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传奇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小花
聊曾经的种种,感叹时间过的快,你聊现在的生活。
一晃几年过去,但家乡除了修通了一条水泥路以外,其他的变化并不大。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村子还是那村子,只不过有的人家到外面打工赚到钱了,回来盖起了楼房。
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家里种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了农村最真实的写照。
黄土地还是黄土地,但田间地头的草比以前长得更好,更茂盛。
老年人住庄稼也住不了那么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草长得越来越好,而无能为力。
冉玲玲在自家的院孑里,搬出以前自家的凳子,还有椅子,让邻居们坐。
 
第206章回到家乡3
冉玲玲回到家乡,看着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心中竟然波澜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乡亲们热闹一番后,渐渐离去。
冉玲玲和冉小英还有外婆,到自家房里去收拾,准备晚上就在自家房里住,感受一下曾经的温馨岁月。
现在的冉玲玲不是住不起大酒店,儿子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住,因为大酒店最低都要县城才有。
另外,家对他们来说诱惑太大,能在家里住,就算简陋一些,住起来也是很温馨,和满意的。
而众人刚走,冉玲玲正在收拾屋子的时候,村里和镇上的领导,听说家乡的能人从外地回来以后,也忙着过来看望她。
当然,这些人来看望冉玲玲,只是个名义,他们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的是想劝说冉玲玲在家乡搞投资,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冉玲玲本身就有这种愿望,所以当领导们说出这种话以后,她当即表示:“各位领导,谢谢你们看得起我。其实我一直有这种心思,想在家乡投资办厂可我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好的项目,所以没有贸然下手,这次我回来一定要仔细的考察考察,找出一个既能发展又对家乡有利的项目,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
冉玲玲话音未落,大家热烈鼓掌,都说冉玲玲是富了不忘家乡,就是年轻人的楷模,值得家乡人学习。
“领导抬举我了,我老是什么楷模哟!只不过尽了自己一点绵薄之力,而且只是有这种想法,事情还没办呢。领导们可别夸我,不然我幸福的眩晕,都找不到东南西北了。”冉玲玲自嘲的笑道。
“没有,没有。你别太谦虚了,家乡因为有你,绝对是一种福气,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一点不为过。”领导们再次表示热烈欢迎。
让宁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最后她想了想说:“我还想回我的母校看看,小学我是镇上的学校读的,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有哇!”领导一听冉玲玲说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暂时眉开眼笑,兴奋的不要不要的,连忙说道:“你也知道,我们家乡的各种资源不是很多,加上地处偏僻,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发展,所以缺钱,教育方面投入的太少,按照学校的需要,应该有更大的投入,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想法,我们当然是满手欢迎。”
领导又讲了很多,都是关于学校需要发展,自己有这种想法,但苦于没钱,最后鼓励冉玲玲多为家乡做贡献。
冉玲玲当然知道领导是在恭维自己,希望自己能有所表示,于是当即拍板,捐一笔钱为学校维修校舍,另外,添加一些设备,比如电脑,课桌和一些教学需要的东西。
最后冉玲玲还说:“我想在学校设立一个奖学金,奖励那些学校优秀的学生,凡是进入年级前十的,每一学期都跟他们一份奖励,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也能体现一下我的心意。”
让你们的话又引来大家一片掌声。大家听说冉玲玲捐钱建学校,还设立奖学金,都非常满意,宽冉玲玲是一位爱护家乡的好人,富贵不忘家乡,是家乡的杰出青年。
冉玲玲自然客气的回应说,只是一点儿小事,不必那么夸奖我,为家乡作事是我应该做的,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是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是家乡的学校教育了我,我的文化知识就是从家乡里学校里学的,老师们辛苦的培养,才让我有了今天。
冉玲玲说到做到,第二天,她就带着自家妹妹到曾经的母校,镇上的小学,参观,并且当面和校长签下了捐赠协议,维修学校,和购买用品,全部捐款50万元,另外设立5万块的奖学金,5万块只是第一批数字,以后每年他都会追加钱的这个账户里,学校每年发给你达到标准的学生,以此激励更多的人人爱学习。
天上掉下馅饼,校长紧紧握住冉玲玲的手,非常感激的说道:“太感谢你啦!你真是学校的好学生,这么多年也没有把学校忘掉,你为家乡人做出的贡献,张兴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你设立的奖学金,一定会激励更多的同学热爱学习,以后学成之后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校长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你等着小意思,以后我的事业如果有更大的发展,赚了更多的钱,我一定会拿出更多的钱来为家乡的建设出力。”冉玲玲也很动情和真诚的回答。
“哈哈哈,我们期待着那一天,家乡的学校欢迎你随时来回来玩。”
有财神送钱来学校,校长的脸笑的很灿烂,对冉玲玲也非常的热情,并说自己掏腰包请冉玲玲吃饭。
冉玲玲怎么能舍得他掏钱呢于是委婉的拒绝了,自己很忙,还要考察别的事情,以后有机会请学校的老师们吃饭。
看过了学校,告别了校长和老师们,冉玲玲挥了挥手,有些依依不舍的走出学校的校门。
因为时间太久,曾经教过她的老师们都已经退休了,有的已经调走,在别处去了,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去了另一个世界。
只有少数两个老师还在,但已经很老了,很快就要退休,如果他们不报出自己的名字,冉玲玲都已经认不出来了。
冉玲玲回到家乡,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岁月匆匆,时光过的太快,家乡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的美好只在记忆深处,才能去寻找。
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有的到外面打工去了,有的已经结婚出去了,有的在外面创业去了,她一个都没有碰到。
这不能不说是一小小的遗憾。
十多年过去,学校已经有土坯房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楼房,操场也由过去的泥土路面,弄成了宽阔的水泥地地面,冉玲玲踩在上面,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她在这里上了五年的小学,五年的时光,让她无法忘怀。
走出学校的校门,走出那道自己曾经无数次走过的马路,冉玲玲蓦地想起了徐志摩的那首诗:
轻轻地我走来,
正如轻轻的我离开,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207章考察投资
冉玲玲有些依依不舍的走出自己曾经的母校,回想起曾经的上学时光,恍然若梦。
“你的小学就是在这所学校读的吗”等在校门外的冉小英冷不丁来了一句。
冉玲玲轻轻的点点头,从往事中回过神来,再一次望了一眼曾经熟悉的校园,挥了一下手对妹妹说:“走,回去了。”
说吧,拉开旁边的车门,坐上了驾驶室。冉小英也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冉玲玲启动车子慢慢的往回开,望着曾经熟悉的道路,冉玲玲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
冉玲玲这次回到家乡,除了考察投资,自然要请在家乡的亲戚们聚一聚。
其实她在家乡的亲戚不是很多,主要都是外婆李玉秀的娘家亲,什么三姑六婆,舅舅,舅公,姨妈姨婆等。
请亲戚朋友来,在家里做饭显然不合适,为了方便,冉玲玲便在镇上的餐厅里订了几桌酒席,又包了一辆车,把亲戚们都拉到镇上的餐馆里,吃饭聊天儿,谈天说地。
与亲戚朋友们相聚,最高兴的自然是李玉秀。
这些都是自己的实在亲戚,几十年的娘家亲,过去年年都要走动好多次,现在因为自己搬到城里去了,所以除了偶尔跟他们打打电话,难得见上一次面。
今天终于好了,大家聚在一起,个个都喜笑颜开,精神抖擞,慢慢的品尝着美食,喝着美酒或者饮料,幸福的那种家常,诉说着离别之情。
“他大姑啊,还是你的福气好,你看我们同年的,我背也驼了,而且聋了,头发也白完了,牙齿还不好,眼神儿也不好使。可你看看你,头发没怎么白,耳聪目明,精神抖擞,牙齿也没有掉,哪里像70岁的老太婆呀最多看60多岁。”
李玉秀的舅母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
李玉秀笑哈哈的聆听着,最后很客气地回道:“哪里呀大舅母你说笑了,你年纪本来就比我大一两岁,所以比出老也很正常嘛。现在条件好了,就要多注重保护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有幸福可言,没事,多锻炼锻炼,少吃太油腻的东西,人老了,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
李玉秀话没说完,旁边的二舅母赶紧说:“他大姑,你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锻炼,你在城里吃饱了没事干,每天出去锻炼。我们在农村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尤其农忙的时候,起早贪黑的干,每天都累的半死,哪儿还有心思和时间去搞什么锻炼哟”
“对,对对,二弟妹说的没错,你在城市不知道农村的苦你以前来在农村的时候就知道,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哪儿有条件搞锻炼呀”大舅母也跟着附和道。
李玉秀这两个舅母儿一唱一和,都在自己面前叫苦,她也知道这俩人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两个的老伴儿都去世了,女儿已经嫁出去,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打工,有的还在外孙女冉玲玲的公司里上班,老的在家里带孙辈,还要干农活儿,喂猪搞副业,自然很忙。
李玉秀一下子动了恻隐之心,便借故轻轻地站起来,找到正在旁边说话的冉玲玲,轻轻的抓住她的手,把她拉到没人的地方,很小声的说:“玲玲,我忘了跟你说件事。”
“外婆,什么事呀,说吧。”
“我看他们个个都在我面前叫苦,家里条件确实不太好,我在大老远的回来一趟,都是些老亲老戚的,我也没跟他们准备什么东西,你看我把我的私房钱拿出来,每家亲戚跟他们一点儿怎么样”
李玉秀原来是想到了这件事情,她觉得亲戚们向自己诉苦,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有钱,而自己这么多年没在家,现在回来了,无论怎样都该表示一下,不然都说不过去。
冉玲玲望着外婆有些着急的神情,轻轻的笑道:“外婆,不用你的私房钱,你的私房钱留着自己用,我早就准备好了,把我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等他们要走的时候就每家跟他1000元吧,家家都有,一视同仁,免得大家有什么看法,外婆你看这样好不好”
“嗯,不错。还是我们家玲玲想的周到,就按你说的办,我回去就跟他们说一声,免得他们在我跟前儿叫苦叫的心烦。”
李玉秀说吧战战巍巍的回去了,冉玲玲望着外婆很是兴奋的样子,也不有笑起来。
其实不用外婆说,冉玲玲早就想好了,在准备回家的时候,她就想到过这样的事情,家里的亲戚都知道自己是大老板,回家一趟,请他们吃顿饭是必不可少的。
但光吃饭显然在还拿不够,得表示点儿实际的东西,除了让大家有个念想,也证明自己这些年来的成就。
一家1000块钱虽然不多,但算起来有几十家,还是要花好几万块钱的,在两千年左右的时候,好几万在镇上都能买一套房了。
所以当李玉秀回去,派出两个舅母的手,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这么多年的亲戚,玲玲他们小的时候,大家有跟我们家那么多的支持,现在嘞虽然还不是很大的老板,但相比起来比大家好一些,所以刚刚我家玲玲说,等你们吃完晚饭走的时候,你们每家跟你们发1000块钱,表示表示一下心意,希望大家不要嫌钱少,也不要跟我客气。”
李玉秀话音未落,所有的亲戚都鼓起掌来,就连平时一向冷冰冰的,李玉秀的老姐,都战巍巍的站起来,有些激动地说:“妹妹你是好人,玲玲就更好了,你们在外面发了财,回来还没有忘记大家,还给我们发钱,都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既然你们有这份心意,那我们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但还是要说一声谢谢啦!”
“谢就不用了吧大家都是亲戚,一点儿小意思。以后我们家玲玲发了财,等下次回来的时候,我一定多发。”李玉秀因为心里高兴,竟然又许诺了起来。
当然,就算她说什么,冉玲玲也不会怪外婆的,毕竟他也是希望自己好,在跟自己脸上贴金呢。
亲戚朋友们聚会了一天,在餐厅里吃了午饭,大家又一起玩了半天,等吃过晚饭以后,冉玲玲挨着每家发了钱。
第208章考察投资2
冉玲玲跟美富亲戚发了1000块钱,然后又叫车把他们送回各人的家里,这件事就算完成了。
宴请过亲戚以后,接下来就是考察和投资的事情。
冉玲玲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究竟办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才具有经济效益,又能多安排一些人就业,让村里的人在自家的厂里打工,就不用到外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村里的领导得知冉玲玲是回来考察投资的,非常热心,也非常支持,派了专人跟着冉玲玲做向导,沿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路考察下去,看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实合投资。
向导每到一个地方,都特别详细地向冉玲玲介绍家乡这些年来的变化,并且家乡什么东西最有特点。
种植蘑菇,冉玲玲觉得自己不在行,对农业方面他一直就知识不够,种地的时候也就是最擅长种菜。
但家乡因为是丘陵地带,加上又缺水,土质也不太好,大规模种植蔬菜不太可能。
再说自己本来没打算搞农业科技,自己本来搞加工业的,所以冉玲玲否决了向导的提议。
采矿挖煤,家乡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就算有也没有开发的条件。
搞旅游业开发也不行,没有著名的景点为依托,也为没有著名的人物,或者历史文化名人,早上离城市比较远,很偏僻,基础设施也不太好,所以冉玲玲也否决了搞旅游项目的开发。
最后考察来考察去,冉玲玲发现家乡满山遍野的竹子,不但规模很大,而且竹子的质量很好,完全可以开发成一个项目。
可以搞竹笋深加工,也可以搞猪鞭工业,如果引进技术和设备,搞一个竹编工艺厂,既有效益,又可以跟家乡带来就业,这真是一举两得。
经过深层的考察和调研,冉玲玲最终决定搞一个竹编工艺厂,投资大概在300到600万左右,招收工人100到300人。
工厂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投资300万,招收人员在150人左右。
如果效益好,后期再投资300万,在招收150人,形成一家有规模的工厂。
将生产出的工艺产品,除了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以外,可以放在自己的超市里销售,走低价销售策略,只要不亏本就行。
冉玲玲做出了决策,计划书由妹妹冉小英帮着完成,她把冉小英一起带回家,除了让她回家玩一玩,对家乡有更深刻的了解,其实就是想让她帮自己考察项目,最后帮自己出力搞计划书什么的。
猜你喜欢