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真明露出一丝微笑:宁师弟放心,小僧一定会按照师傅的嘱咐,好好教你。往院外走去,只走出两步,杨宁如同恶狼一样,跟在后面,一只手已经搭在真明肩头,冷笑道:小和尚,你敢对老子动手?真是找死。脚下横扫,只想让真明摔个狗啃泥,一雪刚才之耻。
脚下还未扫到,却见到真明已经腾身而起,一跳老高,动作轻盈如一片云彩,一个后翻,已经翻到杨宁身后,顺势将杨宁一只手臂也带到后面,随即杨宁便感觉腰眼一麻,似乎被膝盖顶了一下,双腿一软,已经瘫坐在地。
真明小和尚合十道:宁师弟,你你武功好像很差劲,不是小僧对手。
杨宁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新的一个月了,有保底月票的好兄弟帮忙投下,求捧场求月票啊,高温天气,写书不易,大伙儿支持一下,我好买个电风扇扇一下:)
第一二四章 清经
杨宁心下既是恼怒,更多的却是骇然。
他知道,真明小和尚的武功远在自己之上,刚才那一个后翻,轻盈若云,自己是万万做不到的,他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柔弱小和尚,却想不到自己竟然看走了眼,这小和尚的武功竟是如此厉害。
小和尚不但身法轻盈,力道十足,而且速度也是惊人,杨宁的格斗技术绝对不弱,但是在这小和尚手底下,却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宁师弟,可否去做午课?真明小和尚再一次问道。
杨宁知道自己真是遇到了厉害角色,这小和尚武功不弱,而且脑子还是一根筋,将他师父的话当作了圣旨一般。
这时候若是再要强硬,只怕还要吃亏。
杨宁自然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更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爬起身来,拍了拍衣衫,问道:我说小小师兄,你这本事从哪里学来的?
是师傅所教。真明小和尚道。
杨宁竖起拇指道:看来你师父一定是个厉害人物,你看来也是很有天赋,武功比我好像还要高出一点。
宁师弟,你以前可否学过武功?真明小和尚问道:你武功好像不是很好。
杨宁心下一阵咒骂,暗想你他娘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就是武功高一些吗,在这里瞎说什么实话,但脸上还是带笑道:小师兄说的是,我武功练得少,对了,小师兄是天生神力吗?我看你刚才力气很大啊。
真明小和尚疑惑道:小僧力气很大吗?那小僧倒不知道,小僧自幼被师傅带上山,一直跟随师父住在这里,记得六岁的时候,师傅开始传授小僧清经,按照清经口诀修行,此后力气一天天大起来,而且身轻如燕!
等一等!杨宁立刻抬手止住,睁大眼睛:你说什么?你力气大,会翻跟斗,是是因为修炼清经?
真明小和尚道:是啊,宁师弟为何这样问?
杨宁一把抓住真明小和尚手臂,笑道:你这小师兄,说话怎么治说半截子,你早该说清经是可以练武的不就好了。
杨宁本以为清经只是一部普通的佛经,哪有心思去学什么佛经,可是听真明小和尚这般说,便知道这清经只怕不一般。
他心知这个世界奇人异士众多,高手如云,自己格斗技巧虽然纯熟,可要是以格斗术去和这些高手对阵,那会死的非常难看,刚才这十多岁的小和尚就能轻易将自己玩弄于鼓掌之中,亦可见自己的身手在这个世界实在是微不足道。
要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必然要让自己变得更强。
如果这清经真的可以让自己武功大有长进,当然要好生学习。
真明小和尚却是呆呆道:清经可以练武?这小僧也不知道啊。又道:不过修炼清经,确实可以让习武事半功倍。师傅说过,清经不但可以明心修气,而且还能让经脉畅通,师傅还说这清经绝不可传授给别人,这一次不知为何却要小僧传授于你。
杨宁怔了一下,心下却想,这清经能够畅通经脉,难不成传授自己这部经书口诀,可以帮助自己疗伤?
真明小和尚合十走出院子,回头看过来,这一次杨宁倒是乖乖跟了过去,小和尚走到巨钟边上,就盘膝坐在崖边的一块石头上,那块岩石已经光滑如镜,显然是长年累月有人在上面盘坐所致。
在这块岩石对面,亦有一块岩石,上面也是光滑的很,杨宁想到这小和尚还有师傅,看来这师徒二人是常年在这里盘坐修行。
他也不客气,在真明小和尚对面坐了下去,笑道:小师兄,你们都在这里修炼吗?
这里气息纯净,对修行大有裨益。真明小和尚老实回答道:我从六岁开始,就随师傅在这里开始修行。
难怪你武功如此厉害。杨宁挑起大拇指,小师兄,我看你的武功在这大光明寺定是一等一的。
真明小和尚立刻摇头道:没有没有,寺中师兄弟众多,他们都比我厉害。
杨宁闻言,心下骇然,暗想这小和尚说过,这大光明寺有四五百僧众,如果说其他人武功都比小和尚还要厉害,这大光明寺又是何等样一个恐怖的存在,忍不住问道:你和他们都打过,还是和他们都比试过?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武功都比你高?
小和尚一愣,才道:小僧并无与人动过手,平时只和师傅对练过武功,大光明寺修佛第一,习武第二,入寺弟子,都要习练武艺的。
杨宁这才松了口气,道:你都没和人比试过,又怎知他们武功都比你厉害?
小和尚抬手挠了挠光秃秃的脑袋,道:小僧脑子愚钝,武功长进很慢,而且习武时间不算太长,师兄弟们的武功应该都在小僧之上的。
我说小师兄,你自己还说不要妄语,原来这都只是你在猜测。杨宁叹道:都没交过手,无法评论高低,你说你愚钝可能不假,可是或许还有比你更愚钝的,他们的进步也许比你还慢,你以后可不要胡说所有人武功都比你高,这要是真信了你的话,岂不吓死人?
为何要吓死人?小和尚纳闷道:不过小僧确实是猜测,那是小僧错了。大光明寺内,应该应该没有比小僧还愚钝的人。顿了顿,又道:每年寺里都会有武法会,全寺声中都要到场,小僧看过师兄弟们比武,他们的武功着实精妙,小僧自愧不如。
那你怎没有参加?杨宁道:你要上场,也不见得输给他们。
他倒不是拍真明小和尚的马屁,只是刚才被真明小和尚轻易打倒,如果说大光明内这小和尚的武功还是最差的,那全寺上下,岂不是谁都可以踩自己两脚,想想都他娘的郁闷,只有力证真明小和尚的武功了得,胜过寺中大多数人,杨宁心中的郁闷才会有所排解。
只是这小和尚不解风情,还在一个劲地谦虚,杨宁心下窝火,恨不得拿起一块石头,把那光瓢一转头砸个稀巴烂。
小和尚自然不知道杨宁心中的委屈,火上浇油道:武法会能出场切磋的,都是武功练得极好的师兄弟,小僧武功不成,那是上不了场,而且师傅只有小僧一个徒弟,告诫小僧不要与人争执,更不要与寺内的师兄弟争执,所以师傅也一直没让小僧上场。
不是你武功不行,说到底,是你师父不让你上场。杨宁立刻断定,随即愕然道:你师父只有你一个徒弟?
小和尚点头道:是啊,除了主持师伯,净字辈高僧都有自己的弟子,其他师叔伯少说也有二三十名弟子,唯有师傅,只收了小僧一人为徒。看着杨宁,道:不过师傅既然让小僧传授你清经,应该是准备收你为徒了。
杨宁想了一下,又问道:小师兄,你可知道少林寺?
他最熟悉的寺庙,自然就是少林寺,许多的书里,一提到江湖武林,少林寺都是泰山北斗,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也有少林寺的存在。
少林寺?小和尚奇道:那又是什么所在?
杨宁心想你不可能连少林寺也不知道吧,解释道: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大寺,也和你们大光明寺一样,有许多的武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天下武功出少林,你听过没有?
小和尚摇头道:没有听说过。不过据小僧所知,天下第一寺一直都是我们大光明寺。
杨宁笑道:可能是你下山太少,没有听说过而已,你这大光明寺才几百号人,其实也谈不上是什么大寺,真正的大寺庙,成千上万人,大光明寺和它们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那是小曾孤陋寡闻了。小和尚十分认真道:师傅并无和小僧说起过少林寺,所以小僧并不知道。又喃喃道:可是如果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寺,师傅也不会不告诉小僧啊,天下有名的寺庙,师傅和小僧说起过数十座,小僧记得一清二楚,就是不曾听过少林寺。唯一沉默,终于道:等师父回来,小僧再向师傅请教。宁师弟,你可知道如何运气?
运气?杨宁皱眉道:你是说呼吸吗?
小和尚想了一下,道:也如呼吸一般,只是只是也大为不同,运气便是修炼武功的根基,只有气运全身,方可以手脚自如,气息充沛!顿了顿,才道:清净口诀,可以教授如何吐纳运气。
杨宁更加肯定这清经必定是一门练气武经。
前番段沧海就说过,自己受困的根源,就是体内的真气囤积太多,却又根本不通运气法门,无法自行引导体内真气为己用。
现在可真是天刚下雨就有人来送伞,缺什么来什么,这小和尚竟然要传授自己运气法门,那可真是来的恰到好处。
:感谢镜中影舞鼎力水平仪o0无痕百度成宇彬playoonh等好朋友的破费捧场,感谢投下月票的每一位好朋友们,真的发自己内心的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只有用最好的文字和最精彩的故事来回馈你们!
第一二五章 五谷堂
杨宁眉开眼笑让真明小和尚传经,小和尚倒也实在,将清经传之于杨宁,杨宁只觉得清净口诀十分拗口,口诀字数倒是不多,真明小和尚连续说了数遍,又让杨宁背诵,如此这般,不到一个时辰,杨宁倒也已经勉强记下。
这清经正如杨宁所料,乃是一门真气心法,杨宁本以为这门心法要学起来,绝非轻易之事,孰知真明小和尚等杨宁记清楚清经心法之后,并不耽搁,立刻依照清经将吐纳运气法门传授给杨宁,而杨宁不到一个时辰,竟已经知晓如何按照清经法门去运气。
他懂得**神功,虽然之前有些懵懂,但毕竟在危难时刻利用**神功吸取过别人的能力,亲身体验过真气在经脉流通的感觉,并非没有丝毫的功底,如今真明小和尚传授的运气法门,也是吸气入体,然后在几处脉络之中流转。
按照真明小和尚所言,净纯老和尚虽然嘱咐不可将清经外传,但清经本身并不难学,乃是练气的基本武经。
杨宁如今倒也知道,体无真气,就等若武功没有灵魂。
如果说武学招式好比是形,那么真气便是魂,没有魂魄的武学,如同行尸走肉,即使再高明,也是僵硬无比。
可是有了魂魄,那么无论学习什么武功,真气与武学招式相融,就等若是形魂一体,威力大大提升。
依照真明小和尚所言,清经和大多数的真气心法一样,都可以将天地之间的气息,经过修炼化为人体之真气,淬炼出的真气,将储存于人体丹田之中,可是要想将天地之间的气息淬炼成纯正的真气,却并非容易事情。
杨宁虽然短时间内学会了清经的运气法门,在真明小和尚的指点下,也确实引入了一丝气息进入体内,但是进入的气息在脉络之中仅仅渗入一小段,便即消失的无影无踪,距离丹田遥不可及。
宁师弟不要着急。真明小和尚看出杨宁有些沮丧,劝慰道:你今日初学,能够懂得如何运气就已经很不容易,清经的要义,在一个‘清’字,要做到心静如水,清净平和,持之以恒,方能逐渐感受到气息入体,假以时日,便可以屯气于身,这个是急不得的。
他一本正经,年纪虽小,但说话却是老气横秋。
杨宁忍不住问道:你花了多长时间才能够囤积真气?
真明小和尚想了想,老实道:小僧花了三个多月,那是十分愚笨的。
原来你也花了三个月。杨宁道:如此看来,没有十天八天,我恐怕也不成。
真明小和尚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宁师弟,已经到了晚饭时候,小僧去五谷堂打饭,你!
杨宁起身道:我随你一起去,你要是还和中午一样,带那么点饭来,恐怕等你师父回来,咱们两个都饿死在这里。
真明小和尚犹豫道:只是你去了,五谷堂的师兄也未必会多给。又道:师傅很快就回来,小僧饿上几天,应该也不会死。
杨宁心想你这小秃驴还真是没有幽默感。
真明小和尚倒也没有阻止,只是让杨宁换上了一身僧袍,这是事先就准备好的,杨宁虽然觉得穿上僧袍不伦不类,可是真明小和尚却说这是寺内规矩,再三劝说,杨宁只怕和这小和尚闹僵,小和尚又要小惩自己,只能先换上僧袍,穿上之后,倒也合身。
两人顺着那狭窄的道路往下走,道路扭曲盘旋,杨宁远眺四周,只见得山脉形如巨龙,山势险峻,蜿蜒起伏,群山之中,亦有诸多湖泊山泉,山水寺庙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夕阳西下,照射在山岩之上,那是紫色页岩,阳光一照,便会反射出金色光芒。
大光明寺并非一个整体寺庙,各处阁楼殿厦零星分散,许多地方都有浮桥悬空,真明小和尚知道杨宁是初来乍到,倒也耐心解释,杨宁很快便即知道,这大光明共有三阁五楼七殿和十八堂,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巧妙。
五谷堂便是十八堂之一,座落在北高峰和天堡山峰之间。
走了许久,杨宁心下倒是有些烦闷,暗想在大光明寺做和尚还真是不容易,吃上一顿饭,来回就要好些时辰。
五谷堂是全寺僧众就餐之所,所以面积甚大,两人赶到之时,只见五谷堂外的空地之上,已经有上百人排了长长的几条队伍,真明小和尚带着杨宁在其中一队后面排上,杨宁本以为像自己这样留有头发却身着僧袍必会惹人注目,到了这里,才发现像自己这样的却并非一人,队伍之中,已经看到有五六人如自己一般虽然穿着僧袍,却都留着长发,而众僧也都并不在意。
前面尚有二三十人,一时也轮不着杨宁,杨宁忍不住想起当年的学校生活,也是排队打饭,不想时隔多年,自己如今还挂着锦衣世子的名义,却还要在这里排队。
便在此时,却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便见到四五名身着僧衣的和尚每人手里拎着一只木桶,正快步走过来。
这几名和尚与其他僧众明显不同,大光明寺内大多数僧众都是灰白色的僧袍,可是这几名和尚的僧袍却略带黄色,而且腰间还缠着黄带子,无论是手臂还是脚踝上,都用带子系住,行走速度极快,其实也是与一般僧众大不相同。
只见那几名和尚拎着木桶,并不排队,直往五谷堂内进去,杨宁见状,心想看来这几个和尚是在这五谷堂做事,专门负责大光明寺的后勤。
等了片刻,前面尚有十多人,在后面又有不少人排上来,五谷堂前的广场内,人数虽众,却并无人说话,显得十分寂静。
便在此时,杨宁却见到那几名黄带和尚从五谷堂出来,木桶之中腾腾冒热气,其中一人恰好从杨宁身边走过,杨宁瞥了一眼,只见到木桶内盛有大半桶炒笋,手艺倒是不错,笋香飘过来,让中午本就没有吃饱的杨宁食欲大振。
那黄带和尚见杨宁探头看木桶,瞥了杨宁一眼,皱起眉头,冷哼一声,杨宁一怔,已经见到那黄带和尚跟随同伴匆匆而去。
瞧那黄带和尚刚才一脸傲然模样,似乎高人一等,杨宁心下大是不爽,忍不住抬手拍了拍前面真明小和尚肩头,问道:小师兄,那帮家伙是干什么的?怎地不和大家一起排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