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到时候谁是犯人,这就不好说了......

    此事的李元景才真正的是宝宝心里苦.......自己一时的小算盘,结果将自己算计进去了,看来回府之后要派人回荆州,好好的将荆州整顿一番。

    现在李元景可是真不敢小觑玄世璟了,这东山侯虽说年纪小,但是架不住人跟个鬼灵精似的,而且他身后还有几位国公在撑腰,看来之前真的是小瞧了他,也正是这




第八十八章:旧事重提
    “也是,吐蕃使臣提及此事也非一次两次,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啊。”李二陛下扫视一番群臣,出声问道。

    “陛下,与吐蕃和亲,乃大唐与我周边诸国友谊之交中典范,臣下认为,可行。”岑文本出列拱手说道。

    “臣复议。”褚遂良也站了出来。

    长孙无忌仍旧在看李二陛下的脸色,却是没有说话,而武将这边,更是集体沉默,和了亲,这就说明吐蕃与大唐之间,将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相安无事,这对大唐的百姓以及军士来说,无疑是好的,但是如此一来,武将便会全然无用武之地,在朝堂上的地位,也会随之一落千丈。

    朝堂上的武将并非自私之辈,所以为今的反应,只能默不作声,不反对,但也没说同意。

    玄世璟也没有说话,那日在麟德殿一番闹腾,此时若是他再出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只要事情不关乎晋阳,其余的,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禄东赞想要什么,玄世璟猜也能猜出五六分,既然猜的中,那针对他想要的,再另做他法便是。

    “既然诸爱卿同意和亲,那可有人选”李二陛下复问道。

    “这.......”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现在皇室宫中,数得上名号还未曾出嫁的,便仅剩下高阳和晋阳了,高阳已经被陛下指婚给了房遗爱,那剩下的,也只有晋阳公主了,诸人心中明白,但是却不能说出来,晋阳公主是谁那是陛下最为宠爱的女儿,陛下的心头肉,怎么可能送去与吐蕃和亲,就算提出来,也会被吴王和魏王反驳,更何况还有此时正在赶回长安的太子殿下。

    “陛下。”长孙无忌此时站了出来:“若说与吐蕃和亲,微臣以为,晋阳公主天潢贵胄,乃是我大唐嫡出的公主,若是嫁与那松赞干布,有失我大唐身份。”

    “不错。”李二陛下点头说道:“辅机可有建议”

    “臣以为,若是与吐蕃和亲,择一宗室之女加以册封便可。”长孙无忌手持着勿板拱手说道。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众爱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相视一眼,纷纷拱手说道:“臣等附议。”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交给辅机去办,在宗室之女中,择一良媛,与吐蕃和亲,朕自不会亏待。”李二陛下说道。

    “微臣,遵旨。”长孙无忌拱手应道。

    宗室女.......玄世璟叹息一声,文成公主入藏,到底还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吗.......

    朝会接下来商讨的什么事情,玄世璟完全没有听进去,只是跪坐在戴胄的身后,神游天外,想着大唐与吐蕃和亲这件事情,似乎就是这次和亲,吐蕃得到了大唐丰厚的陪嫁,得到了冶铁的技术、农耕的技术,甚至是原本古老的造纸技术,高原上的吐蕃人不再结绳计数,他们学到了更为先进的农耕文明。

    非是玄世璟狭隘,只是高原上的吐蕃人学会这些之后,到头来却是用在了与大唐的战争上.......

    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退了朝了,玄世璟刚走出太极殿的大门,便被李二陛下身边的小黄门给叫住了。

    “侯爷请留步。”小黄门连忙上前拦住玄世璟。

    “这位公公,何事”玄世璟疑惑的看向这小黄门。

    “侯爷,陛下有请。”小黄门附耳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烦请公公带路。”

    这小黄门并没有带着玄世璟回太极殿,而是直奔了甘露殿。

    一路上,玄世璟便在思索,李二陛下单独将自己留下带到甘露殿,是有**是为了来年荆州之行



第八十九章:甘露殿密谈
    “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你也不会放弃”李二陛下问道。

    太上皇李渊闻言,玄世璟心中一笑,当初这群人若不是为了讨好李渊,自己何至于受这十年剧毒缠身到现在仍旧余毒未清,如今李二陛下却说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

    不过这也让玄世璟警觉了起来,难不成李渊又要出面保护李元景

    玄世璟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二陛下,想从李二陛下的目光中看出一丝端倪。

    只是他所见到的,仍旧是那双眉目之间的深沉,也正是应了那句,君心难测。

    “罢了,今日朕留你在宫中与你商讨的,也不是让你放下对荆王的恩怨,相反,真要你借着调查荆王丢失东西一案,去荆州探查荆王的底细。”李二陛下说道。

    虽然之前有过这样的猜测,但是听到这话从李二陛下嘴中说出来,玄世璟的心还是定了下来。

    既然不反对自己找李元景的麻烦,那便好,看样子到现在想找李元景麻烦的,不止是自己一人了。

    “陛下为何选我要知道大理寺能人众多,小臣在无论是在年龄阅历还是探案的经验手段上,都比不上大理寺那些正儿八经的少卿之类的官员。”玄世璟问道。

    自己作为大理寺少卿代表大理寺前去探查荆王的案子,还是稍显稚嫩,无论如何,探查出来的结果,一定是会被有心之人怀疑的。

    “就是因为你跟荆王有怨,所以调查的时候,一定会竭尽全力,因为到目前这个局势,你与荆王之间,已经不是你死,就是他亡了。”李二陛下负手说道。

    能够一脸淡漠的说出这话,足以见得李二陛下的心志是多么的坚韧了,甚至是冷漠的可怕,李元景,怎么说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涉及到江山社稷,这个所谓的兄弟,也就如此的微不足道了。

    “朕知道,朕这么说可能会吓到你。”李二陛下笑道:“其实事就是如此,昨日朕去了观星台,见了李淳风,他告诉朕,南方将现兵灾。”

    “所以陛下是在怀疑荆王殿下”玄世璟问道。

    “现在已经不是怀疑,而是有了几分肯定。”李二陛下负着手,在殿内踱步:“此行你去,便是要为朕找到足够的证据,最好能够将所谓的兵灾,扼杀在萌芽之中,至于荆王......”说到此处,李二陛下顿了顿:“朕尚未想好该如何处置于他,或许,到时候该如何处置,便不是朕一人能说的算了。”

    等到李元景藏兵的事实被揭发,无疑是两种结局,或是死,或是活,或者太上皇李渊出面,不顾群臣的阻拦,强行保下李元景,又或者是群臣群策群力,意见统一要处置李元景,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玄世璟喜闻乐见的。

    藏兵谋反,莫说是一个皇室宗亲,皇帝的弟弟,哪怕是皇帝的子嗣,最终失败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

    更别说是李元景,首先在长安便竖起了玄世璟这么个小狐狸一般的敌人。

    而且这个小狐狸还有些手段让人将他在长安的产业搞了个底儿掉。

    “陛下,若是真的找到靖王殿下谋反的证据,那太上皇那边......”玄世璟有些担心的问道,若说李二陛下太上皇李渊已经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自己不同啊,自己在李渊面前,简直就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若是这笔账被李渊算在了自己的头上,那自己多冤



第九十章:来自李渊的“邀请”
    “璟儿,朕再问你一问题。”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

    玄世璟拱了拱手:“陛下请讲。”

    李二陛下负手走到玄世璟身前,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玄世璟:“璟儿,朕问你,我大唐与吐蕃和亲,是否只要和亲的对象不是兕子,你便不会站出来反对”

    这问题......李二陛下怎么会问出这个问题,难不成李二陛下心中也是反对与吐蕃和亲的

    玄世璟拱手问道:“陛下您是想听真话”

    “废话,你小子少给朕耍滑头,如实说。”李二陛下没好气的说道。

    “那小臣便说实话了,小臣是个狭隘的人,尤其是在家国大事上,小臣也是自私的,所以小臣认为自己没什么出息。”玄世璟笑道:“小臣反正是看不惯番邦利用和亲,来窃取我大唐文明,若是后世人人都像陛下一般英明神武,那别人偷去也就罢了,万一一不小心出几个败家子,人家到时候还不是翻过来用咱们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来反攻大唐。”

    吐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此说来,你是反对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了”李二陛下说道。

    “小臣可没说反对。”玄世璟连忙说道,这话可不是他说出来的,虽然他是这么个想法。

    “那你这番话又是何解”

    “小臣只是心中不喜而已,这国家大事,向来不是小臣说不喜,说不支持就能够不做的,和亲是陛下与朝堂上诸位大人定下的,就算小臣不喜,也无法改变什么。”玄世璟解释道。

    若说反对,岂不是几乎与整个朝堂上的人为敌,玄世璟才不会这么傻,反正李二陛下理解就成,没必要这么明晃晃的说出来。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罢了,朕也不为难你了,说实话,若是那些大臣们若是真的让兕子作为与吐蕃和亲的人选,朕也不会同意的,和你一样,有些时候,朕也是自私的。”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既然你心中不忿,这样,朕交给你一件你喜欢做的事。”

    “喜欢的事”玄世璟疑惑,自己都不知道在这朝堂上能有什么让自己喜欢的事情,李二陛下说这话是何意

    “若是大唐答应了与吐蕃和亲,那这亲事,怎么也得等到明年秋天,转了年你便要去荆州,辅机挑选宗室女也需要一些时日,介时你回来,定然能赶上这场盛事,既然如此,朕就将挑选钦定陪嫁物的事情交给你去办理,朕知道,做这些面子上的东西,你小子,定然会别出心裁,好好想想,想想怎么让朕满意。”

    “小臣领旨。”玄世璟躬身拱手抱拳行礼。

    这可是个好差事啊,自己不是一直担心礼部的那些老糊涂将大唐最宝贵的东西随随便便送出去吗这下好了,由自己过手,定然不会让那吐蕃人占了便宜,小样儿,娶了我大唐公主,还想顺带着弄些丰厚的嫁妆要是搁现代,没让你出天价聘礼算是仗义的,就你吐蕃打的这点儿主意,放到后世,没有吐蕃赞普身份的松赞干布绝对是打一辈子光棍儿的主儿,到时候松赞干布就抱着你家大相的腿去搅基去吧。

    出了甘露殿,玄世璟此刻感觉真是神清气爽,李二陛下交代给他的两件事,除了作为李元景谋反案的枪头鸟之外,剩下的为未来的文成公主置办嫁妆,简直是太合他的心意了,至于李元景荆州藏兵的事儿,等过了年,自己带上房遗爱还有石虎和高峻去荆州溜达一圈儿便是,自会有二贤庄的人将他们所收集到的证据送到玄世璟面前。

    &



第九十一章:面见李渊
    见远处有一队宫女太监走过,玄世璟连忙跑了过去,拦下了其中一名小宫女。

    “奴婢见过侯爷。”那小宫女见玄世璟走到自己身前,连忙福身行礼。

    “不必多礼,既然你认得本侯,那便好办多了。”玄世璟说道,随后从腰间解下一方玉佩,递给小宫女:“帮本侯一忙,带着这个玉佩,立即去武德殿找到魏王殿下,就说本侯被台上皇请了过去。”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吊铜钱,一并塞给了这小宫女:“十万火急,拜托了。”

    小宫女被玄世璟这火急火燎的样子弄的有些愣神,但反应过来之后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交代完事情之后,玄世璟这才故作淡然的回到了那羽林军的身前,说道:“烦请将军带路。”

    那羽林军没有说话,只是躬身将路给玄世璟让了出来,玄世璟也不客气,直接走在了那羽林军的前头。

    很快便到了大明宫,一进了宫门,玄世璟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奢华......

    这太上皇的生活环境,简直不要太好!

    但是羡慕归羡慕,李渊的这种生活虽说奢华,但也不是玄世璟想要的,没了自由,过的再奢华,有个p用。

    走进了含元殿,含元殿中四人合抱粗细的金丝楠木的柱子,便先将玄世璟震撼了一番,含元殿中没有点熏香,但也是飘散着一股子异香,这香味,便是这些金丝楠木散发出来的,这金丝楠木可是个好东西,能够运到北方的更是屈指可数,仔细数了一番这殿中的柱子,足足有九根,正是应了九九归一,九五之尊的寓意,更为难得的是这九根金丝楠木,品相相差无几,都是十足的上品。

    大殿的中央,摆放着一方金黄色的软榻,想来是平日里供李渊在此休憩的,大殿连接着内殿,中间由一层薄纱隔开,用来遮挡的丝绸早就被伺候在含元殿中的下人束了起来,绑在金丝楠木的柱子上。

    玄世璟进了含元殿刚不久,李渊便在两名妇人的搀扶下从内殿走了出来,但是眼尖的玄世璟还是发现了,躲在柱子被束起的丝绸后面的李元景。

    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

    “小臣玄世璟,参见太上皇。”见李渊出来,玄世璟连忙拱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大胆小儿,见了朕,为何不跪”李渊在妇人的搀扶下,坐在了玄世璟正上方的那方软榻上,眼睛微阖着冲着玄世璟说道。

    李渊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现在玄世璟站在自己的下方,自己竟然已经有些看不清楚他的面目了。

    不过,无论这玄世璟生的何等模样,始终是玄明德的儿子,与他父亲,当是差不到哪里去,想到这里,李渊心中更是一股子的无名火,当年玄明德在太极殿跟他说的话,到现在,仍旧是历历在目!

    “陛下,您,不适合在掌管大唐的江山了。”

    “您只知道指责秦王殿下,可若不是您对建成太子的纵容,又何来今天这一场宫变。”

    现在想到玄明德的那番话,虽然李渊心中始终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好歹也是大唐的皇帝,将来这位子是谁的,也是应该由他说的算,容不得他人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

    这些年来,李渊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老大和老二之间,到底孰是孰非,自己的大儿子,精通政事,当年老二外出南征北战,后方一应事务,几乎都是老大在处理,朝堂之上,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老二能文能武,胸怀大志,这大唐江山,将近一半是老二亲手打下来的。

    为何最后兄弟二人却落得这般田地

    只怪那



第九十二章:装糊涂
    玄世璟拱手说道:“小臣受陛下旨意,如今太上皇又让小臣放弃调查,陛下是君,太上皇亦是君,小臣不过是臣子而已,望太上皇莫要为难小臣。”

    “为难难不成,要让朕亲自去找世民去说不成”李渊眯着眼睛看向玄世璟,依稀瞧见了眼前这少年的模样,倒是与那玄明德像了个五六成。这孩子年纪一般,确是能够在自己面前进退有度,不谦不卑,实属难得,若非是那玄明德的子嗣,饶是自己,对于这样的孩子,也是喜欢的。
1...7576777879...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