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那荥阳是东都的东大门,战略要地,人口密集,商业发达,不容有失,顿时让杨广一下子召集起来,直接爆粗口,让这些后宫女人都滚出去。

    殿内,只有萧皇后敢留下来,跟随杨广一起分担难题。

    “陛下不要动怒,眼下时候,当冷静下来,及早相处策略,继续派人平定瓦岗军。”萧皇后轻声安慰。

    杨广摇头,怒道:“说得轻巧,谈何容易,现在还有什么大将可以用死的死,老的老,废的废,还有什么人可以对付瓦岗军”

    “陛下,屈突通、陈祾、杨义臣、李景、李渊等人尚




第五百八十二章 图谋杨隋
    李世民请一些人喝酒,这已经是惯例了,十八岁的李二,因为体内一半有胡族血统,所以生的健壮,又因为平时习练武艺,爱好舞枪弄棒,虽然不得名师传授古老呼吸法,但是多少也懂一些,因为练就了一身本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李世民的雄心壮志,可不是武艺能比得上分毫,可谓吞天之志,血脉里那种不服输、敢为天下先的劲儿,当世者并不多。

    刘文静、李道玄、唐俭、柴绍、赵文恪、雷永吉等人,都是跟李世民较好密友,也是他这几年广交豪杰之士,从里面挑选出来的心腹之人,有的是在大兴城就熟悉了,而像刘文静、唐俭则是在晋阳才认识的。

    李世民被父亲一通骂后,越想越不平,觉得父亲思维平庸,没有大志向,这样下去会丧失机会,不能在争夺天下中,提前站稳脚跟,把握资源,抢占地盘。

    闷闷地几杯酒水下肚,喝得面红耳赤,李世民才道:“我父亲也瞻前顾后,就这样坐失良机,始终不敢起兵,真是愁死人了,他怎么就不着急呢,那李密已经开始围攻荥阳了,最近听说梁师都、李轨、薛举等人都开始在征兵,随时就会打出反隋的旗号了,我们只有晋阳这一块地盘,当提前起兵,把周围的几个郡都夺下,壮大队伍,增强自己的实力。”

    刘文静道:“不错,二公子由此心胸实在难能可贵,大丈夫生于乱世,自当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扬名天下,庇荫子孙。当今隋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反隋义军多不胜数,粗略估计,自大业七年之后,有一百多处反秦武装,不过,被张须陀、杨义臣、鱼俱罗、罗成、令尊李渊等镇压下去不少,但后起之秀仍在冒头,所以,隋王朝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了,亡国之象昭然若己,这种局势下,的确需要一位像高祖那般的人物,才能安定天下。”

    “刘先生觉得,目前天下可有这种人物”

    刘文静道:“当今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是鱼龙混杂,多数成不了气候,英雄自然也有,但是能安天下,乐百姓的王者,很难寻觅,以仁为政,以民为本,汲取各方力量,纵横捭阖,吸纳更多百姓拥护,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革鼎王朝之大业。”

    李世民听完,受到一定的激将,又询问道“目前三大起义军,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三人势力最大,哪个能成气候”|

    刘文静摇头道:“李密虽然拥兵二十万,逐渐压过翟让的势头,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此人恃才傲物,眼高于顶,过不久,瓦岗军必然内乱,消耗力量。窦建德虽然有一定仁德之名,但是谋略不足,目光浅薄,出身低贱,这就决定了他的视野和目标都不会太大。杜伏威虽然在南方做大,本身勇猛善战,但可为将,却做不来王,他那一套,管不了文武官员,最后也会分崩离析。”

    “所以,这些起义军,缺乏了底蕴,缺少胸襟,都难以再最后胜出,隋王朝一倒,掌握兵权的贵族门阀最有机会,这也是自魏晋以来,门阀掌控皇权的遗风,毕竟士阶层以上,才学志士多数出身大小门阀,少有寒门庶民,故而,能最后取代隋室杨家者,还是门阀大族。”

    刘文静徐徐道来,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这一番话,如拨开云层,让席间众人的视野和思路,都豁然开朗。

    柴绍道:“刘先生虽不出晋阳



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计
    李世民听了唐俭的计策,去找了晋阳宫监裴寂,把策略盘说出来,后者微微一笑,觉得这一条置死地而后生的绝户计,迫使李渊起兵,还是有可能的。

    “晋阳宫内有二妃,分别是张妃、尹妃,上次杨广在雁门被围之后,在晋阳宫逗留一段日子,册封了几位美人,直接封了妃,这两位就是在那时提拔起来的,比那些宫苑夫人级别高一些,如果被令尊给睡了,到时候,这个罪名可就大了,他不想起兵,只怕也心惊胆战不得安宁。”

    李世民多少有些尴尬,毕竟计谋实在有些阴险,又是对他老子使用,所以含糊其辞道:“做大事不拘小节,这一次使计,可不止是我的策略,而是我们部将等人一直想法,只要能促成早日起兵,其它事都无关紧要了。”

    裴寂明白这个道理,一口应承下来,让他放心,绝对能办妥此事。

    ………

    晋阳宫占地上百亩,林木葱郁,生机勃发,花圃成片,雕梁画栋,亭台水榭都掩映其中,景色优美。

    夜幕降临,纱灯高悬,清静又雅致,裴寂陪着李渊小酌对饮,二人以前关系就不错,加上都是大门阀,情趣相投,年纪相当,所以,李渊把裴寂当成自己的心腹挚友。

    二人谈天说地,分析天下局势,又叫了歌舞表演,越喝越多,李渊有些醉酒了。

    裴寂便叫了尹妃、张妃来陪,二女的年纪都在二十四五间,脸颊白皙如雪,五官精致,风情万种,高胸隆臀,在灯下观赏,更如绝代佳丽般的神采和风云。

    李渊虽然阅人无数,但像这样的光艳四射的极品丽人还真少见,可谓天香国色,他原配窦氏已经病逝几年,他一直没有续弦,加上这几年不断外放,也没有再纳妾,所以对女人的渴望更加浓烈。

    这两位国色女子,姗姗而来,主动投怀送抱,李渊也就来者不拒了。

    其实,他虽然有些醉酒,但是心如明镜,多少已经看出了裴寂的意图,如此与皇室的妃嫔有染,肯定是杀头之祸,这是要比自己起兵不可。

    换做以前,李渊绝对不敢染指,但此一时彼一时,农民军和官僚豪强举兵,已经压过了朝廷军的架势,大隋无药可救了,李渊身边的李建成、李世民、李神通、刘弘基、夏侯端、柳崇礼、独孤怀恩、武士彟等人,都在劝他起兵。

    李渊也在等待契机,这次顺水推舟也不错,至少,堵住了许多悠悠之口。

    不是自己要起兵,而是被逼无奈,赶鸭子上架,自己不反不行了,李渊就是想要这种掩耳盗铃的一个借口。

    因此李渊也不客气,接着酒劲,对着两位大美人,肆无忌惮地操弄起来,发泄着这些年担惊受怕、唯唯诺诺的郁闷之情,当年杨广如何打压他、警惕他,使他一直处于高压紧张的生存状态,如今,在杨广嫔妃身上,得到了一定的发泄和补偿。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还是当今皇上的女人,李渊这一刻的精神刺激,别提多爽烈了。

    这一夜,李渊精神抖擞,驰骋纵横,梅开二度,展现雄风,一夜逍遥



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
    李渊跟众人商议过后,决定先发诏书,把太原、雁门一带的水搅浑,然后派人盯住高君雅、王威二人,适当时候,进行铁血镇压,第三部是随时准备征兵,做好军需、粮草等事,未雨绸缪。

    众人商讨到了半夜,都满兴而归,期待着起兵之日的到来。

    次日,有一则消息迅速传来太原,马邑郡的刘武周杀掉太守王仁恭,已经聚众起兵了。

    马邑郡在雁门关外,是中原与草原接壤的一个郡,当年大隋分割了东西突厥,把东面的突厥留在雁门以北的草原地,马邑郡当初只是为了跟突厥联系,加强沟通和经济往来,也是屯兵为了保护东部突厥,抗衡西突厥。

    二十年过后,马邑郡形成一定规模,里面汉人、胡人杂居,人口达十多万人。

    刘武周祖籍河间景城,儿时随父举家迁至马邑,少年习武,得过民间拳师指点,拳脚功夫不俗,加上性格果敢,爱打抱不平,在当地绿林中,颇有名气,年轻时候入伍,骁勇善战,被提拔了建节校尉,参与过三征辽东战,还有雁门之围。

    凭借一些战功,他回到马邑后,已经是鹰扬府副郎将了,太守王仁恭很欣赏这位武将,因此几次在府内宴请他,希望拉拢成得力干将,谁知刘武周去过几次太守府邸后,竟与王仁恭小妾私通,时间一久,被王仁恭察觉,只等打算捉奸在床,认证俱全,然后收拾二人。

    刘武周先下手为强,利用王仁恭不开仓放粮的借口,煽动群众闹事,亲自带人出其不意,斩杀了王仁恭,然后开仓救济百姓,拉拢民心,聚众起兵。

    如此一来,马邑郡就成为反隋武装之一了。

    不过刘武周自知马邑在雁门关外,没有天险可守,北面是突厥,南面是隋军,腹背受敌,兵家大忌,因此,刘武周起兵之后,立即派人去突厥,觐见始毕可汗,打算送给突厥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美女,换取突厥的支持。

    马邑郡内有隋炀帝在北疆建立的行宫,里面金银珠宝无数,美女如云,刘武周派人运走,一半送往突厥给始毕可汗,一半留下做军饷。

    始毕可汗凭白无故得到大量的珠宝和美人,自然极是高兴,而且还能挑拨中原人内战,削弱大隋的力量,何乐不为于是,派人送给刘武周一千匹战马,另外派使者立刘武周为“定杨可汗”,意思是能够平定杨室的寓意。

    刘武周得到始毕可汗的许诺后,择日称帝,建元为“天兴”,他的一些绿林朋友,袍泽战友都跟着水涨船高,封为将军,以杨伏念为左仆射,妹婿范君璋为内史令,宋金刚为大将军,还有吕崇茂、寻相、张万岁等人,都有封赐,一个小政权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消息刺激了西北的豪雄们,金城府郎将薛举,也趁机杀县令郝瑗,聚众起兵,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封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金城西北贼寇宗罗率其众归附,封为义兴公。

    西秦也在招兵买马,招附群盗,劫掠官马,人数由最初的两万,扩增到五六万人,兵锋甚锐,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下。

    ………

    西北武威郡。

    &



第五百八十七章 群情激愤
    罗昭云陆续得知了西北反王起兵的消息,刘武周、李轨、薛举、梁师都、郭子和等人,可都是隋末反王中,实力较为强大的,属于二线行列,非那些山匪盗贼聚众造反可比。

    而一线层次的反王,当属李密、窦建德、杜伏威、萧铣等人了,最特殊的当属王世充、李渊,因为在历史上,二人手中都有傀儡天子控制舆论,所以势力更大。

    “这些人起兵了,西北乱成一团,李渊也快了。”罗昭云心中算计着,按着历史节点,这种起兵的势头,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

    不过罗昭云并不感到奇怪,而是历史的日期,本来就是模糊的,后人推敲不可能那么准确,早两年、晚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罗昭云看着地图,思考着局势变化,接下来,要如何推动隋末的农民战争,从哪里争霸天下。

    最大的潜在敌手,还是李渊,罗昭云心中明白,这些地方枭雄,最后都难成气候,李渊却不同,李阀势大,关陇贵族一半可能都会站在那边,到时候,李渊坐镇庙堂,稳固后方,派出李建成、李世民出征,攻城拔寨,夺取地盘,比罗家更有优势。

    这是罗昭云的短板,他的年纪轻,如果坐镇一方,威望暂时不足,难以让许多老牌门阀归附,如果让罗艺坐镇,他又不是治国的材料,处理政务、朝堂方面,经验不足,性格太过刚烈,驾驭不了一群文臣武将。

    那可不是带兵打仗,硬性划分了,而是需要帝王心术,罗艺肯定做不到。

    罗昭云反复思量,还是觉得应该把东北六郡牢牢控制住,做为罗家的大后方,根基所在,其父罗艺能够坐镇住一方,辅以温博彦、高士廉、长孙顺德等人,还是能够把几个郡的民政处理好的。

    这样自己就能腾出手来,出去带兵,对抗李渊、李世民,还有其它群雄了。

    无论如何,后方不能乱,否则军心不稳,贤者谋士们看不到前途,自然会离他而去。

    ………

    晋阳城内,张贴不少檄文,关于当今圣上要第四次征伐辽东,消灭高句丽国的消息,在大街小巷快速传开,犹如一道旋风,使得民愤怨道。

    城内仿佛一下子炸开了锅,奔走相告,嚎啕哭声,人心惶惶,更有甚者直接破口大骂朝廷,群情激愤。

    “狗屁皇帝,还让不让人活命了,三征辽东,死了不下几百万人。”

    “没有活路了,老婆子家的小儿才弱冠年纪,又要送死去了,可怜他爹爹、长兄、二兄们都战死了,就剩这一个独苗,让老婆子以后怎么活啊!”一个老妪大哭起来。

    “男人们都去辽东打仗,谁来耕田种地,一家老少如何糊口啊”不少妇人也在埋怨。

    “他不让咱们活,咱们干脆反了算啦,不做隋民了,投奔义军去,反抗暴君。”

    “罗成这条狗,现在还想为狗皇帝卖命,不顾死活,亏百姓以前还念着他的威名,简直助纣为虐啊!”有李二派出的人,混在人群中,伺机挑拨,直接往罗成身上抹黑泼脏,这样可以引起民愤,对罗成也敌对上了,把他名声搞臭。

    很快,又有檄文贴出,原来是刘武周、薛举、李轨等人陆续造反的消息。

    这一下,城内的造反呼声更高了。

    “投奔马邑刘武周的军队去吧,总比去辽东战死的好。”

    “马邑在关外,不如去投奔窦建德的军队。”

    “要不我们也杀向官府,在晋阳起兵算了。”有壮汉愤愤不平。



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阳起兵
    刘文静喊出要禀奏证据,李渊眉头一皱,眼神凌冽,喝道:“谁这么大胆,敢要在晋阳城内反抗朝廷”

    高君雅起身,脸色阴沉道:“证据确凿吗晋阳城内,也有人要谋反,必须要杀一儆百,绝不能姑息。”

    刘文静冷笑点头,递上了信函,李渊接过之后,扫了一遍,他是鸡食萤火虫,心知肚明,表面做足了功夫,脸色铁青,目光凶戾,怒瞪着王威、高君雅道:“好你王、高两位大人,身为监官,却监守自盗,秘密与刘武周勾结,企图里应外合,策应谋反,罪不可恕。”

    高君雅一下子呆住了,这话简直打脸啊,他刚说完要严惩谋反者,结果下一刻,就公布是他要谋反。

    “荒唐,这是含血喷人。”

    王威站起来,气得发抖道:“你们这是串通好了,好对付我二人,李渊,你是何居心”

    李渊此时已经浑身带着杀气,脸色冷酷无情,大喝道:“来人,给我将这两位乱臣贼子拿下,听候发落。”

    “遵命!”大堂和厅外呼啦啦涌入一些带刀侍卫,直接围拢过去。

    高君雅和王威并非武将出生,功夫稀松平常,被一群侍卫手持刀刃围殴,很快就被制服了。

    二人还口中大骂,却被侍卫一顿猛扇嘴巴子,打得脸红肿、嘴吐血,狼狈不堪,被拖出去看押了。

    “父亲,现在城内百姓已经乱了分寸,对朝廷愤怒填膺了,民心可用,当抓住这一时机,直接宣布起兵。”李二上前力劝。

    李渊点头,到来此时,他的顾虑全消,也打算趁机起兵了,不过,他肯定不会反隋,而是打出拥隋的旗号,不完全撕破脸,只针对杨广一人。
1...127128129130131...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