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漠

    段沧海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说不定真有这种灵丹妙药也未可知,若果真如此,嘿嘿!往门外瞅了一眼,才压低声音道:以后永安堂必将财源广进了。

    杨宁此时已经陪着唐诺到了隔壁的药铺,早有药铺的伙计在里面等候接待。

    唐姑娘,你这药可有什么名字?杨宁跟在唐诺身边,笑如春风:这么厉害的妙药,名字一定很响亮。

    唐诺摇头道:书里只说了这药的配炼方法,并无取名。

    书里?杨宁忙问道:哪本书里?

    他前世经商,在商场也是历练多年,对商机有着极为敏锐的捕捉力,当初在山谷遇上唐诺,见识过唐诺的医术,便知道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宝藏。

    今日看到唐诺手中的伤药,已经是蠢蠢欲动。

    宋先生虽然怀疑唐诺手里的伤药是否真的那么灵验,可杨宁却对唐诺的话深信不疑,他心里很清楚,唐诺随手拿出来的这只瓷瓶子内,可是装着无价之宝,最为紧要的是,唐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唐诺此刻已经走了药柜前,药铺右侧,整整一面墙壁都是药柜,分门别类,最高处还要搭把椅子才能够得着,少说也有百来味药材。

    唐诺缓步走过,偶尔停下来,拉开药屉,用准备好的小钳子夹起药材观察一番,听杨宁动问,回答道:百草集里面。

    杨宁立时便想到,前番那个小妖女阿瑙使尽手段,就是要从唐诺手里得到《百草集。

    百草集真的在你手里?

    唐诺摇头道:我没有见过,只是师傅教过我配炼药材,今日的这味药,是配炼较为简单的一种,应该也算不上真正的灵丹妙药。

    杨宁心下有些吃惊,如果连这都算不得灵丹妙药,那百草集之中记载的药物可就非同小可了,也难怪阿瑙会花心思想要弄到手。

    唐姑娘,不如咱们给这味药取个名字?杨宁笑容可亲,如此珍贵的药材,如果连名字也没有,实在有些可惜。

    你想取什么名字?

    杨宁想了一下,道:不如就叫永安春,永安堂妙手回春之药,你看如何?

    唐诺淡定自若,一边用夹子夹起一味药材,一边从容自若问道:你是不是想将这味药变成永安堂的药材?

    杨宁有些尴尬,但还是厚着脸皮道:其实也不是为了永安堂,只是为了济世救人而已。唐姑娘,你想想,你这味药可以让烫伤完好如初,那么普通的皮肉之伤,自然也能够药到病除,如果能够将这味药材推广,功德无量啊。

    唐诺没有回答,而是向边上的伙计问道:永安堂卖得最好的是什么药?

    伙计看向杨宁,杨宁脸一沉,道:看我做什么?唐姑娘问你话,你没听见?有什么说什么,唐姑娘是自己人,不用隐瞒。

    伙计这才道:回姑娘话,药铺里卖的最多的是清露丸和化痛散,清露丸可以治疗伤寒,化痛散可以止疼活淤。

    我能不能看一看?

    伙计忙道:我给你拿。取了两味药过来,道:这是永安堂自创的两种药物,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卖得很好。看唐诺十分年轻,应该不曾在医馆待过,解释道:每家药铺要想存活下去,成为老字号,少不得有独创的秘方,否则撑不了多久。

    唐诺微点螓首,拿了清露丸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又用钳子夹碎,细细观察一番,才道:你这清露丸是为了治疗伤寒?

    头疼脑热,伤风着寒,服用这药丸两天,就能看出药效。伙计道:京城药铺不下百家,咱们永安堂这颗药丸谁也比不上。

    唐诺摇头道:这清露丸总共使用了七味药材融合而成,如你所说,确实可以一时减轻头疼脑热,甚至可以治疗伤风着寒,可是服用此药过后,对肠胃颇有坏处,而且服用此药治疗过后,病人下一次复发,便要加大药量,时间一长,肠胃必受损伤,甚至会引起其他的病症。

    那伙计皱起眉头,道:姑娘是不是说的危言耸听了?咱们永安堂已经几十年了,这清露丸也卖了几十年,可没听说有人吃了永安堂的药,吃出问题来。

    唐诺认真道:这清露丸的配方之中,多了两味药,却少了一味药材。看向杨宁,道:药物乃是入口之物,治病救人,莫说错了几味药,便是错了一味,药效就完全不同。

    唐姑娘说的是。杨宁严肃道:唐姑娘,那你说应该怎么改变?

    唐诺想了想,才道:回头我给你写个方子吧,你让他们按照方子重新配药,应该就不至于出差错了。

    她语气淡定,似乎要更改永安堂几十年的药方是轻描淡写天经地义之事,旁边几名伙计脸色也都难看起来,心下自然都是在想唐诺实在有些狂妄,年纪轻轻,刚一进门,屁股还没热,就对永安堂的镇铺之宝挑三拣四,不知道的还以为神医降世。

    不过杨宁却从唐诺的言谈举止之中看出了超人的自信。

    你说给疗治烫伤的药粉取名永安春?唐诺终于瞧向杨宁,这名字不好,你再想想其他的名字,如果好听,我倒也不会吝惜。

    杨宁双眉舒展开来,拍手笑道:唐姑娘果然是菩萨心肠,我先代天下百姓谢过。

    唐诺摇头道:倒也不用谢我,师傅也曾对我说过,若是有机会,这样的药物倒可以广为流传,能救不少人。

    唐诺要留在药铺细看药材,杨宁也没有耐心在这边陪上一整天,唐诺既然答应将方子送出来,却是让杨宁心下欢喜。

    药铺里的伙计都是住在店里,但唐诺是个姑娘家,自然不好留在这里住宿,好在顾清菡想的周到,早在侯府安排了住宿,锦衣侯府庭院众多,要安排一个人住进去实在是轻而易举。

    顾清菡有心要凑合杨宁和唐诺,所以对唐诺十分照顾,黄昏时候,会派人专门来接。

    杨宁本想着次日一早陪顾清菡再去一趟药铺,瞧瞧那孩童十分真的会恢复如初,虽然他对顾清菡信心十足,但若能亲见,自是更好,毕竟他已经准备在这种药物上面大作文章,自然想亲眼看一看效果。

    孰知这天入夜之后,京城的大街小巷便马蹄声声,城中的人们都紧闭屋门,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闹腾了整整一夜,天还没亮,杨宁才从段沧海口中得知,京城的各条道路俱都被封锁,虎神营和京都府衙差尽数出动,严禁全城百姓上街。

    到天亮之后,杨宁才从消息灵通的段沧海口中得知,楚国太子天还没有亮,便即在黑刀营的护卫下,前往大光明寺,准备祭天登基,而且六部主事以上的官员,连夜被黑刀营的人马请到了皇城前,太子出宫之后,还没来得及反应的官员们只能跟随去往大光明寺。

    这一次太子祭天登基,事先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听到风声,杨宁在大光明寺的时候就已经从礼部尚书侍郎苏洛口中知晓,可是却并无几人猜到太子会连夜出城,甚至为此派出黑刀营的兵马将六部官员一一从府里请出来。

    京城完全封锁,太子出城之后,虎神营立刻关闭城门,只待太子返城之后才能打开,而且城中的道路都已经有兵马封住,杨宁想要去往药铺也是不能。

    建邺京城一片肃杀之气。

    虽然京城被封锁,但锦衣侯府的消息却没有被切断,事关安危,侯府自然要时刻掌握京城的动向,段沧海就怕有变故,召集了侯府的家丁护卫,严密戒备,而他和齐峰则是亲自外出打探消息,赵无伤则负责在府中指挥侯府的护卫,以防有变。

    到正午时分,段沧海终于带回来一条消息,让众人微微松了口气。

    此番跟随太子前往大光明寺的不但有六部官员朝廷重臣,而且也令黑刀营连夜请出了淮南王父子,随同太子一同前往。

    杨宁心下倒是暗暗赞叹,看来这位太子倒算是个厉害人物,突然出手,连夜出城,而且动用黑刀营,在第一时间将六部官员掌控在手中,最容易出现变故的淮南王父子也被带走,这便是说,眼下淮南王父子已经在太子的控制之下。

    虽然此番陪同前往的只是朝堂要员,京中尚有众多官员留守,但在此种情况之下,也只能不要去太顾及场面了。

    淮南王父子既然在太子的控制之下,群龙无首,就算想反也反不起来,而淮南王的亲信党羽,投鼠忌器,这种时候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切都发生的十分突兀,电光火石般,但杨宁很清楚,这突兀的一夜发生的电光火石,可准备这一夜却必定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第一四八章 赐爵
    这一日京城始终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之中,除了段沧海和齐峰在外打探消息,侯府上下倒也是足不出户。

    杨宁既然不能出门,少不得在府中修炼清经,他如今对武学已经有了接触,亦知道自己虽然因为锦衣世子的身份吃穿无忧,可也正因如此,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虽说侯府也有不少护卫,武功也都不弱,但总不能将这帮人每天十二个时辰带在身边,碰上一般的敌手倒也罢了,若是遇上真正的高手,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来保护自己。

    他既然存了这个心思,便用心修炼清经,真明小和尚小小年纪,武功便即不弱,不显山不漏水,虽然未必都是因为清经的缘故,但清经的作用必然也是功不可没,而且杨宁既然知道那位还未曾谋面的净纯是齐家四老太爷,他传下清经,当然不会是没有缘故,所以但有空闲,便会抽时间修炼。

    清经是佛家心法,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一点杨宁心知肚明,晓得要循序渐进慢慢打底子,所以虽然连续修炼,气息依然无法流通起来,却也并不心焦气躁。

    连续两日,大街小巷始终没能通行,从段沧海打探的消息得知,太子已经在大光明寺举行了祭天大典,而且正式登基为帝,只待返京之后,立刻昭告天下。

    杨宁心想太子虽然已经登基,但却并不能保证大局已定。

    这天正午时分,赵无伤匆匆过来,道:世子爷,宫里来人了,是太子不,是皇上的圣旨到了,范公公已经进府了,世子爷赶紧去接旨吧。

    杨宁问道:太子哦,新皇帝已经回京了?

    还没听说皇上已经回京。赵无伤道。

    杨宁匆匆到了侯府正堂,侯府上下都已经匆匆赶过来,在正堂院子内跪了满满一地,杨宁上前去,见到顾清菡和段沧海也都在其中,只是不见齐峰,想来齐峰还在外面打探消息,此外唐诺自然不在,反倒是自己从江陵带回来的黑氅丑汉在人群最后面,别人都是跪着,他却是坐在地上,瞧着众人傻笑。

    边上有人向他使眼色,那黑氅丑汉视而不见,似乎也看不懂意思,抬头看天。

    杨宁见到过来宣旨的太监正是上次齐景出殡时候的范公公,是个熟脸,后面跟着几名小太监,有两人还捧着做工精致的盒子。

    看到杨宁出现,范公公已经和颜悦色笑道:世子,圣上有旨,先接旨吧!

    杨宁拱了拱手,这才在最前面跪下,范公公已经打开圣旨,尖着嗓子宣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忠孝之家,庭训早膺乎,节义绳武之胤堂,谕切凛乎纲常,光前无沗,贴后有方,爰申疏爵之荣,用章式谷之报。尔齐宁,乃老侯义公之孙,先侯齐景之嫡长子,英资俊爽,目光如电,惠族睦宗,类晏婴之贷众,解衣推食同范纯之好,仁笃启齐氏之嗣,茂显体国之忠,兹以覃恩,赐尔继承锦衣候位,锡之敕命于戏,麟趾超群,青锁彰义方之训,班衣焕采,紫宸表余庆之光。钦此!

    范公公声音阴阳顿挫,一道旨意宣读下来,红光满面,杨宁却是听得晕头巴脑,整篇圣旨,能听懂的不过一成,但赐封锦衣侯爵这句话却是听得十分清楚,他虽然知道锦衣侯爵之位迟早要赐下来,却没有想到会是在这个时候突然敕赐,大感意外。

    小侯爷,快接旨吧!范公公堆着笑脸道:杂家可恭喜小侯爷了!已经合起圣旨,往前踏出两步,将圣旨递了过来。

    杨宁见到圣旨递过来,回过神来,忙道:谢主隆恩!双手接过,范公公已经亲自过来扶起杨宁,语气温和:小侯爷,圣上对小侯爷可是器重得很,心里念着小侯爷呢。

    公公,圣上圣上已经回京了吗?杨宁问道。

    范公公神秘莫测一笑,顾清菡却已经起身上前来道:宁儿,快请公公进堂喝茶。

    杨宁立时反应过来,深知官场不同于江湖,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立刻笑道:公公快请进,来人,看茶!

    范公公笑道:不烦劳了,不烦劳了,杂家旨意送到,就不!

    公公辛苦传旨,难道连口茶也不能喝?杨宁拉着范公公手臂,走走走,进去喝茶。他扫了一眼,只见到侯府上下俱都是一脸喜色,便是段沧海也是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他了解这些人的心情,只是微微笑了一笑。

    范公公眉开眼笑,道:如此只能叨扰了。

    进了正厅,杨宁十分乖巧地让范公公在上首坐了,虽然一个太监总管的身份远不能与侯爵相提并论,但是人家在宫里办事,皇帝身边的人,就绝不能怠慢。

    早有人第一时间将沏好的茶水送上来,便是两名跟着进来的太监也没怠慢。

    公公先尝一尝,这茶如何?杨宁深知顾清菡做事周全,既然是招待宫里人的茶水,自然不会差。

    范公公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茶杯竖起拇指道:果然是好茶!又道:是了,圣上还专门赐下了两件珍品!回头使了个眼色,那两名太监捧着盒子过去,放在杨宁旁边的案上。

    杨宁不好当面打开,也不知道皇帝赐下什么,却听到范公公含笑道:小侯爷,圣上如今尚在大光明寺,先帝圣体今日已经前往皇陵安歇,圣上祭天之后,这两天在大光明寺为先帝祈福,随后会亲往皇陵,所以这几日一时还回不了京城。

    杨宁一怔,心想宫里这几天做事都是出人意料,太子半夜出城,而先帝的遗体也是今日突然运走,段沧海消息灵通,但这几天却都算是后知后觉。

    便在此时,却见段沧海已经从侧门进来,手里端着一只托盘,杨宁瞟了一眼,见托盘上竟然放着四只金锭,一只金锭少说也有十两重,范公公看到金锭,只是随意扫了一眼,随即端起茶,气定神闲。

    段沧海附耳向杨宁说了两句,杨宁微微点头,含笑向范公公道:其实早听说公公平日里也没什么喜好,就喜欢品几口茶,这里备了点茶水银,公公请笑纳!

    段沧海端着托盘过去,范公公立刻道:小侯爷,这万万使不得,哪能让您如此破费。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杨宁道:公公也知道,今天对侯府来说,算是大喜的日子,请公公喝杯茶,公公也不给面子?

    这!范公公笑道:小侯爷要是这样说,那就却之不恭了。回头看了一眼,早有一名小太监上前去,接过了托盘,范公公又使了个眼色,两名小太监便要退下,段沧海跟着一起送出去,又给两名太监一人塞了一只银锭。

    范公公看在眼里,笑意更浓,道:小侯爷实在是太客气了,以后打交道的日子还长,小侯爷要多加关照才是。

    应该是公公多加关照才是。杨宁见范公公将小太监指使出去,自然是有话说,不动声色,抬手道:公公,喝茶!

    范公公含笑点头,才微压低声音道:小侯爷,你对杂家推心置腹,杂家也不瞒你,这一次小侯爷受爵,可并不简单,背后可有不少人对此并不赞同。

    哦?杨宁一副虚心模样,公公,这话从何说起?莫非我得罪了什么人?

    有人上折子,说了小侯爷一些不好听的话,还说小侯爷没有先侯之风,反倒是贵府小公子有先侯的脾性。范公公低声道:折子上谏言要让贵府小公子继承侯爵之位,甚至!左右瞧了瞧,才更是压低声音道:甚至你们齐家也有人在背后说您的不是。
1...8384858687...7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