。当然出了问题,他可以追查到人,好些位大神被他毫不犹豫的送走了,你们这么大本事出去折腾。
但是这么多问题,该怎么解决,却相当头疼。无奈之下,孙祖杰不得不让纪委出马,调了一部分人成立了调查部,不定期巡查。
另外他决定加强各单位财务监督,甚至他考虑恢复财务一支笔制度,在华国这项制度确实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一放就乱,一点都没有说错。
但是光收不能解决问题,华投需要让人探索,他必须放开手脚,在这个草莽年代,束手束脚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失败。
孙祖杰知道治标不治本,所以现代企业制度就有必要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那家贸易公司,又来自华裕,禾氏国际,黑省政府等各方人士,他们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钻空子吗
另外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管理,华投搞了这么多年的计算机,已经在搞试点,等试点成熟了,就要想办法全面推行。他不可能止住所有的贪婪,但是止住大部分贪婪还是可以做到的。
孙祖杰拿着报告去政务院汇报,首长本来对他很有些意见,孙祖杰坚决请辞的行为太过意味深长,不过孙祖杰汇报华投的问题还是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
连内部管理相当出色的华投都有这么多幺蛾子,那举国上下该有多乱呀。
孙祖杰重点汇报了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想法,在他看来按照华国现在的做法,各地方政府,各个企业事实上可以看作一个个利益集团。
要想贪腐,以前只需要搞定关键位置的一个人就可以了,可是如果华投将各方人士多引进几家进来,让他们盯着,贪腐的成本就会增加很多,这样内部贪腐问题要好很多。
所以他决定在保持华投控股权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经营不错的企业股权变如欧派电子独立的那些家电器企业,他相信电子部肯定有兴趣,深南市政府也会有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协商一个价格,我卖给你们一部分股权。
当然这些股权可以用钱,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交换。孙祖杰相信为了每年的分红,他们一定会盯着更紧一点,至
第323章 大订单
孙祖杰是六月份启程去苏俄的,这件事本来定的是三月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苏俄的大当家又over了,等到苏俄内部调整得差不多,孙祖杰才得到机会出访。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和经贸合作,华国和苏东集团的关系获得了很大的缓和,华国在去年就开始了大裁军,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但是苏俄的动作并不大,孙祖杰也可以理解,他们哪有那个时间呀,而且现在上台的这个病秧子,估计也支撑不了几天,他已经准备敲锣打鼓的等待伟大的地图头出现了。
这一次孙祖杰赶赴苏俄是和他们签署重型汽车和矿车的购买协议,他准备以货易货的方式,引进一批重型车辆,再购买一百台列拉斯的矿车,然后还准备说服对方在华国搞一个合资厂。
对于这个重型项目,华国高层全票支持,谁都清楚老毛子重型汽车的实力,而且这玩意要是搞清楚了,在军事上面也是很有用途的,但是老毛子也不傻,他们当然也明白里面的含义。
现在孙祖杰的前秘书小林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了,等着孙祖杰赴苏最后敲定此事。他带着先后两个秘书,还有一个专家组,直接去了莫斯科。
老朋友阿列克谢似乎现在过得不怎么样,所以接待孙祖杰的是苏俄外贸部的一位高层。小林介绍说,苏俄愿意出口现货,但是对于办这个合资厂,一直顾虑重重。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苏俄没有人敢负责,敢拍板。
孙祖杰也无可奈何,他离开之后,就接到了老朋友诺娜的电话,邀请他过去一叙。此时莫斯科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孙祖杰看到满脸愁容的诺娜,不由得笑了起来。
“亲爱的诺娜,你愁什么”
“孙,你有段时间没有去过东德了”
孙祖杰点点头,“确实如此,这两年我很忙。
我接了一个烂摊子,我国让我造起了飞机,结果我一上来就直接叫停了飞机试飞。”
“我也听说过,你现在与麦道在合作,你们华国人真是铁了心拥抱美帝了。”
“也不能这么说,至少我现在还站在莫斯科,我们也希望与伟大的苏俄建立良好的关系。”
“所以你过来购买重型汽车,还想办一个合资工厂”
“当然。”
诺娜狠狠的瞪了一眼孙祖杰,“狡猾的华国人,当年我们吃了大亏,现在还想骗我们上当吗”
“怎么能是上当,绝对是平等互利。我听说禾氏卖场在柏林很受欢迎,东德稳定了,你们也安心不少,不是吗”
诺娜无奈的说道,“又让你蒙对了。”
也许因为有了克格勃和斯塔西的直接介入,军情五处似乎也不着急,他们开始了老老实实做生意。
当来自于全世界的物资堆满整个超市时,光屁股的东德人都疯狂了。无奈之下,禾氏国际甚至租起了民航飞机开始大量运货。
收到了大笔东德货币就换成了各种设备运到华国,没过多久,禾氏国际贸易部也快疯了,这样两头赚钱的生意利润真是太高了,实在太美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