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弘文馆的话,会有很多人在那里吧......”对于在深宫中长大的晋阳公主,对于热闹的地方自然是向往的,可是这一届弘文馆入学的公主中,却只有她一个,这让她不禁有些忐忑。

    “恩,不错,弘文馆里都是长安勋贵子嗣,人数大约有五十人左右吧。”玄世璟答道,弘文馆限定了学子的年龄,须是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过了十五岁,算是毕了业,等成年之后,多多少少头上都会挂一个闲职,才学出类拔萃的则会直接被委以重任,但是若想继续读书,可以去国子监,或者是其它书院,这些书院对于学子的年龄是没有要求的,只要你有本事进去。

    大唐选取官员其实并不是靠科举制度,更多的是这种世家子弟的接替和举荐。

    当年的玄世璟对于弘文馆来说是个异类,算的上是走后门,但是也是凭着真本事走的后门,所以才以四岁之龄入得弘文馆。

    “兕子是觉得人太多,不想与他们接触吗”李承乾问道,他从未发现,自家小妹还有这样的心事,果然是自己整日里忙于政务而忽略了妹妹的成长么......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不是,可是若是我去了弘文馆,弘文馆只有我一个女子.......”

    “你一个其它的公主呢”玄世璟问道。

    “到了年龄的公主确实只有兕子一个,高阳现在已经不去弘文馆了,而且,皇室的公主不是哪一个都能入弘文馆听学的。”李承乾解释道。

    玄世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兕子想跟在陛下身边学习吗”

    晋阳公主点了点头:“可是跟在父皇身边就去不了弘文馆了。”晋阳公主心里还是惦记这弘文馆的热闹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不如小璟你也去弘文馆,




第七十一章:暖阁书房
    玄世璟:“太子殿下,招呼人去公主的书房吧。”

    李承乾点了点头,吩咐侍卫扛着藤条编织的“鸟窝”,进了暖阁,李叔父子俩也扛着木料跟在后面。

    暖阁里面,玄世璟还是第一次看到,暖阁够大,所以一楼的布置跟别处的宫殿没什么差别,四周桌子上摆放的珍奇物件比比皆是,这里毕竟是之前长孙皇后住的地方,晋阳公主要搬过来住,给李二陛下省了一大笔费用,自然都用赏赐弥补了回来。

    李承乾在前头带路,说道:“兕子的书房在三楼,四楼是她的寝殿。”

    “二楼和五楼呢”玄世璟问道,这暖阁与玄武搂有些相似,都是楼阁的造型,都一样是五层,只不过,这暖阁可比玄武搂大气多了,是太液池边暖阁建筑群中的主体,李泰也没少在这里花费心思。

    “二楼青雀说改成了会客厅,五楼则是改成了观景台。”李承乾说道。

    没看出来,李泰这家伙还挺会享受。

    晋阳公主的书房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大,比侯府的书房还要大,整个暖阁的三楼都是晋阳公主的书房,像后世的图书馆一样,大致的粗看了一下,一排排书架,分门别类,堪比大理寺的资料库了。

    “太子殿下,公主这书房,挺....大啊。”玄世璟叹道,整个暖阁的三楼,雕梁画栋,可能是当时建造的时候财力所限,所以内部的木材都不是什么珍贵的品种,但就这样,在雕刻完刷上漆之后,也是显得古朴大气。

    “那是当然,父皇可是把宫里的藏书全都弄过来了,御书房的书都被搬来一大半,现在还在吩咐下边的翰林们在抄录一些民间的孤本,准备给兕子充实这书库。”李承乾苦笑:“我东宫的藏书都没兕子这里这么丰富呢。”

    本来之前暖阁三楼四面环窗,窗户全打开之后就能享受过堂风带来的凉爽,但是由于改建成了书房,四面的窗户大多都封闭了,只是留了书案右侧的两扇窗户,用来通风透气。

    一上楼,就能看到晋阳公主摆放在书房中央的书案及软榻,此时的书案上摆放着晋阳公主刚刚写下的墨宝,墨迹刚干,玄世璟走到案前,看了看晋阳公主写下的帖子。

    恩这笔迹是不是在哪儿见过玄世璟仔细打量着放在桌子上的纸张,认真的读起了里面的内容。

    这不是李二陛下那卷《威凤赋》么,没想到兕子的书房连这个都收藏了。

    李承乾告诉李叔将架子搭在哪儿之后,便来到玄世璟的身旁,见玄世璟正对着纸上的字发呆,笑道:“兕子这字写的如何”语气之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

    “这是兕子写的”玄世璟差异,一眼看上去,与李二陛下的笔迹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兕子模仿父皇的笔迹,别说是你,就连大臣们,都分辨不出。”李承乾笑道。

    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儿童啊,晋阳公主才十岁,便同李二陛下一样,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飞白体,心中也小小的鄙视了一下李二陛下,写了这么些年的字,竟然都快让自己闺女赶超了。

    李二陛下的字自然是非比寻常的,俗话说字如其人,李二陛下一代帝王,写出来的字自然是大气磅礴,没想到的是,晋阳公主竟然连这份气度都能模仿出来。

    李叔那边忙的热火朝天,玄世璟也帮不上什么忙,干脆就在晋阳公主的书房中转转,反正这一层空间也够大,玄世璟倒是想看看,李二陛下都给兕子准备了些什么藏书。

    民间野史,奇闻异谈,佛家经典,道教典籍,经史子集,琳琅满目,竟然还有一个书架专门用来罗列兵法,要知道,兵法书籍在大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看的,而李二陛下竟然毫不避讳



第七十二章:昭公主传
    晋阳公主走到书案前,从纸镇下面抽出一本册子,递给了李承乾,李承乾接过这书册,待看清楚册子上写着的名字之后,手一哆嗦,差点将册子掉在地上。

    玄世璟看着李承乾的反应,心下更是好奇,兕子到底写了什么要送个李二陛下。

    凑上前去看着李承乾手中的书册,书册封面上赫然写着:平阳昭公主传。

    平阳公主柴令武的生母,李二陛下的妹妹。

    在大唐,玄世璟多多少少听过这位平阳公主的事情,李唐定鼎中原,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巾帼英雄这四个字放在她身上却是丝毫不曾辱没,她的才识、胆略,样样不逊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以女儿之身,在隋末的乱世之中,拉起一支庞大的队伍,当李渊渡黄河,入关中的时候,平阳公主已经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李唐稳坐江山,平阳公主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在关中不少地方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李公子”和娘子军的传说。

    晋阳公主竟然写了一本传,这事不是应该由史官来做吗。

    “兕子,怎么想起为平阳姑姑写传了”李承乾不解的看着晋阳公主,语气间感慨万分,对于平阳公主的印象,李承乾已经快要忘却了,平阳公主逝世的那年,他才四岁,和李泰一起躲在李世民的身后,望着浩浩荡荡的殡仪队伍,虽然对平阳公主的模样有些模糊,但是那场葬礼,却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那天天气并不怎么好,依稀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可能是上天也在为这位奇女子的逝去而感到悲伤吧......站在长安城城门楼上,能够俯瞰到整条笔直宽阔的朱雀大街,数千虎贲甲卒一身黑甲,护卫四周,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军乐彻响长安,伴随着鼓声,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长安城。

    平阳公主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以军礼殡葬的女子,仅此一项,便足以名留史书。

    到现在,想起当年的情形,那鼓声还能清晰的萦绕在李承乾的脑海中。

    平阳公主与柴绍夫妇俩人伉俪情深,自平阳公主去世之后,柴绍就一直没有再续弦了。

    今日看到晋阳为平阳公主写的这本传,往事才又浮上李承乾的脑海。

    平阳公主的葬礼以军鼓开道,此事在当时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但是被李渊压了下来,李家天下少有四分之一是平阳公主打下来的,军礼送葬,礼法之外却是人情之内。

    晋阳对于平阳公主是崇敬的,她对于这个从未见过的姑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因为跟在在李二陛下身边,经常能够听到关于平阳公主的事情,所以便起了心思写了这么一本传,也算是将平阳公主的一生,生动的描绘了下来,送给李二陛下,也是送一份念想。

    玄世璟拿过李承乾手上那本《平阳昭公主传》翻开,标准的楷体,晋阳的书法是跟着褚遂良学的,其字体,已初显名家风度了。

    “前些日子兰台令上奏父皇关于武德年间的的记载,在平阳姑姑的记载上出了一些分歧,本来依照平阳姑姑的功绩载入史册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一部分史官却以平阳姑姑女子身份为借口,在记载上面潦草一笔而已,令父皇大怒,兕子想若是史官不记,倒不如兕子自己编写一本。”提起那些史官,晋阳公主似乎不太高兴,毕竟平阳公主为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在史书上,仅是春秋笔法一笔代过,这让崇敬平阳公主的晋阳很是不忿。

    当然对此李二陛下也很生气,但是做史官的人,都一个脾气,那就是倔,你气你的,我写我的。



第七十三章:冰山一角
    玄世璟又让侍卫将腿抬起来,那侍卫照做。

    玄世璟是在测试这个藤椅的负重,既然这侍卫坐上去没事,那就足以承载晋阳了,又吩咐宫女找来许多柔软的靠垫,堆铺在里面,晋阳公主一坐进去,直呼舒服。

    “天色也不早了,我还要送李叔他们回去,太子殿下,兕子,我就先告辞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璟哥哥,兕子送你。”晋阳公主从藤椅上跳了下来,准备跟着李承乾一起去送玄世璟。

    侯府的马车就停在暖阁的院子中,石虎始终在马车上守着,着倒是让玄世璟看到了石虎敬业的一面。

    玄世璟和珑儿上了马车,车架前面依旧坐着三个人。

    上了马车之后,玄世璟掀开马车车窗的窗帘,对着晋阳公主摆了摆手,说道:“快回去吧。”

    晋阳公主点头,目送着玄世璟的马车离开暖阁。

    此时太阳已经渐渐开始西沉,到了西市的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了山,李叔父子刚下了马车,长安街上的净街鼓便响了起来,石虎连忙加快速度将马车向侯府驶去。

    巡街的金吾卫明显的多了起来,偶尔也注视了一下侯府的马车,只不过这净街鼓还未敲完,他们自然是不会上来盘问。

    玄世璟走了之后,李承乾也离开了暖阁,毕竟天色已经晚了,只不过临走的时候,带走了晋阳公主写的《平阳昭公主传》。

    “这个便由我交给父皇吧。”李承乾笑道。

    晋阳公主点了点头,同意了李承乾的做法,她明白,大哥是在保护她。

    李承乾自然是不想让晋阳公主承受朝臣们的非议,所以,将这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回到侯府天已经黑了下来,玄世璟直奔厅中,自家娘亲还等着自己吃饭呢。

    “娘,孩儿回来了。”一进中厅,玄世璟便看到王氏坐在桌子旁边,桌子上已经布满饭菜,就等着玄世璟回来了。

    “今儿个回来的怎么这么晚,快坐下吧。”王氏笑呵呵的看着玄世璟:“今天特意吩咐厨房,做的都是你喜欢吃的。”

    拉开椅子坐了下来,玄世璟有个习惯,那就是无论早上还是晚上,吃饭的时候总喜欢搭上一碗粥,这样吃起来才香,王氏自然是知道他的习惯,所以早就备了白粥在桌上,玄世璟端起粥来喝下一大口,这才惬意的舒了口气。

    “璟儿这两日忙坏了吧。”王氏慈爱的说道:“一回到长安,事情就这么多。”

    王氏知道玄世璟在查探石城还有十年前的案子,看他这两天除却早上在房里多睡会儿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往外跑,晚上书房的灯也亮到很晚。

    “那倒不至于,有些事情吩咐底下的人去查就是了。”玄世璟拿起馒头和筷子,一边吃一边说道:“娘亲,咱府上现在人手不够,我让珑儿从二贤庄那边调人了,来了之后,都安排在长安城里,这样调度起来也方便。”

    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玄世璟确实不理会这么多,本来一天到晚在外面忙活,与家里人聚在一起最多的时候就是吃饭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多交流,还有什么时候能这么悠闲。

    玄世璟将近来长安城的情况以及自己现在的事情跟王氏聊了一番。

    王氏将侍立在周围的丫环打发了出去,说道:“璟儿觉得兵部侍郎孙耀庭是故意要压下石城的折子”

    玄世璟给王氏说了他暗中查探孙耀庭的事情,他想听听王氏的看法,虽然自己两世为人多处不少见识,但是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规则,这些规则,玄世璟绝对没有王氏懂的多。

    玄世



第七十四章:发现
    王氏:“你去国子监见了玄清”

    玄世璟点头:“恩,玄清与小莲来往最是相近,所以我去问他了。”

    “那你问出什么了”

    “小莲在府中并未与府外的陌生人接触过,自从孙道长离开侯府之后,小莲被钟叔安排到厨房去接管采买的事情去了,每天见的,不过是个送货郎罢了。”玄世璟说道。

    “送货郎”王氏惊疑一声:“你是说每天”

    “有什么问题吗侯府厨房的食材什么的,不都是货郎每天送过来的吗”玄世璟不解。

    “你说的是没错,可是府上货郎送货一般都是三四天来一趟,哪儿有一天一跑的,这也忒勤快了些,这些年都是这样。”王氏偶尔也会去厨房弄些东西,厨房那里有刘厨子两口子在打理,所以这些事情也多多少少的清楚一些。

    “小莲之后,那货郎是否换了人”玄世璟问道。

    “这娘就不清楚了,你让人去厨房问问老刘吧,这事现在是刘嫂在管着。”王氏说道:“璟儿啊,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查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别太累着自己,凡事都要一步一步的来,你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目标,就只剩下拿到能够摆在陛下面前的证据了,所以,不必如此勉强自己。”王氏说出这番话,也是听下人们说昨夜晚上书房的灯一直亮到三更天,担心玄世璟会经常熬夜,玄世璟的身子本就刚恢复,长此下去,会对身体不利。

    玄世璟笑笑,不语,证据大唐也不是完全讲究证据的地方啊,李元景,就算证据摆在李二陛下的眼前,没有足够触动李二陛下神经的东西,李元景无非就是一顿不痛不痒的惩罚而已,这可不是玄世璟想要的。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不过王氏的话也是有道理的,这些事情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慢慢来,一击必中才是玄世璟想要的结果。

    “娘,眼看十月就要过去了,在过个一个月,可就又入冬了。”

    “是啊,这日子过的可真块啊,转眼间,你都快十五岁了,娘也该给你物色一门好亲事了。”王氏笑道。

    额.....玄世璟闻言,呆立当场,自己才十五岁,不着急吧......

    “那个,娘亲,我是说,现在天气正是舒适的时候,要不咱明日出城去游玩一番吧。”玄世璟提议道,长安郊外,景色正好。现在这天气,是出游的最佳时机,玄世璟想着王氏在长安城待了十年,都没怎么出门,自个儿一回来忙这忙那的,少有时间陪同王氏,心中不免赶到愧疚。
1...3839404142...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