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如意身子投入了罗昭云的怀抱,双臂紧紧搂住他的腰,感受着彼此之间,血液和脉搏的律动,都是真实存在。
“来,你一下午还没吃东西,我们先垫一口,然后洗漱,就可以真正的洞府了。”
如意听到后一句,脸颊一红,轻声道:“我都不懂这些儿,昭云你要教我。”
“呵呵,那你算问对人了,我懂得不少,各种动作和姿势,都能娴熟上阵。”罗昭云哈哈一笑,不再拘谨了,因为这里是罗府,不再是皇宫,以前跟如意亲热都是偷偷摸摸,生平被发现,给他安插一个有辱皇室的罪名。
拉起如意,走到外室桌前,这里已经摆放不少酒菜,都被扣着铁盖子,打开之后,香喷喷的味道,散发开来。
如意已经饿了,但是涵养性很好,吃起来仍优美文雅,端庄大气。
第五百一十二章君臣私聊
罗昭云的婚事告一段落,迎娶公主,使得罗家水涨船高,加上这个驸马又是国公,还手握兵权,在朝中权势日重,罗艺、罗寿也因此得到有待,被赐紫金大夫,各封了北平侯、河阳侯。天籁
三日后,如意公主回宫省亲,满脸的幸福,艳如桃花,一入宫内,她就被萧皇后、南阳公主叫走,去窃窃私语,聊些女人家的话题。
南阳公主甚至半开玩笑地询问:罗成长期征战,还屡次受伤,有没有伤到腰肾,或是男人的命根,有没有影响夫妻的活动。
如意公主已经不再是懵懂的少女,也知道其中的奥秘,坚决摇头,表示自己的夫君,生龙活虎,雄风霸道,坚持一个时辰都没问题,让她每次都受不了,这样的回答,让萧皇后、南阳公主都羡慕不已,夸赞她找了个男人中的极品。
罗昭云入宫后,就被杨广传唤到了大业殿,一来关心一下晚辈的结婚生活,是否和谐,拉近一下感情,二来,杨广也多少听说现在黄河以北不太平,尤其是河北、山东一带,叛军四起,仍没有剿灭完,有意让他带军出征。
“罗成,朕问你,对各地叛乱,你可知具体情况”这些日子,杨广听到一些传闻,真真假假,在朝堂上,也不时有言官跳出来,冒死进谏,说各地都在叛乱,北方已沦陷,危言耸听,朕已经杖杀了这种虚张声势,扰乱朝堂的奴才,你是朕信得过的忠臣,又称为朕的驸马,所以,你大可说出,就当家常话了。”
罗昭云心中犹豫,要不要如实说出,也许这是一次机会,把天下形势说出来,然后劝杨广能够回心转意,不要再凭着个人喜好,折腾大隋了。
这杨广并非昏庸之人,就是太聪明了,而且自以为智商、情商、诗文等都天下第一,听不得别人劝,一意孤行,好大喜功,总想着越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结果图一时之快,把原本百年能做到的事,集中在十年完成,为了青史留名,不顾当世百姓死活,太过自私,太能折腾,这才是他失败的原因。
罗昭云心想如果杨广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不去江东,回到长安城坐镇,稳固关中,暂时拉拢贵族集团继续效命于隋,然后颁布诏书,三年内不再征税、劳役,让百姓回乡务农,休养生息,再派出能征善战的将军,去镇压窦建德、李密、杜伏威等义军,赶在他们没有完全壮大之前,剿灭掉,那么大隋的内乱就会止住,不会爆什么隋末大起义了。
他想到自己现下是杨广的女婿,如意的丈夫,念到这种情分,还是决定适当提醒,如果他能醒悟,将大隋治理好,即便自己不争天下又能如何,至少当世百姓不必在隋末战争中死伤大半了,自己做一个太平驸马,暗中拥有商业帝国,也不是一桩美事。
“启禀陛下,臣的确听了些传闻,山东、河北等地,灾荒严重,加上三征辽东,动用这两地的劳役和粮食最多,去年黄河泛滥,又闹蝗灾,田地荒芜,的确有不少百姓被人鼓动,落草为寇。只要朝廷
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萧后的秘密
罗昭云从大业殿走出的时候,对杨广感到深深的失望,对大隋的末路感到惋惜,这是无法改变的趋势。
穿越者并非万能,不可能呼风唤雨,凭空改变历史,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君子当借力而行,必须有所依仗和借力,才能把自己的所学和未来知识运用、施展,这里面还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时间去影响。
罗昭云凭借此时的权势和知识、本事,或许能影响长孙无忌、李靖、侯君集、秦琼等人,却影响不了杨广这个庞然大物,因为他高高在上,目中无人,性格早已形成,权势最高,受到罗昭云的影响不够大,换句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
“我能改变李渊、李世民的命运吗”罗昭云发心自问,充满一股担忧,因为历史上,李渊并不是庸才,李世民又是那样的光芒万丈,他能掩盖这两个人的光辉,死死压住吗
无论如何,罗昭云都不想放弃,即便他是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又如何,现在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在他还没有崛起之前,自己先一步腾飞,占据了先机,还有地利与人和,就不信斗不过李家。
罗昭云这十多年没有大刀阔斧进行发明创造,因为不想太过惹人注目,当时宇文阀、独孤阀、杨阀等势大,自己如果在各方面太显著,肯定会这些门阀打压,会被杨广猜忌,反而容易早死。
此时他已经羽翼丰满,一旦携带圣旨去了北方,如龙入大海,可以开展一系列变革了。
比如更大规模采矿、炼钢,打造明光铠,开设更多马场,制作火药、海盐、玻璃等新东西,在军事和经济上,制约天下。
殿外的侍女把他引到了后宫,罗昭云看到如意正跟姐姐南阳公主在花圃中游玩,满脸的开心和幸福。
这时候,萧皇后走过来,到了罗昭云身边,轻声说道:“跟陛下谈过了”
“嗯,陛下关心微臣与公主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臣带兵出征。”
萧皇后点头道:“原本你新婚燕尔,不该派你匆匆出征,但是现在北方混乱不堪,必须派良将早日去剿灭,纵观朝廷武将统帅们,唯有你可堪此重任。”
罗昭云恭敬道:“臣会竭尽全力。”
萧皇后询问:“如意你打算如何安排,留在洛阳罗家,还是让她跟我们去往江都过暖冬”
“陛下和皇后娘娘要去江都”
萧皇后叹道:“是啊,陛下最近总是做噩梦,心神不宁,厌倦了北方冬天的干燥,想去江都过年,当年陛下还是晋王的时候,在江都一带任扬州总管,总领军政,一待就是十来年,广受当地拥戴,那里叛乱也最少,所以,陛下想过去过暖冬,顺便走访一下当年治理民政的地方。”
罗昭云心中默然,这是杨广大业梦想破灭后,有一些心灰意冷,怀念年轻时候的英武神勇,产生了恋旧情怀。
北方乃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门阀林立,贵族众多,权力争斗不断,加上叛军北方四处作乱,杨广想去江都清净一番,不愿意看到这些烦心事。
也不知道这一次去了,还有命回来不
罗昭云道:“回皇后娘娘,我想带如意北上,去涿郡待一段日子,这样可以让她伴我左右,经常见到,她这些年总是圈在院子里,没有自由自在地外出过,这次正好带她出去散散心。”
“也好,她在禁
第五百一十四章想入非非
罗昭云和萧皇后在这边闲聊几句,虽然谈不上风月,但是,有一股淡淡的关心在彼此心中淌。
萧皇后名义上是他的一主母,私下更是丈母娘的亲密关系,于于私,都是高高在上,道德伦理的高,不容他想入非非。
但是,罗昭云看到这个充传奇经历的皇后,成的大美人,不想到几年前,杨广和萧皇后、宣华夫人等在榻上的一龙二凤,肆意折腾。
萧皇后的玉体完全暴露,一丝不挂地被他窥探清楚,那雪臂、那圆臀、那腰肢、那长……各种妖冶的表,令人发狂的姿势,刻入了罗昭云的脑海,许多年都挥之不去啊。
堂堂母仪天下的皇后,尊贵雍容,美无双,却那样地被杨广摆弄、嬉闹、冲撞、骑下,这种神方面的冲击,比肉上的体验,更令人血脉喷张,陷入恋。
这就好比两个姿相近的美,一个份是烟场所的陪姬,一个是圣洁无比的主,对比之下,肯定是后者更让人神恋,份稀有,往往给人增添许多无形的气质和魅力。
想到这里,罗昭云的眼神有些发飘,在萧皇后神上游曳,完全看不出四十多岁的材,如同三十许间的小人,浑圆静娴,像是透的水蜜桃,快滴出水来。
“看什么呢”萧皇后子有些发热,对他的目光有些轻微的慌乱,因为她曾经那样暴露过在他面前,成为她心中一道阴影,每次见面,总免不了尴尬,尤其是现在的彼此份,充儒家伦理的冲击,让她羞愤不已。
罗昭云开目光,略显生涩地笑道:“没什么,多看两眼,记住皇后娘娘的音容笑貌,遥祝体安康。”
“哼,口不对心。”萧皇后轻哼一声,白了他一眼,怪他刚才眼神不老实。
“母后,夫君,你们在谈什么,这么投机”如意主笑盈盈走过来,南阳主跟在后面,这对妹,秀美,都是不可多得的美丽佳人。
萧皇后立即换了神,云淡风轻,庄严无比,说道:“没什么,只是询问一下佑跟你父王谈了什么,是否提到我们即将去江都过年的事。”
“父王和母后要去江都”
“嗯,北方太乱了,而且温度寒冷,你父亲最近头疾犯了,很怀念江都的琼,你们姊妹俩,如何算”
南阳主大大方方道:“儿自然跟随父王、母后同去,算算时间,我也有两三年没有去江都了,这次正好去游玩散心,一lu上也能侍奉母后和父王边,奉上孝心。”
如意则略有犹豫,她刚成婚三天,好不然终成眷侣,尝到了夫妻之间的美妙滋味,实在不想就这样离开丈夫。
“夫君,你有什么算”如意主可怜巴巴地盯着罗昭云,似乎让他拿主意,眼神充留恋和期盼,似乎等着他解围。
“为夫刚才已经跟皇后娘娘提过,要带着你北上去涿郡,去我成长的罗府看一看,恐怕你无法跟随陛下、皇后去江都了。”
如意主眼底露出一丝笑意,却不好表达出来,微微欠对着萧皇后道:“儿出嫁从夫,这次不能侍奉在母后和父王边了,请母后谅解。”
“大不中留,随你夫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
十月二十这日早朝,隋炀帝杨广当场宣布要南巡,这个冬天要去江都过年,过暖冬,带领后宫佳丽、亲信重臣和文武官员前往。
许多大臣们听到陛下要去江都,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北上就行,不论是去辽东,还是去雁门,都是自讨苦吃,死伤无数,历经劫难,他们实在是怕了。
而江都那里没有强敌虎视眈眈,也没有冲锋陷阵的厮杀,江南水乡,气候宜人,哪怕即将入冬,依旧草木葱绿,并不落叶,生机盎然,郁郁青青,而且江都一带没有叛乱的消息,没有危险。
但是,也有御史大夫站出来,反对南巡,耿骊就是一名御史台的言官,在大殿上纳谏,声称北方叛军严重,作为天子,应该坐镇都城,指挥四方,消灭叛军,使国家安定。
这些言论有道理,却不合时宜,杨广最反感纳谏,而且是他一心想去江都的前提下,可想而知,这位耿骊的御史直接被推出去斩了。
裴蕴、虞世基、封德彝等人站出来,纷纷赞同杨广的提议,一群大臣觉得去那里没有危险,也不损害利益,所以,顺其自然,不做口舌之争。
就这样,杨广决定三日后出,带着十万禁卫军前往江都过暖冬,后宫嫔妃和文武大臣同行,赶在通济渠、大运河没有冰封之前,坐船南下。
杨广将要离开,留下十一岁的皇孙杨侗坐镇洛阳,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留守后方,辅佐越王处理一些朝廷事宜。
国家大事的奏折,都会被送往江都,由杨广批阅,洛阳一带的事,则由越王杨侗和几位留守大臣们商议决断。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杨广身穿金丝龙袍,头戴天子冠,先是坐车抵达渡口,带着文武百官登船,十万禁军,由三分之一坐船,其余六万多人马,在河渠沿岸的道上行军,水路与6路并,远赴江东之地。
罗昭云望着河面上乘风破浪的战舰,逐渐远去,心中忍不住猜想,这次去江都,应该难回来了吧。
也许明年,就会有江都宫变的消息传出,比历史提前两三年。
“走,咱们也走,准备早点回涿郡过年!”罗昭云浑身轻松下来,没有了隋炀帝在洛阳,他不用处小心翼翼,隐藏锋芒了。
长孙无忌无语道:“我刚回来几日,就要回去啊。”
“这里也没有你指的留恋的地方,待在这里作甚,玩物丧志吗,早早离开,我们还有更大的事要做。”
“哦,什么事”长孙无忌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属于文武全才型,不但军旅经验丰富,智谋层出,对于文案、民政等,管理起来也十分顺手。
罗昭云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潜力,有做谋士和宰相的料,说道:“我手中有一道圣旨,可以去北方招兵买马,重新拉起队伍,镇压边关四郡的叛乱,同时,要镇压河北窦建德的军队,天下要乱,我们必须遭到回去准备,否则,留在这迟早是瓮中之鳖。”
长孙无忌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问道:“这次我们带多少人马过去。”
“陛下没有给我调用骁果卫之权,这是留给越王,巩固东都的宿卫力量,可以说,不给军饷和一兵一卒,只有一道圣旨而已,其余的,都考我们自己来组建,先
第五百一十六章佳人有约
罗昭云送走了杜如晦后,心中有些高兴,这一次回洛阳广撒网,笼络到好几位青年俊杰,除了将门虎子,还有精通文谋的饱学之士,甚至像杜如晦这种,史上可是李世民的贴身军师之一。m.23u.更新最快
现在算起来,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侯君集等人,自己都有了实质的交情,秦琼、程知节二人,也算关系不错,撬一些李唐的脚跟儿,日后会减少对抗的难度。
不过,更多的人大多各投其主,如魏征、徐世绩等人,也有一些人不会被他轻易拉拢,因为他们跟李阀的关系,比跟他深得多,如刘弘基、李孝恭、刘文静等。
当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是相对于李世民而言,它并不代表聚集了隋唐的最优秀人杰,只能算隋唐众多名将文谋的几分之一而已。
且不说杜伏威、窦建德、李密身边就占有部分厉害武将、谋士,光李渊、李建成身边也有一些才俊,只不过最后没有站在李世民这边,所以不是被抹杀掉,就是不得重用,在唐中没有留下什么大名气。
杜如晦刚走不久,虞世南又来了,手中还带着一张请柬。
“虞兄,请入座。”罗昭云站起来,对他在学院给自己做广告,推荐学生和士子,还是很感谢的。
“国公,你这样称唿我,真是不敢当啊。”虞世南非常有才华,免不了持才傲物一点,但是一个国公跟他称兄道弟,还是感觉到有些心虚,只要尊敬他、重视他,文人其实心中就挺自豪了,毕竟这个时代的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
“在外面,我们有爵位之别,在院子内,咱们也算老朋友了,兄弟相称也没什么。”
虞世南心中有暖流,他兄长虞世基现在对罗成都不敢轻易视之,而他自己的官职不高,虽有才名,但也不敢轻慢国公,被对方如此抬举,自然觉得很有面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