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众人侧目,心想这个薛大公子的勇气可嘉,就是有点太自大了。
薛举扫了自己大儿子一眼,暗自皱眉,知子莫过父,他也发觉长子行事鲁莽,虽然霸气横生,但未免太小觑了天下英雄,带兵打仗,光有勇气和自信是不够的,兵者诡道,阳谋与阴谋混合,稍不用脑,很可能就会落人圈套,全军覆没。
不过,他见文武大臣都不说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带着几分阴沉。
这时候,担任黄门侍郎的褚亮道:“启禀霸王,如果是正面对敌,这罗成或许不足为惧,论勇武,霸王和齐公,武艺都不会弱于他,只是罗成擅于用计,用兵如神,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十仗,打突厥,平定汉王之乱,消灭吐谷浑,征战辽东,消灭北齐复国政权,没有失败过,所以,我们不能低估此人的谋计,当小心为上。”
薛举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设立驿亭
罗昭云坐镇湟水城,对着武威郡和金城郡、枹罕郡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挥师东进。
不过,他暂时停止进攻步伐,为的稳住脚步,继续扩增兵力,汲取西平郡的百姓,驯服降兵,整合在一起,人数增了两三万,但是训练不够,比较杂乱,跟他所带的两三万精锐没得比。
只能临时加快训练,以速成的方式,先把军规军纪,还有基本的占位、跑位,旗号、鼓号等掌握,然后通过实战磨炼,几场硬仗下来,就能悍勇了。
同时派郭孝恪带兵袭击浇河郡的达化城、河津城,很轻易就占据了,因为这里有隋朝的将领驻守,听到罗成手持圣旨,前来平定西北,出师有名,他们直接开城迎接,依附罗成,听候统一调度。
这样一来,西海郡、河源郡、西平郡、浇河郡四个郡连在一起,铺成了一片,人口累计达到四五十万,四个郡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地区八个郡大小,但人口却只相当于四个郡的一半。
毕竟是边陲之地,高山峻岭,荒漠山塬,地广人稀,教化落后,许多陋习,需要进行文教和商贸,提高当地人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就会对他拥戴感恩。
他在地图上,绘制着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即将建立诸多驿站连接出一条线,加强彼此四郡以及与西域之间沟通。
驿站脱胎于古代烽火通讯,自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秦始皇设立“十里一亭”,叫做邮亭,规模不大,职能有限;汉初改邮亭为置,也叫邮置,规定三十里一驿,速度有所提高。隋代设立馆驿,提供往来使臣住宿,但军事功效并不高。
宋代时期,驿站开始传递军事情报,分官方和军方两种,元代时期,是驿站蓬勃发展的高峰,因为马背民族,机动的速度更快,驿站传递情报被大大提升功能。
罗昭云就是参照了元明清的驿站管理方式,建立系统而严密的驿传制度,添置许多内容和规定。
比如:驿站组织机构、情报加密与传递、管理附近牧地、监督使臣、驿站饮食供应、兑换临时物资等。
每个驿站设驿官、驿使和当差力役,有两队兵卒约百人防御,不过多是老弱病残的士兵,缓解军队派遣压力。
“用不了多久,这四个郡就能串联起来,情报和监官及时传达各地,加强地方与总管府、帅帐的联系。”罗昭云有些期待,这些设置,看似不起眼,一旦运作起来,会起到巨大作用。
………
李渊召集文臣武将商讨进军与退兵之事,最后,赞同退兵者占了七成,即便李世民、刘弘基等人力劝,还是没有改变李渊的主意。
这一次,李建成也没有跟二弟站在一条阵线,而是支持其父唐公的决策,暂时回返晋阳,力保大本营不丢,抵抗住刘武周和突厥的进攻。二来,也是因为进军路线受阻,天降大雨半个多月,粮草亏空,再不走
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
李世民听明对方来意,既有些高兴,又有一点淡淡的失落。番茄.
高兴的是目前其父李渊要打道回府,中途折返,不再进攻西京大兴城,要回去巩固晋阳,对抗刘武周,一旦跟刘武周的大军对峙、僵持下来,错失了抢夺西京的机会,那么李阀真的大势难起,如今叶瑶前来帮忙说服,李二自然大喜。
失落的却是这位如同仙子般的古老宗门传人,上次惊鸿一见,心仪爱慕,得知她并非是过来看他,所以,心中还是有些淡淡失望。
不过眼下大事要紧,李二收起了儿女情长的心思,微笑道:“叶姑娘,你有把握说服我父王吗,他现在担心粮草亏空,引发军中哗变,还惧怕刘武周攻克太原郡,丢了大本营,加上前方宋老生、屈突通带兵阻碍,有些磨掉锐气,说什么不继续进军了。”
叶瑶声音悦耳,如同天籁一般,说道:“做任何大事,肯定都与遇到坎坷和挫折,关键是如何解决,唐公稳重,不肯冒险,这有他的道理,只不过,当前局势所迫,使唐公有些瞻前顾后,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只要我针对利害,有解决问题之法,自然能劝其改变注意。”
李世民听到这,心思活跃起来,她既然有了把握,那自己就放心了,她来到军营第一个来见我,是否对我刮目相看
“叶姑娘见过我父王没有,来找世民,是否有什么事可以效力”
叶瑶解释道:“二公子乃人中龙凤,瑶来见,是想跟你透露几句天机,李家有天下,这是命中注定,所以,你和唐公都不要怀疑,至于目前流言中,谶语为假,这是幕后有人故意放出来的,其心险恶,就是要削减唐公和李密的影响力。其次,目前整个大营内,只有不足三成的人,支持进军,所以,我要说服唐公,必须还要有他信得过人在场辅助才行,二公子乃是必然人选。”
李世民听到夸赞,眼神一亮,眉飞色舞道:“叶姑娘真的这么以为吗,莫要夸赞了,只怕世民年轻气盛,阅历不够,当不起如此赞誉,不过,我有信心,上马征战,下马治民,日后的太平盛世,必由我李家开创,为民谋福。”
叶瑶下山之前,去过补天阁的藏经重地,看过禁忌之书,那是补天阁开创者推演的历史走向,自战国之后,发展脉络清晰无比,每次都能应验,所以补天阁的历代掌门、圣女、弟子们都深信不疑。
她看到了李渊当有天下,李家二公子会成为千古帝王,虽然叶瑶起初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当时的李渊还是文官少卿,没有被外派委以重任,谈何争天下而李世民又是二公子,不是唐公的世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除非李建成死掉,否则李二公子如何能成为唐朝第二任帝王
不过,哪怕语言很离谱,作为补天阁的年轻一代传人,她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且下山维护这种历史发展,补天之意,就是修补天意,使历史顺应这个朝代表延续下去。
“二公子,请与我一同去见唐公吧。”
&nb
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
叶珺瑶交待完毕,就提出告辞了,她飘忽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会再某个地方过多停留。
李渊得到对方的承诺后,心思终于安定,神色兴奋,亲自将叶姑娘送出了账外。
“父王,孩儿去送一送叶姑娘。”李二主动请缨,眼中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渊点头,心中暗叹,自己这个痴情儿子,即便看上了补天阁传人又如何,人家不会嫁人,也不会在世俗中逗留太久的,如天空皎月,只可观望,难以获得,哪怕身为帝王也摘不到。
若执着此情,注定徒增苦恼,不如早放手。
叶珺瑶与李世民离开辕门,门外有侍卫牵来一匹汗血宝马,正是叶珺瑶的新坐骑。
“二公子,请回吧,不必远送。”
李世民看着叶仙子的音容笑貌,活了十岁的心忍不住狂跳,心动莫名,盯着叶珺瑶的完美脸孔,晒笑道:“姑娘不必称呼我二公子,如此见外,叫我世民即可。”
叶珺瑶没有在意这些繁缛细节,对她而言,称呼什么都是代号而已,并不关心,心境止于水。
“叶姑娘打算去哪里”
“西北,那里最近很热闹,我要去处理一些事。”
李世民一听西北,顿时猜测到叶珺瑶可能去关注薛举、李轨、罗成等大战的事,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罗成已经攻占西平郡,击溃了李轨的西凉军,逼迫西秦政权东移,风头正劲。
“罗成是否也有称王之心,能否为我李家所用”
叶珺瑶缓缓摇头道:“不好说,罗成这个人,文武全才,很难看透,需要接触之后,才能试探出来,不过,乱世之中,枭雄并起,但凡有兵权者往往心装猛虎,罗成堪比西汉韩信之才,不出明主,如何能驾驭得了他。”
李世民轻叹:“就怕他担心自己会像韩信的结局,有前车之鉴,不会轻易投奔别人。”
“我当尽力游说,这个人是变数,不应该存世才对。”叶珺瑶说的模棱两可,充满了玄机,后两句让李二听不明白。
叶珺瑶并不解释,翻身上马,扬鞭而去,洒脱不羁,白衣身影,渐渐苍远。
原地,空留下李世民的惆怅苦恋和患得患失的心情。
唐公帅帐。
李建成听到叶仙子来找唐公,立即赶过来,想要见上一面,却发现大帐内,只有李渊和裴寂在。
“父王,叶姑娘是否来过,他人呢”
“已经走了。”李渊淡淡回应,眉头皱起,发现自己两个儿子,似乎都被叶珺瑶给迷住了。
“刚走吗,我去寻她。”李建成有些焦急,见绝代佳人心切,转身就要去追。
“回来!”李渊大喝一声,脸色不悦,冷哼道:“你二弟送她出大营辕门,已经半刻,以叶姑娘的性格,不会逗留,现在怕是已经出了十里外了,飘渺无踪,你上哪追去”
“这,二弟见到她了”李建成曾与叶珺瑶交流过两三次,加上自己是嫡长子,所以觉得追求叶珺瑶的机会更大,今日却发现唯独他被排斥在外,李二却跟叶姑娘相见了,这是如何道理
“叶姑娘此行前来,是为我唐军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来了,她的想法和你二弟一样,支持唐军继续南下西进,夺取大兴城,义无反顾,不可回头,否则前功尽弃。看来你二弟虽然年轻气盛,做事鲁莽一些,但目光方面却有高瞻远瞩的潜力,你要多努力了,身为嫡长子,要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支持才行,否则,何以服众”
“孩儿明白了。”李建成暗叫晦气,佳人没
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
刘风源开了头,当场赞扬罗帅,其余人也不得不附和两句,做足表面功夫,这些人常年经营生意,都是人精,为人处事颇有见地,没有太鲁莽、直白之辈。
“少帅当年征讨吐谷浑,在这里曾驻守三四年,那时候,我们早就想要结识了,只是一直没有机缘,想不到时隔多年前,少帅再次来到西北任职,我们欢迎之极。”符家的代表符漓说道。
张召远道:“少帅威名远播,今日相见,实在大慰平生。”
这里面最尴尬的人是薛良,他是薛族的一位长者,算是宗族长老,但薛举目前在金城郡骑兵,建立了西秦政权,薛族水涨船高,隐隐成为七家里最有势力的人,但换一个角度,也是最危险的。
所以,薛族的族长,才派人过来,不能完全得罪罗成,就是担心万一罗成发威,惹怒了他,铲除薛家就遭了,而且,薛举的西秦政权能支撑多少时间,还是未知数,所以,薛族两面都要投资,关乎家族命脉和存亡,不敢完全压在薛举身上。
罗昭云扫了这群人一眼,开口道:“如今乱世,朝廷正经历劫难,天下百姓更是遭受痛苦,水深火热,我罗某不才,想要匡扶社稷,救济百姓,既然派来了西北,同时我与西北广袤土地有着深厚感情,所以,这一片地域,我要重点保护,扶持,不但让乱贼盗匪绝迹,更要把经济搞起来。”
“如重新开篇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在这里建立盐厂、茶厂、铁器工具厂、酒楼、布坊等,诸位家族都是河西大户,所以我有意要联合诸位,带动当地商业,为百姓谋福,同时,也能够增加七家的利益,当然,这还要看各位及幕后家族的意思,我罗成并不强求人发财,七家之下,还有数十个大小商贾家族,也会对此项目感兴趣。”
刘风源并不避讳,对经济合作很感兴趣,问道:“不知道如何合作”
罗昭云说道:“首先,在西北做生意,开设较大的厂房作坊,需要按照西北新的工商法审批,销售时候需要按营业额上税其次,全部使用西北元帅府麾下银行铸造的五铢钱、以及发行的银钞等,使得货币统一,第三支持帅府的条令,户籍调查,辅助地方民政以及新规等。”
“如果遵守我平西元帅府的政令,那么,作为回报,你们的家族也会优先被保护,而且,可以获得一部分细盐、茶叶、瓷器、琉璃器的销售比例,允许你们比市场价批发一些朝廷工坊的产品,向西域、偏远地区销售,这样可以获取差额价值。”
这是经济攻势,要拉拢西北豪族,为元帅府所用,就必须给予一定的利益,
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重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江山争雄最新章节!
谈完公事,罗昭云开始宴请西北七豪族的代表,各种美味佳肴上来,都是他们从未吃过的做法,不论是细盐,还是佐料,都不是西北拥有的,加上烹炒煎炸不同的口味,使得七人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午饭后,罗昭云亲自带着七人,来到校场,检阅一下士兵演武场面。
西北民风粗狂,人性彪悍,受的教化少,很少讲究儒雅、彬彬有礼那一套,罗昭云自然不会温柔安抚,而是给他们看一看精锐军的铁甲威势,让七人心灵跟着震撼。
刘风源、符漓、张召远、折卫冬、姚秀成、曹平、薛良七人,带着随行的几个仆人,一起来到校场,坐在右侧布好的座椅上。
罗昭云则坐于高位,左侧坐了一些武将,全都是顶盔戴甲,气宇轩昂。
七人看到校场一个个千人阵,气势如虹,铜墙铁壁般的气场,使得这些经商者都感到森森寒气。
“开始吧!”罗昭云下令。
“遵命!”薛万仞得到命令后,命人挥舞大旗,敲动牛皮大鼓,号角争鸣,气势一下子激荡起来。
阅兵式开始,长枪方阵、长刀方阵、大斧方阵、重甲方阵、骑兵方阵徐徐走过,喊着口号,踏着正步,精神饱满,一个个虎背熊腰,全副武装,正规军彰显出来的气势比那些临时招募的农民兵强多了。
尤其是燕云精骑出现,武装从马首到马脚,都是铁甲裹着,坐骑上的人也是全身甲胄,手持加长红缨枪,小臂挎着小盾,不影响双手持枪,还能关键时候单手阻挡刺击和箭矢,每个精骑士的面孔都被铁面具遮住容貌,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白之光,一片肃杀之气。
七豪族的代表们,看到这种队伍,全都震惊了,前所未见,也从未听闻过,如果跟这样一支队伍抗衡,只怕数倍的骑兵都要被碾压、撞碎,所向无敌。
“这得花费多少钱,才能打造这样的一支精兵,一个人的装备,恐怕比普通士卒五个人都昂贵了,罗帅如何获得如此高昂的军费”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像刘、张、符、姚等家族的人,心中在想,不论如何,不能跟罗成为敌,否则,这种兵力摧枯拉巧的姿态,别说他们只是商贾大族,早无昔日的王族军力,即便是一方诸侯,也绝对扛不住罗成的雄兵。
曹、折氏的人,心下在担忧,不想让族人跟李轨政权搀和太多了,除了少数已经投军入伍外,后面的族人,不允许再去李轨、薛举军中任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