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朕不打算恕你的罪,在这件事情朕想好了怎么处置期间,你就在大理寺的牢房里,好好景静思己过吧。”李承乾说道。

    没罪是不可能没罪的,只是李承乾要把事情捋清楚,再做顶多,所以就将王家家主给送去了大理寺的牢房,反正大理寺有狄仁杰在操持,人在牢房之中,出不了什么问题,等到事情捋清楚之后,连带着王胜,一起处置。

    “来人,拖下去,送大理寺牢房。”李承乾对着外头说道。

    宣政殿外的侍卫走了进来,直接将王家家主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肃清沂州
    那些贼人经拿钱走人了,而且自家大小姐也答应他们不会秋后算账,所以,玄家这边也不会走那条路子,来证明这件事儿是郑家做的,对郑家动手。

    除此之外,郑家的人不是还在庄子上放了一把火吗

    再者说,那些贼人当中的一个,不是还在庄子上下落不明吗虽说十有可能是被杀人灭口了,但是人死了,尸体什么的总还在吧,或者说,尸体被丢在了破庙里,连同一把火,给烧成灰了

    钟叔打算让自家的人去那座已经成了漆黑的断壁残垣的破庙之中好好查查,看看有没有线索。

    这件事,玄家这边可不能这么了了,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这可还行

    这些事儿钟叔是不会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儿去吩咐的,虽然他觉得,自家大小姐聪明异常,说不定能猜测点儿什么出来,但是猜测归猜测,这件事儿在她那边,可以到此为止了。

    这个年纪就应该有这个年纪该享受的事儿,而不是参与到大人的这些阴谋诡计当中来,老爷在家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别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叹息,当年年纪小的时候,没有享受那时候的日子,再去为过去叹惋可惜,这不值当的。

    玄家的姐弟俩最近这两天肯定是出不去宅子了,郑家在背后闹腾这么一出,把玄家的人给吓住了,玄家不怕郑家,但就是怕郑家背后的这些肮脏的手段,对宅子里的孩子动手,所以玄家的人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他们可不想拿着孩子的安全去赌郑家人的人性。

    东山县境内昨天晚上一处地方着了大火,寻常百姓都觉得,破庙年久失修,有人在破庙里面生火,暂时避身,破庙才不慎失火。

    正所谓老房子失火,没救。

    昨天晚上的确是有人在这里避身,但是这把火,却不是那些人放的。

    冯浩带带着县衙里的差役来到了这处失火的破庙,在破庙之中查探了良久。

    “大人,昨天晚上,有人再此处生火取暖,但是火不是从这火堆着起来的。”县衙的差役说道:“是从那边的干草堆着起来的,那边还有火把燃烧后的痕迹,是人为纵火。”

    冯浩点了点头,在破庙之中四处走动了一番,这破庙之中有许多干草,想来以前在这破庙之后,也有不少过往休息的人,都睡在干草上,这要是点燃了,烧了整个破庙,简单的很。

    “大人”不远处的县衙差役跑了过来。

    “大人,在破庙的里头,发现了一具尸体,已经被大火给烧焦了。”

    “带我过去看看,还有,你去把仵作照过来。”冯浩吩咐道。

    “是。”两人拱手应声。

    一人骑马回去找仵作,另一人则是带着冯浩往发现尸体的地方过去。

    一具烧焦的尸体躺在了草木灰之中,可以看出,他是被人丢在这草堆上,一把火给烧成这样的,但是却是没有看到什么挣扎的痕迹,估计在破庙着火之前,这人就已经死了,或者是,没有了行动能力。

    “大人,他身上没有发现什么东西,都被大火给烧毁了,所以,在确认身份消息方面,恐怕咱们是无能为力了。”县衙的差役说道。

    “最近东山县庄子上不是出现了一批面生的陌生人一直在庄子集市那边晃悠吗”冯浩说道:“去找画师,然后在市集那边多打听打听,这些人是什么模样,让画师把图像画出来,无需张杨,画好了之后,送到我书房去就好。”

    “是。”差役应声道。

    窦孝果和玄家的大小姐都是从那些人手中逃脱出来的,至于死了的是哪个,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
    王禹把玄世璟的消息带回了长安城。

    等到李承乾看过了王禹的折子之后,一把将折子摔在了书案上。

    “王家!”李承乾面目狰狞,咬牙切齿的说道:“好一个王家啊,王胜告病跑去沂州城,就是为了刺杀齐国公,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临安见李承乾气的呼哧呼哧的直喘大气,连忙上前给李承乾顺气儿:“这不,好在齐国公吉人自有天相,没出事儿,而且,还把这幕后的凶手给抓了,这不挺好的吗。”

    “这要是万一出什么事儿,朕如何对玄家交代!”李承乾怒道。

    他的确是要给玄家交代,玄世璟上有老下有小,还是自己的妹夫,自己的亲妹妹是玄家的当家主母,还有偌大的东山县庄子上。

    关于东山县庄子上,虽然玄世璟不经常在庄子上,但依旧是那边的主心骨,是家主,李承乾还想着就东山县的发展模式,扩展到大唐更多的庄子上去,让大唐更多的地方,能像东山县这么繁荣,东山县在他的心里,现在算是一个试验的地方,要是东山县崩了,李承乾的美好愿望可就要打了水漂了。

    所以东山县也不能出事儿。

    东山县的原住民,都是原本贞观朝的时候,李二陛下赐给玄世璟的封邑,依托着那些原住民,是发展不到现在的,但是那些原住民,却是东山县的脊梁,是顶梁柱。

    后来东山县规模扩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玄家帮着朝廷救助难民,东山县空有那么大的一片地,但是当初闹天灾,死了多少人,有地也没人种,所以就引了流民,给了户籍,分了地,借着往下,东山县这才慢慢的发展起来。

    东山县以前那么穷,现在都能这么富裕,那别的县是不是也能够打翻身仗

    这事儿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在想了。

    所以到了现在,太子成了皇帝,这件事儿他就更可以想了,想要这么复制东山县的成功,那玄世璟是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不管是在什么事儿上,他都能重用玄世璟,玄世璟的心思,他也了解,要说给玄家的权利太多,玄家会有什么别的心思,那断然是不可能的,未来的玄澈不知道是怎样,但是眼下的玄世璟,是绝对不可能做出什么危害李家江山的事儿。

    因此,李承乾十分看重玄世璟,因为他知道,玄世璟忠于李唐皇室。

    玄世璟不能出事!这就是李承乾要的。

    但是现在偏偏王家竟然敢让王胜带上刺客到沂州城去刺杀玄世璟,这怎么能容忍,且不说玄世璟现在在帮李承乾办钱庄的事儿,就算是寻常官员,在外头,也不是说刺杀就能刺杀的,这算什么谋害朝廷官员,这是死罪!

    “临安,传召三省众臣,宣政殿议事。”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道。

    在李承乾身边儿的临安是最能感受到李承乾身上的情绪的改变了,这回,王家算是触了大霉头了,临安自己个儿琢磨这,你说他们家也是,好好的在长安城待着不行吗非要往东边儿去跑,东谁不行,非要去动齐国公。

    晋阳公主的驸马,陛下的肱骨之臣,是你说动就能动的吗还贿赂百骑司的人隐瞒消息,动用刺客去刺杀朝廷大臣。

    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弃自己个儿命太长啊。

    宣政殿这边召见的急,临安说的也着急,所以三省的大臣么都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宣政殿。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倒大霉的王家
    到了书房门口,书房门口守着的下人见了郑家大公子,直接就打开了书房的门。

    “大公子,老爷正在里面等着您呢。”外面的小厮说道。

    “嗯。”郑家大公子点了点头,而后进了书房。

    书房里,郑家家主坐在书案后头,正凑着书案上的灯火,看着手中的书信。

    自从郑家出了事儿,郑家家主的白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这都是操心操的,就这么一段日子,对于他来说,如同过了十载一般,实在是太过难熬了。

    “爹,您找孩儿有何事”

    “过来了啊。”郑家家主说道,收起了那封信,揉了揉眼睛:“过来坐下吧。”

    郑家大公子走上前,在书案的对面,跪坐了下来。

    “父亲,这封信是......”

    “郑安派人送回来的。”郑家家主说道:“不管我怎么说,他都不同意帮忙,所以他那里,就别指望了。”

    郑家大公子闻言,一拳锤在了书案上:“我就知道,这个白眼狼,宁肯帮着外人对付咱们郑家,都不会站在咱们郑家这一边,现如今咱们郑家都已经这个样子了,他在背后应该高兴了吧”

    郑家家主叹息一声。

    不管怎么说,当年这孩子在郑家没有享受过一天少爷公子的待遇,也是他对不起他们娘儿俩,是他心中有愧。

    原本以为在信中,话语诚恳一些服个软儿,那孩子也就回心转意了,没想到,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啊,亲生父亲的话,对于他来说,毫无用处。

    “爹,那现在咱们怎么办”郑家的大公子问道。

    “事情已经出了,郑钧也已经死了,如今咱们郑家蒙受了太多的损失了,陛下仍旧没有打算放过郑家,为父也是没有办法了啊。”郑家家主说道:“其它世家,为父该走动的也都走动了,一帮见风使舵的人,见到郑家现在处境如此,都没有愿意帮忙的,隔岸观火,依旧是在看郑家的热闹啊,毕竟事儿还没有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伸手,不是把陛下的目光往他们身上招揽吗”

    “可是这事儿,迟早要查到他们头上的啊,五姓七宗,谁家也别说多干净。”郑家大公子说道。

    “是啊,都不干净,最先出事儿的,却是咱们郑家,正好这段时间给了他们能够去清理自家产业的机会,趁着还没有查到他们头上,现在他们应该都在想办法脱身,从钱庄的事情抽身出来。”郑家家主说道:“若是这事儿最先查到的不是咱们郑家,而是王家或者是崔家,咱们郑家现在做的,应该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吧。”

    “对了,刚刚我听说你派了不少人出去,干什么去了”郑家家主说道。

    他还真怕自己的这个儿子再惹出什么事儿来,先前绑架玄家的大小姐的事儿,不就是他惹出来的吗结果弄的现在郑家骑虎难下,境遇算是雪上加霜了。

    “爹.......这个......”郑家大公子有些说不出口。

    “你说吧,绑人的事儿你都能干得出来,你爹还有什么听不得的”郑家家主说道。

    “爹,东山县的那个县令冯浩已经查到孩儿当初在庄子上住的那处客栈了,万一那伙计出来指认孩儿,那这件事儿就落在孩儿头上,咱们郑家也跑不了了。”郑家大公子说道:“孩儿就派人,去处理证据和证人去了。”

    “这是谁告诉你,冯浩已经查到客栈去的”郑家家主问道。

    “窦衍。”郑家大公子老老实实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朝局引起的读书热
    宣政殿之中的三省大臣,心思各异,有的是在想着陛下是要如何处置王家,有的是在想着,是否能在账目上,给玄家狠狠的一击,让玄家自顾不暇,让玄世璟能够停止继续往下查钱庄的事儿。

    要是玄家的账本有问题的话,那基本上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情了。

    玄世璟自顾不暇,不去管钱庄,反过来去顾全自家的事儿,那钱庄一事,还有谁敢照着玄世璟这么查真当世家好欺负

    “好了,既然诸位爱卿对此事都没有什么意见,那到时候真会让临安,将诏书送到三省那边去复核。”李承乾说道:“都退下吧。”

    “是。”三省的大臣们拱手应声,而后退出了宣政殿。

    “临安,你去吏部走一趟,让吏部拟定一个名单送过来,在长安城各个散官位子上已经有三年以上的人,全都列入名单之中,还有他们的详细消息,朕要过目。”李承乾吩咐道:“另外,兵部也是如此,在各个军中有三年以上资历的新进将领名单,朕也要去看,着他们速速去办这件事儿。”

    “是。”临安应声道。

    李承乾现在要看名单了,也是要从这些人当中开始挑选合适的人备用了,因为这件事儿,加上之前钱庄的事儿,估计得扯下一大帮人来。

    现如今,大唐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有经验有过历练的人才,但是自从书院的学生一批一批的毕业之后,头两也不再是在长安混吃等死了而是在长安的各个州郡,在地方官员手下做事,历练两年之后才会调到长安来,担任一个散官,这算是备用了,现如今,他们出头的日子,也来了。

    在地方上有经验,在长安城这边也有了资历,想要升官,也不过是李承乾一句话的事儿。

    李承乾也曾经亲自考校过他们,书院里出来的学生,也的确比以往国子监死读书的监生要强的多,至少不会连五谷都分不出来。

    文学院可是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呢,可不像是国子监那样。

    说起来,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但是也要讲究个效率和方法,不管是明德书院启蒙,又或者是文学院深造,庄子上的书院的读书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就算是刚刚进书院的先生,不适应一段时间,都过不了那样的生活。

    书院每天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说起来也不算多,大多数都是半自由,什么事半自由呢留了课业,你必须要在自习课上完成,而下课之后,就算是出了文学院,在庄子上跟着农户种地,也都是有任务的,虽然说看上去自由,但是在你的自由时间里,你也是要做事情的,寓教于乐罢了。

    在今年的时候,因为郑家的事情,落马了不少官员,有不少的空缺,补上去的都是书院出来的学生,这让长安城里的一些人看出了门道,所以在明德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不少人是挤破了脑袋都要将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里去的。

    每年书院收的名额是有限的,那些高门大户人家的孩子起点要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要高多了,要是按照一般的考试来书,肯定就没有那些庄户家的孩子什么事儿了。

    明德书院本来就是一处启蒙书院,至于那些已经有了基础的孩子,到书院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了,但是人家依旧要来,并非是冲着明德书院来的,他们只是把明德书院当成了进入文学院的一个垫脚石,一个阶梯而已。

    &nb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两头开花
    详细的账目朕就不看了,有你在户部,朕对那边也能稍微放心一些,大致的说一说吧。”李承乾说道。
1...449450451452453...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