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山争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丰玄机

    不过宇文化及得势之后,为了兑现给禁军还京的诺言,无奈带兵北上,放弃了江都城,在北返途中,遭遇了窦建德、李密的军队双重打击,由于宇文化及才能有限,威望不足,也没有带兵打仗的将帅,几番征战,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宇文化及在郑县称帝不久,就被彻底围歼,难逃被诛杀厄运。

    这座江都城,当初留守了几千人,但如今已经被杜伏威带兵占据,成为他在江都郡的一个驻扎点。

    “徐世绩的兵马,何时抵达淮水岸边?”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扬子江边的临江宫顶楼上,凭栏相望着北面方位,询问着身后的将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历阳总管,淮南枭雄杜伏威!

    “义父,据探子回报,这徐世绩已从彭城出发,带兵十五万,粮草充足,不过里面有一半是新军,加上长途跋涉,一旦他们过了淮水,补给线就靠水运,会出现问题。”王雄诞站在后面,恭敬回道。

    杜伏威点点头,转过身,脸色肃穆,说道:“中原已经尽收罗成囊中,唯有这江淮之地,还不在大华管辖之内,中原朝廷的兵马,迟早会打来的,不过,想不到会如此快,李唐刚平定而已,大华朝廷就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萧梁,一路攻打江淮,也忒不把我江南人士放在眼里。”

    王雄诞拱手道:“义父,我们可以划江而治,效仿当年三国鼎立,魏蜀吴分权,或是西晋北周时期,南有宋齐梁陈,相互对立,只要能够消灭这支徐世绩的兵马,让大华朝廷知道咱们的厉害,划江而治,并非没有可能。”

    杜伏威叹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咱们江淮之地,也并非铁筒一块,除了沈法兴之外,你辅伯伯,似乎也有意分权出去,自立为王。而且,江东以南,吴越之地,还有张善安、汪华、李子通、闻人遂安等势力,这次联合几路人马共抗朝廷,以后各地割据,也很容易被朝廷挑拨离间,各个消灭!”

    “那我们当如何做?”

    “先度过眼前这关吧,如果大势不可逆,最后也只能归顺了。”杜伏威轻轻一叹,打算先抵抗,看后面的战局形势如何,再做最终决定。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
    


    数日后,徐世绩的兵马抵达淮水北岸,安营扎寨。

    粮草辎重队伍从洛阳一带运送过来,虽然彭城、符离也是不小的城邑,但这两年荒废农耕,各路义军洗劫,城内库存粮草有限,维系百姓所需都是困难,无法给大军补给多少。

    洛阳就不同了,周围有四大粮仓,经王世充、李密在这里折腾,消耗过半,但是,库存还有一些,留下一部分赈灾之外,多余的粮草开始定期运输南下,补给给徐世绩南征的兵马。

    徐世绩站在淮水河畔的山丘上,望着对岸的地形,询问道:“战船准备如何了,是否够运送十多万人马的。”

    王君愕在一旁道:“回将军,已经找了附近城邑、乡镇的河工、水工,征集大船白艘,小船近千艘,可以在三日内,把十五万人马送过河去。”

    徐世绩说道:“先送去一部分精锐,占据有利地形,以防有伏兵趁着我军半渡而击之。”

    “喏!”王君愕抱拳。

    “后方的粮草线也要注意了,江北刚归顺不久,盗贼出没较多,不能不防,每次护送粮草,都多派出一些人马,沿途游骑放哨,免得被伏击,截了粮草!”

    “明白!”

    崔峻询问道:“将军,我们何时渡河,进入淮南地段,两三个月没有仗打,有些手痒了,眼看天下就要统一,以后打仗机会就少了,我们武将都要从文了,想想就无趣,末将申请,打先锋,先过淮水!”

    这崔峻在幽州时候,曾是罗成麾下都尉,随后跟随去过边关作战,打晋阳时候从西北调动过去,南征北战十余年,已经三十六七岁,由于跟当今陛下认识早,所以在这军中,已经成为资历很深的将佐。

    徐世绩、韦义节等人对他,都会敬重几分。

    “既然崔将军有此豪情,请缨出战,担任先锋,本将军准了。”徐世绩微微一笑,随后又叮嘱道:“前方局势不明,渡河之后,步步为营,做好防范工作,只需三日,大军就能全部渡河,直攻钟离郡的化明城。”

    崔峻拱手道:“谢徐将军成全。”

    房彦藻身为军务功曹,在旁笑着说道:“徐将军打算以钟离郡为跳板,避开直接入江都郡与杜伏威的军队硬碰,这一步棋高明!”

    徐世绩也轻笑道:“杜伏威肯定会在淮水南岸布置伏兵,要塞有重兵,贸然进入江都郡,本将军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够克制杜伏威,毕竟那是纵横江淮的枭雄,已经吞并大大小小的江淮义军,各山头响马和盗匪,江南的几路人马,都以他马首是瞻,我们不可轻敌,避其锋芒,先在钟离郡站稳脚跟,作为我们的根据地,然后进入江都郡,再与杜伏威交锋。”

    “有道理,还是徐将军看的深远!”王君愕、韦义节、崔峻都肃然起敬,对这个年纪尚轻,不足三十岁的主将,愈发佩服了。

    这里有瓦岗寨的人,都感到自豪,因为徐世绩以前是瓦岗军的将领,如今在大华军方开始崭露头角了。

    能被当今陛下赏识,破格启用,这也说明了陛下有识人善用的智慧。

    夜幕降临,河水滔滔,淮水自西向东,滚滚流去,浪涛翻腾,很是湍急。

    因为正是夏季的关系,到了讯水期,所以水量很大,河面也比春季秋季更宽阔了。

    休整两日后,河面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船舰,有大的船艘,也有小的渔船,甚至扎的木筏。

    “渡水!”

    崔峻作为先锋将领,已经接令上任,要率先带着两万兵马登陆对岸,然后向前推进十里,进行警戒和驻守。

    咕呜呜呜——

    长角响彻淮水两岸,压过了战马嘶鸣声和河水流动的声音。

    一批精锐甲士,登船完毕,船艘从北岸离开,朝着百米宽的斜对岸航去。

    河水虽然也有窄的区域,但是不利于大军登录,肯定要找到浅水河滩地,适合船艘靠近,大部队登案,马匹、车辆、军用物资可以搬运的位置,这样一来,往往都是河面比较宽,甚至需要在河水中航行一块距离。

    哗啦啦!

    船艘划破水面,一艘艘靠近河滩,兵甲雄壮,军威浩荡,杀气腾腾。

    在钟离郡渡水登岸,果然没有遇到伏兵,崔峻带兵向前推出十里外,也没有发现杜伏威的兵马。

    就这样,十几万兵马和物资,分成三日,一批批运输到了南岸。

    临时驻军营地。

    大军在安营扎寨,整顿军务。

    王君愕站在徐世绩的身边,道:“没有任何动静,顺利度过淮水,依我看,这杜伏威也不过如此,非常轻敌,似乎没有把我们当回事,难道他就一点不着急吗?大军压境,这淮水也算一道天险吧!”

    “越是如此,越要谨慎!”徐世绩皱起眉头,不知为何,越是这样平静,越觉得心里不安,因为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时候,他的行军带兵经验不足的问题就体现出来,徐世绩第一次单独带兵十五万兵马出征,年纪尚轻,独当一面的经验不够,当面临反常局面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没底,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也不知陛下当初如何做到的,十几岁就上了战场,一步步带兵出征,二十多岁带兵打突厥,镇汉王,独自在西北平定了吐谷浑,相继灭掉各方诸侯,实在令人望尘莫及。”徐世绩心中暗叹,对罗昭云的过往战绩钦佩不已。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强国富民之路
    


    长安京城,御书房内。

    罗昭云与政事堂的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十余人,在进行日常碰头讨论会,虽然文武百官的朝会三天一次,但是与政事堂的肱股大臣,倒是每天都有一次碰头会,商议各方面的政策拟定和推行情况。

    朝廷初立,百废待兴,颁布了许多新的律令格式,新的政策等,如何运转,如何推进,地方不断有奏折报上来,要相互讨论研究。

    罗昭云心中清楚,如果全靠他拿主意,或是思考策略,哪怕他是穿越者,也不可能事事精通,而且他对地方民俗和具体情况,也不是非常了解。

    而这些大臣出身不同阶层,来自不同地方,掌握了不同地方的资料,又都是有才能之士,让他们讨论措施,自己负责提提意见,总体宏观把关,最后由皇帝身份决定是否可以推行,有一票决定权和否定权,这才是合格的上位者。

    “陛下,这几日来,由于大华时代周刊的推行,从多方面阐述了朝廷观点,以及赈灾、水灾、治理贪官污吏的情况,让百姓情绪安稳下来,关于先前的一些对陛下不利言论,全部被压盖了,现在人人歌颂陛下的功德,对本朝的做法也都表示拥护了。”魏征汇报了御史掌握的情况,面带微笑,显然对时代周刊引发的效果感到高兴。

    “是啊,这种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进一步,使得印刷能力提升,除了印刷周刊之外,以后朝廷可以印刷各种儒学典籍等,使得天下人读书更容易了。”高士廉看重了活字印刷术的作用。

    长孙顺德道:“造纸技术也提升了不少,纸张简直大了一倍,而且韧度更好,质量不错,这也是本朝廷的一个进步。””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你们说的这些,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结于造工局,朕成立这个特殊部门,就是为了搞格物巧工,发展科技,你们可不要小看了这格物,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推动,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的马车不是木轱辘,而是带了缓冲的气囊,车轴也有了改进,那么拉车的行速和车辆止损,就会大大提升。”

    “再比如,我们发明了指南针,以后行军入林,或是进入大漠,以及航海,无法辨认方向的时候,使用它,就能够明确方向,不会迷路。再比如,当新的制陶、造纸、瓷器、纺织、冶铁、造船等技术都有了提升,朝廷获利,开展诸多工厂作坊,吸纳更多百姓从事手工业、工业,给一定的薪水报酬,那么他们的生活,就都能富裕起来。”

    这些大臣听完之后,都陷入了沉思,觉得陛下所讲述的,的确有道理,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

    特别是黑猪养殖技术的推广,猪肉已经被京城百姓接受了,杀猪菜也风靡在长安,用不了多久,全国普及下去,年关时候,百姓家家都能吃到肉了,这可是一项惠民政策。

    “臣等愿意为陛下分担,竭力拥护陛下决策,惠民利民!”

    “哈哈,这就对了,我们君臣携手,就是要开创一个国泰民安新盛世,到时候,朕与卿家们,一同载入史册,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成就的一批人,甚至在青史上,都会熠熠发光。我们不求兵戈之利,灭掉多少番邦,夺来多少疆域,而是把华夏这片土地,打造得国家富强、百姓富裕,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天下大同!”

    高士廉、温彦博、薛收、姚思廉都是儒家出身大学士,精通史学与六经,对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非常有情结,听到陛下这般为民考虑,由此宏伟之志,改善民生,都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激动。

    罗昭云继续说道:“朕已经让造工局专门从太学中挑选对农业感兴趣的贡生,残余水稻杂交的研究,将南北水稻不同品种,进行杂交移植的试验,如果培育出新品种的水稻,每亩的产量可以翻一倍,甚至数倍,到时候,在北方栽种水稻能够抗旱,在南方可以做到两熟三熟,产量也大,到时候天下百姓都会存量很多,即便到了灾年,也不会再挨饿了。”

    “杂交水稻?”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名称,但咀嚼一下话意,也隐隐猜到了意思。

    “如果真的能产量翻倍,百姓收的粮食多了,存下的口粮就多,的确能够改变民生。”高士廉感慨。

    如果以前大臣们对皇帝过于重视格物、淫工巧技,抱有一些成见,以为陛下会玩物丧志,但是渐渐发觉,这造工局一次次推出的新东西,都是对百姓,对朝廷有巨大帮助,他们戒心也逐渐降低了,开始接受格物。

    当然,格物只是手段,是一种技术,朝廷要治理,还是需要思想,这就是儒学以及其它学派所在意的地方,确立主流思想,哪一个学派的思想更适合安抚百姓,立为正统,这是大儒们关心的,他们肯定希望儒学能够一家独大。

    这一点,罗昭云则辩证地看,儒学的确对朝廷稳固,同化百姓有好处,毕竟儒家推出的仁义礼智信,对全民行为规范,道德约束,自身修养等等都有好处。不过,儒学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学派和释经人,主张的东西也有不同,如何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僵化、教条地推行,让读书人都读成腐儒,那就是教育的失败了,要多元化学习。

    “对了,朝廷许多官员对徐世绩带大军南下,有诸多争议,你们如何看?”

    褚遂良拱手道:“是的,陛下,徐世绩是瓦岗军的将领,出身就被朝廷许多官员有诟病,此外,徐世绩年纪比较轻,而且没有独挡一面,统帅三军作战的经验,令人称赞信服的大战也少,所以,官员们难免有些质疑,一些前朝大将军的后裔子孙,都私下议论纷纷,觉得他们带兵,也能比徐世绩强”

    “的确有争议!”其它人也都点头。

    罗昭云环顾诸人,笑了笑,说道:“徐世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帅才,只不过,以前能够发挥的地方太少,不得重用,在攻打晋阳的时候,朕已经委任他做了将军,负责进攻晋阳城,能够看出此人的才能,这一次南下,也是对他的考验和信任,暂时来看,朕还是相信他的能力,不过,为了减少猜忌和朝中议论,朕决定,一旦南方战事不利,就宣布御驾亲征,对付杜伏威等江淮叛军。”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织布机
    


    罗昭云与政事堂的官员们商讨两个多时辰,接近散会的时候,造工局侍郎周晋在殿门外求见。

    “这次周晋带什么过来了,可有禀明?”罗昭云询问。

    钟德全回应道:“回陛下,那周侍郎说,这次带来刚制造成功的什么飞梭飞梭织布机!”

    罗昭云闻言后,露出笑容,说道:“哦,织布机出炉了,很好,带他进宫吧,把东西就抬到御书房外的宫苑内。”

    “领旨!”钟德全带人出去了。

    罗昭云对着政事堂的高士廉、长孙无忌、姚思廉等人微笑道:“诸位卿家,正好让你们看一看刚制造出来的飞梭织布机,虽然士农工商的排名根深蒂固,但是,大华朝廷要更加富强,这工与商需要巧妙利用才行,工业发展,商业发达,产生巨大的财富,可以与番邦交易,赚取更多的物资,这样国家才能良性发展,百姓富裕殷实。”

    众人听着陛下这番治国言论,已经适应了,如果换做以前,他们对工和商是排斥心理的。

    但跟在陛下身边久了,这些务实和经济观点,一点点灌输,潜移默化影响,是这些大儒之士,朝堂新贵,也都渐渐接受了。
1...227228229230231...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